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祠一佛一世界
看山看水看聖人
老醋拉麵舌尖享
覽盡太原錦繡城
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本周邀你走進太原,縱覽山水人文,品味特色麵食。
體驗一:一祠一佛一世界
一祠
聞名遐邇的太原晉祠,是後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因唐叔虞被封於唐,故稱「唐叔虞祠」,也稱晉王祠。
關於晉祠的創建最早可追溯至「剪桐封弟」的故事,一般認為在北魏之前。晉祠「三寶」中,聖母殿是中國現存宋《營造法式》典型的實物例證,魚沼飛梁則是「中國古代立交橋」,獻殿形如一座涼亭,靈巧而豪放,保持了金代建築特點。晉祠「三絕」中有「晉陽第一泉」難老泉、3000多年的歷史的臥龍周柏、還有我國古代泥塑的精品宋塑——泥塑彩繪人像。
一佛
蒙山大佛位於太原市西南約15公裡處的蒙山景區,大佛開鑿於北齊天寶二年(公元551年),比四川樂山大佛早16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摩崖石刻佛像。據《北齊書》「幼主恆紀」中記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來到這裡,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將淨化心靈,釋放天性,回歸自然,忘我於塵世喧囂,這是行走在蒙山最貼切的感受。
體驗二:一山一河一聖人
一山
天龍山石窟的人文歷史始於北朝東魏時期,現有石窟寺、廟宇、古塔碑刻、遺址遺蹟等幾十處,早在明代便形成了著名的天龍古八景。「高歡暑宮」「佛閣停雲」「崇山環翠」「龍池靈澤」等都讓人流連忘返。
一河
汾河,山西的母親河。汾河水穿太原城而過,滋潤著并州大地。總全長超過33公裡汾河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來到這裡,走進雁丘,你可以深切感知元好問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夕陽西下時可欣賞「古晉陽八景」之一的「汾河晚渡」,夜幕下的汾河,更是格外美麗,兩岸建築燈光璀璨,造型美觀的一座座跨河大橋,使得這座城市更加的迷人。
一聖人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化名人。在三晉文化史上,傅山先生是一座豐碑,令人敬仰。
碑林公園至今存留有傅山先生的墨寶。太原人家喻戶曉的「頭腦」也是傅山先生為孝敬母親而獨創的秘方,養生功效令人稱讚。為紀念傅山先生誕辰400周年而建的中華傅山園,坐落於太原市西北尖草坪區西村,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進入園中,沿著牌樓、明境臺、傅公祠、狀元橋等一路走去,感受傅山先生清雅高潔的精神世界。
體驗三:一醋一面舌尖享
一醋
山西老陳醋聞名全國,它的生產至今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譽。山西老陳醋以色、香、醇、濃、酸五大特徵著稱於世。醋古稱醯,又稱酢。《周禮》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記載,由此可見,我們西周時期已有釀造食醋。晉陽(今太原)是我國食醋的發祥地,史稱公元前八世紀晉陽已有醋坊,春秋時期已遍布城鄉,至北魏時《齊民要術》共記述了二十二種制醋方法。當時,制醋、食醋已成為山西人生活中的一大話題。《本草綱目》等古籍中有許多關於醋的記載,民間中流傳著許多關於醋的掌故。
承載山西老陳醋美名的非太原醋莫屬,在太原醋的大家族中,有水塔、東湖、紫林、寧化府益源慶等多個品牌。太原醋是一種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餐桌邊不可或缺的調料。酸且濃香的醋不僅是太原飲食文化,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取代的元素。
一面
天下麵食在山西,山西麵食數太原。老舍先生在吃了麵食後,留下名句「駝峰熊掌豈堪誇,貓耳撥魚實且華」;南菜專家宋憲章在品嘗太原麵食後欣然而題:「天下麵食數太原,山珍海味難比鮮,味壓神州南北地,舌上涇渭天上天」。
太原麵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可考算起,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以麵條為例,東漢稱之為「煮餅」;魏晉則名為「湯餅」;南北朝謂「水引」;而唐朝叫「冷淘」……。太原麵食名冠天下,製作方法獨特,澆頭菜碼考究,有拉麵、刀削麵、刀撥面、剔尖、擀麵、撥面、揪片、貓耳朵、擦面、河撈等280多個品種,一面百吃,百面百做,創造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被美食專家譽為山西飲食文化之靈魂。來到太原,在品嘗麵食美味的同時,還可以觀賞精彩的面藝表演,「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其中刀削麵技法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