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國計劃限制半導體零件出口,對中國軍工是否有影響?

2020-12-16 1號哨所

半導體出口禁令對中國軍工是否有影響?據美國媒體報導,在美國的主導下,歐美共計42個國家計劃在《瓦森納協定》的框架下限制武器級別的半導體零件的出口。而據分析人士所言,這樣的協定很顯然是針對有極大需求的中國和伊朗等國。《瓦森納協定》有42個締約國,一些晶片製造技術強國如美國,英國,日本,韓國,荷蘭等皆在其中。在美國的主導下,該協定一直被用於管控軍事技術的出口。

例如之前美國就限制德國,法國,日本,捷克,瑞典等製造業強國向中國出口武器級的精密加工工具機,致使中國在武器加工精度上落後於全球。軍工業限制出口既包括雷達等整件,也包括各類精密加工設備。而如今美國將半導體製造技術和成品也加入了限制名單,顯然是看到了中伊等國在雷達,飛彈等高技術裝備上的進步後,感到被追趕的焦慮。

近年來美國在波斯灣與伊朗的對峙中屢次吃虧,從天價的無人機被擊落,到基地被飛彈雨襲擊,甚至還有無人機被伊朗強制俘獲的尷尬經歷。這令多年來沒有對手的美軍感到了處處碰壁的感覺。因此加強半導體技術出口管控也是美國必然要做的應對了。

需要注意的是《瓦森納協定》其實嚴格意義上並沒有強制禁止出口的法律效力,其主要條款是要求締約國在出口限制產品時需要透明公開,向成員國通報。而如果其他成員國認為該項出口是不適宜的,則可以向該國施加壓力。美國就曾經多次向製造業強國捷克施加壓力取消對中國的裝備出口。

而俄羅斯和烏克蘭等並不依賴美國的國家雖然也是締約國,但其出口自然會自由一些,僅需按透明原則進行公開就好。如中國的艦用燃氣輪機,渦扇發動機等產品大量採購自烏克蘭。而飛機和飛彈等先進裝備也源源不斷地從俄羅斯進入中國。因此從原則上講該協定是一個約定框架,但執行起來更多的還是看締約國各自的實力和話語權。

其實中國的軍工企業面對進出口限制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很多軍工企業的負責人都表示過自己就職的企業早就被美國單列入了限制名單。因此中國的各大軍工企業堅持自主發展也是一直以來的堅定路線。由于堅持軍民結合,在民間電子產業大發展的同時,中國的軍工企業也同樣是受惠者。比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已經能生產晶片行業的多種製造機器。中國很多民間企業都能為軍方提供半導體部件,只是由於國產的良品率不高,其最終採購價格往往反而會高於進口產品。

之前就有很多媒體曝光過中國的飛彈武器有不少日本的零部件,正是因為日本大企業生產的零部件成熟可靠價格低。如果轉為內購,中國企業也可以提供同類型產品,只是價格更高,壽命更低,故障率更高。因此用半導體圍堵中國會降低中國軍工的生產效率,但不可能阻斷中國軍工的發展。而中國的半導體製造技術雖然離世界頂尖尚有差距,但堅持獨立自主的國企一直在進步,沒可能退步。我們也希望像華為這樣的企業能越來越多。而隨著差距的日益縮小,這樣的限制也終有一日會變成一紙空文。(軍務魚)

