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粉摻西藥成海外代購保健品,一粒成本四五毛最高能賣80元

2020-12-12 環球網

號稱「不搞虛假宣傳、不搞仿冒貼標、不欺騙消費者」,打著美國、日本代購的幌子,藥店購買西藥,換個包裝,搖身一變成為美國、日本代購的保健品。五顏六色的美容膠囊,其實是果蔬粉摻著西藥,成本4、5毛錢一粒,微商團隊最高一粒竟賣到80元!

9月18日,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法院依法對宿城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熊偉等12名被告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銷售偽劣產品罪和生產、銷售假藥案作出一審判決,12人團夥中最高的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八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百二十五萬元。同時,檢察機關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12人在國家級公開媒體上公布銷售BB溶脂減肥膠囊的違法事實,向消費者提示產品存在的危害以消除危險,並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庭審現場,團夥中12人分別接受法律審判

賣唇膏的,改行產銷減肥產品

據了解,1985年出生的熊某,初中畢業後就到KTV做了服務生。年紀漸長的熊某,看到周圍的小夥伴都漸漸發達起來,覺得自己也要做一番自己的事業了。因為沒有特長,沒有文憑,熊某便考慮開一個網店,銷售自製手工唇膏。

但一段時間下來,生意冷清,熊某開始四處搜索發家致富秘籍。在聽說有人網上售賣利尿劑後,熊某發現其中存在商機,便到藥店購買呋塞米片、氫氯噻嗪片等西藥,換個印著英文、日文的包裝,打著美國、日本代購的幌子,開始在網上大肆銷售。

2015年5月的一天,做微商的王某通過網絡聯繫到熊某。王某稱自己賣減肥產品,希望熊某可以為自己生產通過排尿進行減肥的膠囊,兩人心照不宣,開始謀劃更大的「事業」。

2015年7月,熊某在網上購買了生產機器、打碼機、熱封機、膠囊填充板等生產加工設備,還買來填充物、膠囊外殼等原料,在四川綿陽市自家的平房內,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沒有配方,都是能吃的。」熊某說,加工的膠囊都是自己隨意將麵粉和西藥摻在一起的,沒有配比標準,自己也試吃過,除了一夜要小便六七次,身體也沒有其他不適。熊某加工生產出來的膠囊,部分批發給微商王某,部分放到自己的網店銷售,打的旗號是「天然膳食纖維」「美國、日本代購」。

隨著王某微商團隊的擴大,王某和熊某開始籌劃為客戶「私人定製」減肥產品,有專瘦腰的、專瘦腿的,還有瘦全身的。兩人還商量,為自己加工的產品取了系列好聽的名字,如「BB溶脂膠囊」「天使之吻」「美人制」等。

「摻的藥品都是一樣的。」熊某交代,「定製」的產品,都是同樣的藥品摻了不同顏色的果蔬粉,製成不同顏色的膠囊。平均一粒膠囊含有四五粒西藥成分,一粒西藥的成本只有1毛錢,剩餘的就是果蔬粉;而批發給微商王某,最貴的一粒減肥膠囊要到5塊錢!短短兩年的時間,熊某非法獲利300多萬元!

通過微商系統,層層代理大肆推廣

今年34歲的王某是山東人,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家裡做海鮮生意。在微商興起的時候,王某組建了自己的微商團隊。微商團隊實行「分銷代理」機制,分銷團隊人員遍及全國十餘個省市。

「自己設計名稱,讓廠家生產包裝盒。」王某交代,她和熊某設計了「系列」減肥產品,配套的包裝盒、藥瓶、防偽標識都是假的,包裝上英文、日文都是網上翻譯的,自己也不知道對錯。

為了取得消費者的信任,王某特意找廣告公司設計製作了日本EMS快遞單及倉庫發貨詳情,同時通過P圖,將自己的產品P到知名雜誌上,讓消費者感覺自己銷售點產品在日本或者美國很受歡迎。王某在微信群裡不定期發布買家秀廣告和客戶反饋信息。

12人分別受到法律的刑罰。

「主要靠走量,拿貨越多,代理層級越高,進貨價越低。」王某供述,她從熊某手中拿貨一般是1塊5或者2塊5一粒,她的微商團隊最底層代理拿貨,要40元一粒,而賣到消費者手中最高一粒達80元!

