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春天的味道-竹筍、馬蘭頭

2021-02-17 老方額半夜灶披間

如果屬相裡面有熊貓的話,我覺得我可以算一個。我對筍是近於狂熱,喜歡吃的東西很多,讓我選一個No.1,我毫不猶豫的選筍。筍裡面還要排一下座次,毛筍》冬筍》竹筍。新鮮的毛筍用鹹菜滷煮,真的是鮮甜鮮甜的,配上以碗厚薄冷熱正好的泡飯,完美。夏天是毛筍最多的時候,價格便宜不過也老了,這個時候切大塊,放醬油,糖紅燒,我總是拿著當零食,拿醬油湯拌飯,稀裡譁啦就下去3碗。也可以放點浸過的黃豆或花生米,煮好了攤在箅子裡大太陽曬乾,可以放起來當零食,這個就是「筍脯黃豆或筍脯花生」曬的半乾的時候吃最好吃,完全曬乾了可以保存的久一點,就是費牙口。我家曬這個基本上到最後乾貨沒剩多少,我會時不時的去抓一把,阿娘總是說「毛筍吃了肚皮潮」,潮就潮吧,反正喜歡就好。還是要繞回來,說說春天的竹筍。如果春天沒吃過油燜筍,就覺得春天少做了一件事。油燜筍一定要用春筍做,如果用冬筍,那還是放點冬菇做燜雙冬吧。春筍去殼洗乾淨,我喜歡拿刀橫過來把筍拍開,不喜歡切開。拍的話就和手撕包菜一樣,會從細胞壁分開,如果切就破壞細胞壁,風味會不一樣。油要多放點,是油燜筍不是水煮筍。油熱了下筍,多翻炒,純用油把筍煸到8成熟,放生抽,老抽(一點點,上色就可以)糖,繼續翻炒,等調料味道出來了放熱水到原料的三分之一,蓋蓋小火燜10分鐘,然後開蓋,大火收汁即可。油燜筍最好是春筍一上市開始吃,到清明後就老了。不過我家到立夏會把竹筍切寬條,中間再切一刀但不切斷,就像2條腿一樣,然後油燜。這個在我們寧波老家叫「腳骨筍」寓意小孩子吃了腳骨會長長,個子矮的朋友可以試試,反正沒壞處,最多肚子潮點。

除了春筍,春天應季的蔬菜-馬蘭頭也是我的大愛。馬蘭頭有種特別的香氣,如果是野生的則香氣更濃鬱,配合筍丁和香乾末帶來多重的口感。以前春天去郊外都會挑薺菜、馬蘭頭,現在都是汙染,還是太太平平的吃吃大棚貨。

原料:馬蘭頭,春筍,香乾。馬蘭頭買來把老根去掉,多浸一會水,然後開水焯熟擠幹水分切碎備用。取春筍尖開水焯熟,同時把香乾燙一下。春筍尖和香乾切末,不要太碎,要保持一點口感。把馬蘭頭、筍丁、香乾末混合,加入鹽、少許糖,少許生抽(不要太多,顏色深了就不好看了)攪拌均勻,嘗一下味道,滿意了再倒入麻油拌勻即可。春天到了,吃點素的清清一冬的油水,以便在快到來的夏天有露一露的資本。

