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李叔同的書法價值四百萬元,這是什麼原因

2020-12-12 書畫觀賞

李叔同是非常有名的書法大家,諸書皆成,以楷書為本,行書草書都有造詣。李叔同的一幅書法作品《放下》拍出四百多萬元的價值,這在書法藝術品裡是非常難得的高價。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李叔同的書法作品為什麼有這麼高的價值呢?

首先是因為李叔同的書法品質的確很高。李叔同精心修書法,精益求精,書法創作遊刃能得上品,這幅名為《放下》的書法作品,用筆雄渾,墨色深沉,端正楷書雖然只是書寫兩字,但是兩字用筆,可觀諸多筆法精妙。就如王羲之一字「永」可觀八法之妙。大書法家,不用長篇筆墨呈技藝,只需兩字可顯大才。書法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是《放下》在市場上有價值的根本。

其次,《放下》有價值,還因為李叔同三字有分量。名人書法自然有名人精神品質的附加值。現在來看,李叔同不僅是名人,而且是在書法發展史上佔據一定位置的名人。就衝李叔同親筆所書這事,書法《放下》價值自然不會低落。

最後,這幅書法作品背後有故事,是其價值能達四百萬元的原因之一。非常時期,不懂書法的愣頭青,在一位藏家家裡抄得這幅作品,他眼淺無觀,隨手就要給撕毀。可是《放下》書法作品的藏主卻急中生智說:不要撕,這幅書法作品應該讀作「下放」,你撕了書法「下放」,其不是有違綱目嗎?一句話,把愣頭青嚇得不輕,趕緊把書法作品《放下》好好展平,不敢造次,這才讓人後有幸看到書法《放下》的真跡風採。

書法作品有故事,有經歷,是其價值所在的另一項原因,因為這樣的書法作品往往成為歷史的見證,不但有文化價值,更有史料價值,價格高起就在所難免了。書友觀《放下》歡迎留言噢。

