天氣熱到了極點。
百鳥倦飛,蟬鳴聲聲。
這樣的天氣,估計誰都不願意出門,包括我這個所謂的「優質旅遊領域創作者」。但是,我總不能坐在家裡雲遊天下吧!
思來想去,我決定到大覺寺去旅遊一圈。
陝南洋縣的大覺寺
大覺寺,原名寺壩廟,位於陝南洋縣黃安鎮以北的漢江邊。
我去的時候,正值農忙時節,到處都在收割玉米。就連大覺寺門前的廣場上,也都晾曬著附近村民收穫的玉米粒。在一片晾曬的玉米粒前,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雕塑群像赫然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饒有興趣地上前細看。
大覺寺門前的廣場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雕塑群像
雕塑群像上的文字,講述的是大覺寺的一段典故:
相傳,唐貞觀年間,唐僧的父親陳光蕊帶著孕妻殷滿唐到漢江邊的真符縣上任。他們途經漢江時,誤上水賊劉洪的渡船。劉水賊垂涎殷滿唐的美貌,於是歹毒地把陳光蕊打入江中,然後搶奪官印和行裝,冒充陳光蕊,強行帶著殷滿唐到真符縣上任。半年過後,殷滿唐生下一個嬰兒,這個嬰兒就是陳光蕊的兒子。殷滿唐趁著劉賊外出的機會,把嬰兒抱到漢江邊,放在木盆裡,然後推入江中。誰料,江水回流,木盆竟然逆流而上。流到大覺寺附近時,木盆被在江邊挑水的僧人發現。僧人大發慈悲,把嬰兒抱回寺廟,收留撫養,並取名「江流兒」。在「江流兒」到來之前,這座廟裡的常住僧人只能住九十九人,每滿一百就要死去一人。「江流兒」的到來,湊成了一百整數,從此香火鼎盛。這個「江流兒」,就是《西遊記》裡的唐僧原型。
《西遊記》雖為神話故事,但唐僧確有其人。
我離開雕塑群像,進入大覺寺裡。
大覺寺入口處
大覺寺總體呈長方形
大覺寺,大門朝向西南方,佔地約3000平方米。整個寺院,由大門、前殿、後殿和兩邊側殿構成,總體呈長方形。
或許是因為天氣太熱的緣故,大覺寺裡空無一人。
我遊覽到齋堂門口的時候,遇到一位自稱在此做義工的女士。她看上去有三十歲左右,長得眉清目秀,正一臉狐疑地盯著我,並詢問我有何事。
我急忙解釋,並主動地打開自己的《寫手龐永華的陝南生活》這個頭條號以佐證。這位女士看了看我的頭條,開始熱情地給我講解大覺寺的歷史。
大覺寺裡的香爐
原來,大覺寺的歷史非常悠久。
它,始建於唐貞觀627年,是周邊地區著名的佛教道場。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時,這裡的佛像無一倖免,就連古樹也在劫難逃。唯一留存下來的古建築,就只有前殿了。後來,眾信士化來善款返修了前殿,並開始擴建寺廟。此後,香客不斷,捐款日多。
現在,大覺寺是洋縣最大的寺廟。
大覺寺裡唯一的古建築,就是這座前殿
前殿背後
臨走的時候,我提出給這位做義工的女士拍張照片,被她婉言謝絕。
我道謝後,略帶遺憾地轉身離去。
天氣依舊非常炎熱。
烈日之下,我裸露在外的皮膚顏色,已經完全可以和滷肉相媲美了。
大覺寺旁邊的漢江
大覺寺下遊的漢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