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屬相裡面有熊貓的話,我覺得我可以算一個。我對筍是近於狂熱,喜歡吃的東西很多,讓我選一個No.1,我毫不猶豫的選筍。筍裡面還要排一下座次,毛筍》冬筍》竹筍。新鮮的毛筍用鹹菜滷煮,真的是鮮甜鮮甜的,配上以碗厚薄冷熱正好的泡飯,完美。夏天是毛筍最多的時候,價格便宜不過也老了,這個時候切大塊,放醬油,糖紅燒,我總是拿著當零食,拿醬油湯拌飯,稀裡譁啦就下去3碗。也可以放點浸過的黃豆或花生米,煮好了攤在箅子裡大太陽曬乾,可以放起來當零食,這個就是「筍脯黃豆或筍脯花生」曬的半乾的時候吃最好吃,完全曬乾了可以保存的久一點,就是費牙口。我家曬這個基本上到最後乾貨沒剩多少,我會時不時的去抓一把,阿娘總是說「毛筍吃了肚皮潮」,潮就潮吧,反正喜歡就好。還是要繞回來,說說春天的竹筍。如果春天沒吃過油燜筍,就覺得春天少做了一件事。油燜筍一定要用春筍做,如果用冬筍,那還是放點冬菇做燜雙冬吧。春筍去殼洗乾淨,我喜歡拿刀橫過來把筍拍開,不喜歡切開。拍的話就和手撕包菜一樣,會從細胞壁分開,如果切就破壞細胞壁,風味會不一樣。油要多放點,是油燜筍不是水煮筍。油熱了下筍,多翻炒,純用油把筍煸到8成熟,放生抽,老抽(一點點,上色就可以)糖,繼續翻炒,等調料味道出來了放熱水到原料的三分之一,蓋蓋小火燜10分鐘,然後開蓋,大火收汁即可。油燜筍最好是春筍一上市開始吃,到清明後就老了。不過我家到立夏會把竹筍切寬條,中間再切一刀但不切斷,就像2條腿一樣,然後油燜。這個在我們寧波老家叫「腳骨筍」寓意小孩子吃了腳骨會長長,個子矮的朋友可以試試,反正沒壞處,最多肚子潮點。
除了春筍,春天應季的蔬菜-馬蘭頭也是我的大愛。馬蘭頭有種特別的香氣,如果是野生的則香氣更濃鬱,配合筍丁和香乾末帶來多重的口感。以前春天去郊外都會挑薺菜、馬蘭頭,現在都是汙染,還是太太平平的吃吃大棚貨。
原料:馬蘭頭,春筍,香乾。馬蘭頭買來把老根去掉,多浸一會水,然後開水焯熟擠幹水分切碎備用。取春筍尖開水焯熟,同時把香乾燙一下。春筍尖和香乾切末,不要太碎,要保持一點口感。把馬蘭頭、筍丁、香乾末混合,加入鹽、少許糖,少許生抽(不要太多,顏色深了就不好看了)攪拌均勻,嘗一下味道,滿意了再倒入麻油拌勻即可。春天到了,吃點素的清清一冬的油水,以便在快到來的夏天有露一露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