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回應女子爬上寺廟佛像:正在調查!不文明旅遊行為何時停

2020-10-11 人民數據

10月8日,網友爆料在湖北當陽玉泉寺內,一名女子爬上佛像後站立擁抱佛像,十分危險。網友紛紛評論稱,很生氣,隔著屏幕都想把她拉下來。玉泉山風景區管理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正在調查此事。

相關報導: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不文明旅遊行為何時停?

國慶大假期間,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遊客爆棚。由於一些千年佛像緊鄰過道,許多遊客伸手觸摸,甚至還有小孩鑽進護欄拍照,令不少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漿。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這嚴重地違反了景區規定;保安人員則表示,佛像本來就在風化,遊客觸摸會加劇損壞。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都在批評遊客這種不文明並且損壞文物的行為。

龍門石窟景區遊人如織(圖據IC PHOTO)

紅星新聞記者7日上午聯繫到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對方表示,「10月2日已經引起注意,當天就增加了保護。」管委會還說,後續研究院會對相關佛像進行修復。

據沸點拍客6日回訪看到,該景區確實已焊裝了幾十個鐵網,將遊客與佛像隔離,並且新增了不少警示牌。保安人員也表示,為了防止遊客觸摸佛像,增加了不少人手。

景區增加了安保人員


千年石窟遭遇不文明遊客

摸佛頭能帶來好運?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裡,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2009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中國之最。

這次國慶假期,如同國內其他很多著名景區一樣,這裡也迎來了大量遊客。原本出於保護目的,景區設置了相關護欄將佛像和遊客分隔開來。但有人發現,由於一些佛像緊鄰過道,仍有不少遊客在隔著護欄的情況下,依舊將手伸進內部撫摸。

通過國慶龍門石窟現場的畫面可以看到,在遊客行走到靠近棧道的兩尊佛像面前時,很多人都會停下腳步伸手去摸一摸。即使旁邊有高高的防護欄,也阻擋不了他們的手。更有人把自己的孩子直接抱起來,讓孩子伸手去摸,還有一個小男孩兒直接從防護欄下邊鑽進去,近距離觸摸佛像,他的家長則負責在外邊給他拍照。

據景區保潔阿姨說,這兩個佛像雖然並不是很大,但是已經有差不多1000年的歷史了,跟遊客說過很多次,一定不要伸手去摸,但是總有人不聽。大家都覺得摸摸佛頭會給自己帶來好運氣,但其實這樣是對佛像最大的不尊重。

增設了高密度防護網

景區管委會:

設置固定崗位保護文物的安全

此事也在網上引發熱議,「洛陽龍門石窟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的話題也衝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都在譴責這種不文明行為。

包漿是古玩行業專業術語,指文物表面由於長時間氧化形成的氧化層。「包漿」,其實就是「光澤」。一位名為「成為你的歌_」的洛陽網友表示,「景區一直都廣播提醒請勿觸摸佛像,之前還在被摸得特別嚴重的區域設置了明顯的提示牌,後面全被人撕壞了。去的時候看到景區工作人員一直都在提醒不要摸佛像,但依然有人我行我素,等工作人員走了繼續摸甚至進入洞窟拍攝,完全不聽勸告。保護文物不是哪一個工作人員的事情,這應該是全民都應該做的!」

龍門石窟管委會向紅星新聞記者透露,10月2日發現情況後,當地旅遊局向文物保護的責任單位,即龍門石窟研究院匯報了情況,「研究院當天下午採取措施,在可以接觸到的石刻文物處增加安保人員到現場引導遊客,並且製作提示標牌。在3號晚上遊客離開之後,還增設了高密度防護網。」

管委會還表示,「今後會常態化地設置固定的崗位,保護文物的安全,並且還會有志願者在現場勸導遊客文明旅遊。」龍門石窟研究院會對相關佛像進行保護性修復,但是不會考慮挪動佛像或者棧道,使其遠離遊客的觸摸。

製作相關提示標牌(以上截圖據回訪視頻)

