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 · 還是茶庵鋪的好喝

2021-02-17 茶庵鋪微生活


        擂茶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閩有「居建陽縣的畲族雷大爺創始擂茶」的傳說;湘有「諸葛亮麾下進軍湘中遭遇瘟疫,一老嫗制擂茶祛疾」的故事。


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為客家擂茶和湖南(非客家)擂茶兩大類。

「擂」茶的用具是擂棍和擂缽。前者取一根粗的樟、楠、楓、茶等可食雜木,長短2-4尺不等,上端刻環溝繫繩懸掛,下端刨圓便於擂轉;後者乃內壁布滿輻射狀溝紋而形成細牙的特製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圓臺狀。


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葉、米、芝麻、黃豆、花生、鹽。原料備好,同置缽中。一般是坐姿操作,左手協助或僅用雙腿夾住擂缽,右手或雙手緊握擂持,以其圓端沿擂缽內壁成圓周頻頻擂轉,直到原料擂成醬狀茶泥,再用涼開水攪拌均勻後,煮開。便成為日常的健康養生美食。

湖南擂茶 當屬桃花源擂茶

桃花源裡最正宗的擂茶在茶庵鋪

茶庵鋪鎮為千裡茶鄉,制擂茶、喝擂茶的習俗更是源遠流長。茶庵鋪擂茶以濃鬱,茶香為特色,另配以20餘種茶壓桌。農家特製糕點、開胃手作罈子菜,自種花生,糯米粑粑等等,既好吃又回味無窮。

慵懶的午間,邀上三五個好友,來到茶庵鋪特色的擂茶店,聊聊天,吹吹牛,吃著家鄉的特色健康美味,豈不樂哉。

茶庵鋪有一家名叫「好再來擂茶店」,位置在茶庵鋪商業街內,擂茶的製作十分考究,茶壓桌甚是豐盛,(涼拌魚腥草、兒菜、兜兜菜、洋芋頭、粑粑、薑片等等等等名字已經叫不全了),特別是一桌如果有八位以上好友的話,還會送上兩個農家土缽,燉上一份農家自製酸菜,和一份農家豆渣,想想口水已經是止不住了。


