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日本半導體巨頭將與中國達成合作,無視美國的「限制」

2020-12-18 婷觀環宇

要問世上哪項科技最引人關注,想必就是光刻機了,因為美國晶片禁令的緣故,把光刻機的熱度給炒了起來。簡單來說,目前世界科技發展的核心,一般都和晶片有關,而晶片又是光刻機生產出來的,所以光刻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國也是在光刻機領域上費勁心思。

但是光刻機技術存在著極高的技術壁壘,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光刻機技術的突破,這也是目前最為焦急的事情,也許大夥可能還不知道,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導致華為陷入了晶片困境,缺少晶片直接就導致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受到極大的影響。

這也是華為將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業務的子品牌榮耀給出售了的原因所在。沒有足夠的晶片,華為已經無以為繼,只能是選擇棄車保帥了。所以說,光刻機技術就像是懸在我們頭頂的行刑的劍一樣,如果不能突破,就有可能會對我們造成更大的傷害。

日本正式宣布!半導體巨頭將與中國達成合作,無視美國的「限制」。不過,日本的半導體巨頭尼康已經決定要跟中國合作光刻機事業了。當然,大夥也別把尼康集團想的那麼高尚,也是一場共贏的合作罷了。

尼康是上個世紀的光刻機霸主,不過也是因為美國的原因,導致尼康集團一蹶不振,至今都沒有恢復元氣,如果能夠和中國一起合作的話,那麼尼康就有機會從光刻機領域重新崛起。對於我們來說,當然是看重了尼康集團的光科技技術了。

儘管尼康集團的光刻機技術並不那麼先進,但是對於我們國家的光刻機技術研究還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我國現在就是缺乏光刻機領域的相關知識和經驗,美國就是看準這一點才對我們使用晶片禁令的,不過相信這個情況未來就能夠有所好轉了。

