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發現:人類的祖先是老鼠

2020-12-18 中國日報網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那麼猿猴又是從什麼進化而來的呢?數百年來,科學家也一直在探索這個命題。近日,英國古生物學家從侏羅紀海岸的古老巖層中發現了遠古生物的牙齒,經鑑定,這些牙齒來自人類的祖先——白堊紀早期哺乳動物,而且這種動物很有可能是住在地洞裡的小老鼠。

As ancestors go, it might not look particularly distinguished, but this toothy rat-like creature is the forefather of us all. Remains of the little nocturnal mammal, which lived 145 million years ago, were recently discovered on the Jurassic Coast of Dorset, by paleontologis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考古發現,上圖這種長相和老鼠類似的齧齒動物是人類的祖先,雖然這位祖先的外貌不是很出眾。近日,樸茨茅斯大學的古生物學者們在多賽特郡的侏羅紀海岸發現了這種生活在1.45億年前的小型夜行哺乳動物的殘骸。

The animal is the earliest in a line that would eventually lead to humans, as well as branching off along the way to evolve into creatures as diverse as Blue Whales and Pigmy Shrews. 這種遠古動物最終會進化為人類,而且在演變過程中,還會進化成藍鯨和鼩鼱等多種不同生物。

The new species has been named 『Durlstotherim newmani』, after keen amateur paleontologist Charlie Newman, 51, the landlord of the Square and Compass in Worth Matravers who founded his own fossil museum in the pub, and helped scientists collect the new specimens. 新發現的這個物種被命名為Durlstotherim newmani,得名於熱心的業餘古生物學家查理•紐曼的名字。51歲的紐曼是沃斯麥特勒佛的Square and Compass酒館的老闆,他在酒館裡創辦了自己的化石博物館,幫助科學家收集到了這些新樣本。

Mr Newman, made headlines in 2015 when he built his own 12ft high 『Stonehenge』 using 35 tonnes of timber in a field he owns in the village, although he was later ordered to tear it down by Purbeck District Council. 紐曼曾在2015年用自己農場裡的35噸木材建造了一個12英尺高的「巨石陣」,並因此登上了新聞頭條,不過後來波倍克區議會命他將其拆除。

The new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from just a handful of fossilised teeth which were found by Portsmouth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Grant Smith earlier this year, and identified by Dr Steve Sweetman, a research fellow at the university. 今年早些時候,樸茨茅斯大學的本科生格蘭特•史密斯發現了一把牙齒化石,該校的研究員史蒂夫•斯威特曼博士根據這些化石識別出了這一新物種。

Dr Sweetman said: 「Grant was sifting through small samples of earliest Cretaceous rocks collected on the coast of Dorset as part of his undergraduate dissertation project in the hope of finding some interesting remains. 斯威特曼博士說:「格蘭特當時正在篩選從多賽特海岸上收集到的最早的白堊紀小塊巖石樣本,希望能找到一些有趣的遺骸用於他的本科論文項目。」

「Quite unexpectedly he found not one but two quite remarkable teeth of a type never before seen from rocks of this age. I was asked to look at them and give an opinion and even at first glance my jaw dropped. 「出乎意料的是,他找到了不止一塊,而是兩塊非常特別的牙齒,這種牙齒類型從未在這個年代的巖石中見過。他請我過去看一下,想聽聽我的意見,結果我才看了一眼就驚呆了。」

「The teeth are of a type so highly evolved that I realised straight away I was looking at remains of Early Cretaceous mammals that more closely resembled those that lived during the latest Cretaceous - some 60 million years later in geological history. 「這種牙齒的進化程度很高,我馬上就意識到這可能是白堊紀早期哺乳動物的遺骸,白堊紀早期哺乳動物和6000萬年後的白堊紀末期哺乳動物更相似。」

「The specimen is named after a pub landlord because he is a keen amateur paleontologist and has a small museum in his pub. He helped us collect samples and was otherwise very helpful and hospitable.」 「這個標本得名於一個酒館老闆,因為他是個熱心的業餘古生物學家,在他的酒館有個小型博物館。他幫我們收集樣本,在其他方面也非常樂於助人、熱情好客。」

