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市場概況
麵包需求量逐年上漲。
高級吐司;甜麵包、調理麵包、菜餚麵包;三明治三大品類帶動行業發展。
量販店(批發超市)和便利店佔據6成烘焙市場
咖啡店、餐飲酒店和網絡銷售的市場佔比長足的提升。
麵包市場歷史演變
2000年以前
郊外大型門店是主流模式
菠蘿包、咖喱麵包是爆品
2000—2005
海外知名品牌登陸日本
歐式麵包獲得追捧
日歐融合類烘焙產品產生
2006—2010
低溫長時間發酵
更多的水分
更Q彈的口感
2015至今
外觀好看、衝擊力強的產品更受歡迎。
消費者更加注重購買和用餐體驗。
全球性原料不足導致原料價格上漲
便利店產品品質提高
新型門店突起(如:多拿滋專賣店)
烘焙店銷量受到衝擊。
禮盒文化興起,銷量以每年10%的速度上漲。
流行西點演變
1990—2000
提拉米蘇、歐法式西點登陸日本
2000—2012
本土化西點佔據市場(生巧、生焦糖蛋糕)
2013至今
美式西點逐漸流行(塔類)
具有日式特色的專賣店出現(可麗露/多拿滋專賣店)
代表性流行西點
蛋糕卷(2009):各類蛋糕卷及其變種席捲烘焙業
半熟芝士(2009至今):細滑、流心、半熟概念深入人心
享樂類產品(2012至今):消費者享受產品的同時注重動手樂趣其中巧克力小火鍋是代表產品
節日特供甜品:在特定的話題性節日推出相應的西點
以萬聖節、情人節、聖誕節西點最受關注。
美式甜品(組合類甜品):流行於國外關注度高易成爆品。
外形好看具有衝擊力。
棉花糖類產品:輕盈的口感、可塑性強、產品形式多樣。
焙烤類產品新思路
組合類產品:
結合日本國情給消費者新體驗
產品種類增多刺激消費,
如中國引進的牛角多拿滋
傳統產品新編排
再生麵包:
邊角料利用和二次加工出新產品
冷藏麵包:
應對銷售淡季夏季推出冷藏食用麵包
開發重點
有市場需求、可長期性生產
外因:消費者能否感受到價值、能否滲透市場、能否吸引眼球、是否區別於其他產品
內因:能否生產、可否獲利、生產銷售開發是否聯動、如何進行銷售
優秀案例:
如改良麵團,僅從麵團的口味上進行改良,此時產品的理念和宣傳便重要。宣傳需把改良的理念與消費者進行解釋,如裡面使用何種特殊原料或者運用何種特殊的製法。品牌高級化需要要被廣大的消費者所周知。
把一款產品進行升級包括三個方面:高價位、高附加價值以及和其他產品的差別化。
趨勢遐想
產品應該更上鏡,更吸睛、更有趣、更具現場感
健康產品將成主流
網紅產品將逐年增加
人民生活形態變化快,每個烘焙人都要跟上時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