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了一篇報導,稱我們網上購買的陽澄湖大閘蟹多數都是別的蟹冒充的。說實話,看完之後內心並未有多大漣漪,畢竟這是正常人都能想到的不是?統共就那麼些資源,但需求量特別大,價格還那麼低,能正宗才怪。
不過,雖然很多人跟我一樣即便看了也是對大閘蟹念念不忘,但「真會吃」的人根本沒幾個,不信,接著往下看唄!
如今,吃蟹似乎已然成為一場全國性狂歡,管他「七尖八團」,還是「九月團臍十月尖」,螃蟹都是看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但吃起來卻十分接地氣。
可是你真的會選螃蟹嗎?
如何選完美的螃蟹,產區要選對。
在中華上千年的吃蟹文化中,食客們已經票選出最好吃的螃蟹前三甲,分別是:江蘇陽澄湖河蟹、河北白洋澱勝芳蟹、地處蘇皖兩省的古丹陽大澤的花津蟹。
陽澄湖大閘蟹是現下螃蟹界真老大哥,河北的勝芳蟹是舊時北京人入秋品蟹的第一口,而花津蟹以「金甲紅毛」著稱,個頭可達七兩多,所以買蟹時認準產區是第一要素。
腹白。螃蟹腹部若是呈現天然光澤圓潤的象牙白,說明是一隻好蟹。若腹部下方尾部也有條紋,條紋間隔越大蟹越飽滿。
殼青。螃蟹青殼是體內的蝦青素與蛋白質結合,生命力弱甚至死翹翹的,蛋白質會流失,蝦青素則呈現黃或紅色,因此青殼是螃蟹生猛的標誌。
爪利。好螃蟹一定手腳敏捷且鋒利,如果蟹腳有磨損則說明不太上道。
蟹腳硬。手捏蟹腳,如果硬則說明螃蟹肉滿且紮實,一捏就癟那就是沒發育好。
通體透光。買蟹時可自備小手電對準螃蟹身體照,膏黃富足則會透出橘紅光。
關節透白。乾淨的關節部位說明螃蟹生活在優質水中,品質頗佳,泛青則可能生活在劣質水中。
雙目有神。手靠近螃蟹眼睛,它敏捷地調轉眼睛,說明很結實。將螃蟹肚皮朝天,它能翻過身來,說明特別的健康。
除了會挑螃蟹還要會吃。
歷史上不少食客被稱為「最愛螃蟹的人」,比如將吃螃蟹比作男女情愛的袁枚、視螃蟹為生命的「蟹仙」李漁、清蒸蟹油醬蟹都愛的魯迅等,但他們都並非蟹之真知己。
論做螃蟹,還要數《金瓶梅》裡的潘金蓮。
在第二十二回裡,宋惠蓮因為被西門慶「潛規則」,從雜工升為吳月娘專供小廚房料理長。她的做菜技藝很不錯,但缺不會醃螃蟹,西門慶便讓潘金蓮教她。
至於味道如何?大約過十多回便安排了一場應伯爵討蟹的戲碼:
伯爵吩咐書童兒:「後邊對你大娘房裡說,怎的不拿出螃蟹來與應二爹吃?你去說我要螃蟹吃哩。」西門慶道:「傻狗才,那裡有一個螃蟹!實和你說,管屯的徐大人送了我兩包螃蟹,到如今娘們都吃了,剩下醃了幾個。」吩咐小廝:「把醃螃蟹拿幾個來。」
這螃蟹雖然出自宋惠蓮之手,但師父卻是潘金蓮,製作醃螃蟹的水平可見非比尋常。
懂蟹之人吃蟹必定會極為刁鑽,花數小時挑蟹、烹蟹、拆蟹,到頭來不過貪那幾口鮮猛。但或許正是那細緻才讓螃蟹風韻更盛。因此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才會理直氣壯地說——心急吃不了好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