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皮漆獨特的工藝之美

2020-12-25 人美renmei

犀皮漆工藝獨特,歷史悠久,實物有三國朱然墓出土的犀皮漆耳杯,最早相關的工藝記載見於唐代文獻。至今仍在傳續和發展的犀皮漆氣質不變,技藝卻在不斷變化。

犀皮漆紋理

袁荃猷在《談犀皮漆器》一文中提到,她和王世襄先生去拜訪崇文門外蒜市口菸袋杆生產合作社的桂茂栲先生時,桂先生講述了煙杆犀皮的製作工藝,「石黃入生漆調成一定的稠度,上在木質的煙杆袋上。趁它未乾時候,用右手大拇指輕輕將漆推出一個一個凸起的小尖,從煙杆的一端,轉著推到另一端。推成之後,有點像蛇皮的鱗紋」。

明 犀皮漆蓋盒

這一道工序術語叫「打埝」,就像築土防水似的在平地上打出高起的「埝」來。煙杆這個「埝」的做法,也可以稱為「推埝」。不同的器型,做「埝」的手勢和方法差異很大。老虎皮煙杆較細,直徑不會超過一釐米,用手「堆或推埝」,更符合煙杆細長的器型。

打埝之後,再埝上紅、黑相間的上漆,就是紅漆一次入「蔭」一次,黑漆一次入「蔭」一次,目的是使得尖端凸起,最後再整體髹漆,也是黑紅相間。犀皮花紋的樣式取決於打埝的方法,除了桂先生提到的「打埝」外,還有「甩埝」「撒埝」等各種形成「埝」的技法,犀皮的色彩由漆層決定。「明犀皮盒一類的片雲紋,它的埝可能是用手指粘打出來的。近年來所生產的菸袋杆,因用手推埝,成本太高,已改用繩子或橡皮網蘸漆,滾印打埝,花紋也就改變樣子了。」

老虎皮漆煙杆

清代老虎皮漆煙杆,煙杆長約24.2釐米,為犀皮漆工藝,對比紋飾,稱此物為「松鱗紋犀皮漆煙杆」更為貼切。

點埝,直接蘸著調製好的稠漆點在底胎上,形成一個個凸起的小尖。查「埝」字釋義,解釋為田裡或淺水裡用來擋水的土埂,這形象生動地說明了犀皮紋開始製作時就像堆積土埂一樣,可知「埝」即為凸起的小尖或胎體上的「土埂」,「水」或「雲」一樣的紋飾在「埝」間流動。「打埝」和「點埝」在技法上沒有根本的不同,工藝的原理都是在器底上形成高低不同的起伏。「埝」在犀皮漆器上很容易看出來,看上去有點類似颱風眼或者梯田的頂端。「埝」周圍的紋飾圍繞著它展開。「埝」可塑可畫,沒有定法。

點埝

凸起的小尖圍繞著一圈一圈不同的漆層,呈現出類似松鱗的花紋。什麼是「松鱗」?其實就是松樹皮的樣態,這樣稱呼自然比松樹皮好聽一些。古人善於借物擬物,松鱗也有「龍鱗」的意味。《髹飾錄》中提到犀皮還可與戧金或款彩結合,名曰「戧金間犀皮」和「款彩間犀皮」。

王世襄先生在《對犀皮漆器的再認識》一文中說道:「朱然墓中發現的犀皮漆器是一對耳杯(羽觴),每件長9.6釐米,寬5.6釐米,高2.4釐米。正面黑漆,花紋不顯著。背而黑、紅、黃三色相間,表面光滑,花紋迴旋如旋渦,有行雲流水之致,製作工藝已經相當成熟。」

朱然墓犀皮漆耳杯

自然紋樣之所以會讓工藝者爭相模仿,就是源於人對自然的崇拜,做得越接近自然狀態越不會產生「僵」「板」之感。就犀皮工藝而言,作品會反映出各個環節的工藝質量,比如表面是否平整、紋路是否流暢、器型是否端正、磨顯工藝是否到位、色漆設色是否鮮活等等。這些工藝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審美意識。一件完美的犀皮器作品,所有要素都要考慮周全。

古代犀皮漆工藝中的「打埝」與現在俗稱的犀皮漆「打埝」不同。古代是上稠漆在似幹非幹的情況下用手指推出起伏,看似無規律,實則變中有序,最後呈現出的犀皮漆行雲流水般的質感,而如今的大多數作品禁不起推敲。

荀子認為「無偽則性不能自美」,莊子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認為藝術是人為的加工,強調藝術的人工製作和外在功利;後者則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藝術的獨立,強調美是自然和天性的自由,美的欲求要設法突破束縛。這一矛盾是對犀皮漆工藝最好的闡釋,器型是紋理的容器,它束縛著紋理的走勢,紋理則「自由地」在器型上遊走。