Dr Sweetman believes the mammal was a small, furry creature and most likely nocturnal. A second species was also identified and named after scientist, Paul Ensom. The creatures probably lived in burrows feeding on insects, or plants. 斯威特曼博士認為這種哺乳動物是一種毛絨絨的小動物,極有可能在夜間活動。第二個標本也已經確認並以科學家保羅•恩索姆的名字命名。這些動物很可能居住在地洞中,以昆蟲或植物為食。

「The teeth are of a highly advanced type that can pierce, cut and crush food,」 added Dr Sweetman. 斯威特曼博士補充說:「這些牙齒是高度進化的,可以刺穿、咬斷和碾碎食物。」

「They are also very worn which suggests the animals to which they belonged lived to a good age for their species. No mean feat when you’re sharing your habitat with predatory dinosaurs.」 「這些牙齒磨損很嚴重,這意味著牙齒主人在它的種群中很長壽。要知道,和食肉恐龍共存絕非易事。」

The teeth were recovered from rocks exposed in cliffs near Swanage which has given up thousands of iconic fossils. 這些牙齒是在斯沃尼奇附近的懸崖上的巖石中找到的。在斯沃尼奇一帶曾發現數千塊重要化石。

Dave Martill, Professor of Palaeobiology, at Portsmouth was originally shown the teeth by Mr Smith, and confirmed they were mammalian, but was puzzled as to what they were doing in such an old layer of rock. 樸茨茅斯大學的古生物學教授戴維•馬提爾最開始是從史密斯那裡看到這些牙齒的,他確定這些牙齒是哺乳動物的,但是對於這些牙齒為什麼會出現在古老的巖層中很迷惑。

Mammal teeth evolved over time, from very simple ones that were not very efficient, to molar-like ridged teeth which could tear, chew and grind food very easily. Teeth as well-evolved as Durlstotherim newmani, have previously only been found in rock layer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between 86 and 66 million years ago. 隨著時間的流逝,哺乳動物的牙齒從非常簡單的效率不高的牙齒進化成可以輕易地撕裂、咀嚼和碾碎食物的接近臼齒的脊狀牙齒。像Durlstotherim newmani一樣高度進化的牙齒,先前只在8600萬到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的巖層中找到過。

Professor Martill said: 「We looked at them with a microscope but despite over 30 years』 experience these teeth looked very different. Steve made the connection immediately. 馬提爾博士說:「我們用顯微鏡觀察了這些牙齒,儘管擁有三十多年的從業經驗,這些牙齒在我看來仍然非常異樣。但史蒂夫馬上就想到了。」

「The Jurassic Coast is always unveiling fresh secrets and I』d like to think that similar discoveries will continue to be made right on our doorstep.」 「侏羅紀海岸總是不斷地揭開新的秘密,我期待類似的發現會繼續在我們眼前湧現。」

Dr Sweetman said the finds rewrite the history of mammal evolution. 斯威特曼博士說,這一發現改寫了哺乳動物的進化史。

「In the world of palaeontology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debate around a specimen found in China, which is approximately 160 million years old,」 he added. 他說:「在古生物學領域中,學者們對於在中國發現的一個大約有1.6億年歷史的標本有很多爭論。」

「This was originally said to be of the same type as ours but recent studies have ruled this out. That being the case, our 145 million year old teeth are undoubtedly the earliest yet known from the line of mammals that lead to our own species.」 「最初人們認為該標本和我們發現的標本是同一種,但是最近的研究排除了這種可能性。既然如此,我們所發現的1.45億年歷史的牙齒主人無疑是已知最早的人類的哺乳動物祖先。」