石桃祛病消災、摸「霍去病」保健康

不文明旅遊行為何時停

除了龍門石窟,這次大假期間,同在洛陽的白馬寺景區也是遊人如織。大量遊客爭相觸摸景區內一個外形酷似桃子的石頭,稱摸了它能祛病消災。這個「壽桃」被遊客摸得油光發亮,但據景區的一位工作人員稱,這是東漢時期的一個塔的塔尖,後因戰亂塔身被毀,只留下了這一部分。

而在甘肅蘭州的五泉山景區公園內,每天都有大批遊客為了祛病祈福,不惜排長隊去摸歷史人物霍去病雕像下方刻的字,借「霍去病」的名號,保佑一生健康。很多網友對遊客們摸霍去病雕像刻字的行為嘲諷不已,認為這些人完全是在「亂迷信」。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霍去病年少時就體弱多病,最後也是感染了某種病不治而亡的。

此外,幾年前陝西西安華清池景區內的楊貴妃雕像也曾多次遭遊客摸胸抱大腿,被工作人員譴責後,遊客還振振有詞,「花錢進來為什麼不能摸」。這樣不文明的旅遊行為經常見諸公眾的視野,讓人汗顏。

作為遊客來說,如何做到文明出遊?除了要自覺遵守《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還要服從疫情防控期管理規定,佩戴口罩,主動接受體溫檢測,做到文明、安全、綠色旅遊。要講究社會公德,愛護公物,特別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蹟,不亂刻亂畫,不得攀爬觸摸文物;拍照攝像遵守規定。不隨地吐痰,不踐踏草坪,不聚集扎堆,讓文明旅遊成為一種新風尚。

