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院子裡有一個老物件,古樸的外貌記載著我家十幾年的變遷,它就是竹籃子。
當時是我媽十元買的,如今鎮上的市價已是50元左右了。
有歇後語云:竹籃打水——一場空,便說的此物。
一場空並不意味著徒勞無功,如果把它用來撈魚,可能會撈一條魚哦。
這不,此次回家過中秋,之所以注意到它,正是因為媽媽剛用竹籃子淘完麥子(磨麵之前的必備程序)。
記得,過去帶著衣物去河邊洗的時候,也是用竹籃子挎著回來,因為它不存水啊。
去年春節趕集的時候,媽媽看到一位手藝人賣竹籃子,想到家裡的竹籃子飽經歲月風霜,承重有限,便計劃買一個,得知要五十塊錢時沒捨得買。
這不是說竹籃子貴的接受不了,更說明竹籃子已經沒有過去那麼重要不可缺少。
竹籃子曾經是幾代人不可缺少的童年回憶。
為了防止小貓或者老鼠破壞家裡寶貴的糧食,家家戶戶都會把肉類、麵食等食物放在竹籃子裡,然後掛在梁頭上。
尤其是每逢春節,家家都要過油,丸子、魚、肉等成了竹籃子的座上客。
其實,把吃的掛在梁頭上,除了防止小貓,還可以防止小孩偷吃。貧窮年代,掛起來的東西都是最寶貴的,哪個小孩不曾抬頭幻想裡面藏著什麼或者搬來椅子偷吃呢?
我還記得小時候過中秋,月餅是最受歡迎的,由於走的親戚很多,我們小孩子並不能多吃用來走親戚的月餅,往往都是過完中秋,才可以吃剩下的或者去奶奶家吃。
去到奶奶家,奶奶會從掛在梁頭上的竹籃子裡拿出一包月餅,我們歡天喜地的吃個痛快。
如今,時代發展了,家裡的條件好了,慢慢有了冰箱,竹籃子存放食物的功能也逐漸淡去了。
不過,曾經的、過往的,並不曾淡去。
在這裡祝大家中秋快樂,留下美好的回憶,迎接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