西藥直接更換包裝,「變身」洋減肥藥

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熊某從藥店或者醫藥公司購買呋塞米片、酚酞片等藥品,採取直接重新更換包裝或者將藥品打磨成粉灌裝膠囊等方式,將上述藥品重新設計外包裝(包裝袋或包裝瓶上貼有印製日文、英文等字樣的標籤),打造成「進口美國WATER利尿平衡濟/膳食營養補充劑/原裝100片包郵」、美國Puli普萊去水腫利尿劑平衡液、「No.1Style日本天然良品速瘦利尿劑膳食纖維30粒特價包郵」、「日本原裝No1Style清腸植物膳食纖維平腹宿便30粒可搭配利尿劑特價」等藥品,以從美國、日本等地代購藥品的名義在其註冊的淘寶店鋪「酗酒女郎」上以每瓶60元「進口美國WATER利尿平衡濟/膳食營養補充劑/原裝100片包郵」、每瓶180元「No.1Style日本天然良品速瘦利尿劑膳食纖維30粒特價包郵」、每瓶150元「日本原裝No1Style清腸植物膳食纖維平腹宿便30粒可搭配利尿劑特價」銷售給被害人曹某某、周某某等6人,銷售金額為4.5055萬元。

2018年3月10日,公安機關從熊某處扣押尚未銷售的普麗普萊利尿劑3824盒(每盒100粒呋塞米片)、利尿劑簡裝版284袋(每袋100粒呋塞米片)和利尿劑278瓶(每瓶30粒膠囊,膠囊顏色有紅色、白色和白綠三種)。100粒規格的盒裝和袋裝的利尿劑單價為30元至50元不等,30粒瓶裝的利尿劑單價為80元至120元不等,總價值約14.548萬元。

法網恢恢,團夥中12名分別獲刑罰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被告人熊某以非法牟利為目的,違反法律相關規定,未經許可生產、銷售保健食品,且在其生產、

銷售的BB溶脂減肥膠囊的過程中非法添加藥物成分,並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共計人民幣300萬餘元,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且屬於有「其他嚴重情節」。最終,法院一審認定被告人熊某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和生產、銷售假藥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六十萬元;犯生產、銷售假藥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十五萬元;實行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八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百二十五萬元。

法院一審認定王某等11名被告人犯銷售偽劣產品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至拘役六個月不等的刑罰,並分別判處數額不等的罰金;對被告人劉某某等4人適用緩刑;在緩刑考驗期內,禁止其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

團夥中12人接受法庭審判。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熊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被告人王某、樊某等11人銷售偽劣產品的犯罪行為,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損害了不特定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故向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法院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判令12名被告人在國家級媒體上公布銷售BB溶脂減肥膠囊的違法事實,向消費者提示該產品存在的危害以消除危險,在國家級公開媒體上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法院認為,這一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是依據法律規定維護社會公益的一種方式,程序合法,請求得當,予以支持。