相關焦點

  • 封堵升級:美日等42國技術管制,試圖切斷中國半導體材料供應
    近日,《瓦森納協議》中的美國及日本等42個國家決定將出口管制範圍,擴大到所謂可轉為軍用的半導體製造材料及網絡軟體。分析指出,此舉旨在防止技術外流到中國以及朝鮮等。1/ 42國技術管制,遏制中國據日本共同社23日報導,為加強防備轉為軍事用途及網絡攻擊,美國及日本等42個加入《瓦森納協議》的國家已擴大管制範圍,新追加了可轉為軍用的半導體基板製造技術以及軍事級網絡軟體。
  • 喵博士資訊|美日等42國加強禁止半導體材料出口到中國;電商平臺已...
    中國鐵塔表示,恩施鐵塔公司工作人員立即前往該村進行現場了解,其實全村大部分地方都有信號,因地勢問題,這6個孩子家裡信號較差,不能滿足上網課的條件,於是開啟了艱難的「野外課堂」。四面來聲美日等42國加強禁止半導體材料出口到中國近日,《瓦森納協議》中的美國及日本等42個國家決定將出口管制範圍,擴大到所謂可轉為軍用的半導體製造材料及網絡軟體。分析指出,此舉旨在防止技術外流到中國以及朝鮮等。
  • 馬來西亞「封國」,菲律賓「封島」!對半導體產業鏈影響有多大?
    昨日(3月18日),馬來西亞政府正式開始「封國」,以應對新冠疫情。而作為全球半導體封測的重要基地之一,馬來西亞計劃實施的長達14天的「封國」策略,或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造成不利影響。同樣,菲律賓呂宋島上也有不少被動元器件工廠和封測工廠,而且其長度一個月時間的「封島」,也將會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造成負面影響。
  • ...韓國:限制半導體、OLED 出口;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等音頻 App...
    日本制裁韓國:7 月 4 日起限制半導體、OLED 材料出口據日韓多家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將於 7 月 1 日宣布,7 月 4 日起日本將對韓國執行經濟制裁,限制日本半導體材料、OLED 顯示面板材料的對韓出口
  • 報導稱:日本對韓國半導體限制,三星電子從西安訂購高純度氟化氫
    據BusinessKorea報導,為應對日本對韓國半導體材料的出口限制,SK海力士已經開始測試從中國進口的氟化氫材料,同時三星電子最近也從西安大規模訂購了高純度氟化氫。 但正如之前所說,半導體工藝是極其複雜的,選用任何材料都需要很長時間的驗證,尤其是氟化氫材料的純度要求極高,長期的供應鏈變更仍需耗費一定時間。 日擬擴大出口限制、下周起恐涵蓋上千項商品! 日韓貿易戰毫無緩和跡象,韓媒指稱,日方有意把南韓移出「白色名單」;如果成真,將有上千項的日本輸韓商品遭受出口管制,會對南韓造成難以估計的傷害。
  • 日本制裁韓國:限制部分半導體、OLED材料出口
    高純度氟化氫」等3個品種,如果該措施得以實施,可能會對韓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據韓聯社報導,日韓政府高層在G20峰會上又針對「二戰」勞工賠償事件進行了談判,但是雙方沒有談攏,導致日本採取對韓國出口限制的措施。據悉,日本政府將於7月1日正式公布這一消息。據韓聯社報導,因為這不是全面禁止出口,只是加強程序,因此眼下韓國業界不會有太大損失,但也不能排除隨著韓日關係的發展,狀況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
  • 美國擴大對華出口限制,涉飛機部件和半導體設備
    路透社當地時間4月27日報導,美國政府周一表示,將對向中國的出口施加新的限制,包括民用飛機零部件和半導體生產設備等。美國商務部一名代表表示,該部門不清楚實施再出口許可證措施對經濟的影響,將允許一個意見徵詢期來收集有關擬議變更規則的信息。路透社稱,上述限制性措施從去年就開始制定,美國官員在三月下旬決定予以推進。
  • 中美貿易戰對半導體產業鏈有何影響?
    打開APP 中美貿易戰對半導體產業鏈有何影響?同時,由於美國限制中國半導體企業在美投資及開展業務,導致國內半導體產業向高端技術領域的直接投資和技術受讓形成實質障礙。 具體來看,在半導體領域,美國加徵關稅的主要對象為半導體相關設備及零部件、集成電路及零部件(處理器和控制器,存儲器,放大器等)、LED、光敏半導體器件、微波器件、分立器件、雷射設備,印刷電路板和組件等。
  • 14國限制出口糧食後,義大利大米進入中國!袁老表態……
    摘要:14國限制糧食出口後,義大利大米獲準入華、越南也恢復大米出口……|越南恢復大米出口【中油網】訊:近一個月裡,14國為了保障自身糧食安全,陸續加入到限制糧食出口的行列中。其中越南在限制大米出口後,很快就反悔了。要知道,在多國宣布限制糧食出口後,國際大米價格大幅上漲。面對這一賺錢的好機會,越南大米出口商們都不太願意低價向國家交付大米。
  • 捷克軍工的沒落:巔峰時,軍火出口佔世界30%多,如今輝煌不再
    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捷克繼承了奧匈帝國時代的軍工產業。此後,英法為了遏制德國,而將捷克斯洛伐克拉進了「小協約國」集團。得益於英法的支持,捷克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20世紀上半葉,捷克的軍工生產成就有目共睹。當時,捷克擁有全歐洲名列前茅的兵工廠——斯柯達工廠。