相關焦點

  • 談李叔同,他為什麼成為了弘一法師,從沒有人看到李叔同的這一面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李叔同,為什麼就成為了弘一法師。二十年前的一個大雪天,我去虎跑寺看弘一法師。八十年前的一個大雪天,李叔同到虎跑寺斷食辟穀。畫家愛上女模特,照理說也沒有什麼新的套路了,但是李叔同在此之前,在老家曾有一原配夫人俞氏。我最近看不少民國名人的故事,就其婚姻情況,基本是三妻四妾的。即一邊是原配,一邊是新潮的女生——這可能是那個時代的烙印吧,這種模式也可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要麼泡在海水裡,要麼燒在火焰裡。
  • 「弘一法師」李叔同:念佛不忘救國,遺世而獨立
    李叔同(1880年-1942年),字息霜,別號漱筒。後剃度為僧,法名為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他是我國近代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也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
  • 書法獨聖一高僧:弘一法師
    這就是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藝事全能書獨聖」的一代高僧弘一法師,因緣際會,將泉州作為他的人生終焉之地;東南沿海邊陲的這座小城也因為大師的依歸,而引來四海僧眾的文化關注。 在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史中,弘一法師李叔同是公認的藝術通才,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他最早將西方油畫、鋼琴、話劇等引入國內,且以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藝而馳名於世。
  • 長亭外、古道邊...參觀「弘一法師」李叔同舊居,感受不平凡的一生
    長亭外、古道邊...參觀「弘一法師」李叔同舊居,感受不平凡的一生 2020-09-0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可同:不可思量之思量 | 弘一書法墨跡
    最後,法師直接了當地說,學佛法最為要緊,如果佛法學得好,字也可以寫得好的。弘一法師這一說法,襲用了柳公權筆諫時「心正則筆正」的傳統話語,高蹈了在藝術修為中的人格力量,這一話語在此後幾十年關於弘一法師書法的評介中始終佔據主流地位。弘一書法由早期到中期再到爐火純青的晚期書風,般般有跡可尋。他所臨寫的古碑帖歷歷在目,怎可說對於碑帖流派決不揣摩呢?
  • 今日清無法師現場解密「悲欣交集—弘一法師遺物專場」
    法師俗名孔昭文,字墨丁,孔子第七十一代孫。少年即好念佛習禪,又喜書畫,臨池晉唐法帖,研究古代書畫二十餘年。出家前曾為解放軍某部軍官。因很早收藏和研究弘一大師墨寶,對弘一大師的高風大德以及在藝術上的極高境界,極其敬仰,深受其教及影響,毅然辭官退役,出家為僧。事佛之餘,精於書法,喜考古,尤好古代書畫,善鑑賞,富收藏。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悼念弘一法師
    這首名歌的曲作者,是美國音樂家福斯特;而詞作者,便是我國近代藝壇上的一位傑出的先驅人物:李叔同,也就是後來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出家前即以書法名世,有深厚的碑學功底,其書法大都凝重厚實,結構舒展開張,點畫方折勁健,富於才氣。而他的書法之真正成熟,是在成為佛門弟子之後。由於外部環境和內心精神世界的改變,李叔同出家以後的書法作品,可以說是充滿了宗教所賦予的超脫和寧靜,不激不厲,心平氣和。
  • 甬上留香 規模最大弘一法師書法展亮相寧波
    這是浙江省內到目前為止展出作品最多、規模最宏大的一次弘一法師書法展,通過對弘一法師書法、手札、書籍等實物的梳理與展示,鉤沉出弘一法師在寧波的這段歷史,以紀念這位不世出的文化巨人。弘一法師其人林語堂曾說過:「李叔同是我們時代裡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
  • 弘一法師出家的背後,原來有這樣的真相
    他是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李叔同出生在天津的一個商人家裡。他從12歲就開始學習傳統詩書和繪畫,他的乳母常誦《名賢集》給他聽:「高頭白馬萬兩金,不是親來強求親。一朝馬死黃金盡,親者如同陌路人。」格言裡暗藏的人生禪機以及榮華盡頭的悲哀,年少的李叔同全都能懂。
  • 近代高僧弘一法師,17幅書法真跡欣賞,專家:此字堪為國之至寶
    有人說:「弘一法師,出家前的書法絕對好,出家後的書法不能妄加評論,有的說是返璞歸真,不確切!只能用大師自己寫的「放下」二字吧!」小編認為:書法是線條凝聚力的藝術,描出的外形再美,線條不聚也是低手。觀弘一法師的用筆,懸腕用柔軟的毛筆寫出粗細均勻,邊無抖動,凝聚力極強的線條,這就是悟靜功夫!請不懂得拿起毛筆寫上十年後看能否開悟!
  •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弘一法師書法藝術初探