相關焦點

  • 馬蘭頭炒香乾,屬於春天的味道
    這其中,定少不了馬蘭頭的身影。馬蘭是長在田間地頭、路邊緩坡上的綠葉植物——對,就是這叢長得像草一樣的東西。人們愛吃的馬蘭頭,就是馬蘭的頭上那點兒嫩莖葉。陽春三月,清明時分,是吃馬蘭頭最好的季節。再晚一些,就到了花期。說到開花,腦海中就開始循環一首童謠:「小汽車,滴滴滴,馬蘭開花二十一……」不知道讀者裡有多少人知道,那可是八零後小時候跳皮筋的神曲。
  • 馬蘭頭炒香乾,屬於春天的味道
    這其中,定少不了馬蘭頭的身影。馬蘭是長在田間地頭、路邊緩坡上的綠葉植物——對,就是這叢長得像草一樣的東西。人們愛吃的馬蘭頭,就是馬蘭的頭上那點兒嫩莖葉。陽春三月,清明時分,是吃馬蘭頭最好的季節。再晚一些,就到了花期。說到開花,腦海中就開始循環一首童謠:「小汽車,滴滴滴,馬蘭開花二十一……」不知道讀者裡有多少人知道,那可是八零後小時候跳皮筋的神曲。
  • 尋找馬蘭頭,咬一口汁水淋漓的春天
    低調春草:馬蘭頭在湖北老家,春天一到,馬蘭頭早於在田頭隴畔、溝渠路邊探出頭來打量了這個春的世界。馬蘭頭低調的生長,鄉間田梗小道,河岸的草灘上,潮溼的田野間……是馬蘭頭最喜歡聚集的地方。北人見其花呼為紫菊,以其似單瓣菊花而紫也……」到了夏季,馬蘭頭長出細長的葉片,開出紫色的小花。有詩云「澗邊幽谷有奇葩,笑問東風簪上紗。」清新美食,春天味道馬蘭給予人們的味道是恬淡、清新、脆爽。
  • 春天的味道來了!馬蘭頭已上市,大家可以嘗嘗鮮~
    隨著氣溫回升,春天腳步越走越近。
  • 春天的味道,野菜告訴你,馬蘭頭、薺菜、香椿……你再不去挖,春天可就過去了
    在寧波人春日的餐桌上,馬蘭頭是最清新的味道。一場春雨過後,野外路邊,茵綠脆嫩的馬蘭頭一夜之間全冒出來了。小時候春遊,帶著小鏟小剪採挖馬蘭頭是寧波人的必備種族技能。香椿炒雞蛋最好吃,香椿的香和雞蛋的鮮相得益彰,當清氣充斥舌尖,那滋味就像嚼了一大口春天,「春風十裡不如你」,其次香椿炒肉絲、涼拌香椿芽等味道都還好,做起來也簡單。
  • 專屬春天的「野」味,江南人最好這一口!野蔬之味馬蘭頭、枸杞頭...
    在一大堆的野菜出沒的春天,野菜中帶著「頭」字的格外醒目誘人,漢語中的「頭」也可以指植物的嫩芽或嫩葉,它長在頂端,最常見的就是苜蓿的嫩葉——草頭。除此之外,有些地方有春食三頭之說法,三頭指的是馬蘭頭、枸杞頭和香椿頭了。
  • 用舌尖感受春天
    春光明媚,草長鶯飛雲南的春天既可以風花雪月也可以人間煙火對於一個雲南人來說打開春季的方式之一當然是吃一點時令野菜用舌尖感受春天的氣息地衣生存範圍很廣,是真菌和藻類的結合體,老百姓也稱它為「地皮菜」,它有點象泡軟的黑木耳,一朵一朵地長在地面上。
  • 晨讀丨春食馬蘭頭
    老家的田野裡,有眾多大自然饋贈的美味,其中就有馬蘭頭。每年春天和它們一年一度的約會,我從不缺席。馬蘭頭既不妖嬈也不顯眼,卻是我的最愛。20世紀80年代,我在南溪鄉的復夏小學任教。一天放學後,學校的廚工朱師母在操場邊採馬蘭頭。我納悶地問她:學校沒有養豬也沒有養鴨,採馬蘭頭幹什麼用?朱師母笑而不答。晚飯時,朱老師邀我上他宿舍裡吃飯,朱師母端上了一盤清炒馬蘭頭。舉箸一嘗,清香沁人心扉。從此只要有空,我們就到學校周邊的田畻、溪畔採馬蘭頭。在那段日子裡,馬蘭頭成了我們的「救急菜」。
  • 這是宜興的味道,也是春天的味道
    民間素有「嘗鮮無不道春筍」的習慣,雖說竹筍一年四季都有,但春筍卻是一年裡最鮮美的筍。再挑剔的胃,恐怕也不能拒絕這春天裡最嫩、最好吃的春筍吧。  油燜春筍,在江南家家戶戶都會燒的一道菜,選用清明前後出土的嫩春筍,以重油、重糖烹製而成,色澤紅亮,鮮嫩爽口,鮮鹹而帶甜味,百吃不厭。
  • 竹筍,春天大自然的饋贈
    ☉商報記者 劉娜筱又是一年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春雨滋養下,在春風呼喚中,春天不但風光無限好,還是人間好「食」節,在溫州的春天時令蔬菜中,有一道來自春天的特有美味——竹筍,它被譽為春天的「菜王」, 尤其是在清明前後的一個月裡,是食用竹筍的黃金季節,它是可葷可素,可炒、燉、煮、煨的佳餚, 而且春筍鮮嫩肥美,營養價值高,是大自然饋贈的美味。
  • 竹筍,你是春天大自然的饋贈!你讓我品嘗出人生的百般味道!
    要說到竹筍,它在中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竹筍是中國傳統佳餚,味香質脆,食用和栽培歷史也非常久遠。但是有些人就會覺得,竹筍這個食材,是勾不起人們的食慾的。因為竹筍整塊都是纖維,口感很硬又沒什麼味道,切開來形狀也很奇怪才導致的吧。
