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的祖先是鳥類還是哺乳動物?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它

2020-12-12 奇點使者

引言:作為哺乳動物,蝙蝠為什麼會飛?它的祖先是誰?2006年出土的遠古翔獸的化石給考古人員帶來了新的思考,遠古翔獸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

我們知道,天空是鳥類的專屬領域,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人類一直希望能突破自身限制,翱翔藍天。客觀地說,一種生物是否具備飛翔本領,與身體多項指標有關,例如骨骼重量、身長等。另外,是否能飛行也與身體內部組織或結構有關。很明顯,不管是從骨骼重量、身高還是身體器官的角度來看,人類都不具備飛行優勢。所以,人類註定是一種只能活動於陸地或海洋的生物。

不過,生理上的限制並沒有難倒聰明的人類,古有萬戶,現有飛行員,都在努力地向藍天靠近。古時萬戶,為實現自己的飛翔夢想,自行設計了一款簡易型飛行裝置。遺憾的是,在起飛過程中,飛行器出現了故障,萬戶也在這次意外事故中喪生。

萬戶雖然沒能順利飛上藍天,但他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啟迪。在萬戶的啟發下,科學家順利研製出飛機,人類的飛翔夢想終於在專用設備的輔助下得以實現。如今,不管是經過專業訓練的空乘人員還是大眾百姓,都有機會體驗飛上藍天的樂趣。

說完人類艱難而又曲折的飛翔歷程,我們來說說不費吹灰之力便飛上藍天的鳥兒。鳥為何擁有飛行能力?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嗎?這當然要從鳥類的祖先說起。2015年,考古人員在甘肅開展工作時發現了一種獨特的鳥類化石,它似乎能幫助人類解開鳥類進化之謎。

考古人員給這種鳥命名為「甘肅鳥」,通過查閱資料,考古人員發現,甘肅鳥最早出現在白堊紀,距今約1.2億年。通過分析化石的特徵,考古人員推斷,甘肅鳥不僅能在空中飛翔,它還能在水上活動。而且,結合甘肅鳥的骨骼特徵來看,它似乎更擅長在水面滑行,飛翔這一技能似乎是剛學會不久,肢體動作還比較僵硬。

在研究甘肅鳥的過程中,科研人員聯想到了另一種生物,它們不是鳥,但是會飛。它們是誰?它們便是最近因肺炎疫情頻頻登上熱搜的蝙蝠。對於蝙蝠,不少朋友或許認為它們是鳥類,因為它們能自由飛翔。不過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蝙蝠算不上鳥類,它屬於哺乳動物。

早在2006年,考古人員在蒙古寧城找到了一具哺乳動物的化石,通過分析,考古人員認為它具備滑翔哺乳動物的所有特點,對此,考古人員將它命名為「遠古翔獸」,它出現時間應比甘肅鳥早約150萬年。同時,在將它與蝙蝠進行對比的過程中,考古人員有了新的發現:遠古翔獸很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

研究顯示,遠古翔獸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幸運的是,恐龍因第五次生物大滅絕而消亡,而遠古翔獸憑藉著出色的生存能力熬過了大滅絕時期,堅強地存活下來。結合化石分析結果來看,當甘肅鳥還在練習飛翔時,遠古翔獸已能輕鬆飛上藍天。所以,我們可以初步判斷,遠古翔獸比甘肅鳥更早掌握飛行技能。