英文來源:每日電訊報翻譯&編輯:丹妮

相關焦點

  • 蝙蝠的祖先是誰?考古家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或許能找到答案
    蝙蝠,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它是哺乳動物中唯一能真正飛翔的獸類,從外表看起來,蝙蝠就像長了翅膀的老鼠。一直以來,蝙蝠祖先是誰?蝙蝠到底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的呢?都是古生物學家非常感興趣的問題,研究這個問題,也是在研究地球生物的大進化歷史。
  • 蝙蝠的祖先是鳥類還是哺乳動物?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它
    它的祖先是誰?2006年出土的遠古翔獸的化石給考古人員帶來了新的思考,遠古翔獸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我們知道,天空是鳥類的專屬領域,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人類一直希望能突破自身限制,翱翔藍天。客觀地說,一種生物是否具備飛翔本領,與身體多項指標有關,例如骨骼重量、身長等。另外,是否能飛行也與身體內部組織或結構有關。
  • 人類的祖先在恐龍時代居然是「老鼠」?難怪可以度過生物大滅絕!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由猿人進化而來的,據考究發現已知最古老的猿類出現在始新世,時間大約在5500萬年前。而生物的進化是呈線性的,一種物種不可能會憑空出現,所以在此之前人類的先祖肯定存在只不過不是猿人的形態。如果把時間線再往前推,在恐龍時代的我們又是怎樣的姿態呢?
  • 人類是「老鼠」進化來的 人類和外星人也存在關係?
    真正的人類其實出現在370萬年前左右,按照生物進化史在說,現在人類是古猿進化而來,那麼古代猿是怎麼進化而來的呢?說出來您可能不信,種種研究表明早期的人類其實是由「老鼠」而進化過來的,還有人說現在人類是外星人的產物。
  • 甘南一地考古成果:入選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近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獲悉,我州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遺址發現的下頜骨化石研究成果在古人類學界和考古學界引起轟動,獲得科技部「2019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教育部「2019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Science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Archaeology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 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遺址考古成果入選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近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獲悉,甘南州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遺址發現的下頜骨化石研究成果在古人類學界和考古學界引起轟動,獲得科技部「2019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教育部「2019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Science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Archaeology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和ScienceNews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新冠疫情剛出現的時候,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蝙蝠的信息,例如《一篇蝙蝠的自述》、蝙蝠各種照片等等,因為專家們認為新冠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就是蝙蝠。在2015年的時候有考古學家在中國甘肅省發現了一種遠古飛行動物的化石,並且為其取名為「甘肅鳥」。不少考古專家通過研究後認為甘肅鳥可能就是現代鳥類的祖先,它們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億年前。通過對化石中的骨架進行研究,專家們發現甘肅鳥既可以在水中遊動,也能夠在空中飛行,聽起來就像是天鵝的原始版本。
  • 考古專家在「千層糕」中有驚人發現,直接改變人類走出非洲歷史
    55年前,在位於陝西省的一個縣城裡,人們發現了很多化石。其中包括頭骨化石,頜骨化石和牙齒化石,他們推測這些東西距今已有80餘年左右。但是新一批考古專家卻推翻了這個結論,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東西距今至少有220萬年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 他們復原了380萬年前人類祖先的臉!我們離找到人類直系祖宗又近了一步?
    這張剛剛復原的最古老的人類祖先臉,生物學意義無比重大——他不僅填補了距今600萬年前到200萬年前生活的南方古猿的時間斷層,也一舉顛覆我們之前所認為的,人類的祖先是來源於阿法南方古猿,「人類老祖母Lucy」的觀點...可以說,發現和復原「最古老人類祖先面孔」的歷程,也是一場探索人類祖先的歷程....
  • 蝙蝠的起源和演化簡史:它的祖先不是老鼠也不是翼龍
    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的空軍,蝙蝠相當獨特,它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呢?有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來的,也有人說它是中生代翼龍的後裔,這些都是謠言。有這樣一種說法,目前蝙蝠的直系祖先還沒有發現,因此猜測是老鼠或者翼龍也情有可原。
