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出世衛組織會導致其總部遷都嗎?如果遷都,會去哪裡?

2020-12-18 千佛山車神

7月6日美國政府藉口世衛組織在處理新冠疫情上偏袒中國,因此正式宣布退出世衛組織,引發國際社會的軒然大波。

(川普又退群了)

世衛組織是聯合國下屬的一個機構,由於聯合國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很多人便認為世衛組織總部也在紐約,所以美國退出世衛組織後,世衛組織總部必然會「遷都」,而遷都的目的地一定是北上廣深。

對此先請大家冷靜一下,世衛組織雖然是聯合國的下屬機構,但世衛組織的總部並不在紐約,而在瑞士的日內瓦,所以無論美國是否退出世衛組織,跟世衛組織總部所在地沒有任何關係。

(位於日內瓦的世衛組織總部)

再者,就算世衛組織的總部在美國,即便美國退出世衛組織,世衛組織總部也不會隨意動遷,因為美國的退出不會妨礙世衛組織在當地的辦公,世衛組織完全沒有撤離的必要。

而退一萬步說,就算世衛組織總部打算遷都,也肯定不會去歐美以外的地方,這個不必抬槓,當前世界上重要的國際組織基本都在歐美。

(聯合國的15個下屬機構總部都在北美和西歐)

(聯合國下屬的基金和公署總部也基本上都位於歐美,三處位於非洲肯亞首都奈洛比和巴勒斯坦)

從聯合國總部的分布地區可以看出,當前重要的國際組織基本都在北美和西歐,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世界近代史就是有歐美所主導的,歐美國家的影響力更大一些。

第二,目前大多數國際組織都是在歐美成立的,自然把總部放在歐美地區。

現如今,國際組織總部最多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和瑞士,此外英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荷蘭等國也雲集了許多國際組織總部。

那麼除了歐美以外,其他地區國際組織總部多嗎?說實話,還真不多,或者說幾乎沒有,就連東京也沒有啥像樣的國際性組織總部。

當然,我國境內也是有國際組織總部的。目前我國境內有一個國際組織總部,叫國際竹藤組織。

(國際竹藤組織徽標)

另外我國還有一個聯合國下屬機構——聯合國亞太農業工程與機械中心,該組織隸屬於聯合國亞太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屬於區域性組織,以上兩個組織總部都設在北京。