在發現遠古翔獸之前,科學家認為蝙蝠的出現時間在距今5100萬年前,遠古翔獸的出現無疑將時間大大推前。雖然對於遠古翔獸的身份科學界仍有爭議,但許多專家與學者認為,即便遠古翔獸不是蝙蝠的祖先,它也與蝙蝠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就像人類和猩猩。看到此,對於本文分享的話題,你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現今世界上任何一種動物都是由自己的祖先進化而來,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一種能夠進行長距離飛行的物種,自然受到了特殊關注。關於蝙蝠的祖先是哪種動物的問題,起初有觀點認為蝙蝠和鳥類同樣擁有飛翔的能力,它們應該擁有共同的祖先。但後來古生物學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情況還真不一定是這樣的。
  • 蝙蝠的祖先是誰?考古家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或許能找到答案
    蝙蝠,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它是哺乳動物中唯一能真正飛翔的獸類,從外表看起來,蝙蝠就像長了翅膀的老鼠。一直以來,蝙蝠祖先是誰?蝙蝠到底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的呢?都是古生物學家非常感興趣的問題,研究這個問題,也是在研究地球生物的大進化歷史。
  • 蝙蝠的祖先是什麼?為何它這麼強大?
    人們習慣於用「飛禽走獸」來形容鳥類和獸類,會飛的大多數是鳥類,會走的大部分是禽類。當然也有例外的,有些會飛的也未必是鳥類,例如蝙蝠,有些禽類的也未必能走,例如鯨類。蝙蝠,或許大家對它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估計大家都目睹過蝙蝠的真容,特別是在夜間的時候。
  • 蝙蝠的起源和演化簡史:它的祖先不是老鼠也不是翼龍
    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的空軍,蝙蝠相當獨特,它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呢?有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來的,也有人說它是中生代翼龍的後裔,這些都是謠言。有這樣一種說法,目前蝙蝠的直系祖先還沒有發現,因此猜測是老鼠或者翼龍也情有可原。
  • 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是如何進化的?
    即使你看不到蝙蝠瘋狂地撲騰,你也可能在它尋找晚餐的時候捕捉到它的高亢的啁啾聲。除了與吸血鬼有關外,它們還經常被稱為「會飛的老鼠」,並被認為是人畜共患疾病傳播到人類的罪魁禍首蝙蝠是唯一一種進化出動力飛行的哺乳動物,而且它們已經飛翔了數千萬年。那麼,這些奇怪的飛行是怎麼進化來的呢?大約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蝙蝠突然出現在化石記錄中。
  • 除了蝙蝠,還有哪些哺乳動物可以飛行?
    比方說企鵝,它明明不會飛,卻是鳥類;又比方說蝙蝠,它明明是天空中的健將,可是卻與我們人類一樣,都屬於哺乳動物。那麼,在自然界中,除了蝙蝠之外,還有其它哺乳動物也可以飛行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國外,有一種叫做鼯鼠的小寵物,它們非常的聰明,而且被人們認為它們非常的「通人性」,性格溫和,很是可愛。
  • 早在白堊紀時期,便已出現會飛的哺乳動物了?它可能是蝙蝠先祖
    後來,直到「甘肅鳥」化石的發現,提供了關於鳥類起源問題的更多研究內容。因為這個鳥類化石是在我國甘肅地區發現的,所以被命名為「甘肅鳥」。據研究人員分析,這塊鳥類化石來自於白堊紀時期,是今天已知的鳥類中最古老的一種,而「始祖鳥」因為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它是鳥類,我們更傾向於把它認為是一種帶羽毛的恐龍。
  • 為什麼鳥類和蝙蝠都有奇怪的腸道菌群?
    系統共生樹形圖顯示,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蝙蝠和鳥類(用黑色條標記)腸道微生物組成的多樣性。微生物群落研究正變得越來越火熱。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首次對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腸道內的微生物多樣性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並非所有物種對腸道微生物的依賴程度都相同。鳥類和蝙蝠體內的微生物組成多樣性很高,但它們似乎都不太依賴這些微生物。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mBio雜誌上。「為什麼鳥類和蝙蝠不依賴這些腸道微生物呢?
  • 這種別針般大小的動物,可能是所有哺乳動物的祖先,就發現於我國
    哺乳動物的主要生理特徵是體溫恆定,胎生、哺乳, 如今這一物種已經高達5450餘種,可以說它們是地球陸地和海洋的統治者,因為哺乳動物不但活躍在地球的陸地表面,也活躍於海洋中,還有蝙蝠類哺乳動物像鳥一樣飛翔於夜晚的天空。哺乳動物興盛於恐龍滅絕之後,那麼哺乳動物什麼時候出現在地球上的呢?
  • 蝙蝠的先祖是誰?考古學家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讓人不寒而慄
