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霸位於衝繩島的南部、東海的西岸,是衝繩島最大的城市。近年來,通過炮製「釣魚島問題」、渲染「中國威脅論」,日本不斷強化那霸駐軍,打造其所謂的西南方向軍事力量體系,這成為破壞西太平洋地區安全穩定的重要因素。
日本增兵那霸主要是拿釣魚島說事
二戰後的相當長時期內,那霸及其所在的西南方向並不是日本自衛隊部署的重心。直到近幾年,日本才開始對那霸基地進行擴建增兵,理由是防範「釣魚島有事」。
眾所周知,那霸基地距離釣魚島400多公裡,被日本自衛隊視為「看守釣魚島最近的軍事基地」。隨著日本不斷挑動「釣魚島」問題升溫,那霸基地的建設力度也不斷加大。
2009年3月,駐那霸的日本航空自衛隊204飛行隊開始換裝,主戰機型改為作戰半徑能夠有效覆蓋釣魚島的F-15。日本防衛省還計劃,把那霸基地戰機數量在10年時間內從20架擴至32架,戰鬥機飛行隊由1個增編為2個;把原駐青森縣三澤基地的13架E-2C預警機的半數左右調至那霸,組建第二飛行警戒監視隊,加強西南方向的軍事防衛。
幾乎與空中動作同步,以那霸為基地的陸上自衛隊第1混成聯隊也被擴編為第15旅團。據日本《軍事研究》雜誌披露,新的第15旅團是按照本土戰略機動型部隊的標準建設,配備有重型運輸直升機、輕型牽引榴彈炮、可攜式防空飛彈、無人偵察機等先進武器,一旦附近有事可迅速前出,完成部署。
另外,日本防衛省已決定撥款211億日元(約2.5億美元),為那霸基地防空部隊配備「愛國者」-3飛彈,提高日本西南方向反導能力。
短短幾年時間內,日本在此投入了強大的軍備,使得那霸已成為日本自衛隊在西南方向規模最大、綜合性最強的軍事基地。更令人稱奇的是,日本的布兵步伐並未止步於那霸,而是以其為原點,不斷向外延伸。最近幾年,不斷有日本將在下地島、宮古島等地加強駐軍的計劃傳出。
今年6月23日,日本防衛省與那國町籤署土地租憑合同,為2015年在與那國島部署100名自衛隊員徵地。該島距臺灣島僅110公裡,距釣魚島150公裡,可以通過雷達就近監視中國海軍動向。
一系列動作顯示,日本以那霸為原點,不斷向外輻射,看似離釣魚島更近了,實則是離臺灣島更近了,離南中國海更近了。二戰時期,那霸港就是日本的重要海軍基地。歷史上日本就是以此為跳板,向外侵略擴張的。
有專家認為,那霸軍事基地地位作用突顯,使得日本軍事部署的重心從傳統的北部向南轉移,既有對華意圖,也有境外用兵的野心,這與當前日本政府在修改《和平憲法》、獲取「集體自衛權」方面的小動作是配套的。未來無論是東海有事,還是南海有事,甚至印度洋有事,那霸都是日本自衛隊「東進」和「南下」的前進基地。
日本經營那霸基地有多方面原因
那霸所在的衝繩島本身就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軍事島」,素有「東方珍珠港」之稱。日本自衛隊之所以選擇那霸作為經營西南的大本營,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那霸戰略地理位置重要。衝繩島是琉球群島最大的島嶼,被視為太平洋「第一島鏈」中最關鍵的一節,而那霸更位於衝繩島的核心位置,是宮古水道鎖鑰,可影響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中國海軍若要突破「第一島鏈」,走向深海,這是最近的方向。
其次,那霸具備建設軍事基地的天然地理條件。衝繩島雖然是琉球群島最大的島嶼,但面積有限,適宜做機場的平坦開闊地並不多。特別是在美軍佔據衝繩中部平原最大的嘉手納與普天間兩個基地的情況下,那霸成為日本自衛隊的最佳選擇。為提高那霸機場的保障能力,2013年1月,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投巨資修建那霸機場第二跑道。為推進「第二飛行警戒監視隊」建設,日本防衛省於8月21日做出決定,在其2014財年預算將編列13億日元,在那霸機場為E-2C預警機設置維護設施。
