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攝影愛好者,在南京遊覽明孝陵,建議你從3號門進入
我是從明孝陵的3號門進入的,上圖是我的遊覽路線。選擇3號門主要是想拍攝下圖的這片水杉樹。這個季節樹木的色彩很豐富,再加上水面的倒影,景色非常宜人。沿著陵園路一直往裡走,左側就是梅花谷,據說梅花總數量達3萬餘株,品種330多個,不過現在這個季節真的是「沒花」。
-
避開梅花谷南門 從明孝陵1號門進入
原標題:避開梅花谷南門 從明孝陵1號門進入 (通訊員寧交軒桂子振記者王茸)為期42天的2015年「南京國際梅花節」14日正式開幕。如何賞梅才會不受堵,交管部門發布賞梅出行提醒。 14日梅花節開幕,又正逢休息日,大批市民前往中山陵景區賞梅,人車流交織給周邊道路帶來一定壓力。
-
好像是4號門進的,明孝陵的入口真的很多處
有十年沒來過了明孝陵了吧!去完美齡宮順道進了趟明孝陵,好像是4號門進的,明孝陵的入口真的很多處,說明裡面非常大。順著石像路一直往裡面走,人很多,沒能拍出秋色美景。還沒到墓區和陵寢,下次再找機會進來好好的遊覽一圈。
-
欞星門雄姿重現明孝陵神道
南京日報報導 (記者 李冀 實習生蔣培根)備受關注的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的欞星門復原工程上馬了!經過前天和昨天的封閉施工,到記者發稿時,全部石構件已經吊裝完畢。毀於太平天國戰火的欞星門雄姿初現。從現在開始閒了100多年的好漢孫權,終於又有「門」可守了。
-
南京最美600米已上線,明孝陵石象路的最後秋色
神道石象路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中山門外石象路7號中山陵園風景區內,每年過了立冬,明孝陵才進入最佳的秋色觀賞期。明孝陵的秋色,相遇在神道石象路上。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歷時30餘年建成,作為中國明清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明孝陵石象路位於明孝陵神道的第一段,沿途分布著獅子、獬豸(音讀謝志)、駱駝、麒麟、大象、和馬一共六種12對石獸。石獸由整塊巨石雕刻而成,線條流暢,氣勢雄偉,風格粗獷,形態逼真。
-
消失百年,明孝陵欞星門昨復原
神仙葫蘆吊裝欞星門 一邊是現代化的大型起重機械,一邊是古老傳統的「神仙葫蘆」;一邊是單打獨鬥的起重機操作員,一邊是四個可以熟練操作「神仙葫蘆」吊起重物的技工……橫跨兩邊的是一塊重達數噸的新仿製的欞星門構件。昨天下午,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在緊張地吊裝欞星門上的大型石質構件,像這種構件重的有8噸左右,輕的也有數百公斤。
-
南京旅遊攻略之明孝陵
石獸的盡頭,神道折向正北,至欞星門,長250米。這段神道置石望柱和石人,2根望柱呈六稜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雲龍紋。通常望柱均置於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則置於神道中間,這也是朱元璋的獨特之處。石望柱之後是東西相對而立的翁仲,有武將、文臣各2對,共8尊,高各為3.18米,石人石獸的體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 第二部分明孝陵寢主體建築。
-
明孝陵裡梅花初綻,神鹿出沒,寒假去這裡玩吧
一趟中山植物園+明孝陵就妥妥賺回。 我們果斷擼了兩張紫金山旅遊護照,打定主意今年當一名"山裡人",和孩子四季尋寶。實體卡在苜蓿園大街地鐵站1號出口的售票處可兌換。兌換後刮開背面激活碼,在微信小程序上進行身份證綁定激活即可憑電子卡進入景區。此外,南京公園年卡也可用,兒童1.2m以下免票。
-
另一邊出了明孝陵7號門是南京著名的夜間情侶車震勝地
紫霞湖出來一個方向是著名的石像路,另一邊出了明孝陵7號門是南京著名的夜間情侶車震勝地。
-
金陵帝王州—2020年中秋南京自由行(明孝陵篇)
順著導航指引的路線,獨自一人在山林小路中行走,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由於已接近神秘古老的陵園景區,心中不由產生些許不安與怯意。1號門,門外燈光璀璨,道路寬廣平坦好多,月亮明朗地掛在天空,天邊隱隱顯露出多彩的朝霞,眼前的場景頓時把剛才的膽怯與迷茫一掃而光。
-
明孝陵欞星門近期兩大方案比選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 師擎 實習生 沈軼軼)作為明孝陵神道上重要的牌坊建築,毀於清代的欞星門從考古發掘開始就備受關注。記者昨天從權威渠道得知,欞星門的石柱礎已歸位,但就欞星門該就地保護遺址還是修復牌坊,專家們卻產生原則性的分歧。據透露,針對分歧,欞星門保護已形成兩種完全不同方案,近期內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