    一般我們認為,所有飛鳥的祖先,都是由古代的翼龍進化而來。而蝙蝠雖然是哺乳類動物,卻是會飛的。那麼,它的祖先,會不會也是一種翼龍呢? 在2006年時,生物學家在內蒙古大草原之上,發現了一種古生動物的化石,它既長著鳥類滑翔的羽翼,同時又有哺乳類動物的身體結構。對於這種非禽非獸的東西,學者們將它命名為「遠古翔獸」。
  • 被認為是鳥類祖先的始祖鳥,它是如何演化成鳥類的?
    關於現代鳥類的起源,目前流傳範圍最為廣泛的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恐龍,因為曾有考古人員發現了具備飛行能力且長出羽毛的恐龍。而距離我們最近的恐龍至少也有六千多萬年,而始祖鳥被認為生活在距今1.5億年,在這段時間裡恐龍是如何逐漸演化成鳥類的?它們是從何時開始發生演變的?
  • 為什麼鳥類和蝙蝠都有奇怪的腸道菌群?可能是因為都會飛
    系統共生樹形圖顯示,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蝙蝠和鳥類(用黑色條標記)腸道微生物組成的多樣性。 微生物群落研究正變得越來越火熱。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首次對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腸道內的微生物多樣性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並非所有物種對腸道微生物的依賴程度都相同。鳥類和蝙蝠體內的微生物組成多樣性很高,但它們似乎都不太依賴這些微生物。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mBio雜誌上。 「為什麼鳥類和蝙蝠不依賴這些腸道微生物呢?
  • 我國科學家發現最早會飛哺乳動物
    本報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齊芳)12月14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我國科學家的考古新發現――翔獸,這是已知最早的會飛的哺乳動物,也是迄今唯一的與恐龍同時代的飛行哺乳動物。這一發現將飛行哺乳動物的歷史推前了至少7000萬年,此前最早的記錄是距今大約5100萬年前的蝙蝠化石。
  • 蝙蝠是不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在自然界中,飛翔幾乎是鳥類和昆蟲的「專屬技能」。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即使在鳥類中,也有不會飛的,比如鴕鳥、企鵝,這些動物雖然都是鳥綱下的成員,但是它們的翅膀退化,已經不具備飛翔的能力了。當然,會飛的也不一定都是鳥類和昆蟲,在哺乳動物中,也有會飛的,比如最近「特火」的蝙蝠。
  • 被誤解的蝙蝠:捕殺蝙蝠可能帶來最危險的生態報復
    作為唯一可以活躍在空中哺乳動物,蝙蝠可謂相當獨特。可蝙蝠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呢?有人喜歡把蝙蝠和翼龍扯上關係,包括早期西方的一些博物學家,但翼龍在中生代末年全部滅絕了,沒有留下一個活的後代。到目前為止,古生物學家也從未在中生代發現過任何蝙蝠化石。
  • 鴨嘴獸和人類有共同祖先?最奇怪的哺乳動物進化史揭秘
    鴨嘴獸是一種古老的哺乳類動物,屬於單孔目,它早在現代哺乳動物出現前數百萬年就已經存在。「鴨嘴獸屬於哺乳類,但從基因上講,它是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的混合體。它保存了祖先的許多原始特徵,這也許有助於成功適應環境。」Zhang教授說。鴨嘴獸最不尋常的特徵之一是:它雖然是卵生,但也有用來餵養幼獸的乳腺,其乳汁以汗液形式分泌。
  • 哺乳動物演化簡史!
    這些是早期的爬行動物,有一種叫雙孔亞綱的分支是現代爬行動物、恐龍和鳥類的祖先,以及史前爬行動物如蛇頸龍和魚龍的祖先。 雙孔亞綱動物的頭骨兩邊各有兩個開口,就像今天的鳥類和爬行動物一樣。(許多科學家認為,雖然今天的龜鱉目頭骨上沒有任何額外的開口,但它們的祖先卻有。)
  • 蝙蝠是不是老鼠演化而來的?老人們都這麼說,實際上是個誤會
    今天我們就講一講蝙蝠和老鼠之間不得不說的往事。蝙蝠從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鳥類,雖然它會飛。蝙蝠是一種哺乳動物,目前世界上只有這一種可以像鳥類一樣自由飛翔的哺乳動物。如果非要在老鼠和蝙蝠之間扯點關係的話,那就是它們兩個都是哺乳動物,在兩億年前有同一個祖先。
  • 考古新發現:人類的祖先是老鼠
    近日,英國古生物學家從侏羅紀海岸的古老巖層中發現了遠古生物的牙齒,經鑑定,這些牙齒來自人類的祖先——白堊紀早期哺乳動物,而且這種動物很有可能是住在地洞裡的小老鼠。考古發現,上圖這種長相和老鼠類似的齧齒動物是人類的祖先,雖然這位祖先的外貌不是很出眾。近日,樸茨茅斯大學的古生物學者們在多賽特郡的侏羅紀海岸發現了這種生活在1.45億年前的小型夜行哺乳動物的殘骸。
  • 發現似鼩鼱的胎盤哺乳動物是人類的遠古祖先
    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科學家表示最新發現一種胎盤哺乳動物化石,它們長著較長的尾部,以昆蟲為食,是人類等哺乳動物的遠古祖先。這項最新研究將顛覆之前科學家對人類遠古祖先的錯誤認識,在最新研究中,這種遠古胎盤哺乳動物是在恐龍滅絕消失之後才進化出現。該研究跟蹤分析了胎盤哺乳動物的起源,它的後代物種包括:人類、嚙齒類、鯨魚等。事實上,它是一種類似於鼩鼱的動物,體重不足1斤,長著長尾巴,主要以昆蟲為食。它們進化形成於0.65億年超大質量小行星碰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之後的20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