相關焦點

  • 美國退出世衛組織,世衛組織總部要搬遷嗎,遷往何處,誰說了算?
    對世界衛生組織擁有最大話語權的成員國美國「退群」了:美國7月6日通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美國正式退出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7月6日生效。美國的退群會促使其他大國在世衛組織的影響力相應上升。那麼,世衛組織會不會搬遷總部?會搬遷去哪個國家?
  • 如果朱元璋時期就選擇遷都北京,燕王朱棣還有機會造反嗎
    等到了朱棣靖難之役之後,便遷都到了北京,而北京也開始成為了大明的政治、軍事中心。如果說在朱元璋的時候就將京城遷都到了西安或者北京,那麼燕王朱棣還有機會造反嗎,還有機會從朱允炆的手中奪取皇權嗎。接下來我們就按照朱元璋遷都北京之後的政治形勢分析一下朱棣是否還有機會造反。
  • 委員建議遷都南陽襄陽盆地 專家:遷都純屬八卦
    此前,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鬥在網上發出醞釀已久的遷都建議書:「中國北方的生態環境已經瀕臨崩潰。我們呼籲:把政治首都遷出北京,遷到中原或南方。」 並上書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建議分都、遷都和修改憲法。  遷都,到底可行嗎?  關於委員遷都的建議,網友紛紛在河南商報官方微博跟帖熱烈爭論,叫好者有之,批評者也有之。
  • 如果英國人當年遷都美國,能否將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延續至今?
    隨後,國家政權所掌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地區,其政治經濟文化,都是向首都看齊的。每一個地區,不管這個地區在首都的標準下如何地被同化,都有著自身的特色以及利益,其滋養的人口也會被打上這個地區的烙印。從上面這個定義看,英國要遷都,其所面臨的問題就太多了。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遷都之後的英國還是英國嗎?英國之所以是英國,他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被打上了倫敦的烙印。
  • 殷商經歷了好幾次遷都,到了盤庚的時候為什還要遷都
    傳說簡狄等三個人到河裡去洗澡,看見燕子掉下一隻蛋,簡狄就揀來吞吃了,因而懷孕,生下了契。契長大成人後,幫助禹治水有功,舜帝於是命令契說:「現在老百姓們不相親愛,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之間五倫關係不順,你去擔任司徒,認真地施行五倫教育。施行五倫教育,要本著寬厚的原則。」契後來被封在商地,賜姓子。契在唐堯、虞舜、夏禹的時代興起,為百姓做了許多事,功業昭著,百姓們因而得以安定。
  • 世界最喜歡遷都的國家:至今已遷都32次,如今又考慮耗資千億遷都
    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首都是國內最重要的城市,如果不是這樣的城市影響戰爭和政權的變化等國家命運的大事,就不能簡單的遷都,你知道,我們國家有很長的歷史,所以很多城市都成了首都,大家都知道西安、南京、北京等地,但是,這個數量比現在所說的這個國家還要少,所以這裡被稱為最喜歡的遷都國,這裡是伊朗
  • 如果不遷都,總統府就沒了
    11月4日,美國正式通知聯合國,啟動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進程。與美國「退群」同時受到關注的,還有全球變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來自「美國氣候中心」發布的科學報告指出,預計在2050年之前,也就是未來31年內,全球各大城市都面臨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威脅。其中,泰國、孟加拉國、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一些亞洲國家將有超過1/10的民眾受到影響。
  • 盧武鉉曾提議遷都首爾到世宗,為何不成功?美國:不可能完成創舉
    世宗有首爾的城市規模嗎?那裡能夠打造成千萬人口級別的城市嗎?千萬人的安家費用,政府掏得起嗎?幾個問題也難住了盧武鉉政府,原本按照計劃,政府承擔一半左右的費用,另一些費用由財閥勢力來提供,但是財閥已經表明態度,不會掏錢,如果非要遷,政府還得給自己錢。 所以說,在遷都問題上,盧武鉉政府其實是被擺了一道,但是政治這個東西,你也沒地去說,畢竟民眾不了解上層爆發的矛盾。
  • 美國退出世衛到底會有什麼後果?這一軍備大國對世界有多少貢獻?
    近日,川普提出退出世衛的消息震動了整個國際社會,在國內,也引發了網民們的熱切討論。而就在前幾日,美國退役四星上將鮑威爾對川普在疫情期間的所作所為提出強烈譴責,認為川普背離憲法,更有很多美國網友認為川普或將帶領美國走向全面倒退的路!
  • 揭秘:印尼泰國都要遷都?遷都背後的政治經濟學