相關焦點

  • 斷供華為後,臺積電將與日本達成重大晶片合作!意味著什麼
    市場1月5日宣布,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將與日本經濟產業省合作,前者計劃在東京設立先進的晶片封裝工廠,今天這個消息又有了最新的進展。此外,根據報導,這些技術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實用於生產線,屆時臺灣積體電路製造也有可能在日本建設第一家半導體工廠,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日本有望與臺灣積體電路製造達成重大晶片項目的合作。
  • 日本樂天與中國民宿巨頭途家達成合作協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8月3日報導,日本樂天集團旗下從事民宿中介業務的「樂天LIFULL STAY」(位於東京)2日宣布,已與中國民宿巨頭「途家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在「樂天LIFULL STAY」的民宿網站上登出的日本民宿房源也將登在途家網站。
  • 「踢翻」美國晶片限制!美巨頭找到破局之法,或在中國設研發中心
    據站長之家12月16日最新報導,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NVIDIA)曝出一則消息,該司或考慮在中國設下研發中心。12月15日當天,首席科學家Bill Dally在中國年度GPU技術大會上表示,中國擁有強大的人才儲備,我們希望在當地進行更多研發工作,接下來將考慮在中國建立研發實驗室,一切取決於我司招攬人才的進度。截至目前,這名代表人士還未提及在我國設研發中心的具體安排。
  • 京東全球購與日本多巨頭達成戰略合作
    京東全球購與日本多巨頭達成戰略合作 京東全球購與日本多巨頭達成戰略合作 2018-09-10 11:05:51  來源:搜狐科技   據悉,京東集團從9月3日起,連續與花王、三越伊勢丹、味之素AGF等日本國民巨頭達成了戰略合作,這一消息也在第一時間被《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此外,京東將在日本設立直採中心的消息也得到了證實,如此一來,拿下日本市場的京東全球購將再次夯實自己在跨境電商3.0時代的領先身位。
  • 以色列與中國走近,美國又酸了...
    美國這大禮也不是白送的。據以色列媒體爆料,借著這個機會,川普警告以方:少和中國來往,不然會損害兩國之間的安全合作。但是,以色列官方否認該報導真實性。 15日,以色列13頻道爆料稱,川普上月在白宮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並籤署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擁有「主權」的宣言後,稱「如果你不限制中以關係,美以在安全合作上必然受損。」
  • 42國計劃限制半導體零件出口,對中國軍工是否有影響?
    半導體出口禁令對中國軍工是否有影響?據美國媒體報導,在美國的主導下,歐美共計42個國家計劃在《瓦森納協定》的框架下限制武器級別的半導體零件的出口。而據分析人士所言,這樣的協定很顯然是針對有極大需求的中國和伊朗等國。
  • 日本半導體限制下,韓國欲向尖端科技投資14億,還與中企擴大合作
    據悉,韓國的這筆投資額包括支持在韓國國內擴大生產先進半導體材料,還會投入資金用於將技術與產品推向市場。 外界猜測,韓國斥巨資對自家的相關尖端科技產業增加投資,或許是為了讓自己處於更大的優勢中,從而避免陷入像今年7月日本宣布實行半導體材料限制的窘境。
  • 美國影業巨頭派拉蒙與中國電視新媒體企業達成版權合作
    新華網上海1月23日專電(記者許曉青)記者23日從上海廣播電視臺旗下百視通新媒體公司獲悉,該公司與美國影業巨頭派拉蒙公司已於日前正式籤署合約,啟動版權合作。
  • 中國機會來了?英國航空巨頭「撐不住」,或將裁員9000
    英航巨頭或被疫情拖累疫情的帶來給各國經濟帶來巨大的衝擊,此點在旅遊業方面呢尤其嚴重,各國互相限制出入境人員,甚至國內各地區進行人員流動限制,這讓旅遊產業鏈面臨嚴峻的形勢。旅遊業的衰弱帶來的是交通行業崩盤,國際地區間常用的航空業更是其中的重災區。
  • 40年前,日本半導體大佬們是如何遭到美國毒打的?
    二是嚴格限制外國晶片公司在日本設立分公司,如果非要設置,那麼不好意思,你生產的產品的市場份額要不能高於日本政府的要求,同時需要向日本公開核心技術。三是殺手鐧:政府主導企業合作。當時美國DRAM巨頭美光半導體的副總裁甚至義憤填膺的表示:今天的美光,就是明天的IBM(暗示未來日本人在PC市場也會打倒美國)!當然美國政府也早已發現端倪。1983年美國商務部已經認定,「對美國科技的挑戰主要來自日本,預計將來這種挑戰將涉及更大的範圍」。
  • 三個月損失上萬億,美國半導體行業損失慘重,日韓都抱緊中國大腿
    但是今年可就不太一樣了,今年發生了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全球衛生影響大事件,任何一個國家都被涉及,而半導體行業整個產業鏈更是一環接著一環,任何一環出事都會產生巨大的變革,最要命的是美國這樣的半導體產業大國,還實施了一些「限制」。
  • 松下退出,日本半導體還剩什麼
    松下電器公司不久前宣布退出半導體業務,將旗下相關工廠、設施及股份轉讓給臺灣企業新唐科技,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財經事件再次引發各界對日本半導體產業的關注。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過戰後的高速發展,半導體產業積蓄起驚人的出口競爭力,以DRAM為代表的半導體產品在世界市場的佔有率達五成以上。在那個巔峰時代,松下被視為全球晶片製造巨頭。
  • 中國汽車巨頭轉產口罩,美國送上70億訂單!日本也發來合作信號
    據澎湃新聞4月21日報導,近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對我國汽車巨頭比亞迪送上了一筆價值達10億美元(折合約70.7億元人民幣)的口罩訂單。據悉,這筆訂單將由比亞迪在美國當地的一家子公司負責採購。比亞迪每月將幫助加州購買1.5億個N95,5000萬個外科手術口罩直到今年6月底,從而進一步滿足加州對口罩的需求。
  • 美國擴大對華出口限制,涉飛機部件和半導體設備
    路透社當地時間4月27日報導,美國政府周一表示,將對向中國的出口施加新的限制,包括民用飛機零部件和半導體生產設備等。延伸閱讀美國限制AI軟體出口,商務部:望糾正錯誤做法1月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美國政府發布的一份旨在限制人工智慧軟體出口條例」相關問題,稱希望美方糾正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的錯誤做法,為各國企業開展正常的貿易與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 日本樂天LIFULL STAY與中國分享住宿巨頭途家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拓民宿市場
    已與中國民宿巨頭「途家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 2016年在日本成立了子公司。據悉,途家將力爭到2025年在日本登記的房源達到20萬套。 「樂天LIFULL STAY」還宣布與美國以及臺灣的民宿中介公司也達成了合作,擬與其他公司廣泛合作來追趕位於領先地位的美國民宿巨頭「愛彼迎(Airbnb)」。隨著規定民宿營業標準的新法《住宅住宿事業法》最早於2018年初實施,樂天將開通專用網站。
  • 日本跟風美國限制中企?中國不是軟柿子!
    日本對IT領域的外資限制的內容近日,《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日本財務省和經濟產業省計劃最早將於2019年擴大對IT領域的外資限制,意在防止日本技術外流,日媒稱,所謂的外資針對的就是中國。眾所周知,日本《外匯及外國貿易法》把武器、飛機、核能等相關行業設定了投資限制,但現在日本認為半導體等IT相關業務可能與安保和網絡恐怖襲擊有關。
  • 封堵升級:美日等42國技術管制,試圖切斷中國半導體材料供應
    近日,《瓦森納協議》中的美國及日本等42個國家決定將出口管制範圍,擴大到所謂可轉為軍用的半導體製造材料及網絡軟體。分析指出,此舉旨在防止技術外流到中國以及朝鮮等。報導分析稱,這一舉措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技術外流到中國以及朝鮮等國。資料顯示,世界主要的工業設備和武器製造國在1996年籤署《瓦森納協議》,目的就是管制常規武器和軍民兩用等敏感技術輸往中國、朝鮮等國家。成員國除了美國、日本之外,還有英國、俄羅斯、印度和韓國等。
  • 突發:日本巨頭宣布將英國部分生產線轉回國!原因與中國有關?
    據《信報》網站8月26日最新報導,日本汽車巨頭本田突然宣布,明年將關閉英國南部的工廠,同時將部分四輪車生產線轉移至日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據悉,歐洲當地有戴姆勒、寶馬、奔馳等傳統汽車巨頭,本田汽車在歐洲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因此本田去年2月份就決定關閉歐洲四輪車的生產線,希望把精力集中在運營中國、美國汽車市場上,尤其是中國。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繼續蟬聯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全年銷量達2576.9萬輛。
  • 中俄達成890億合作、中國高鐵巨頭即將上市、中越輕軌項目9次延期
    美科技巨頭中斷合作下,華為應對方案即將推出今年5月,為了阻礙美國科技巨頭谷歌宣布不再向華為提供GMS(谷歌移動服務)。分析指出,此舉意在阻止華為在海外出售的智慧型手機。然而,這才過去7個月左右的時間,華為的應對方案即將推出。
  • ...韓國:限制半導體、OLED 出口;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等音頻 App...
    日本制裁韓國:7 月 4 日起限制半導體、OLED 材料出口據日韓多家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將於 7 月 1 日宣布,7 月 4 日起日本將對韓國執行經濟制裁,限制日本半導體材料、OLED 顯示面板材料的對韓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