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江湖:90後最愛逛便利店 熟食進入最受歡迎榜單

2020-12-12 浙江城鎮網

  坐上計程車,李俊星拿起手機看了一眼時間,在確認能準時到達公司之後,他開始吃早飯。來自十足便利店的兩個包子和一個茶葉蛋,是他早餐的標配。

  指針剛過中午12:00,王麗準時出現在了「全家」便利店,一份香冒酥肉便當加上一杯湃客咖啡,就是她的午餐。

  等女兒上完英語補習班,趙女士又帶著她來到了邊上的「Vango」便利店。像往常一樣,趙女士又買了女兒喜歡的貼紙書和小甜點,這已經成為她的習慣。

  ……

  如果將這些人的故事放在一起,很容易就能找出共同點:他們都是便利店的常客。如今,王麗等人已經成為便利店生態當中的一個縮影,反過來講,正是便利店的變局,改變了越來越多的人的消費和生活方式。

  過去一年,便利店成了資本眼裡的風口。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士頓諮詢公司發布的《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連鎖品牌化便利店門店數目前已接近10萬家,市場規模超過了1300億元。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消費習慣與北上廣深的消費習慣越來越趨同,杭州的便利店已經步入成熟期。新一輪便利店大混戰,已經拉開序幕。

  便利店的競爭熱點究竟在哪裡?從它們「賣什麼」,就能洞見其中的一些玄機。

  90後白領不愛餐館獨愛便利店? 熟食徵服年輕人成便利金字招牌

  中飯的用餐地點有哪些選擇?食堂、麵館或者小飯館?王麗還有一種選擇,那就是便利店。

  王麗是解放路一公司的90後文員,一到飯點,她並不會像多數同事那樣急吼吼地趕去公司周邊的麵館吃麵,而是徑直前往中山中路與解放路交叉口的「全家」。一份便當加上一杯咖啡,或者一份拌麵加上一瓶飲料,就是她的中飯。

  「不得不說『全家』的便當還是挺好吃的,十多塊錢一份,價格也不貴。」在王麗眼中,像芝士咖喱豬排飯、香冒酥肉便當、芝士咖喱豬扒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除了口味過得去,便捷也是她選擇在便利店就餐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熱便當只需一兩分鐘,即使偶爾需要排個隊,5分鐘就能吃到便當。不像周邊商圈的一些飯館和麵店,一遇到用餐高峰就得等,而且,有時候連吃飯的座位都沒有。」

  與王麗一樣,李俊星也是便利店的常客,而且,與她比起來,李俊星對慶春路「十足」的依賴程度更高。用他的話說,每天光臨兩次「十足」,幾乎是雷打不動的事。

  李俊星所說的一天光臨「十足」兩次,分別是早上和晚上,一次為了買早飯,另一次則是為了買夜宵。

  「我想像我這樣的年輕人並不在少數,便利店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便利。」說起自己依賴便利店的原因,李俊星將其歸結於工作繁忙。

  「我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三天兩頭加班,早起做早飯對於自己來說並不是什麼現實的事情。早上走幾步到『十足』買兩個包子外加一個茶葉蛋,早餐就能對付過去。晚上回家,買份即食的拌麵,夜宵也就解決了。」

  放眼望去,像盒飯、便當、關東煮等熟食已經成為各個便利店的標配,究其原因,自然和消費者的組成密切相關。

  在今年上半年的2017中國便利店大會上,中國全家總經理朱宏濤透露:大數據顯示,90後最愛逛全家,29.4%的消費者是90到95後。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習慣,間接決定了熟食在便利店的熱門地位。

  另一方面,熟食作為便利店重要的流量入口,也發揮著特殊的作用。中國全家新聞發言人王意文介紹,以杭州全家為例,銷量排名前列的人氣商品包括湃客咖啡、FAMI冰淇淋、盒飯等。這份榜單,也從側面反映了熟食對於便利店的重要性。

  一張小貼紙如何引發蝴蝶效應?  個性化布置,讓便利店名利雙收

  像往常一樣,一上完英語補習班,趙女士就帶著6歲的女士來到了補習班邊上的「Vango」便利店。這其中的動力,摻雜著女兒的意願,更確切地講,是「Vango」的商品吸引了趙女士的女兒。