清 犀皮漆葵瓣式捧盒

犀皮漆藝的發展,不是從書本中的理論而來,雖有古器物或古籍的關鍵啟示,但其發展還是有賴於後人的智慧,需適應當代的需求。千人千面才是通向成功的工藝之道,但恪守優秀傳統技法也是傳承的核心。犀皮漆之美,不能用固化、僵死的標準去定義,說到底還是修養之美,是「用」之美,加入手藝人的修養才能造就美器。

內容選自《中國藝術》2019年第3期

作者:李志偉(上海大學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博士)

《犀皮漆之美》

相關焦點

  • 「上下」「犀皮漆天地蓋盒」永久入藏大英博物館
    近日,「上下」「犀皮漆天地蓋盒」正式被大英博物館永久收藏,展品將於博物館中國與南亞展廳展出。「上下」執行長及藝術總監蔣瓊耳女士親臨現場,並以「傳統手工藝的創新」為主題發表了演講。近日,作為大英博物館未來十年改建計劃內的中國與南亞展廳完成修繕並正式對外開放,「上下」「犀皮漆天地蓋盒」作為代表中國當代頂級手工藝的作品之一,與諸多的中國古代藝術珍品一起,向全世界展示東方當代文明的絢爛。
  • 【工藝】扎染之美
    扎染古稱扎纈、絞纈、夾纈和染纈,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
  • 志野燒:不經意間綻放的工藝之美
    志野燒是美濃燒[ 1988年,「美濃燒」陶瓷被指定為日本國家傳統工藝品。美濃燒支系包括志野燒、瀨戶黑及織部燒。]的一種。
  • 手作之美 ——東方傑出手工藝的探索!
    曲家描繪的春光、村莊,小橋流水,讓觀者為之嚮往! 這樣的美景,曲家白樸給世人一種超然躍世的感覺。當然,這種意境之美,陶潛的感悟更深,表述或更勝一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灑脫極了,其中的悠然自得讓人欣欣然而往,「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則已達到忘我的最高境界!
  • 用之美—玉不琢不成器 ▎ 玉石雕刻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用之美》專欄最近獲得幾位玉器藏家的支持,這幾位對傳統玉雕情有獨衷的朋友們,提供他們多年來收藏的玉雕的與田黃石精品與轉轉會朋友們分享,《用之美》專欄每周專文刊登質地佳,而且工藝精湛的新舊玉石及壽山石等雕刻精品,透過這些朋友的藏品
  • [視頻]凝聚日本工藝之美的友禪和服
    穿著和服的女人看起來優雅、端莊,有一種獨特的美。傳統的和服除了刺繡的圖案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方法叫做「友禪染」,用這種方式製作出的和服色彩鮮亮,就算幾十年以後拿出來,也還是鮮豔如新。    這就是用友禪的技法染制而成的和服。花鳥風月,四季應時之物通過技師們的手,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和服之上,與其說這是用來穿著的衣服,不如說這是一件極精美的藝術品。
  • 紫金蟬茶特點介紹,工藝,香味,口感樣樣獨特!
    紫金蟬茶,繼臺灣東方美人之後的又一特色茶,與東方美人有異曲同工之妙,紫金蟬茶,產自廣東河源紫金縣的特色茶,被小綠葉蟬咬後製成的茶葉,紅茶,綠茶,烏龍茶。綠茶湯色清澈明黃,紅茶湯色明澈豔麗,烏龍茶湯色橙紅透亮,均帶有特殊的馥鬱蜜韻,被譽為「廣東三大名茶」。
  • 洋河海之藍好喝嗎?用地理及獨特釀造工藝成就品質
    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升級,高端白酒需求也不斷增長,作為中華老字號的洋河白酒以「甜、綿、軟、淨、香」的獨特品質享譽白酒界,特別是藍色經典 海之藍白酒深受大家喜歡,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洋河海之藍好喝嗎,口感如何?海之藍是洋河藍色經典系列的一款產品,屬綿柔型白酒。海到深處就是藍,天到高處也為藍,海之藍將大海的韻味融合在一起,很有寓意。這一款海之藍好喝嗎?
