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繪設計圖 人性化細節多——重啟的北京小湯山醫院「揭秘」

2020-12-26 中華網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 題:「搶」繪設計圖人性化細節多——重啟的北京小湯山醫院「揭秘」

新華社記者 李嘉瑞

3月16日,曾在2003年非典時期發揮重要作用的北京小湯山醫院啟用,主要用於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疑似病例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治療。

在海外輸入風險增加的背景下,歷時50多天修繕的「2020版」小湯山醫院備受關注。這座醫院新增了哪些功能?是如何改造設計的?有哪些人性化細節?近日,新華社記者專訪了承擔小湯山醫院改造設計任務的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建院」)設計團隊。

與疫情賽跑:3天「搶」繪出160張首批設計圖紙

「1月23日,是臘月二十九,我們接到小湯山醫院修繕改造設計任務,公司黨委立即召開動員會,抽調具有豐富醫療建築設計經驗的設計師組成工作團隊,全力投入到改造設計中。」北京建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全勝說。

此次改造,主要針對小湯山醫院的「B區」和「新建病區」。

——「B區」改造是將原有的一座5層康復中心重新設計、改建成傳染病病房,提供約160張床位,建築面積約8000平方米。

——「新建病區」是指新建一座3層貨櫃式建築,提供千餘張床位,建築面積約5.3萬平方米,與此同時,還建設了包括食堂、換熱站、汙水處理站、洗消間等附屬設施。

——原有C、D、E三棟建築也進行了改建,作為醫護人員、保潔、保安、行政等工作人員的休息、辦公用房,可滿足所有工作人員的住宿等生活需求,共1.6萬平方米。

疫情緊急,改造任務也十分緊急!作為這次改造項目的技術總負責人,北京建院醫療建築設計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在國說,從1月23日接到任務開始,設計方和建築方同時進場、同時開工。「這在以往的建築設計中,是絕無僅有的。」

按照以往醫療建築的工期,要經過設計、出圖、專家外審等環節,獲批後才可以進入施工階段,整個設計階段耗時至少4個月。此次由於疫情緊急只能邊設計、邊施工,政府部門、外審專家都直接來到施工現場,現場提問,現場修改。

從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三,北京建院的建築師們與疫情賽跑,僅用3天時間,「搶」繪出160餘張首批設計圖紙。

改建5層康復中心新設兩部患者專用梯

臘月二十九進場設計、施工,很多建材廠商都已進入春節假期,能夠找到的貨源很有限。

「最大的特點就是『急』,各方面盡最大努力滿足醫院的設計要求。」B區改造負責人周丹說,讓她印象深刻的一個考驗就是新增的室外患者專用梯。

按照傳染病診療的要求,B區的5層建築需要增設患者專用電梯。根據建築現有情況,周丹和同事決定在東西兩側各加裝一部室外電梯。

「電梯行業的特點是不留庫存,臨時採購貨源變得很困難。」周丹說。

最終,建築單位買來的是兩部品牌不同、尺寸不同的電梯,周丹和同事們分別設計了兩個電梯安裝方案。

正月初二,北京建院的設計師們拿出了B區改造的最終施工圖,並向施工總包單位全面交底,保證及時開工。

病房南側的陽臺,最初的設計思路是打算做成封閉式。但後來考慮到患者不會外出,就保留了原有的開放式陽臺,也有利於患者恢復身體。為讓患者感受到溫暖,設計中還增加了色彩。「通道、衛生間使用了彩色。」周丹說。

對於B區來說,由於此前是療養性質的客房,已有「三區兩線」的設計,即清潔區、半清潔區、汙染區和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經過重新改造後,樓內北側通道作為清潔通道,南側作為汙染通道。除了新設的兩部患者專用梯外,原有的兩部電梯和三部樓梯作為醫護人員專用梯,通過豎向交通分區,在設計中充分保護了醫護人員的健康。

新建3層貨櫃建築提供千餘張床位

新建病區負責人張圓介紹,正月初四確定要建設3層貨櫃建築作為「新建病區」,提供千餘張床位。

對於傳染病醫院設計來講,除了流線組織、功能分區外,新風、排風的設計及汙水的控制尤為重要,要結合貨櫃模塊的優缺點,採取有效控制措施,減少感染隱患。

配套建築負責人王佳說:「由於時間緊,『新建病區』建設使用的4000個貨櫃,也就是俗稱的『盒子房』,很難由同一個廠家提供。最終,一共有10個廠家參與供貨,每個廠家生產標準略有不同,設計上因地制宜,定製不同的方案。」

據介紹,這次小湯山醫院的改造設計注重人性化。考慮到醫護人員穿著沉重的防護服,汙染區設計方案增設了醫護人員休息區,醫護人員不出汙染區就能有地方休息。

王佳介紹,「新建病區」的病房設計考慮了通風和採光需求,每一間病房都可開窗自然通風,給了患者更有利的恢復條件。病房設置為2人一間,入口處去掉了門檻,改成坡道。衛生間內,單獨安裝了扶手。