    彌留之際寫有「悲欣交集」四字,現收藏於泉州開元寺「弘一法師紀念館」內,是一件極為珍貴的遺物。為了紀念弘一法師,在泉州清源泉山靈塔旁巨石摩崖刻上這四個大字,左刻有著名書法家葉恭綽題跋「弘一法師最後遺墨」。法師生前足跡所至,均喜結墨緣。因此,在閩南一帶寺院,至今還保留大量法師的墨跡、刻石、匾額、楹聯。著名的匾額「過化亭」、楹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等。
  • 李叔同:當代書法「醜書」鼻祖?70年後,黃永玉特意強調「不好」
    圖\春山淑子返日從事醫護工作,1996年以106歲去世.與李叔同所生女春山油子,今年7月去世,享年102歲依佛門戒律,出家人得告別一切鬘華塗香、所有鼓樂眾伎之事。嚴格地講,僧人是不玩書法的。也因此,從「李叔同」過渡到「弘一法師」後,過去種種才藝,他也準備一概摒棄,從此沒畫過畫、沒彈過琴,甚至也不再作詩。
  • 王路:聊聊弘一法師
    雖然弘一法師鼎鼎大名,但這是你想見人家呀。你想見人家,還讓人家跑過來找你,這合適嗎?不過,今天很多人這樣。因為自己很忙,時間很寶貴,就讓別人在路上跑,總是約在離自己近、離別人遠的地方。跟弘一法師比比,我們很慚愧。 弘一法師寫了一張書法,託豐子愷帶去。人家也不好意思讓弘一法師大老遠跑,最後,倆人在豐子愷鄰居家見的面。那個作者是個基督徒,叫謝頌羔。
  • 泉州承天寺和弘一法師
    佛塔甬道旁有一方張瑞圖書法石刻「泉南佛國」,七座佛塔,有一處閩越國鑄幣遺址。進去寺廟以後不要花錢,燒三支清香,敬佛、法、僧即可。弘一法師化身地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被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住錫泉州十四年,泉州承天寺是弘一法師的化身地。民國時期的一個翩翩公子,出家後也成為一代高僧,他在許多領域都有成就,從浙東到閩南,在眾多寺廟留下足跡,受邀講學。
  • 永嘉網丨中山公園發掘一對民國青石門聯 竟是弘一法師駐留的慶福寺...
    經市文物局專家初步認定,這對門聯正是歷史上弘一法師居所慶福寺的門牌構件,屬現存極少的慶福寺老物件。十幾年前曾被當作公園「鋪路石」今年11月,曾為中山公園管理所負責人的王加權,向鹿城區公園管理處匯報了這樣一件往事:「我覺得我16年前藏在中山公園積穀山山洞裡的一對楹聯石板,可能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弘一法師有些淵源。」
  • 弘一法師慈悲對世人,偏偏傷害了他的日本妻子,原因為何?
    李叔同的日本妻子:「叔同——」李叔同:「請叫我弘一」。妻子:「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李叔同:「愛是慈悲。」悲傷和喜悅交織在一起。日本女人叫誠子。她丈夫的俗名是李叔同。他是歷史上著名的藝術大師和僧侶。那是杭州最美的季節。天是藍的,水是滾滾的,煙是黑的,雨是藍藍的。消瘦的背景正在褪去,永恆公式的嗚咽聲不絕於耳。
  • 河北區舉辦海河之子 一代宗師紀念李叔同——弘一大師誕辰140周年...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在李叔同誕辰140周年之際,天津市河北區海河北岸伴隨弘一大師成長的這片土壤歌聲悠揚。10月30日,「海河之子 一代宗師」紀念李叔同——弘一大師誕辰140周年詩文朗誦會在河北區融媒體中心演播廳舉行。
  • 宗教家弘一遺墨續白
    佛教在線訊 被豐子愷稱為「文藝的園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的李叔同,由於種種原因而走上了世俗眼光中的消極人生之路,1918年,披剃於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門,做了一個名「演音」、號「弘一」的僧人。一名曾經純正而且優秀的藝術家,穿上百衲衣後,從觀念到行動皆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斷絕塵緣,超然物外,幾乎廢棄了所有的藝術專長,耳聞晨鐘暮鼓,心修律宗禪理,藝術家的李叔同變成了宗教家的弘一法師。諸藝俱疏,唯有書法一事未能讓弘一割捨,伴他直至圓寂於泉州不二寺。在弘一60餘年的生命歷程中。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動。由此可見,書法在他心目中佔有的地位了。
  • 芳草長亭:李叔同的油畫珍品
    2018年適逢弘一法師(李叔同)出家一百周年紀念。去年12月7日,其在東京藝術大學的畢業自畫像(油畫)成功複製回國,在泉州公開對外展出,成為研究我國早期油畫發展情況和緬懷弘一法師的重要載體。據了解,基於弘一法師與日本和泉州的淵源,同時為了紀念弘一法師在藝術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留日泉籍藝術家吳達新特別邀請中日文化交流協會出面擔保,向東京藝術大學借出該校所藏「李岸(李叔同)畢業創作自畫像」原作,邀請東京藝術大學教授宮回正明臨摹複製,在福建省佛教藝術交流促進會的鼎力支持下,順利完成了李叔同(弘一法師)自畫像臨摹工作。
  • 弘一法師楷書《心經》,平靜淡然,書法即佛法,心淨才能心靜
    自唐朝以來,手書心經的書法名家數不勝數,歐陽詢、趙子昂、董其昌、文徵明、乾隆、康熙等人都經典墨跡傳世。今天,我們只說一家,和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弘一法師的楷書《心經》,全篇流露出一種平靜淡然的氣息。正所謂書法即佛法,心淨才能心靜,從弘一法師的這篇《心經》裡你能充分的感悟到。弘一法師的一生可以說是絢爛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