  「我們幾乎每周都會光顧『Vango』,在邊上的『瑞思』英語上完課,我就會帶著女兒過來。」

  原來,趙女士的女兒是"Vango"便利店貼紙書的忠實粉絲,每當貼紙書有更新,她的女兒都會買上一份。

  由於貼紙書的更新頻率並不高,找不到更新版貼紙書也是常有的事。不過,這似乎並不會影響趙女士和她女兒逛「Vango」的樂趣。

  相隔僅數百米,同樣是「Vango」便利店,位於鳳起站地鐵站的「Vango」和鳳起路上店面就有著「本質」的區別。在不大的店面裡面,麵包、飯糰、飲料和關東煮等食品佔據了大部分位置。此外,還不乏像雨傘等常見日用商品。

  「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是一天當中最忙的時候。這個時候,像飲料、麵包、飯糰等食品就成了最暢銷的商品。」店員介紹,進入冬季,不少顧客對食品有了加熱的需求,這也使得她們的工作變得更加忙碌。

  無獨有偶,在不同的位置開特定的便利店,已經是各大便利店投資方的共識。這兩年,快客也打造了不少個性化門店。

  「像開在高新研發園的文藝風便利店,開在汽車城的汽車主題便利店,文創園裡的法式小鎮店……」浙江聯華快客總經理馬劍解釋,顧客在普通門店裡大約停留3至5分鐘,在擁有就餐休息區的門店會停留15至30分鐘,在主題店,他們會停留30至40分鐘,復購率更高。

  馬劍表示,整體來看,杭州的便利店數量依然很少,密度在全國排名10名之後,未來還有很大空間。以浙江快客為例,目前杭州寧波一共200多家門店,未來三年要新增300到500家。

  300米距離如何戰勝折扣誘惑?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永遠是「便利」

  價格偏貴,商品種類不多,消費者選擇有限……便利店的競爭力到底在哪裡?關於這個問題,創業者蔣義昆有著自己的理解。

  每天晚上,家住青年路的蔣義昆常常會去相隔幾十米的喜士多買牛奶。在300米開外,就有一家聯華超市,同樣一罐牛奶,喜士多的價格要比聯華貴上一元多。有意思的是,蔣義昆很少去聯華超市,他的選擇,恰恰是賣得更貴的喜士多。

  「顧名思義,說到底,便利店提供的是便利,是服務。」蔣義昆說。在他的理解裡,正是近距離的喜士多讓自己節省了時間與精力,讓生活變得更便利,這也是所有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

  李俊星也有著相似的看法,對於李俊星來說,解決早餐與夜宵只是「常規業務」。在平時,「十足」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給予自己便利,這也是他推崇「十足」等便利店的原因。

  雖然價格略高於超市,但李俊星並沒有表現出反感。

  「便利店的特點就應該是便利,比如24小時營業,比如能在便利店裡面吃一個簡單的夜宵等。在此基礎上,只要價格合理,都是可以接受的。」

  這樣的觀點也與業內人士的觀點不謀而合。

  「夏天到了,好想來點兒冰激淋、飲料,走,去便利店。」在2017中國便利店大會上,波士頓諮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呂晃介紹,正是因為這類「5分鐘內得到滿足」型商品,便利店永遠有它存在的價值。