據了解,17年前的非典疫情防控中,北京建院就承擔了北京市的此類設計工作,積累了大量設計經驗。這次小湯山醫院改造設計時間緊,數量大,類型多,要求高,在保質保量完成應急防疫工程的前提下,設計理念和定位上兼顧未來多用途使用的可能性。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建院醫療建築研究中心還承擔了地壇醫院、佑安醫院、天壇醫院等6家醫院10個防疫應急工程項目設計工作。

相關焦點

  • 北京小湯山醫院正重新改造,建築工人大年初二返京支援建設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 沉寂多年的北京小湯山醫院已重啟建設,計劃10天完成改造工程。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今天(1月29日)在位於北京北郊的小湯山醫院院內看到,多輛挖掘機正在平整土地,現場機器轟隆一片繁忙。
  • 記者探訪小湯山醫院 新建、改建工程與非典時有哪些不同?
    央廣網北京4月12日消息(記者白傑戈 錢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為了應對境外輸入風險,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啟用已經二十多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記者本周前往那裡進行了探訪。這次應急工程基建項目負責人、北京小湯山醫院規劃建設處楊磊介紹,2003年收治SARS患者的臨時建築在2010年拆除,這一次用原址新建病區,首先要清理場地。「這10年間長了很多雜草、灌木,兩家施工單位建立以後,基本上在一夜之間就將這些清理掉了。」楊磊說。北京市委市政府緊急啟動小湯山定點醫院改造和建設工作的決定是在1月23日(農曆臘月廿九)作出的。
  • 北京聯通以「5G速度」建成北京小湯山醫院5G通信網絡
    來源:人民郵電報原標題:「抗擊疫情 北京聯通在行動」 北京聯通以「5G速度」建成北京小湯山醫院5G通信網絡1月30日17點,北京小湯山醫院建設現場傳來好消息:作為抗擊疫情的先行保障單位,北京聯通經過52小時連續奮戰,以「5G速度」,全面完成小湯山醫院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和
  • 北京城建集團小湯山醫院改造工程建設紀實
    放下手上的工作,陳代華迅速與總經理裴宏偉進行了短暫的溝通,電話鈴聲蕩起的波紋似乎還沒有平靜,一輛黑色轎車已經開出城建大廈,朝著北京之北疾馳而去。 那一天,武漢市宣布籌建武漢版「小湯山」醫院——火神山醫院,各地版「小湯山」醫院也在緊鑼密鼓地開工建設。
  • 嶽陽版「小湯山」醫院呼之欲出
    嶽陽版「小湯山」醫院呼之欲出預計2月4日建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3日訊(記者 徐典波 徐亞平 通訊員 李勇燕)今天,嶽陽市君山區人民醫院裡一片忙碌,近百名工人正在這裡苦戰,醫院將改造建設為嶽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治療定點備用醫院。
  • 手工賀卡、摺紙花、暖心紙條 小湯山醫院隨處見溫暖
    疫情無情人有情,在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處處有溫暖。日前的一個深夜,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1-4病區接收了一位年輕的境外返京旅客。護士在登記信息時發現,這位旅客第二天就要過生日了。於是,醫護人員們就地取材,準備了手工賀卡和摺紙花,賀卡上寫著:祝您健康,歡迎回家,生日快樂!
  • 完整揭秘兩座「神山」醫院
    2月3日及6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相繼交付,救治資源的大幅擴充為治癒人數的攀升創造了更多可能。據公開消息,火神山現已收治患者達925人,雷神山收治80餘人。 因有2003年「小湯山」抗擊非典的前例,武漢火神山及雷神山多被大眾視為北京「小湯山」的再版。
  • 小湯山醫院裡的百合花,千紙鶴,皮卡丘……
    小湯山定點醫院1-4病區護士長、北京天壇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護士長劉曉楠說,「雖然我們在小湯山醫院開展收治工作,但我們希望到這裡進行醫學篩查的每一個客人,除了進行臨床上的治療,也能在這裡找到家的感覺,有被關懷、被愛的感覺。」
  • 79歲黃錫璆參與火神山醫院設計:畫筆勾勒家國夢
    2003年非典期間,黃錫璆曾帶領團隊設計北京小湯山醫院;2020年擔任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支持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技術專家組組長。見到大家口中的「博士」,正值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透過辦公室的門往裡看,坐在書桌後的黃錫璆正拿著一個放大鏡細細地查看圖紙。見記者進來,已經79歲的老先生不顧腿腳不方便,馬上起身相迎,並為房間的無處下腳而「道歉」。
  •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支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凱旋
    44位支援小湯山醫院的醫療隊員。4月28日,全體支援北京小湯山醫院的醫療隊員圓滿完成任務,並已經過14天的休整,返回醫院。4月28日下午3點,腫瘤醫院領導和部分科室代表為44位支援北京小湯山醫院的醫療隊員在學術報告廳舉行了簡短而熱烈的歡迎儀式,崔傳亮、張麗燕和徐國兵三位隊員代表醫療隊發言。儀式由副院長郭軍主持。