我在好再來擂茶館 · 等你

地址:茶庵鋪七中對面,商業街內

資 訊 · 便 民 · 服 務


聯繫小編 · 長按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桃源擂茶哪家強?還是咱茶庵鋪的好恰!
    平時在桃源農家,各家各戶午間都喝擂茶,一旦家裡來了客人,除了中午招待一餐擂茶外,夜間聊天到晚間時再擺上擂茶招待。小編來到桃源文化廣場現場時,各個擂茶代表隊都已經在拿出看家本領,把咱們桃源最最特色的擂茶文化美食展示給大家;福源山莊擂茶,茶庵鋪人的自己的擂茶!
  • 桃源縣茶庵鋪學校舉辦2020年小學數學線下研修活動
    10月19日上午,桃源小學數學工作坊2020年線下研修活動在桃源縣茶庵鋪學校成功舉行,來自全縣小學數學工作坊教師參加此次集中研修活動。小學數學研修工作坊帶坊領導李臘先、茶庵鋪學校校長黃興建、書記龍朔亞出席研修活動現場並進行指導。
  • 擂茶大型迷惑現場:你是茶還是飯?
    她一邊招呼我們進她家掛著「客家擂茶」書法的客廳,一邊凡爾賽式的吐槽著。「不怕跟你們說,你們要跟我說我的擂茶多好喝,我是不會覺得怎麼樣的;讓我覺得值得的,是本地揭西人專程跑來,跟我說』姐姐你的擂茶擂得比我家的好』。」我跟朋友交換了一下眼神,默默地點了點頭。
  • 桃花源擂茶習俗 一碗「三生湯」 人間歲月長
    老式的八仙桌上,杯碟林立,手工小食滿盤,待得一大碗的濃白香溢的擂茶端上桌來,一場鄰裡鄉親噓寒問暖、閒聊古今的熱鬧聚會就此展開。 這樣的生活場景,不僅僅出現於冬日閒暇,對於桃花源及桃源縣剪市、茶庵鋪、興隆街等沅水流域地區的居民來說,更是司空見慣的日常。 桃源如一夢,閒坐吃擂茶。任何飲食文化禮儀習俗,須得經過漫長歲月的沉浸。
  • 80歲老奶奶,手把手教你做擂茶,香濃順滑,學會可以擺地攤了
    要說到茶,我比較喜歡擂茶,擂茶是湖南益陽的特色美食,這道擂茶喝起來不僅香味濃鬱,而且還很順滑,比平常喝的紅茶、綠茶都香!一說到擂茶,現在的年輕人感到很陌生,只有爺爺奶奶那一輩人,才會做擂茶,因為做擂茶的時候,家裡必須有擂缽和雷棍,只要是有這個食材,做出來的擂茶,才是地地道道家鄉的味道,80歲老奶奶,手把手教你做擂茶,香濃順滑,學會可以擺地攤了!
  • 陳春任‖那碗蕩漾的擂茶
    那碗蕩漾的擂茶南方冬日的暖陽依舊普照著大地。海面與天空呈現出相似的蔚藍,僅有遠處飄著零星幾朵白雲,陽光直射作業現場,正午時的工地像煎鍋一樣發燙。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客家人還是常常難於忍受沿海地帶的悶熱和潮溼。冬日微微的寒意讓「奶茶」顯得特別溫暖。第一杯「奶茶」,一定是特別甜蜜的了。腦海閃過的第一個念頭還是那家藏在淡水巷道老街後頭的客家糖水鋪。第一次來如果沒有導航的指引,很難才能找到這家店。雙開的窗戶、漸變的綠色瓷磚,鋪裡品類豐富,一進店,店員美女就會推薦店內賣得紅火的擂茶。「靚仔,擂碗茶食好麼?
  • 擂茶裡的悠悠鄉情
    □ 符啟霞迷過書亦燒仙草,曾為幽蘭茶顏折腰,若為擂茶故,二者皆可拋。一夜入夏,一碗冰鎮桃花江擂茶,讓人暑意全消!說起擂茶,桃江人無不頓生愛意,走到天涯海角,只要看到「擂茶」二字,便覺家鄉未曾離開。桃花江擂茶取材不同於安化擂茶或客家擂茶,新摘的嫩茶葉、炒香的花生、熟脆的綠豆,再加上白鼓鼓的生芝麻。擂茶的人靠牆坐在小板凳上,雙腿夾住陶製的擂缽,一手握擂錐,一手扶擂缽,抓起一把綠綠的茶葉,沿著圓端內壁頻頻舂搗、旋轉。擂錐和擂缽鋸齒狀的內嵌碰撞、摩擦,發出陣陣富有節奏的擂聲。擂缽是不常見的上大下小的棕色倒錐體,擂錐也不是普通的棍子,很有講究。
  • 生態長板鋪·蒿子粑粑
    一悶神,茶庵鋪的蒿子粑粑有名,同學郭華、蘭小明是茶庵鋪的。具體位置,一打聽,是茶庵鋪長板鋪村的。茶葉老闆郭國早三年就回到這個村裡當了支書,聽說搞得還不錯。捏死狗!和太極攝郎直接颯到長板鋪。先透過太極攝郎的航拍,了解一下長板鋪的生態環境。
  • 小時候所懷念的味道-奶奶的擂茶
    小時候所懷念的味道-奶奶的擂茶小時候,奶奶很喜歡自己親手做擂茶給我喝,而家裡也擺放了做擂茶的器具,一個宛如巨大蓮蓬一樣的陶粒色碗具,上面還有一個兩個拳頭般粗在我奶奶興致來了的時候,總是會搬動這麼大的一個擂茶器具,準備好擂茶所要研磨的材料,大米,芝麻,花生,茶葉等。
  • 探訪客家文化 動手擂茶陳雲林超開心
    陳雲林在桃園縣長吳志揚協助下,親自動手體驗擂茶。(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9月13日電(記者 黃文杰)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12日率團來桃園,充分感受桃園多元族群的豐富,在桃園縣長吳志揚的陪同下,品嘗道地的東方美人茶,也和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一起動手擂茶,吃客家麻糬,享受輕鬆的午後時光。
  • 擂茶:九曲迴腸,心曠神怡
