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憑藉50多年的大桃產業發展歷程,平谷區已成為我國著名的大桃之鄉。1月5日,平谷區副區長付湘生在平谷「兩會」上介紹,平谷大桃將建「大數據」平臺,未來大桃品種、分布、地塊、成熟期、銷售渠道等信息將一目了然,為市民和客商到平谷買桃提供指引。
平谷種植大桃有50多年歷史了,大桃產業經過不斷的品種改良和技術革新。2019年,平谷大桃走進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為了培育國慶禮桃,平谷區農業農村局和區果品辦公室,系統梳理了幾十年來平谷大桃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管控節點,制定了「平谷國桃」全要素管控手冊,從整形修剪、花果管理、高光效管理,到土肥水管理、增甜提質和病蟲害綠色防控,制定了六大類近百項技術標準。這些標準最終呈現的大桃,有具體的單果重量、含糖量、著色率、成熟度等。
付湘生表示,今年,將促進大桃全產業鏈發展。與瓦大合作推進大桃全產業鏈研究,推行「平谷國桃」6大體系標準,在品種優化、基質育苗、生物防治、營銷體系等方面取得實質成果。深化與鄭州果樹研究院合作,引進早晚熟新品種,建立10個優新品種示範園。
同時,研究建立大桃「大數據」平臺,科學指導大桃生產和銷售。據了解,國慶禮桃生產中已引入了信息技術手段,採取大桃智慧農業技術服務和全程溯源管理來管控大桃的質量安全。實現大桃從果園到餐桌全程關鍵要素動態追溯,並通過二維碼將生產信息進行收集、匯總、展示,人們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取包括培育、採摘、分揀、倉儲、運輸等全流程產品信息,真正做到了「一桃一碼」,有據可依。大桃「大數據」平臺除了引入大桃智慧農業技術服務和全程溯源管理服務,還將對全產業鏈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和服務,比如黃桃、白桃、油桃、蟠桃等四大品種分布在哪個地塊,成熟期在什麼時候,可以在哪些銷售渠道購買等。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周博華 校對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