  • 2017考古發現:106年前水果蛋糕長這樣 口感酸爽-奇趣,蛋糕,人類...
    今年,考古學家對哥貝克力石陣發現的骨骼碎片顯微分析表明,當時可能人類頭骨可能懸掛在哥貝克力石陣比較顯著的位置。這些骨骼碎片來自3顆部分保存下來的頭骨,顯示死者死亡之後他們的頭骨經過了雕刻。這是證實哥貝克力石陣居民如何處理死者頭骨的首個證據,考古學家認為,這項發現可能提供了新石器時代早期「頭骨祭儀」的證據,顯示被尊重的祖先或者敵人在指定地點被切割頭顱。
  • 老鼠的基因跟人類基因相似度達85%,為什麼長相完全不一樣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科學家在研究探索生命奧秘的道路上,尤其是研究人體奧秘的道路上,很多的生命實驗都是先在老鼠身上進行。一些新出現的藥品等,往往都需要先在老鼠身上進行實驗,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才開始應用在人類的臨床上。為什麼科學家很多的生物實驗都要在老鼠身上進行?其實原因並不複雜,主要是老鼠的基因跟人類相似度非常高。
  • 考古新發現:人類3萬年前就會微雕(組圖)
    德國發現3萬年前的藝術品   據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報導,德國蒂賓根大學考古學家尼古拉斯·科納德率領的考古小組,日前在德國西南部的霍爾菲爾斯洞穴發現了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品———三個象牙微雕。這三個微雕是用遠古時代的猛獁象牙雕刻而成,分別是小鳥、馬頭和「獅人」。
  • 考古發現:湯恩幼兒化石頭骨,把人類歷史提到距今350萬年
    我們人類有一種好奇心,就是喜歡追根溯源。我們也常常會思考,我們人類從哪裡來?我們遠祖來自哪裡?人類在地球存在了多少年?我們都知道,中國最早的人種是元謀人,而那並不是人類最早的祖先。我們來看一個考古發現吧。1924年年底,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一個普通庭院裡,正舉行一場常規的婚禮。然而不尋常的是,新郎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
  • 水下的發現:在水下被人類找到的7個詭異的考古發現
    多年來,人類在各種各樣的自然環境裡找到了諸多的神秘發現,從水下洞穴中的古代遺蹟到尋找一名失蹤的二戰飛行員,接下來,小編就要為你帶來,在水下被人類找到的7個詭異的考古發現。但當在那裡的天然井中發現一具淹沒在水中的人類骨骼時,研究人員並沒想到這一發現能徹底改寫歷史。在2014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宣布,在墨西哥圖盧姆的一個水下洞穴中發現了完整的「冰河世紀」骨骼。從那以後,從墨西哥的墓穴中發現了八具保存完好的骨骼,年齡從9000年到13000年不等。
  • 美國考古學會評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墨西哥城萬人坑中發現的三個16世紀骨骼,突出了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在向美洲引進和傳播新病原體方面的作用。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和墨西哥歷史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析了骨骼特徵,遺傳數據和同位素,探索了三個被奴役的非洲人的生活史,並探討了大規模強迫遷移的廣泛影響。 三人的遺骸發現於墨西哥城殖民地早期醫院的墳墓中。
  • 啟封中原記憶 考古專家講述東漢帝陵等考古新發現
    中新網鄭州4月23日電(劉鵬 梅志剛)22日,一場以「啟封中原記憶,感知河南考古」為主題的考古新發現報告會在河南博物院拉開序幕。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業界專家學者向社會公眾集中披露了鄭韓故城遺址、洛陽東漢帝陵等考古新發現。
  • 人類的祖先會是海洋生物嗎?海猿進化論聽過嗎,達爾文也被其折服
    此外,進化論對當時的宗教還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因為達爾文提出了人類的祖先很可能就是猿類,這與宗教推崇的上帝創造論完全相悖,因此進化論也遭受了很多打擊。然而,達爾文的理論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很多生物學家在了解了該理論之後選擇支持達爾文,從此顛覆了人類對自身起源的認知。
  • 中科院新發現:4.1億年前水中掠食者是人類魚形祖先
    原標題:新發現:4.1億年前水中掠食者是人類魚形祖先本報訊 (記者 劉歡)4.1億年前,它們競逐著地球水域的統治權,並最終演化出包括人類在內的四足動物。昨天,中科院古脊椎所朱敏研究員及其團隊向世界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藉助高精度CT掃描技術,他們揭開了「魚類時代」稱雄地球水域的人類魚形祖先演化謎團。
  • 2014年,考古發現了什麼?——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掠影
    這一發現填補了廣東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將該地區最早有人類活動的歷史由距今13萬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數十萬年前,是廣東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該遺址的發現既是嶺南及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進展,為華南乃至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新材料,同時也為深入研究華南—東南亞地區舊石器文化的關係、區域人類起源與演化歷史以及東西方文化比較等國際熱點課題提供了重要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