相關焦點

  • 進口藥竟是果蔬粉製成 網售近10萬瓶
    進口藥竟是果蔬粉製成  打著美國、日本代購的幌子,藥店購買西藥,換個包裝,搖身一變成美國、日本代購的保健品。五顏六色的美容膠囊,其實是果蔬粉摻著西藥,成本四五毛錢一粒,微商團隊最高一粒竟賣到80元!近日,宿遷市宿城警方搗毀一生產有毒、有害減肥膠囊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熊某等人。
  • 海外代購存在風險 不要迷信洋保健品
    疫情當下,提高自身抵抗力顯得尤為重要,於是越來越多的「海淘控」通過海外代購的方式從國外購買保健食品。在百度上輸入關鍵字「海外代購保健品」進行搜索,相關結果約有356萬個,足見其火爆程度。海外保健品之所以如此受歡迎,緣於其身上的「純天然」、「無副作用」等標籤。然而,國外保健品也是魚龍混雜,消費者不要盲目迷信「洋保健品」。
  • ...批發成本 異常勃起 保健品 壯陽藥 市場零售價 性保健品 威哥王...
    保健品店裡的壯陽藥五花八門  長春市偉哥銷售市場亂象調查(上)  3毛一粒批「偉哥」 10元賣近日,記者暗訪長春市37家性保健品商店,發現六成以上的性保健品商店中都在銷售「偉哥」或稱「偉哥替代品」的保健品。而部分仿冒「偉哥」的產品無論從外形上還是從藥片徽標或商標的英文標識上都神似正規產品萬艾可,其中一種自稱來自美國的「金牌偉哥」藥品仿真程度最高。
  • 代購洶湧,澳洲保健品能一直火嗎?
    必要條件方面,電商渠道的滲透率與商品的標準化程度和品類特質有關,而保健品標準化程度和品類特質與化妝品類似,而化妝品電商滲透率高於30%;充分條件方面,即催化劑,跨境電商以及代購的發展使得境外保健品規避了國內的政策監管,滿足了國內新生消費群體對於健康生活的需求。業內人士A認為,「保健品行業後期會像服裝、化妝品行業一樣,高端消費需求將會由海外品牌引領。」
  • 冒牌保健品竟成電商「爆款」 成本10元售價達158元
    聲稱從「南沙保稅區」發貨的保健品實則是從窩點倉庫發出的。性保健品因其私密性,在電商平臺上賣得紅紅火火。然而直接關係身體健康的標稱「進口」的性保健品或藏巨大風險!12月23日,警方在廣州破獲一起利用某電商平臺銷售假冒國外性保健品的大案,記者跟隨警方在現場了解到,在暴利引誘下,宣稱「全球購」的商品竟多是國內生產的,成本10元的性藥售價高達158元;更讓人氣憤的是,其中竟然添加對人體有害成份。
  • 中國代購大撤退!這個大國的奶粉、保健品都賣不動了…
    熱銷的奶粉、保健品通通賣不出去了,旅遊和教育行業也遭遇了超級「泥石流」,更有高校被迫賣大樓……而這一切的源頭竟是失去了中國代購和消費者。疫情前,澳大利亞估計有15萬人從事代購,除了專業代購,還有許多遊客和國際留學生充當著臨時代購的角色,約有1000家實體專賣店迎合了這一需求。然而,疫情期間,海外入境人數大幅下降,尤其是國際留學生,但隨著澳洲邊境關閉以及封鎖禁令的實施,以代購渠道的為代表的澳洲零售貿易受到巨大衝擊。澳大利亞品牌與代購諮詢公司Honeyroo表示,目前約有30%的代購專賣店暫時或永久關閉。
  • 當海外代購遇食品安全法 代購保健品無中文標識被罰
    當海外代購遇食品安全法 代購保健品無中文標識被罰 2017-07-  從事海外代購輔酶Q10產品(一種保健產品)的孟源,突然收到了法院寄來的傳票,此前在他網店內採購的客戶謝科將他告上了法庭,並索賠商品價格十倍的賠償金,理由是商品沒有使用中文標籤以及在食品中添加輔酶Q10。  代購被訴:商品沒中文標籤  今年2月13日,謝科在孟源開設的淘寶海外代購網店下單拍了30瓶healthy care 輔酶Q10。
  • 海外代購「真藥」為何算假藥 《藥品管理法》詳解讀
    近日,一則「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被警方帶走」的消息引發熱議,原本半隱半現的海外藥品代購鏈也浮出水面。
  • 代購撤退,澳大利亞奶粉大量滯銷!保健品也賣不出去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消費者在海外代購量大幅下降,澳大利亞諸多品牌受到衝擊,其30%的代購專賣店倒閉,熱銷的嬰兒奶粉也出現滯銷情況。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日前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外消費者代購量大幅下降,澳大利亞諸多品牌都受到了衝擊,當地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代購行業徹底被疫情顛覆,部分代購專賣店倒閉,而嬰兒奶粉更是出現了大量滯銷。
  • 微商化妝品「黑色代購」產業鏈:1元假香水「海外鍍金」 回郵最高賣...
    新華社南京8月6日電(記者劉巍巍、朱國亮)代購的漂洋過海來的奢侈品牌,誰能想到竟是產自國內不見天日的地下作坊;包裝像模像樣,還有與正品同步、標明生產批次的噴碼,誰能想到這些都是假冒的;售價200多元的名牌香水,誰又能想到其中灌裝的竟是成本不足1元的假料。
  • 華人海外代購為何讓人緊張