相關焦點

  • 便利店江湖 這些都是不得不說的「秘密」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士頓諮詢公司發布的《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連鎖品牌化便利店門店數目前已接近10萬家,市場規模超過了1300億元。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消費習慣與北上廣深的消費習慣越來越趨同,杭州的便利店已經步入成熟期。新一輪便利店大混戰,已經拉開序幕。  便利店的競爭熱點究竟在哪裡?從它們「賣什麼」,就能洞見其中的一些玄機。
  • 便利店消費大數據顯示:95後男生愛「化妝」 90後女生愛「買醉」
    便利店已成為男性化妝品的重要銷售渠道,而一些被習慣打上『男性』標籤的商品不僅迎來更多女性受眾,而且可能會被反超。」12月9日,國內知名連鎖便利店便利蜂發布「2020年度人氣100商品」榜,總結出10個有趣的消費趨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一點。「這些反映Z世代消費痛點的趨勢,將為供應商推出新品提供重要依據。」
  • 誰在深夜走進杭州便利店?90後男性最多,照燒烤雞飯是最愛
    6月11日,便利蜂發布杭州夜消費報告,報告顯示,夜市以及網際網路區域便利店夜間消費最旺,從晚上6點到次日6點,90後男性消費者走進便利店最多,包括照燒雞腿飯、香菇雞肉包、炸雞塊等帶「雞」商品是他們的最愛。
  • 滑稽:便利店停賣熟食,只因未名正言順?
    本報訊 這兩天廣州幾百家便利店頗「滑稽」,店內的熟食一會兒停賣,一會兒又擺上架(詳見昨日本報有關報導)。記者再次調查發現,原來是當事「主角」沒有銷售熟食的合法證照,不得不出此下策。  業內人士昨日透露,便利店裡很多新添置的項目都要辦理複雜的審批程序,因為缺少便利店經營簡易「加熱食品」的衛生法規,目前監管部門要求便利店達到酒樓飯店的飲食標準。「聯華快客」的楊總無奈地表示,儘管便利店裡有衛生間,但不可能達到酒樓的標準,一家便利店只有60-80平方米,不可能有一個專用食品加工間。因此面對職能部門的檢查,便利店只好「暫停售賣」。
  • 00後「每天必吃」的便利店美食,平價好吃零差評,90後:愛了
    00後「每天必吃」的便利店美食,平價好吃零差評,90後:愛了其實相比於以前在小賣部買東西,後來出現了超市以後,更多的人就會選擇在超市購買,但是超市一般都是比較大型的,然後趕時間的話根本沒辦法逛,而且結帳排隊也很麻煩,於是就出現了便利店,既然有便利二字
  • 羅森、7-11等齊聚杭州便利店江湖 誰是「攪局者」?
    杭州文一西路767號,綠城西溪國際的入口處,「綠橙」便利店剛開業兩三個月。中午時分,寫字樓裡上班的人都在排著隊買盒飯、便當、關東煮等熟食,店員說:「我們這裡,來自黃龍飯店的便當是最暢銷的,一天幾十盒很輕鬆就賣完了。」
  • 便利蜂開書店全家辦健身房 便利店會成90後養老院嗎?
    gVZ中文科技資訊  據便利蜂的統計,該公司近一半的顧客為90後,而且90後的平均單次消費額要大於整體顧客群。7-Eleven中國的情況也是類似,該公司每年做的顧客調查,20~30歲的顧客佔比為56.1%,30~40歲佔31%,20~40歲年齡層的顧客佔到了88%,這意味著年輕人利用7-Eleven的頻率很高。
  • 90後告訴你,便利店最好吃的零食都有啥
    我們問了一群90後,看看他們吃了什麼今年offer拿到手軟:現在對任何吃的都失去了興趣,除了便利蜂的芝士蔓越莓蛋糕,還有不知道晚飯吃啥就去吃的海底撈。鋼鐵直男小唐:作為便利店女孩,我最愛關東煮。零食少女:夜晚的便利店炒年糕非常好吃,甜辣味的,配上QQ彈彈的年糕條和海苔碎,還有我最愛的溏心蛋,真是冬日之光了,推薦。
  • 逛在臺北:最頻繁進入視野的店鋪是便利店
    我旅行過的地方不算多也絕不算少,如果要用「不虛此行」做一份排行榜單,臺灣是當之無愧的TOP1。  有些什麼會成為一般人臺灣之行留在腦中的印象?直航航班上的漂亮空姐,在標誌性景點的留影,桃園機場裡匆匆購買的伴手禮,還有公路旁檳榔西施的小屋子。赴臺旅遊已開啟幾年,無數大陸遊客光顧過旅行社設計的「幾日環島遊」路線。
  • 推熟食快餐網訂店取 榕連鎖便利店有望成"萬能店"
    福州新聞網1月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謝充靈 文/攝)近日我省印發《推進內貿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提出允許規模連鎖便利店提供包括現場經營熟食等在內的各項附加便民服務功能,這意味著限制福州便利店拓展最為重要服務的政策堅冰已破,福州便利店行業也有望擺脫全國27城便利服務水平倒數第一的尷尬地位。
