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與整治現場會在和平鎮召開

2020-12-16 東南網南平頻道

東南網1月8日訊(記者 吳楊珠 通訊員 柯婧)1月6日上午,由省住建廳主辦的全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和整治現場會在和平鎮召開。來自省財政廳、省文化廳、省農業廳、省旅遊局、平潭綜合實驗區相關領導,以及全省各地傳統村落縣(市)住建、規劃部門的分管領導及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負責人等共170餘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參觀團一行實地參觀了南門廣場、黃氏宗祠、蟄廬、福建第一街、鬥井、錢莊、和平書院、明晚李宅、舊市義倉、東門廣場、李氏大夫第、縣丞署等人文景觀,並聽取了和平鎮書記伊加生、鎮長李建良對和平古鎮古街立面改造、歷史遺產保護和修繕情況以及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經驗的詳細介紹。

和平古鎮建置始於唐朝,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保留了和平書院、縣丞署以及黃氏、廖氏、李氏大夫第等200多座明清古建築,被稱為「福建第一街」的主街貫穿古鎮,兩旁分布著近百條網狀的古巷道,形成一套完整的古街巷,被專家譽為「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宋至清時期,和平培養出137名進士和無數名人賢士,素有「進士之鄉」之稱,是太極宗師張三丰的出生地和童年成長地,「黃峭文化」的發源地。和平鎮於2005年入選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成為福建省第二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平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保護原貌、修舊如舊、特色鮮明」的總體要求,科學編制規劃,並按規劃加快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進行全面提升改造,和平鎮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生態鎮」、「全國重點鎮」、「福建最美的鄉村」、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等榮譽稱號。

參觀過程中,省住建廳副廳長王勝熙肯定了和平鎮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整治建設方面的成就,他指出,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是對不同歷史時期各地域的傳統風貌的物化體現,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文化、旅遊等價值,和平古鎮在後續保護工作中要注重利用與保護相結合,一是在修繕材料上,儘量在當地就地取材,避免使用現代建築材料,「不見水泥,少見水泥,不見板材、少用板材」,以體現「修舊如舊,原汁原味的歷史遺產原貌;二是在周邊環境的整治上,古鎮區內可見縫插綠,儘量少用城市綠化植被,可多種些植芋頭類等觀賞周期長的鄉村植被,讓菜地變綠地,營造獨具特色的鄉旅公園。