  • 日本提出將韓國剔除白名單,還要擴大出口限制,文在寅發出警告
    日本繼宣布加強三種半導體核心原料對韓出口管制,隨後又提出要將韓國從「安全保障出口白名單」移除。對此,韓國總統文在寅警告,日本的做法將給日本經濟帶來更大損失。日本在本月1日宣布加強三種半導體核心原料對韓國的出口管制,隨後又提出要將韓國從「安全保障出口白名單"中移除。
  • 中國半導體崛起的四大障礙
    作為國家集成電路計劃。他們在半導體行業的廣泛目標包括:到2025年滿足中國70%的國內需求,到2030年達到該行業所有領域的國際領先技術。半導體行業政策在中國已有40多年的歷史了,而這些最新目標大部分是對長期目標的重述,該目標旨在提高這些技術的國內產能。
  • 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開始限制糧食出口
    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上的27個國家正處於糧食危機的風口浪尖,作為全球小麥第一出口國的俄羅斯備受關注。 日前,俄羅斯政府頒布命令,要求俄經濟發展部就實行糧食出口配額管理事宜向歐亞經濟委員會作出通報,並向歐亞經濟委員會提議,對歐亞經濟聯盟糧食出口採取臨時性數量限制措施。
  • 美日半導體逆全球化狂飆!
    此前臺積電僅在美國華盛頓卡瑪斯有一座8英寸晶圓廠,在德州奧斯汀和加州聖何塞有設計中心。▲臺積電在卡瑪斯的晶圓廠5月15日,臺積電宣布在美國聯邦政府和亞利桑納州的支持下,計劃投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與運營一家採用5nm製程技術、月產2萬片晶圓的的先進晶圓廠。該廠預計在2024年建成投產。
  • 今年前7月,臺灣42.7%的商品出口到中國大陸
    最近兩岸或中美政治問題雖然紛紛擾擾,但經濟活動仍有一定規律,貿易數據顯示兩岸經貿往來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今年7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125.8億美元(歷年單月第3高),較上年同月增加了12.7%,1-7月累計對大陸出口794.3億美元,則是創下歷史新高。
  • 石油出口佔GDP40%?沙特宣布一個決定:對中國等49國開放旅遊籤證!
    作為沙特的重要石油買家,中國也成為首批被允許的國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沙特還強調,將放鬆對女性遊客的穿著限制,但還是要滿足「得體的衣著」要求。一直以來,沙特都被譽為「最難進入的國家」。受當地文化影響,沙特從不籤發旅遊籤證,此前沙特的籤證僅對外籍勞工和商務人士等開放,而且費用昂貴,極其難籤。
  • 越南半導體一瞥
    HCMC人民委員會於2018年7月10日發布決定,啟動``孵化2017-2020年國內半導體業務''計劃。SHTP的孵化中心(SHTP-IC)在SHTP的管理委員會的監督下負責此項目。 報告顯示,2019年,孵化研究成果的商業化帶來196億越南盾(約合851,000美元)的收入。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0期:大手筆!傳AMD計劃300億美元收購...
    中芯國際確認遭美國出口限制:正評估影響中芯國際在港交所公告,經過多日與供應商進行詢問和討論後,公司知悉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已根據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向部分供應商發出信函,對於向中芯國際出口的部分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會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須事前申請出口許可證後,才能向中芯國際繼續供貨。
  • 韓國出口江河日下八連降?半導體拖後腿!韓企欲依靠中國!
    按照這種趨勢,7月整月出口同比減少的可能性極高,這將會是韓國出口連續第8個月下滑。從出口對象國來看,面向中國的出口同比減少31.8%,為74.1億美元;面向美國出口減少19%,為15.4億美元;面向歐盟和日本出口分別減少12%和11%。面向越南出口連續第三個月增加,漲幅為7.7%。
  • 歐洲17國集體行動,半導體行業陷入僵局,而中國正在自給自足
    事實上,美國的規則之所以能發揮作用,就是通過限制臺積電出貨來實現的,因為之前臺積電一直承擔著為華為代工晶片的重任。 據外媒報導稱,最近歐洲17國集體行動,宣布了將加大對歐洲半導體產業投入力度的決定。據了解,這17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它們準備為半導體行業投入1450億歐元,約合11500億人民幣,這無疑是一筆非常恐怖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