那霸港也是大型的天然良港,可駐泊各型水面艦艇40餘艘,港內設有幹船塢,可對中型以下艦艇進行修理。駐衝繩美軍一直把那霸港作為主要的後勤補給和海運基地,其部署在普天間機場的MV-22「魚鷹」運輸機,就是在那霸軍港進行組裝試飛的。
最後,日本選擇那霸也有委曲求全的一面。冷戰期間,衝繩島被美軍建成了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群,遍布全島有36處大大小小的基地,總面積達230多平方公裡。但在眾多基地中,沒有一個是屬於東道主日本的。直到上世紀70年代,美國歸還衝繩島、美軍撤離那霸機場後,日本航空自衛隊才開始進駐那霸。有專家指出,無法將美軍趕出普天間等黃金地段,那霸是日本自衛隊的唯一選擇。
由於那霸條件太好了,美軍至今念念不忘。早在2005年4月,美國就與日本達成協議,一旦朝鮮與臺海發生危機,日本將優先開放海港和機場讓美軍使用,美軍專門點到衝繩的那霸機場。最近幾年,美日之間圍繞普天間機場拆遷問題鬧的沸沸揚揚,那霸也被美軍列為重要備選地之一。
歷史是甩不開的包袱
雖然,日本當局不斷叫囂「中國威脅論」、「捍衛釣魚島」,為其強化那霸軍事基地建設找藉口,但卻遭到了那霸當地民眾的極力反對,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眾所周知,衝繩並不是日本固有領土。包括衝繩本島在內的琉球群島,歷史上都屬於古琉球王國的版圖。那霸地區就是古琉球王國首都——首裡的外港。1879年,日本強行吞併了琉球王國,展開殖民統治。對此,當地人至今難以忘懷。
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衝繩人的夢魘。絕大部分衝繩人被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綁上戰車充當炮灰。最新史料顯示,僅衝繩戰役,就有14萬平民傷亡。這其中既有炮火及空襲炸死的,還有被日軍強迫當兵戰死的,更有衝繩平民被迫集體自殺的。那霸市內的頤百合紀念碑,就是為紀念衝繩戰役中犧牲的219名中學生和18名教師而立的。
因為對戰爭刻骨銘心,所以那霸人格外珍惜和平,當地民眾對駐軍深惡痛絕。
長期以來,美軍在衝繩島製造的訓練事故、刑事案件以及戰機起降帶來的噪音已成為當地居民的心病。2012年,衝繩接連發生美軍士兵強姦猥褻、進入私宅等危害當地人的事件,以致那霸市議會召開臨時會議,向日、美政府提出嚴重警告,若不採取有力措施,衝繩人會將憤怒升級為全島鬥爭。
為照顧當地人的情緒,日本自衛隊不得不低調行事。日本航空自衛隊甚至將那霸基地開放日的冠名,由傳統「自衛隊基地航空祭」調整為「AIRFEST」(空中嘉年華)。
受影響的不只是那霸人的生活,還有當地的經濟。很多人認為,駐軍有助於拉動當地經濟發展,但事實未必如此。長期依賴軍隊消費已使那霸的經濟發展走入死胡同,各種優勢無法發揮出來。
那霸背靠日本,是日本南部最大的國際空港、航港區,但高密度的軍事設施嚴重製約了那霸的經濟發展。那霸港是駐衝繩地區美軍主要的後勤補給和海運基地,有12個碼頭供美軍使用。
日本航空自衛隊那霸基地緊挨著那霸國際機場,軍民共用僅有的一條跑道和其他航空基礎設施。2013年3月13日,一架正準備著陸的F-15戰機突然爆胎,導致機場不得不緊急關閉1小時,多架民航客機延遲或被取消。
為了解決那霸的經濟發展問題,日本政府也採取了不少補救措施,比如每年向當地政府繳納60.49億日元的租金。評估表明,與那霸每年可能的經濟損失以及本身的發展潛能相比,60億日元實在是太少了。
早稻田大學教授稻福惠子表示,「因為島嶼防衛造成軍事化,琉球有被錯誤的國家戰略當成犧牲品的危險。」日本政府若要真正為當地人發展計,只有停止那霸的軍事強化項目。因為歷史早已證明,日本的軍事化不會帶來安全,只會破壞地區和平。(作者康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