下午在華美達酒店召開名鎮名村保護和整治經驗交流現場會,來自和平鎮、嵩口鎮、桂峰村、茂霞村、培田村、廉村6個名鎮名村負責人作了典型性發言,總結交流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編制、傳統風貌保護、歷史建築修繕、村落環境整治、汙水垃圾處理、旅遊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平鎮書記伊加生表示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虛心學習全省各地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與利用經驗,進一步加強和平古鎮的保護與利用,以更好地弘揚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福建出臺措施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文物建築等保護利用
    福建出臺措施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文物建築等保護利用 2020-10-19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福建加強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築等保護利用
    原標題:福建加強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築等保護利用 福建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保護利用九條措施的通知》,明確要建立文化遺產普查認定公布責任等9項工作機制,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切實保護好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遺產。
  • 永州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全文)
    永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2018年第1號)《永州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已由永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於2018年10月31日通過,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於2018年11月30日批准,現予公布,
  • 義烏髮布關於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實施意見...
    近日,義烏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於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促進有序推進保護規劃實施,留住「鄉愁」記憶,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力度,繼承和弘揚義烏市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城鎮與農村人居環境人文品位。
  • 宜賓市統一戰線在屏山開展「宜賓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發掘...
    當天,呂曉莉一行走進屏山縣書樓鎮馬湖古城,了解古城文物保護、古城保護和建設以及屏山縣未來文化旅遊規劃情況。座談會上,關晶波通報了宜賓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發掘與傳承工作情況。代軍匯報了屏山縣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發掘與傳承工作。
  • 河北推進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利用
    河北日報訊 日前,省住建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的通知》提出,我省將繼續加大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工程的實施力度,2021年再推出一批保護有效、利用科學、具有影響力的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並重點推動連片保護的實施,2022年連片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福州三處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公布
    福州三處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公布 涉及螺洲鎮、林浦村及陽岐村 將分類打造凸顯特色文化 2019-04-01 22:41:01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阮冠達 孫漫
  • 泉州市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提升
    為搶救古厝,自2018年以來,石獅市成立華山古民居項目建設指揮部,靈秀鎮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規劃方針,委託專業機構編制了華山村風貌景觀保護規劃,分期分批對村裡的紅磚民居進行修復和保護。繼華山村2019年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泉州市級重點扶持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以來,華山村傳統村落保護提升今年又被列為省重點改善提升「十鎮百村」和泉州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
  • 江蘇擁有全國最多歷史文化名鎮 保護與利用關係仍需理順
    原標題:向高質量發力,「活態」保護鄉間歷史 11月28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了省政府關於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情況的報告。為配合審議,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城建委就此也進行了調研。調研發現,保護工作對傳承歷史、彰顯地域文化特色、實現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保護的階段性成效仍不能掩蓋一些突出問題,需進一步向高質量保護髮力。
  • 福建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公布 晉江安海鎮上榜
    ­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以閩政〔2016〕22 號文件公布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認定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6個、歷史文化名村62個。­  周寧縣鹹村鎮王宿村­  柘榮縣黃柏鄉上黃柏村­  目前,申報評審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鎮村,根據的是2014年底發布的《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評選辦法》,其中對評選的基本條件有著具體的規定,看看你的家鄉符不符合這些條件吧↓↓↓­  歷史價值­  申報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鎮村應當符合
  • 福建邵武和平鎮:中國進士之鄉(組圖)
    和平鎮位於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鎮歷史文化悠久,是邵武歷史上第一古鎮,早在四千年前便有人類繁衍居住。和平歷史上人才輩出,曾出過2名宰相、6名尚書、137名進士,有中國進士之鄉的美譽。2005年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 歷史文化名村ppt_2020年歷史文化名村ppt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總鳥瞰圖、村域調研、民宿透視圖、平面圖、剖面圖等,共68張文本。  》(以下簡稱《通知》),對山東省聊城市、山西省大同市、河南省洛陽市、陝西省韓城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5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不力的城市予以通報批評。
  • 福建省歷史文化鎮名村名單 泉州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景點
    近日,福建省住建廳、省文化廳組織評審的78個擬列為第五批福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候選名單已提請省政府審批公布,目前正在公示期間。其中,泉州共有11個鎮、村榜上有名!泉州入選候選名單的鎮村  永春縣岵山鎮  石獅市永寧鎮  南安市豐州鎮  永春縣五裡街鎮西安村  德化縣龍門灘鎮霞山村  晉江市安海鎮  德化縣水口鎮  南安市官橋鎮漳州寮村  德化縣上湧鎮  晉江市龍湖鎮福林村
  • 《聊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將於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
    聊城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陳廣利就《聊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有關情況進行通報。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聊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陳廣利介紹,條例立足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對維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保護利用可持續性,保持和延續其傳統格局與歷史風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福建公布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有你家鄉嗎?
    6月12日,省政府公布我省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國務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經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廳組織專家評審及公示,認定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6個、歷史文化名村62個。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 泉州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提升鄉愁仍在 古厝未老
    為搶救古厝,自2018年以來,石獅市成立華山古民居項目建設指揮部,靈秀鎮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規劃方針,委託專業機構編制了華山村風貌景觀保護規劃,分期分批對村裡的紅磚民居進行修復和保護。繼華山村2019年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泉州市級重點扶持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以來,華山村傳統村落保護提升今年又被列為省重點改善提升「十鎮百村」和泉州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
  • 長治縣一鎮兩村被列入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
    日前,長治縣蔭城鎮、南宋鄉南宋村和蔭城鎮琚寨村被列入第四批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 據了解,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和利用,對於研究我國不同地域歷史村鎮的傳統風貌和建築藝術,傳承優秀文化,增強人民群眾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塑造村鎮特色,促進村鎮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第四批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是經鎮 (鄉)人民政府申報,縣(市、區)和設區市人民政府推薦,專家實地勘驗、調查後核定公布的。
  • 長興文化產業巡禮:和平鎮
    和平鎮現有文化產業規上企業6家,截至2020年7月份增速達5%,擁有一個湖州市文化產業重點項目:音霸科技智能數碼DJ音樂製作產業化項目。   和平鎮積極推出各類招商項目:閣老文化旅遊園、苕溪河畔古村落度假養生基地、城山旅遊文化園,並積極創建3A級景區鎮,積極開展長興縣城山溝——茶映南山山地休閒度假示範區試點工作,大力推動域內文化旅遊業的發展,文化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 北京擬建立保護名錄製度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10月28日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進行第一次審議。相較於現行條例,此次修訂,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到底「保什麼」「誰來保」「怎麼保」「怎麼用」,給出了更加明確的答案。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範圍進一步明確為「市域範圍全覆蓋」。
  • 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泉州6鎮5村入選(全名單)
    閩南網6月13日訊 福建省人民政府下發《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通知》,其中泉州有6個鎮入選省級歷史文化名鎮,5個村入選歷史文化名村。石獅永寧古街 石獅日報資料圖片  通知如下:  為保護我省優秀鄉土建築,促進鄉村歷史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延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國務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經省住房城鄉建設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