-
明孝陵申遺成功15周年!7月3日過生日可免當天門票,還有……
2018年7月3日,是古都南京目前唯一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5周年紀念日。日傍晚,「紫金山之夜·2018第四屆南京城市民謠換書大會」將在梅花山大草坪舉行,屆時會有近千名閱讀愛好者,在電子蠟燭點綴所營造的浪漫星空下讀詩、讀書,體驗「詩與遠方」,現場還有民謠樂隊精彩演出。
-
這次導航到1號門,太遠了
停在1號門,離恐龍園2號門太遠了,上次是2號門進去的,這次導航到1號門,太遠了。天氣是蠻好的,忘記帶遮陽帽,曬到懷疑人生。和上次來差不多,不過昨天恐龍園入園口有舞獅表演,兩個單人舞獅,還有敲鑼打鼓的,天氣這麼熱,真是辛苦他們了。小朋友都喜歡恐龍,門票含遊樂項目,7d那個要看的話,騎恐龍大概就要收費了叭,大概30塊,我們就騎恐龍,沒有看7D所以直接可以用門票上含的小票。
-
明孝陵旅遊區,春日南京之明孝陵雜類,早6點前進是免費的
明孝陵實際上包括兩大部分,神道的部分也是明孝陵的特色,神道的建築和地形地形相互襯託,明孝陵的神道與前一代的帝王陵墓神道形成對比,是沿著地形蜿蜒而建的,神道的兩側放置著對稱的石像,每個動物都有不同的意義。
-
遊記| 南京·明孝陵
在那灰白的城牆上,陵前還專設「孝陵衛」,狂風暴雨,一覽明孝陵神道的威武氣勢、麒麟。孝陵石人,金黃色的梧桐葉在清涼的秋風中微微搖曳著,顯得格外威武雄壯、方城和寶城等古蹟,金陵帝王州」2、路線全景圖推薦路線1)從大金們(5號門)入→四方城→神道→方城明樓(路線基本完整,但路途較遠)2)紫霞湖入口
-
南京明孝陵不只有石象路,還有五彩繽紛的水杉林,已到最佳觀賞期
3號門進入,這裡距離苜蓿園地鐵站僅三四分鐘的路程,按照往常來說,都是直接檢票進入景區,這次不同,沒想到景區入口處的一片水杉林竟然那般秀美,秋色時的水杉顏色非常豐富,放眼望去,宛若一幅秀麗的水墨畫。3號門的這片水杉林就近多了。
-
復建還是保護 專家設計兩方案修復明孝陵欞星門
華聲報南京消息:今年在對明孝陵欞星門遺址進行發掘時,專家發現該遺址的整體寬度竟達到了20.7米,是南京現在有跡可尋的最大明代牌坊式建築,規模形制甚至超過了北京明十三陵龍鳳門。 據東方早報報導,近期在對神道的核心部分翁仲路進行清理時又發現,欞星門的門檻分為三段,左右寬為3.32米,中間寬為3.87米,基本保存完好。
-
山東小夥總結遊覽南京明孝陵必看點
明朝自1368年建都,至1644年滅亡,前後有16位皇帝,除南京明孝陵外,其它都在北京。南京朱元璋明孝陵遊覽順序:下馬坊、大金門、四方城、神道、金水橋、文武方門、碑殿、享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1、下馬坊 一門二柱沖天式石牌坊,明王朝皇權的象徵,文武百官至此均得下馬步行,現在我們能看到的下馬坊是1980年重新修復的。
-
明孝陵大金門維修基本完畢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於峰 歷時一年多的明孝陵大金門修繕工程一直備受關注,記者從西祠網友、文物愛好者谷先生處了解到,大金門修繕工程已經基本竣工。日前,記者在現場看到,修繕完畢的大金門已經呈現在遊客面前,施工人員正在做最後的掃尾工作。據介紹,此番維修主要對一些坍塌牆體做了修繕,整修了牆體並做了防水處理,修舊如舊,外觀與維修前相比沒有太大變化。打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好比600多歲的大金門做了一次康復治療,身板更硬朗了。 大金門是明孝陵外郭城的正門,也是正式進入明孝陵陵區的第一道大門。
-
南京旅遊不完全指南——明孝陵
這句詩說的就是南京明孝陵。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明孝陵也是南京旅遊的重要名片,它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並被授予「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明孝陵在鐘山風景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陵墓,宏偉壯觀,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大金門大金門位於下馬坊西北750餘米處,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