本文轉自:紅星新聞

相關焦點

  • 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不文明旅遊行為何時停?
    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都在批評遊客這種不文明並且損壞文物的行為。 紅星新聞記者7日上午聯繫到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對方表示,「10月2日已經引起注意,當天就增加了保護。」管委會還說,後續研究院會對相關佛像進行修復。 據沸點拍客6日回訪看到,該景區確實已焊裝了幾十個鐵網,將遊客與佛像隔離,並且新增了不少警示牌。
  • 八達嶺長城現疑似不文明行為 景區:正聯合警方調查
    【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4月5日下午開始,有網友流傳在八達嶺長城上出現不文明行為的視頻,八達嶺特區辦事處回應稱,高度關注此事,正在聯合警方調查取證。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網絡上的一段短視頻,鏡頭中,一名光著上半身的男子正在長城一角做出疑似小便的動作,旁邊有戴著口罩的孩子在遊玩…… 針對此事,八達嶺特區辦事處在《關於網友曝光「疑似在長城上存在不文明行為」的答覆》中回應,4月5日,網上曝出有遊客疑似在八達嶺長城北六樓處出現不文明行為的視頻,八達嶺特區辦事處已高度關注,目前正在聯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
  • 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景區回應!
    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都在批評遊客這種不文明並且損壞文物的行為。此事也在網上引發熱議,「洛陽龍門石窟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的話題也衝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都在譴責這種不文明行為。不文明旅遊行為何時停除了龍門石窟,這次大假期間,同在洛陽的白馬寺景區也是遊人如織。大量遊客爭相觸摸景區內一個外形酷似桃子的石頭,稱摸了它能祛病消災。這個「壽桃」被遊客摸得油光發亮,但據景區的一位工作人員稱,這是東漢時期的一個塔的塔尖,後因戰亂塔身被毀,只留下了這一部分。
  • 「到此一遊」的不文明行為要不得
    「到此一遊」的不文明行為要不得時間:2020-05-14 09:57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有人在自媒體上爆出,慕田峪長城14號臺附近遭人刻上名字。,慕田峪長城景區工作人員回應稱,正在進行調查處理此事。
  •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不文明旅遊何時休?
    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都在批評遊客這種不文明並且損壞文物的行為。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的千年佛像被遊客摸出了包漿,這樣尷尬一幕其實並不少見。從法律角度說,遊客將龍門石窟千年佛像摸出包漿,不只是一種不文明旅遊行為,更是一種損壞文物的違法行為,必須依法予以懲罰,而不是止於道德譴責。《旅遊法》第十三條規定:「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遊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遊文明行為規範。」
  • 遊客慕田峪長城上刻名表白 景區:正在調查處理
    5月10日,慕田峪長城景區工作人員回應稱,正在進行調查處理此事。 「我想讓長城知道我還愛你,很愛很愛……」5月9日,註冊名字為「a-李雪穎」的博主發布微博後,被網友截圖轉發。慕田峪長城景區一名值班工作人員表示,已經發現網絡上爆出的有人在長城上刻畫名字一事,相關人員對此正在調查處理之中。
  • 對旅遊不文明行為說「不」
    國慶中秋假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遊客爆滿。由於一些千年佛像緊鄰過道,許多遊客伸手觸摸,甚至還有孩子鑽進護欄拍照,令不少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漿。景區工作人員表示,佛像本來就在風化,遊客觸摸會加劇損壞。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時就遊人如織,國慶中秋假期遊客爆滿,旅遊不文明行為更是容易集中發生。
  • 「受害」景區回應:旅遊不文明行為怎麼破?
    不文明行為屢禁不止!↓↓↓ 「受害」景區回應如何避免不文明行為:還得靠宣傳教育杭州西溪溼地國家公園洪園景區上周開出兩朵並蒂蓮,其中一朵開花一天後就被人折走了。同時景區也升級了更為嚴格的安保措施,3位保安24小時在岸邊值守,保護好僅剩的一株並蒂蓮。 對此,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場管理處處長唐勇表示,由於這件事影響比較大,在事件發生之後,南京市多部門還組織了各界人士,針對這一事件召開了旅遊不文明記錄的評審會,一致同意將這次的行為納入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記錄是兩年有效期。相當於當事人已經被「重點關照」了。
  • 阜陽市兩景區將設不文明旅遊行為曝光臺
    據市文化旅遊體育局的消息,作為旅遊行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項舉措,市文化旅遊體育局已經向文峰公園和阜陽生態樂園提出要求,將在這兩個景區設立不文明旅遊行為曝光臺。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切實提升我市旅遊市場形象,結合前期我市旅遊行業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市文化旅遊體育局制定了多方面措施:包括在阜城中小學校建立一支旅遊志願者服務隊,積極開展文明旅遊志願服務;製作了一份文明旅遊倡議書;在部分景區設立文明旅遊櫥窗、曝光臺,要求在營業場所的顯著位置製作文明旅遊櫥窗,積極宣傳文明旅遊知識
