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烏髮布關於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實施意見...
近日,義烏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於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促進有序推進保護規劃實施,留住「鄉愁」記憶,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力度,繼承和弘揚義烏市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城鎮與農村人居環境人文品位。
-
泉州市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提升
隨著首期古民居修復工作的完成,位於石獅市靈秀鎮的中國傳統村落——華山村,風貌重現、氣質卓然。為搶救古厝,自2018年以來,石獅市成立華山古民居項目建設指揮部,靈秀鎮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規劃方針,委託專業機構編制了華山村風貌景觀保護規劃,分期分批對村裡的紅磚民居進行修復和保護。繼華山村2019年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泉州市級重點扶持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以來,華山村傳統村落保護提升今年又被列為省重點改善提升「十鎮百村」和泉州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
-
福建省泉州市扶持發展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
近日,從福建省泉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泉州市2個歷史文化名鎮、15個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已經改善提升編制,積極推進建設新時代文化。通過實施「一鎮一村一方案」,建立「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同時,進行試點團隊陪護,設計師駐點服務,取得顯著效果。
-
福建加強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築等保護利用
原標題:福建加強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築等保護利用 福建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保護利用九條措施的通知》,明確要建立文化遺產普查認定公布責任等9項工作機制,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切實保護好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遺產。
-
福建出臺措施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文物建築等保護利用
作者:張麗卉(原標題:《福建出臺九條措施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保護利用
-
泉州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提升鄉愁仍在 古厝未老
隨著首期古民居修復工作完成,這個位於石獅市靈秀鎮的中國傳統村落,風貌重現、氣質卓然。 「華山村大部分古民居為清代、民國時期建築,核心區現存閩南傳統大厝41處、番仔樓7處、石頭房29處。」石獅市住建局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古建築體現了當時建築的特色和風格,在造型、結構、材料、裝修裝飾等方面,保留了典型的閩南傳統建造工藝,構造精細,裝飾精美,藝術價值較高。
-
福建出臺措施加強傳統村落和傳統建築保護利用
據國家文物局官方消息,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保護利用九條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了九條措施。一是建立文化遺產普查認定公布責任機制。
-
國家級「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利用案例」評選,請為寧海投票!
「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利用案例徵集分享活動」在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參與下順利完成初評階段的各項工作。寧海縣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利用案例成功入圍優秀縣域案例,龍宮村入圍優秀村落案例。 縣域案例: 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 村落案例: 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龍宮村 現開始網絡投票 請動動小手指,一起來投票吧!
-
...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保護利用九條措施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是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
-
江蘇擁有全國最多歷史文化名鎮 保護與利用關係仍需理順
原標題:向高質量發力,「活態」保護鄉間歷史 11月28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了省政府關於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情況的報告。為配合審議,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城建委就此也進行了調研。調研發現,保護工作對傳承歷史、彰顯地域文化特色、實現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保護的階段性成效仍不能掩蓋一些突出問題,需進一步向高質量保護髮力。
-
永州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全文)
第二條 永州市行政區域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規劃、保護、管理和利用,適用本條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保護對象包括歷史城區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名村,文物,歷史建築,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地名,古道橋,古河湖水系和古樹名木等。
-
福建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與整治現場會在和平鎮召開
東南網1月8日訊(記者 吳楊珠 通訊員 柯婧)1月6日上午,由省住建廳主辦的全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和整治現場會在和平鎮召開。來自省財政廳、省文化廳、省農業廳、省旅遊局、平潭綜合實驗區相關領導,以及全省各地傳統村落縣(市)住建、規劃部門的分管領導及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負責人等共170餘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
遊名村觸摸鄉愁 2015京津冀遊客河北名鎮名村遊啟動
為進一步加快河北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旅遊業發展,加強宣傳推廣力度,由河北省旅遊局、廊坊市政府聯合主辦的「遊名村 賞名鎮 觸摸鄉愁——2015京津冀遊客河北名鎮名村首遊式」,4月25日在霸州市勝芳古鎮舉行。
-
《聊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將於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
聊城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陳廣利就《聊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有關情況進行通報。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聊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陳廣利介紹,條例立足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對維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保護利用可持續性,保持和延續其傳統格局與歷史風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龍巖市各地加強古村落古民居保護開發與利用
走進新羅區萬安鎮竹貫村,只見保存完好的古樸房屋與河裡成群戲水的魚兒,一靜一動,相得益彰;穿梭於連城培田古民居,踩著鵝卵石的小徑,捧著清澈見底的流水,一股恬淡從心間流淌而過……這些古村落、古民居,是我市古老文明的見證。
-
宜賓市統一戰線在屏山開展「宜賓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發掘...
當天,呂曉莉一行走進屏山縣書樓鎮馬湖古城,了解古城文物保護、古城保護和建設以及屏山縣未來文化旅遊規劃情況。座談會上,關晶波通報了宜賓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發掘與傳承工作情況。代軍匯報了屏山縣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發掘與傳承工作。
-
浙江公布第九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和一般村...
近日,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布了全省第九批(2021年度)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43個)和一般村(202個)名單。各地要按照「修復優雅傳統建築、弘揚悠久傳統文化、打造優美人居環境、營造悠閒生活方式」的要求,重點實施古建築修復、村內古道修復與改造項目,同時做好搬遷安置區基本公建設施建設、與歷史風貌有衝突的建(構)築物整修改造等項目建設。
-
惠城加強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 探索村落旅遊發展
從2012年起,惠城區就著手開展傳統村落調研和修繕工作。至今,橫瀝鎮墨園村入選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蘆洲鎮嵐派村列入首批廣東省傳統村落名錄;三棟鎮鹿頸村也被列入市級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試點。根據《惠城區加強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工作實施方案》,至2017年,惠城區將全面開展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工作,選擇符合條件的傳統村落申報國家級、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並實現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全覆蓋,使傳統村落得到基本修復和保護。『水口下源村村民自掏腰包修古宅』☟
-
泉州多舉措強化傳統建築保護利用 為文化遺產系上「安全帶」
記者從泉州市住建局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等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泉州市政府辦近日印發通知,明確要落實9項工作機制,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切實保護好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遺產。落實文化遺產普查認定公布責任機制。
-
浙江公布第九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等名單
近日,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布了全省第九批(2021年度)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43個)和一般村(202個)名單。各地要按照「修復優雅傳統建築、弘揚悠久傳統文化、打造優美人居環境、營造悠閒生活方式」的要求,重點實施古建築修復、村內古道修復與改造項目,同時做好搬遷安置區基本公建設施建設、與歷史風貌有衝突的建(構)築物整修改造等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