    遷都是何等大事,作為一個政治家,豈會僅僅因為懷念家鄉的風物民俗而擅動?趙匡胤為何要遷都,先把這個問題拋在一邊,看看反對者的意見。趙匡胤的遷都計劃剛一提出,便遭到了眾多大臣的反對。其中一個叫李符的官員列舉了遷都洛陽的八大障礙,其要點是洛陽久經戰亂已破敗不堪,如果遷都洛陽,成本極其浩大,軍民也經不起折騰。
  • 明朝遷都,究竟利大弊大,真相原來如此
    幽雲地區自從後晉失去到明朝回歸中央漢人政權已經快要有500年了,不定都北京,依靠首都的作用去凝聚北方的人心,北方很容易就失去。北方一旦失去,南方也不保。只能說明軍戰鬥力由於衛所制敗壞一代不如一代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沒有強有力的武力保障,定都在哪裡都是沒用的。
  • 印尼遷都後,大城市病就能一勞永逸嗎?
    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最近發布了遷都計劃,新首都將位於加裡曼丹島。印尼為何要遷都?雅加達存在著什麼樣的大城市病?遷都能夠解決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嗎?我們又能從中吸取到什麼樣的教訓?撰文| 徐悅東據新加坡《今日報》報導,7月30日,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計劃搬遷其行政中心。
  • 淺談孝文帝遷都與北魏政權的覆滅
    孝文帝即位後,在馮太后的輔佐下,一步步進行了社會改革,北魏的社會經濟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親政後更是一舉定下遷都洛陽的舉措。然而遷都之後,北魏卻日益走向衰敗。今天,筆者來和大家談一談為何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民族矛盾緩和,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而北魏政權卻遭到了覆滅。
  • 美國退出世衛,中方與世衛磋商新冠科學溯源,蓬佩奧還在說三道四
    本月7日,美國政府正式對外宣布了退出世衛組織的消息。儘管美國退出世衛組織,的確會對全球疫情防控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大家對於這個消息一點都不悲傷,甚至還會覺得有些高興,因為終於可以不需要再忍受美國的胡攪蠻纏了。
  • 印尼遷都
    為了減輕這個巨大都市的各種壓力,印尼政府考慮遷都已久。  一、遷都原因概述1. 四、地下水開採過度 導致地面沉降雅加達有6成左右的居民無法直接享受到淡水供應,只能自己抽取地下水,而過度抽取地下水,又導致地下水系被掏空,引發嚴重的沿岸地區海水倒灌和地面塌陷現象。
  • 美國將退出世衛,臺灣將何去何從?
    (來源:網絡)中國臺灣網5月31日訊 美國總統川普29日突然宣布美國將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並切斷資金,一直緊跟美國腳步,借疫情炒作世衛話題的臺灣將何去何從成為島內輿論關注焦點,各方觀點不一。綜合臺媒報導,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及,美國宣布終止與世衛組織的關係,是否會影響到臺灣在面對全球疫情時的資訊分享,陳時中表示不受影響。若美國建立新平臺,臺灣應積極爭取參與。但臺灣外事部門則回應,事關重大,將透過不同管道了解美國退出世衛的後續影響及其他所謂「國際友人回應」擬定對最佳策略,在其他所謂國際友人尚未響應之前,目前暫不評論。
  • 若趙匡胤遷都洛陽或長安,北宋會延壽100年嗎?
    如果在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打到汴京,汴京守軍只能靠自己的精神和敵人硬拼。可結果呢?1127年的靖康之變不就證明了嗎?一個國家選擇首都,其不僅要考慮平時,還得考慮戰爭時期敵人打來了怎麼辦。如果宋朝遷都到洛陽或長安,其守軍只要能憑藉著天險死守,國家根基就安全很多。
  • 印尼耗資高達2340億遷都,能解決「城市病」帶來的困擾嗎?
    而其周邊的大雅加達地區也因為擁有3000萬的人口,成為世界上的第二大都市圈。因此,雅加達巨大的人口壓力給該城市帶來了一系列擁擠、汙染、地下水位下降等問題。 面臨著巨大的城市發展壓力,2019年印尼提出了要把首都從雅加達遷都到東加裡曼丹省。這個國家耗費巨資遷都,能解決"亞洲城市病"帶來的困擾嗎?
  • 60年遷都計劃終落地 印尼為何如此執著於遷都?
    據美國CNN新聞報導,4月29日的內閣會議後,印度尼西亞國家發展計劃部長班邦·布羅佐內戈羅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總統維多多已經決定將首都遷離人口稠密的爪哇島,這是一個重要的決定。」但他表示,政府尚未選擇新的地點。
  • 印尼宣布遷都,也來說說中國古代有哪些舉足輕重的遷都史
    2019年8月26日,印尼總統佐科宣布國家遷都計劃,新首都位於婆羅洲東加裡曼丹省,距離雅加達1400公裡。根據規劃,2024年政府機關陸續遷入新首都,遷都預計耗資2340億元。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遷都的記載,背後存在著複雜的利益博弈和戰略轉移,其原因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