  • 一杯好巖茶,需要獨特的工藝來成就!
    武夷巖茶生長的環境,決定了它是極寒之物。然而《本草綱目補遺》書云:「諸茶皆性寒,胃弱食之多停飲,惟武夷茶性溫不傷胃」。這就是工藝的作用了。武夷巖茶的工藝精細而複雜,在烏龍茶中,都是十分獨特的。
  • 獨特之美:被認為擁有罕見和獨特美的7個人類
    在整個人類歷史上,美的標準已經發生了多次改變,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而在多元文化的今天,關於美的定義變得更加開放,每個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定義美麗。在今天的文章裡,我們就要和你分享,被認為擁有罕見和獨特美的7個人類。
  • 「美濃和紙」傳統工藝介紹㉔
    美濃和紙歷史悠久,迄今已有1300餘年,在日本現存文史資料中明確記載的最古老的和紙,是保存在奈良正倉院的戶籍記錄用紙,推測是最古老的美濃和紙。在古代,美濃生產的和紙因為質量最好,被定為和紙的主要產地。隨著佛教在日本的盛行,有大量的經文、典籍需要抄寫,使得和紙的需求量急劇上升,生產和紙的工坊也隨之多了起來。
  • 醬香酒三個獨特的工藝特點,都與紅纓子高粱有關
    茅臺鎮傳統醬香酒釀造工藝的三個獨特特點,都與紅纓子高粱有關。 第二, 茅臺鎮傳統醬香酒釀酒工藝生產周期歷時一年,七次精釀,只有紅纓子高粱才能歷經九次蒸煮,謂之「回沙」。第三, 茅臺鎮傳統醬香酒釀造工藝是整粒高粱參與發酵,約20%破碎率,此類傳統工藝的醬香酒,謂之「坤沙」(整粒之意)。紅纓子高粱單寧含量約1.61%,總澱粉含量65%以上,支鏈澱粉含量佔總澱粉含量的88%~93%。
  • 藏柯佳——藏藥獨特的炮製工藝,以藥炮藥
    藏藥獨特的炮製方法賦予了藥物奇特的療效和意想不到的威力。藏藥的炮製方法就有熱制、冷制、猛制、精製等多種。不嚴格遵循傳統炮製工藝,藥品的療效往往就會大打折扣。藥物分別生長在雪山、高山、涼爽、溫暖、具有日月光華之力的地方,要採集色鮮味豔、沒有被蟲蛀咬,沒有被火燒焦,沒有被大自然損傷,沒有被陽光、陰影、水所害,適時穩固生長,根大而深,向陽生長的藥物。關於採集時節,藏醫認為,花蕾、莖枝在旺盛時採,根、種子在秋季挖,葉子在夏季採,花在初夏採,果實在秋天收,樹皮在冬春秋採集,樹脂在春秋採集。
  • 器物之美
    柳宗悅這位東瀛美學家認為,工藝本身帶有「愛」的性質,併兼有欣賞的情趣,應當倡導器物的實用之美。  《生活工藝時代》,集結了以三谷龍二、廣瀨一郎、安藤雅信為代表的十幾位日本當代藝術家有關「生活工藝」的隨筆,他們在不同時刻、不同場合,不約而同使用了「生活工藝」這個名詞,圍繞它展開自己的論述,可見「生活工藝」之深入人心,柳宗悅先生當慰矣!
  • 韋小寶香雲紗| 時光浸染的工藝之美
    舊時上海人以其香菸的顏色叫香菸紗,後來被人們稱為「香雲紗」。世界紡織品中,香雲紗是唯一用純植物與礦物染整的絲綢面料,身著香雲紗,涼爽舒適且輕薄柔軟,穿上一天也不易褶皺;面料蘊含豐富的植物、礦物精華芳香,呈現東方女性獨特的清芷靜謐。一枝芙蕖,瀲灩了一懷心境,一縷素衣,驚豔了一段時光。香雲紗經穿著後黑色塗層慢慢脫落露出褐黃色的紋理底色,過去人稱之為軟黃金。
  • 大美龍山文化古玉鑑賞,兼談龍山玉文化工藝之美
    從工藝特點看,龍山文化玉器有四個方面可謂登峰造極,令人匪夷所思:一是平面鏤空之精緻,二是玉石鑲嵌之精絕,三是幾何造型之精準,四是刻紋圖案之精美。本文精選幾件堪稱頂級的館藏龍山文化玉器,讓我們一起在欣賞這些頂級玉器中感受龍山文化古玉特有韻味。一是平面鏤空之精緻。
  • 江蘇省宿遷市貨櫃活動房搭建價格這家工藝獨特
    江蘇省宿遷市貨櫃活動房搭建價格這家工藝獨特雙盈鋼結構拆除回收處是一家經營活動板房搭建、巖棉板回收及活動房拆除的專業公司,雙盈鋼結構拆除回收處具有悠久的歷史、光榮的傳統、強大的施工能力、完善的管理制度、高素質的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