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代玉衣殮服等級森嚴 僅皇帝能穿金縷玉衣(圖)
原標題:漢代玉衣殮服等級森嚴 僅皇帝能使用金縷玉衣導讀:考古發現西漢時期諸侯王、列侯的玉衣,多數使用金縷,但也有銀縷、銅縷或絲縷,似乎並未嚴格的規定。到了東漢,《後漢書·禮儀志》明確記載,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金縷玉衣,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使用銀縷玉衣,大貴人、長公主使用銅縷玉衣,玉衣的等級制度遂規範井然。
-
金縷玉衣究竟為何物?
金縷玉衣又稱「玉匣」,是一種漢代流行的葬具,目前發現的金縷玉衣都是漢代的,具體成形於何時,目前還無從知曉,可以肯定的是起源自於我們古代先人的葬玉制度。到漢代發展成為金縷玉衣,其是葬玉的集大成者 。考古發現西漢時期諸侯王、列侯的玉衣,多數使用金縷,但也有銀縷、銅縷或絲縷,似乎並未嚴格的規定。到了東漢,《後漢書·禮儀志》明確記載,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金縷玉衣,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使用銀縷玉衣,大貴人、長公主使用銅縷玉衣,玉衣的等級制度遂規範井然。
-
盜墓筆記中神秘的金縷玉衣,竟然在南京見到了
其實玉俑就是現實原型文物:金縷玉衣,最早出現於西漢。玉衣是漢代皇帝、諸侯王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大致出現在文景時期。但在西漢時尚未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故已發現的西漢諸侯王的玉衣,既有金縷,也有銀縷、絲縷。到東漢時則實行了嚴格的玉衣等級制度,只有帝王才有資格在駕崩時穿金縷玉衣,而諸侯死去時只能穿銀縷玉衣,一般的貴族和長公主只能穿銅縷玉衣。
-
天津博物館的這件金縷玉衣,雖精美絕倫,卻來歷成迷
我這一次來到天津博物館參觀,看到了一件漢代金縷玉衣,它雖精美絕倫,卻也讓我充滿了疑惑,比如說它到底出土自哪裡?是誰的墓葬?何時被收藏至天津博物館?以上問題為何在館藏介紹中隻字不提?我仔細閱讀了這件金縷玉衣的介紹,這件玉衣原玉片數高達87%,經修復還原。
-
博物館裡的大漢典範,與金縷玉衣和長信宮燈的一場約會
展覽中眾多製作精美、裝飾華麗的器物全面表現出漢代王侯貴族的身後世界,反映了漢代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發達,也顯示出大漢王朝昂揚豪放的時代氣度。——摘自引言尤其是在這座漢墓中出土了一些例如「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銅博山爐」這些享譽中外的精品漢代文物,給許多來到石家莊市的歷史愛好者帶來了很大的嚮往感,尤其是對能親眼目睹欣賞這些精品文物的憧憬,帶著這份嚮往我便來到了河北博物院。
-
已知年代最早金縷玉衣在上海博物館展出
已知年代最早金縷玉衣在上海博物館展出 2017-01-23 12: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1月23日,「鴻古餘音:早期中國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玉片數量最多、製作工藝最精的一件金縷玉衣亮相此間
-
當金縷玉衣遇見長沙王璽 5月18日起去長沙博物館看展
竇綰金縷玉衣。 5月18日,長沙博物館將舉辦「金縷玉衣遇見長沙王璽——漢代長沙國與中山國出土文物精品展」,屆時,兩地貴族漢墓中出土的精美文物,將帶著市民一睹大漢王朝風採。 西漢中山國的位置,約為當今河北省中部偏西。兩千多年前的血脈兄弟,兩千多年後在長沙博物館重聚。
-
金縷玉衣千裡之外來到赤峰,就是讓你先睹為快!