    品擂茶,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藥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飢。擂茶可分為湖南桃江擂茶、客家擂茶、武陵擂茶和陸河擂茶等。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裡研磨後衝開水喝的養生茶飲。桃江的婦女懷孕後,有特別要喝擂茶的習俗,說喝擂茶越多,養出的嬰兒越白胖。客家擂茶品牌有:和加仁(客家人)、古城、馬玉山(臺灣湖南擂茶品牌有:七寶擂茶、水井巷、紅巖井、周生堂。擂茶尚屬產業化初期階段,各品牌均以當地市場為主,以特產形式銷售,產量、銷量、知名度均有待提升。
  • 想喝手工擂茶,再也不用親臨益陽桃花江了
    如果你是益陽桃江人,你一定喝過擂茶如果你到過益陽桃江,你一定喝過擂茶如果你了解過益陽桃江,你一定知道擂茶益陽桃江,這裡的人們把喝擂茶當作生活樂趣,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喝擂茶的人們現擂的擂茶不適宜包裝運輸及保存,機器批量生產的擂茶沒了手工擂制的香味與口感。我們潛心研製一年多,把手工擂制後的擂茶再脫水,烘乾,終於做出了口感與現擂幾乎沒有差別的擂茶。
  • 街巷靜處的「小隱茶庵」
    取名「小隱茶庵」的茶室是一間寧靜、隱身於市的茶室,從店名即可體會店主的心情,兩位店主 Lily 跟 Sam 發自內心地希望於塵囂之中能有個小小天地讓茶客品嘗茶文化,而品則需要時間與空間留白,這間坐落於中正紀念堂附近的巷弄轉角處的米白色小店,外觀純淨素白,不自覺就讓人慢下來。
  • 擂茶解暑又解困,三伏天早晨來一碗,冰冰爽爽一整天
    哈哈,莫著急,故鄉就有這麼句諺語: 「擂茶柱一響,死人能打港(說話)。」你看,傳說中的桃花江手工擂茶的誘惑力真是法力無邊,居然還能讓人起死回生呢,至於一點點睏乏,那又算得了什麼。在我的故鄉桃花江,一年四季都有喝手工擂茶的風俗習慣,尤其以夏天最為盛行。冬天喝熱擂茶,驅寒保暖;夏天喝冰擂茶,祛暑解困。
  • 江西客家特色擂茶,一種遺忘的古老飲料,清熱解暑又提神
    今天雲哥給大家分享另一種特色美食,「擂茶」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沒聽過吧,擂茶又叫「三生湯」是一種健康茶飲,清熱解暑,口齒留香。大家都知道我國是茶文化之都,擁有著很長的歷史。茶分好多的品種,一般茶葉都是摘的茶樹上的嫩芽製作出來的,大家都知道多喝茶對我們的身體是很有益處。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擂茶」製作方法,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過來圍觀一下。
  • 【鄉土】客家擂茶
    這次心靈手巧的揭西妹子面面、勤快能幹的揭西小夥A弦又召集擂茶會,讓大家再次大快朵頤。擂茶的主要工具是一個陶製的、內側有凹凸紋路的擂茶缽和一根木製的擂茶棍。將茶葉、花生、芝麻放進擂茶缽裡,加上適量水,再加上金不換、苦刺心等香草,用擂茶棍不停攪動,利用擂茶缽內側的紋路將這些材料擂成糊狀,衝上開水,就是擂茶了。
  • 潮汕擂茶【客家】
    關注【裡湖前後】工作室請添加微信號:lihuqianhou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是傳統的漢族食俗。葷擂茶用冬季醃藏的生豬大油,拌佐料,加炒好的肉絲或小腸、煎豆腐、粉幹、香蔥等,泡入擂茶中;素的則用淨茶油拌佐料,然後加熟花生米、綠豆、糯米飯、地瓜粉條、粉乾等。
  • 湖南特色的大米花生擂茶,香濃順滑,好喝不上火
    擂茶,又名三生湯,是一種湖南特色美食。主要流傳於益陽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於漢、盛於明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食鹽、茶葉、生薑等為原料,用擂缽搗爛成糊狀,衝開水和勻,加上炒米,清香可口。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益陽安化的擂茶是怎麼個做法。
  • 手工「擂茶」,傳統做法,古香古味,簡單易味道純正
    傳統手工擂茶,自己在家就能做,茶香濃鬱特別好喝。擂茶又名三生湯,它是一種特色食品,主要是流傳於廣東、常德等地。擂茶一般都是用大米,花生,芝麻,茶葉等為原料,用擂缽搗爛成糊狀,具體的用料,因為各地的習慣不同,所以用料也不同。
  • 擂茶源自三國,你不知道的擂茶起源與發展歷史!
    芼,就是指將調料攪拌成羹湯引用,與擂茶的製作流程相似。擂茶一詞,根據已有文獻記載,則最早出現於宋代。北宋耐得翁《都城記勝·茶坊》記載:「冬天兼賣擂茶」,而吳自牧《夢梁錄·茶肆》一書也記有「四時賣奇茶異湯,冬月添賣七寶擂茶、饊子、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