  • 香椿馬蘭頭春筍上市 「舌尖上的春天」等你來嘗鮮
    &nbsp&nbsp&nbsp&nbsp隨著氣溫回升,春天腳步越走越近。萬物復甦,香椿冒出了嫩芽,春筍從地裡冒頭。人們的味蕾便開始復甦,在滬上菜市場可以發現,香椿頭、馬蘭頭、春筍……這些時令蔬菜紛紛上市。我們迎來了「舌尖上的春天」,這些美味你不容錯過。
  • 香椿、馬蘭頭、春筍上市啦,「舌尖上的春天」等你來嘗鮮!
    人們的味蕾便開始復甦,在上海的菜市場可以發現,香椿頭、馬蘭頭、春筍……這些時令蔬菜紛紛上市。我們迎來了「舌尖上的春天」,這些美味你不容錯過。香椿芽有一股非常強烈、特別的味道,價格也並不便宜。可以做成香椿炒蝦仁、香椿蛋餅、香椿煎蛋、香椿拌花生米等。香椿煎蛋做法:1.香椿洗淨,切成小碎片。2.雞蛋打散,加入精鹽、味精和香椿碎片,攪拌均勻。3.鍋中放油燒至八成熱,把雞蛋液,倒入鍋中,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即可。
  • 農村1種野菜,學名馬蘭頭,不僅吃著味道可口,還是名貴中草藥!
    鄉下到了春天以後,就會陸陸續續的生長出很多形態不一的綠色植株,有棵棵參天大樹,也有路邊茂密雜草,當然在這其中,有一類植物是比較特殊的,它就是野菜。農村1種野菜,學名馬蘭頭,不僅吃著味道可口,還是名貴中草藥!而我們今天要講到的植株,也正是鄉下眾多野菜裡的一種,它的學名叫做馬蘭頭。是一種生命力非常頑強的植物,根莖能夠在很多地方紮根生長出來。
  • 春的味道,「三吃」馬蘭頭!
    春天裡,除了春色外,春季特有的時令野菜也是不可或缺的,馬蘭頭就是春季野菜中關於鮮美的表率!
  • 三月的碩放,帶你嘗嘗春天的味道!
    無錫的三月除了美景還有很多時令美食,趁著大好春色,讓我們來嘗嘗春天的味道!薺菜肉餛飩,是無錫人春天對自己的犒勞。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早春的氣息,鮮美而微有生澀。最後切成一公分寬的條兒,爆火將姜、蔥、鹹肉或火腿肉、豆腐、下鍋,熬成濃湯,味道異常鮮美。初春時的菊花腦嫩莖葉具有最佳口感,入夏之後會木質化,味道也可以變得苦澀起來。
  • 有一種味道,叫春天裡的宜興!
    民間素有「嘗鮮無不道春筍」的習慣,雖說竹筍一年四季都有,但春筍卻是一年裡最鮮美的筍。再挑剔的胃,恐怕也不能拒絕這春天裡最嫩、最好吃的春筍吧。  春天的田間地頭,遍地都是馬蘭頭。它探頭探腦地長在雜草叢中,葉呈橢圓形,顏色深綠;莖長兩三寸,帶點紅色的馬蘭頭是上乘。馬蘭頭最常見吃法就是加筍或香乾涼拌或小炒,焯水去掉馬蘭頭的苦味,拌上芝麻油,清熱又去火。
  • 每年都要包一次的馬蘭頭鮮肉大餛飩,不可錯過的春天的味道
    春天真是一個讓人欣喜的季節,只要不下春雨,陽光曬在身上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拌了一碗馬蘭香乾之外,我還買了5元錢的餛飩皮,打算做馬蘭鮮肉餛飩,我們平時吃得比較多的是薺菜鮮肉餛飩,其實馬蘭也可以做餛飩,味道一點不比薺菜鮮肉餛飩差。北水餃南餛飩,南方人偏愛吃餛飩,餛飩皮相對餃子而言更薄一點更滑溜一點,去上海吃餛飩,一客10個一大碗,夠一個人吃飽。
  • 清明時節,江南人必吃的幾道美食,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
    明天就是傳統的節日清明節了,清明節,除了祭祖和踏青,品嘗「寒食」也是一大特色,在我們江南,必吃的幾道美食,因為都是春天才有,所以,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汪丁蓴菜湯】在我們江南,四月份除了竹筍外,還有一道菜也是必吃的,那就是蓴菜,蓴菜因與春茶碧螺春同時上市,所以也被稱作水中碧螺春,而此時的汪丁魚也最為肥美,和蓴菜一起做成湯,鮮到掉眉毛。
  • 三月的新吳,帶你嘗嘗春天的味道!
    無錫的三月除了美景還有很多時令美食,趁著大好春色,讓我們來嘗嘗春天的味道!薺菜肉餛飩,是無錫人春天對自己的犒勞。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早春的氣息,鮮美而微有生澀。最後切成一公分寬的條兒,爆火將姜、蔥、鹹肉或火腿肉、豆腐、下鍋,熬成濃湯,味道異常鮮美。初春時的菊花腦嫩莖葉具有最佳口感,入夏之後會木質化,味道也可以變得苦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