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1時,一輛裝有包菜、黃瓜、辣椒等蔬菜的大貨車,從信豐縣大阿鎮東風村出發,開往70公裡外的贛州中心城區。26日早晨,這些蔬菜就出現在了社區生鮮超市和農貿市場的貨架上,供市民選購。
它們是來自大阿鎮蔬菜基地的本地綠色蔬菜,從農田採摘直接進入市場,24小時內就能到達市民餐桌。「本地菜沒有經過長途運輸和貯存,吃起來更新鮮爽口,價格也親民。我希望每天都能吃到產自本地的綠色、新鮮蔬菜。」市民程女士說。
程女士的期望正是大阿蔬菜基地建設的初衷之一。2013年,長期從事蔬菜批發生意的諶明禎,看準了在贛州發展蔬菜產業的廣闊市場前景,在信豐縣大阿鎮東風村流轉了2000畝田地,總投資5000萬元,規劃用以發展蔬菜種植業。
今年以來,乘著市委、市政府支持鼓勵蔬菜產業發展的政策東風,諶明禎將蔬菜基地由前兩年半負荷種植的模式,改為全負荷生產,即全年不息地種植。目前,大阿蔬菜基地在田蔬菜面積已經達到1260畝。
25日,記者在大阿蔬菜基地內看到,有人在田壟裡忙著採摘包菜、黃瓜,有人在道路邊忙著打包分揀,還有人在進行裝車轉運,作業分工明確,有條不紊。「每天早上7時多,工人就開始分工各自忙碌,保障當天採摘的蔬菜能夠在下午1時,發車運往贛州中心城區。」站在一片綠油油的青菜地前,諶明禎說,這批青菜3天後就可以採摘,預計畝產3500公斤。以後,基地蔬菜每天總產量可達5萬公斤,品種包括包菜、青菜、黃瓜、番薯葉、芋頭等近10種。
暢通的銷售渠道和多樣化的銷售模式,是大阿蔬菜基地敢於全負荷生產的主要原因。「我們基地的蔬菜主要通過三種模式進入市民餐桌。一是直接配送至社區生鮮超市;二是進入章貢區五龍蔬菜批發市場進行批發零售;此外,我們還與多個學校、企業合作,配送製作營養餐。」諶明禎說。
今年是大阿蔬菜基地首次全負荷生產,預計年產量可達1000萬公斤,這將大大提高贛州中心城區蔬菜的供應和存儲能力。(記者陳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