  • 臺灣醫院的人性化管理細節
    不久前,浙江省醫療衛生參訪團訪問了臺北醫學大學附設萬芳醫院、臺灣義守大學醫學院、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和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等5家醫院。浙江省衛生廳廳長楊敬訪臺期間,用心捕捉了許多展示醫院文化內涵的管理細節。
  • 小湯山定點醫院入住「旅客」收到特殊禮物
    在小湯山定點醫院,每一位入住1至4病區的旅客,都會收到一個特殊的「禮物」——一隻美麗的千紙鶴,上面寫著「歡迎回家」。「雖然很簡單,但是我們希望它能讓旅客們心情放鬆,感受到『家』的溫暖。」來自北京天壇醫院的護士長劉曉楠說。
  • 借鑑「小湯山」模式,武漢戰疫情穩心神
    複製「小湯山」,穩民心對於兩座醫院的建設原型——北京小湯山醫院,同樣有人不解。2003年,小湯山醫院也是在北京SARS疫情最嚴峻的時期動工的,並被認為是疫情防控的一個轉折點。而如今的武漢疫情,與當時的北京相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致病性雖遠遠不及SARS,但傳染性卻要強得多,對於醫療資源的迫切需求尤有過之。因此,武漢急需「小湯山」醫院來提供充足的資源為病人提供隔離和治療條件,更重要的是穩定全國人民的民心。這也是「小湯山」模式的核心所在。
  • 揭秘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背後的「中國力量」
    1月23日,武漢市政府決定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建設一所專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火神山醫院。面對不斷變化的疫情,1月25日下午,武漢市決定在火神山醫院之外,半個月之內再建一所「小湯山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新增床位1300張。任務重,責任大,時間不等人。
  • 鼎美居室吊頂 設計藝術化 細節人性化
    牆面的顏色要能夠營造一種意境,地板的花紋要有自己的格調,沙發的設計要能夠突出個性,不僅要求實用,還更講究精緻美觀。集裝飾性與實用性於一體的吊頂,也從更加精細的角度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活。無論是客廳書房,還是廚房和飯廳,都講究頂部的美觀與整體設計的和諧,同時,更注重從選擇到安裝的整個過程,以及在生活細節上所帶來的方便和享受。
  • 重返小湯山非典醫院,攝影師用照片回顧那段難忘的「非典」時光
    這裡所說的並不是小湯山醫院,而是當年非典期間在小湯山療養院北部臨時建立的小湯山非典醫院。以下是攝影師自述。  今天,2020年,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的這個特殊時期,我用這組圖集和大家一起回顧那場發生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你會發現和現在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們在短短17年間,經歷了兩次類似的災難,而起因竟然完全一樣——吃野生動物,願我們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不要讓災難再次重演。
  • 百年前,小湯山被叫做「喚醒睡美人的地方」
    小湯山醫院重啟之後,妻子作為醫務人員第一時間趕赴「前線」。在離開家近一個月的日子裡,她每天都忙得不行,只偶爾跟我和孩子們視頻片刻,就又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了。作為家屬,我也幫不上什麼忙,只偶爾將自己發表在報刊上的文字微信傳給她,算是提供些精神食糧。有一天她突然跟我說:「你寫一寫小湯山的歷史吧,在這裡這麼久,還不知道它有什麼掌故呢!」
  • 防患於未然 給市民安然——中大七院「小湯山」建設記
    新華網深圳3月11日電(記者孫飛、印朋)與疫情比賽的跑道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秉持科學防疫、有備無患的策略,防患於未然,努力給深圳市民安然。  中大七院是深圳市「重點發熱門診」醫院,承接著光明區及周邊市民的發熱門診和疑似病例留觀任務。
  • 北京溫泉古鎮:小湯山
    小湯山 小湯山是京北重鎮,素有「溫泉古鎮」之美稱,西北距昌平衛星城東南10公裡,南距亞運村17公裡,東距首都機場16公裡,總面積70.1平方公裡,小湯山具有地熱資源豐富的自然優勢。小湯山古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小湯山溫泉泉水湧溢無窮,水溫較高,水質含多種元素,對治療皮膚病及關節炎和心血管等病尤有特效,50年代建成小湯山療養院。 小湯山,這個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地方,2003年因抗擊非典而「一戰 成名」。 小湯山在北京市的正北方向,也就是說,它在中軸線的延長線上。這條路從安華橋和安慧橋出來,徑直向北。中間要彎一下到北苑路上,等以後安立路修通了,就能截彎取直。
  • 別人家80平裝修設計勝似別墅?21張細節圖為你揭秘
    21張細節圖為你揭秘 房天下家居網   2015-11-25 07:00 [摘要] 小戶型80平米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的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