    「海外代購」早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必備技能。近年來,更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從海外購物,代購商品種類五花八門,代購業務也在飛速增長。隨著越來越多的海外華人開始把代購當作一種職業,「代購」一詞也變得家喻戶曉,甚至已經作為新詞彙被納入了歐美媒體的話語體系。此前,由美國芝加哥某名牌皮具專賣店舉辦的「代購專場特賣會」,再一次證明了華人代購的驚人購買力。
  • 海外代購怎麼賺錢?一晚上掙個一兩萬不稀奇
    一隻Chanel的包,海外代購差不多能賺個4000元左右,在各種要漲價的傳言刺激下,一晚上能賣出的數量不少,掙一兩萬絕對不稀奇。  奶粉、化妝品、奢侈品,你會上哪買?你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找代購啊。無論在淘寶、微博還是微信上,現在代購這個詞幾乎無處不在。
  • 海外代購水有多深 記者暗訪代購發貨鏈條(圖)
    隨著海外產品國內走俏,大量的微商、代理、代購奔赴而至,利益誘惑以及低門檻之下,有的代購商帶著低價買進的假貨去國外轉一圈便可提高價格,成本極低的產品經過快遞單號、海外購物單的包裝身價立即上漲……記者暗訪代購發貨鏈條,其中真相往往讓人瞠目結舌。
  • 1元假香水賣200元,只因在海外鍍了金,微商代購黑幕
    1元假香水賣200元,只因在海外鍍了金,微商代購黑幕勾兌後的假香水成本只有1元,經過微商們所謂的代購,到海外鍍一層金,就能賣到200元。不止香水,其他的一些化妝品也可是使用這個套路。明明包裝專櫃單子,還有通關憑證都有,怎麼就成了假貨。南京的一位徐女士就遇到了這種情況,於是就報了警。當地警方接到報警後展開調查,成功破獲了一起特大銷售假冒化妝品的案件,現場查獲假冒化妝品8萬件,涉案金額達到了1000餘萬元。
  • 「海外代購」引發熱潮 全方位分析瘋狂背後的優劣
    孟燕說,幹海外代購4年多來,每一分錢都掙得擔驚受怕。  孟燕做海外代購,源於一次購物經歷。  2009年,到上海出差的孟燕,在商場花500元買了一瓶倩碧黃油。回重慶後,她在一家網店上看到,同樣的東西,價格只要249元,「一下被這麼大的價格懸殊驚呆了。」  後來,她和這家網店的老闆聊了會兒天,才知道這些比商場價格低不少的商品,都是從海外代購而來。
  • 揭秘微商黑代購:1元假香水海外鍍金回郵最高賣200
    1元假香水「鍍金」回郵賣200  警方揭秘微商「黑色代購」化妝品產業鏈  代購的漂洋過海來的奢侈品牌,誰能想到竟是產自國內不見天日的地下作坊;包裝像模像樣,還有與正品同步、標明生產批次的噴碼,誰能想到這些都是假冒的;售價200多元的名牌香水,誰又能想到其中灌裝的竟是成本不足1元的假料。
  • 小作坊保健「神藥」騙走大把養老錢 「三無」西藥粉利潤驚人
    而嫌疑人購買老年人信息,主要是為了推銷保健品。某一產品的成本可能僅有幾十元,但推銷給老年人時卻能賣到成百上千元,嫌疑人可從中牟取暴利。推介過程中,「治病神器」「治病神藥」等話語不停從推銷員口中脫口而出,並以為老年人提供免費體驗高電位物理治療儀、送小禮品等方式,向40多位老人高價兜售高電位物理治療儀和滋補保健食品,數百元的高電位治療儀賣到9800元,一盒價值幾十元的松花粉被賣到500元。
  • 海外代購「涼涼」國貨愈發受寵|松本清|拼多多|澳大利亞_社會|海外...
    「受疫情影響,我們代購現在很難從海外進貨,加上現在國貨越來越受歡迎,一些同行已經轉行賣國貨了,我現在也在找國貨的進貨渠道呢。」一冷一熱背後,是國人消費觀念的悄然改變。導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受疫情影響,海外代購生意一落千丈,澳大利亞的奶粉因為失去代購而滯銷、日本松本清因為沒了代購利潤大跌;與此同時,國貨卻異軍突起,百雀羚在拼多多銷量飆升10倍,回力一個月內在拼多多上賣出13萬雙回力鞋,天貓與佛山南海合作國潮直播,帶動成交額1.3億,直播間在線人數超過680萬……1 現象 澳洲奶粉滯銷 國產奶粉受寵王珺是一位80後寶媽,以往她家寶貝都是吃代購奶粉
  • 越來越多城市人青睞保健品 流行吃「藥」
    在這3樣以外,小董每天還需要吃一片天然B族維生素片,以及一粒小麥胚芽油營養膠囊。「這兩個不規定吃的時間,我一般放在飯前或飯後吃,省得忘了。」  小董數了數,這麼算的話,他一天得吃上6種各類營養品,共10片,以及一大勺蛋白質粉。以至於他都配備了專業「藥盒」,分類放置各種藥片。每天中午吃飯,還要被同學「取笑」一番,「他們一看我拿出來,就逗我,『又加餐啦』。」
  • 廣州白雲皮具城成海外代購大本營,老外買回國當真貨賣
    廣州皮具城假貨產業由來已有,一直無法揭掉「A貨集散地」的標籤,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制假售價的窩點,海外代購的大本營。據《界面新聞》21日報導,記者通過暗訪因侯耀華買假包而大火的廣州白雲皮具城,目睹了這裡制假、造假、賣假的一條龍服務。這裡的假貨包括LV、GUCCI等一線奢侈品牌包,主要被做海外代購或平臺銷售的客戶以批發形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