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聲臨其境》欄目裡由張含韻和韓雪兩位老師配音的「後媽茶話會」深受觀眾的好評。擁有著久負盛名的下午茶傳統的英國最有發言權。十九世紀的公爵夫人安娜·瑪利亞·羅素發現自己每天下午四點左右都會餓,於是總讓僕人在這個時候準備好一個盛有黃油、麵包以及蛋糕的茶盤。長此以往,這個習慣讓她欲罷不能,並且她將它分享給自己的小姐妹們,英式下午茶的風俗也就由此而來。
下午茶對於英國人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要知道在19世紀80年代,上流社會女性會為了享用一頓下午茶而專門換上長禮服、手套以及帽子。然後在自己的花園裡,準備好茶歇——豐盛的冷熱點心,三層點心架、餅乾夾、糖罐、奶盅瓶、水果盤、切檸檬器……再宴請朋友賓客,當賓客圍坐於大圓臺前面,就吩咐侍女捧來放有茶葉的精緻小盒子,在眾人面前開啟,以示茶葉之矜貴。通常請客的主人都會用家中最好的房間來招待客人,。在英國文化裡,有這麼一種說法「當時鐘敲響四下時,世上的一切瞬間為茶而停」。
對於沏茶,英國人也有自己的一套規矩。這也許跟英國常年陰冷有關。沏茶前,要先講茶壺用熱水燙過,然後用沸水衝泡,且一定要立刻衝進壺中,否則就認為泡出的茶不香。我們還常看見,衝泡的時候會有一隻小巧精美的茶匙,用來控制放茶葉的數量。英國人的「tea time」可不只是喝茶,還一定要配有「茶餐」。
它是英國人下午茶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正的茶餐是指邊喝茶邊用餐的社交和家庭聚會。一般而言,茶餐在英國最為普及,也最為講究,但也傳播至英語國家或前英屬殖民地。其他國家也有不同形式的茶餐。而現在,快節奏的生活裡,茶餐更加多元化。英國人保留這樣傳統的下午茶習俗,不僅能在自家花園享受一頓下午茶,也能在路邊的cafe店等享受到一頓正宗下午茶。一些小甜點+一杯英式下午茶成為忙碌的一天裡的慰藉。
當然,中國同樣有著淵源的茶文化。茶的衝泡到喝茶也有「中國式」方法,比起英國人的儀式感,我們在茶本身的製作和工藝上更加複雜也更加豐富。既到英國留學,就好好享受一下這充滿幸福感的英式下午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