  • 阜陽兩景區將設不文明旅遊行為曝光臺
    摘要: 據市文化旅遊體育局的消息,作為旅遊行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項舉措,市文化旅遊體育局已經向文峰公園和阜陽生態樂園提出要求,將在這兩個景區設立不文明旅遊行為曝光臺。    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切實提升我市 ...
  • 騎石馬 坐鎖鏈 這些行為太不文明
    ,但少數不文明旅遊行為還時有發生!對此,市民王女士說,中山橋是蘭州的名片,拍照留念無可厚非,但要做到文明旅遊、文明拍照。就在記者離開現場時,一年輕小夥騎共享單車停下來。他並沒有下車,而是將單車停放後,蜷縮起腿,坐在單車上面,由於「坐姿」特殊,引起好多人圍觀,有人擔心單車撐子會被損毀,也有人為此舉動連連搖頭。2 攀爬雕像拍照在西遊記雕像景點,有很多外地遊客在這裡拍照留念。
  • 文明旅遊,有你有我!讓我們對不文明旅遊行為「說不」~
    《肇慶市民文明手冊》對文明旅遊制定了相應規範《肇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也對旅遊文明行為制定了相應規範小編列舉了一些在旅遊期間令人反感的不文明行為希望大家在旅遊期間都能時刻提醒自己「文明旅遊,有你有我」 遊客不文明行為1遊客翻越隔離欄進入花叢中合影留念遊客不文明行為2
  • 洛陽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 景區加裝保護鐵網
    一些千年佛像緊挨過道,許多遊客伸手觸摸,甚至還有小孩鑽進護欄撫摸佛像併合影,對於景區工作人員「禁止觸摸」的提醒熟視無睹,不少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漿。  據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佛像本來就在風化,遊客觸摸會加劇損壞。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都在批評遊客這種不文明並且損壞文物的行為。
  • 國慶長假後,多處景區「慘遭」毒手,旅遊不文明舉止何時休?
    國慶長假後,多處景區「慘遭」毒手,旅遊不文明舉止何時休? 如果時間往前倒十年,很多國外人對於中國旅客那真的是避之不及,因為在很多國外人的心目當中,中國旅客素質低下,甚至有很多中國人在景區做出的不文明舉止也是讓很多外國人非常厭惡,導致有一段時間外國人對於中國旅客的態度非常不友好,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國的國民素質逐漸提高,很多中國人在國外也願意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願意做出不文明舉止,導致對我們整體的印象都變差,但是在國內有很多景區依然難以完全避免那些不文明舉止
  • 拉黑、喊話,專治旅遊不文明
    「黑名單」對在乎面子的人很管用拉黑、喊話,專治旅遊不文明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郜亞章閱讀提示各地景區的不文明旅遊現象仍然時有發生,旅遊部門出臺的管理辦法注重於對不文明行為的糾偏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多處景區發現,不文明旅遊現象仍然時有發生,而「不文明管控專席」「黑名單制度」等也正在發揮作用。遊客不文明行為頻發「長城攝影師」楊東專職從事長城拍攝已經5個年頭,他用鏡頭記錄下北京、河北、遼寧等多地長城的雄偉景觀。
  • 陳斌:不文明行為誰之過? 鳳凰旅遊專欄
    到最後,接手的這家旅行社的利潤微乎其微,可能是零利潤,甚至負利潤。只能靠沿途降低各種成本,如吃、住、交通等。還要想辦法要遊客去購物,才能把錢賺回來,導遊才能得到工資。由於旅行社安排的食宿差,遊客、導遊都很難受,在旅遊中各種個人不文明現象發生的概率陡增。筆者參團旅遊去一個地方,第一天去機場接團的車很豪華,很乾淨,很舒適,大家都很滿意。
  • 黃金周旅遊仍有不文明行為上演 亂扔雜物我行我素
    圖⑤:遊客攀爬景區龍蝦雕塑。  圖⑥:鄭州動物園內垃圾遍地。  圖⑦:長城環衛工運送垃圾。  圖⑧:亓連關長城上的塗鴉。  今年以來,旅遊文明引發關注。國家大力倡導,旅行社和景區加強規範,文明旅遊、綠色旅遊已成全民共識。十一長假中,旅遊文明情況是否有改觀?哪些不文明行為還在「上演」?
  • 旅遊業回暖不易,對不文明的「砸鍋者」要零容忍!
    10月2日,有網友爆料湖南省鳳凰古城景區的天價停車費,稱「河邊泥地裡畫條線就可以開始收費,臨停一小時15元,過夜100元起步」;10月5日,雲南省大理市雙廊古鎮,遊客因未買鼓遭到一名紅衣女子辱罵,在網友的爆料視頻中,該紅衣女子稱「沒有錢就不要出來玩」……對此,
  • 勿讓不文明行為「煞風景」南寧景區加強文明旅遊宣傳
    景區加強文明旅遊宣傳,但遊客一些細節仍需改進勿讓不文明行為「煞風景」青秀山景區文明引導員引導遊客間隔排隊有序入園。近兩天,記者在走訪中了解,經過旅遊景區的監管宣傳和提醒引導,文明旅遊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絕大多數遊客做到文明出遊。不過,也有一些不文明遊玩現象出來「煞風景」。周末兩天,記者走訪了人民公園、青秀山等景區,文明出遊的情景隨處可見,各景區景點整潔有序。
  • 評論:旅遊業回暖不易,對不文明的「砸鍋者」要零容忍
    10月2日,有網友爆料湖南省鳳凰古城景區的天價停車費,稱「河邊泥地裡畫條線就可以開始收費,臨停一小時15元,過夜100元起步」;10月5日,雲南省大理市雙廊古鎮,遊客因未買鼓遭到一名紅衣女子辱罵,在網友的爆料視頻中,該紅衣女子稱「沒有錢就不要出來玩」……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