這一天,在河北滿城漢墓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史書上記載、卻從未見過的「金縷玉衣」。地宮中的後室是是墓主劉勝的棺槨所在,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判斷,在這裡必能有重要收穫。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周時期,一直到三國時曹丕下詔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用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銅線綴編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
天津博物館漢代文化巡禮 展出神秘金縷玉衣
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新華網天津2月7日專電(記者王曄彪) 春節開始,天津博物館舉辦的「金縷玉衣特展——漢代文化巡禮」展覽展出了漢代書法、陶器、青銅器、玉器等各類漢代物質文化遺存百餘件,其中堪稱「漢代最為著名的出土文物——金縷玉衣」是整個展覽中的最大亮點。
-
聚焦| 武漢市博物館全新開放 快去看「最美金縷玉衣」
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屍用具,用金屬絲或絲線將玉片連綴而成,也是我國最具特色的喪葬用玉。這是製作工藝最精的一件金縷玉衣漢代的帝後和高級貴族死後為什麼要穿玉衣呢?田二衛介紹,一是為了保持死後的高貴和尊嚴,二是迷信玉能讓屍骨不朽。
-
講座︱徐州博物館前館長李銀德:金縷玉衣有哪些講究
李銀德李銀德先生開頭講了一個關於金縷玉衣的詐騙案。2002年,北京燕山華爾森實業集團謝根榮因製造假金縷玉衣和銀縷玉衣騙貸近數億元,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2011年,謝根榮接受二審。謝氏是位「古玩收藏家」,他的「金縷玉衣」和「銀縷玉衣」請五位國內頂尖鑑定專家鑑定,報告估價24億元人民幣,由此騙取銀行貸款,後來東窗事發。
-
長信宮燈、金縷玉衣、玻璃編磬……漢代「國家寶藏」亮相南博
被收入歷史教科書的長信宮燈、代表漢代最高喪葬等級的金縷玉衣、用玻璃模仿玉質的成套編磬……20日,南京博物院《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年度大展開幕,250件(套)文物展現了諸侯王權、王室儀軌、宴樂生活和永生之夢。
-
南博11月展出西漢「金縷玉衣」
「這些玉片大部分玉質粗糙,但從殘留的金絲可以看出這是一件金縷玉衣,死者身份應該為諸侯王。」早報記者日前從南京博物院獲悉,該院的技術部門正在對一件金縷玉衣進行修復,預計將於今年11月修復完畢,屆時將在南博展出。
-
千年金縷玉衣的身世之謎博物館傳奇
邊聽邊看走進屬於你一人的博物館徐州博物館,藏著一件金縷玉衣
-
香港最大規模漢代文物展開幕 金縷玉衣等亮相
香港最大規模漢代文物展開幕 金縷玉衣等亮相 2015-06-23 21:19:52——「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23日晚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開幕,包括西漢時期的金縷玉衣等國家一級文物在內的160多組(件)珍貴文物亮相,展示中國歷史上王朝維持時間最長的大一統王朝、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興盛國家之一的中華漢代文化發展盛況。
-
金縷玉衣很奢華?耗費巨量上等名貴木材的黃腸題湊,那才叫奢華
康熙崩 等級在古代無處不有,無處不在。當然,目的是加強皇權。在墓葬中最能體現這種等級制度是「金縷玉衣」和「黃腸題湊」。 金縷玉衣,我們耳熟能詳。不過,這屬於陪葬品的等級劃分。葬玉是漢代最富有特色的陪葬,「金玉在九竅,死者為之不巧」。葬玉的原因就是為了讓自己死後不巧。穿一身通過金絲編綴玉片製成的衣服,可以屍體不巧。 玉衣有分類,分金、銀、銅,金縷玉衣為皇帝專屬,諸侯是銀縷玉衣,長公主則為銅縷玉衣。
-
海昏侯去世,無法用金縷玉衣安葬,他在棺材底藏一件「特殊」寶貝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金縷玉衣是漢代最牛的喪葬殮服,在《漢儀注》有這樣的記載:以玉為襦,如愷狀,連綴之,以黃金為縷。要以下玉為札,長尺,廣二寸半,為甲,下至足,亦綴以黃金縷。」通過上面的資料得知,在漢朝的時候,不是誰有錢,就可以在見閻王的時候,買件金縷玉衣穿,能穿金縷玉衣的只有皇帝和皇后,而王爺和列侯死後穿什麼,在《後漢書·禮儀下》中,這樣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地寫道: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薨,皆令贈印璽、玉柙銀縷。上面的文字說得是這個意思:劉賀去世,必須穿「玉柙銀縷」,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銀縷玉衣。
-
中國發現最早最完整的金縷玉衣 現身長沙博物館
唯一完整女性金縷玉衣來長沙了 今起到長沙博物館免費參觀 工作人員在對國寶級文物「竇綰金縷玉衣」進行點驗。 記者 郭立亮 通訊員 鄧曉麗 攝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長沙博物館隆重推出「漢廷藩屏——漢代長沙國與中山國出土文物精品展」。
-
展覽丨金縷玉衣等文物精品在長沙博物館開展
金縷玉衣遇見長沙王璽 漢代長沙國與中山國出土文物精品展開幕 新湖南客戶端5月17日訊(記者 李國斌 通訊員 鄧曉麗 韓珺)金縷玉衣、長沙王璽等國寶級文物,今晚開始在長沙博物館展出。展出的國寶級展品主要有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銀鳥篆文銅壺、錯金銀銅車傘鋌、長沙王印金印、長沙王璽金印、金餅、透雕龍鳳紋玉環、五弦築等。 金縷玉衣是1968年從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出土。長1.72米,使用玉片2160片,金絲700克,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漢代唯一一件保存完整的女性金縷玉衣。
-
埃及木乃伊「遇」中國金縷玉衣(圖)
信息 埃及木乃伊「遇」中國金縷玉衣(圖) 2016-08泱波 攝 原標題:埃及木乃伊「遇」中國金縷玉衣 兩國博物館在南京展「法老與王」 中新網南京8月9日電 (記者 朱曉穎)一邊是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埃及年輕女性木乃伊和人形蓋板,一邊是約有2100年歷史的中國漢墓金縷玉衣和玉棺,展廳內光線黯淡,紗幔輕墜,充滿神秘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