  • 穗數百便利店暫停賣熟食 目的為迴避檢查
    昨日,本報便利店停供熟食報導出街後,有商家居然坦言,由於目前的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範可操作性不強,「此舉完全是為迴避近期的全市創衛檢查。」據悉,便利店供應熟食問題還遭到相關政策法規的「壁壘」限制。
  • 便利店最受歡迎美食排行榜 猜猜看第一名是什麼?
    今天時尚小編就根據網上眾多的「便利店美食攻略」,總結出便利店裡最受歡迎的前5類美食,看看有沒有你最愛的那一款。  TOP5:乳制飲品,所以這種鮮榨的果汁、新鮮的奶製品和現磨的豆漿更受歡迎,就成了用以區分全家、7-11、羅森便利店獨有的飲品產品。
  • 杭州首家7-11便利店昨悄悄營業
    這家店的面積比一般的便利店要大得多(是普通便利店的兩三倍)。整個超市放了三排貨架,逛了一圈很寬敞。  雖然外面下著大雨,不過昨天店裡客人還蠻多,很多人是趁著開業第一天來湊熱鬧的。麵包等熱門商品已經被搶購一空。  為了避免排隊擁擠,總共有三臺收銀機,而且已經開通了支付寶(微信暫時還沒接入)。
  • 北京來的便利店品牌悄悄在杭州開了3家店
    最近,有眼尖的杭州人發現,全時便利店已悄悄進駐杭州,開了首批3家門店。  店面是普通便利店的三四倍  快報記者在河東路靠近新市街的位置,遠遠地看見這家門面黃白相間的全時便利店。透過櫥窗,店內的陳設一目了然,給人乾淨亮堂的感覺。  大部分便利店講究「小而美」,面積不大,很容易給人貨架擁擠、商品雜亂的感覺。
  • 北京來的全時便利店悄悄在杭州開了3家店
    不像便利店,倒有點小超市的感覺。昨天下午2點多,店裡的人不多,偶爾有幾個客人進來逛一逛。有穿著校服的學生,也有附近的居民,大部分人沒聽過「全時」這個牌子。一位30多歲的顧客還向工作人員打聽:「這是不是又一個日本便利店品牌?」事實上,與全家便利店只差一個字的全時便利店,是如假包換的本土品牌。
  • 福州的7-11便利店 真沒什麼了不起的
    其國內其他省份一樣,711在福建省內選擇了三福合作,實行本土化運營,從供銷大廈的一店內產品就能看出來,熟食類產品供應商全都本土化了,基本都集中在閩侯。換句話說,國內的711,實際上就是個閹割版,別的不說,盒飯和熟食種類是真不多,許多日本、泰國、臺灣地區具備的特色類季節限定類產品也都沒有,有三分之一的網紅產品也沒上架,是真沒什麼了不起的。
  • 地鐵商鋪內便利店最受青睞 電商"實體店"有望進地鐵
    記者從上海地鐵方獲悉,目前在軌交網絡近500家地鐵商鋪中,乘客最青睞的是地鐵便利店,其中又以盒飯、飲料、麵包等商品最受歡迎。地鐵方透露,年內一些知名度高的品牌還將陸續進駐,未來電商、網商也有望將實體店開進地鐵站。    便利店最受青睞    目前上海地鐵商業面積近萬平方米,其中站廳內4的商鋪佔到了2/3。
  • 再見了,曾經的OK便利店……
    熱戀中的情侶,夜店散場後的紅男綠女,久別重逢的朋友,第一次見面的網友...便利店成了最市井氣的社交場所,也成了許多廣州人溫暖的避風港。不過,最近一則消息顯示:為了蘇寧小店在華南區域擴張,蘇寧成功收購了廣州區域全部的OK便利店。這也意味著,OK便利店從此易主了。
  • 唐久便利開啟快遞服務 便利店賣的是「便利」
    早晨路過便利店,買個熟食快餐;晚上睡覺前發現煙抽光了,進便利店買一盒;要刷煤氣卡了,去便利店充上200元;出租司機的喝水杯空了,到便利店加些熱水;菜炒到一半發現家裡沒鹽了,去便利店買一袋;孩子要喝酸奶了,打個便利店的電話,十幾分鐘後酸奶送到家……現在的便利店,圖的就是讓你在最短時間得到你想要的商品和服務。
  • 2019便利蜂消費榜單揭曉百款熱銷單品上榜
    12月25日,便利蜂發布2019年度消費榜單。基於自身海量消費數據,便利蜂評選出了十大熱餐、十大牛奶、十大零食、十大創意單品等10個榜單,共有100款單品上榜。該榜單揭示了2019年在便利店渠道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熱賣單品,既是一份極具參考性的「種草」清單,又可從中可窺探到年輕群體的最新消費趨勢。根據便利蜂榜單顯示,2019年,零度可樂、全麥奇亞籽厚切小吐司等主打低脂、減糖的健康主義產品依然熱銷。雪碧拌麵、鹹蛋黃雪糕等網紅單品則成為吸引年輕消費者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