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陸豐:「鹿港烏面媽」元山寺喜會佛祖公

2021-01-20 中華媽祖


感謝您關注中華媽祖!科技視角、人文情懷、大愛精神。我們致力於傳播媽祖精神,促進媽祖文化交流。更多精彩服務請登錄中華媽祖網(www.chinamazu.cn)


開元寺活動盛況


鹿港天后宮車鼓隊


巡安隊伍


鹿港媽祖


千裡眼、順風耳


哨角隊


五彩獅舞

11月29日,瀕臨大海的粵東重鎮陸豐碣石鎮風和日麗,元山寺內外人山人海,呈現一派吉慶祥和的景象。午時12點,伴隨著臺灣鹿港天后宮哨角隊的長哨號聲,鹿港媽祖聖身在眾人護駕下,慈祥端莊地來到了玄武山元山寺正殿前,數以萬計的信眾與嘉賓群頓時沸騰,掌聲雷鳴……

這一刻,元山寺佛祖在這整整等過888年;

這一刻,「玄武山廟會」等待臺灣媽祖參與恰好120周年。

玄武山元山寺是國家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佛道儒匯流相得益彰,集宗教、文化、旅遊於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遊勝地,2007年玄武山廟會被列入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載,元山寺重光慶典自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之後每十年為一屆大典,凡公元紀年末位為「6」字、天幹丙歲卜杯擇吉日舉辦慶典活動,今年是120周年盛典,當地按民俗對元山寺佛像、佛龕、牌匾,寺宇等158個項目及其配套設施進行養護維修。

冬日暖陽,碧空如洗。「嗚……嗚……」,雙列前行的鹿港天后宮長長哨角金碧輝煌,嘹亮的哨號迴蕩元山寺上空;清道隊鳴鑼開道,迴避駐蹕牌緊隨其後,莊嚴肅穆身著古裝的封號旗隊高擎媽祖的歷代封號,鼓樂鏗鏘,三角旗迎風招展,儀仗隊形象威武;香爐隊提著氤氳飄渺的香爐,從頭至腳黃色高貴裝束的數十名女臺胞,手執清一色紅色燈籠,走在隊伍的中央。鹿港媽祖的聖駕之前,五六米高的千裡眼、順風耳兩位「大將軍」邁開健步,耀武甩臂,威風凜凜。

人群裡振臂呼喊「大將軍」,直言從未迎見過如此地壯觀;「媽祖,媽祖來了」,臺灣媽祖是黑臉的?現場99.99%的民眾百思不得其解,還是身旁一位貌似碣石當地天后宮理事的長者給出了答案----

媽祖是航海守護神。鹿港天后宮裡供奉的神像是福建水師提督靖海侯施琅從莆田湄洲恭迎到那兒的,由於宮廟香火鼎盛,神像久受香菸薰染,由原來的粉紅色變成黑色,被信眾稱為「烏面媽」,因此寶島上的媽祖幾乎都是這樣的!

近年來,陸豐市媽祖文化團體積極拓展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渠道,文化同根同源同脈的聯動,使海峽兩岸的媽祖文化建設互為傳播相得益彰。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陸豐市媽祖文化研究會林永欣會長介紹說,3年前也是在這冬月時節,陸豐市第二屆媽祖文化節暨迎春祈福大典之際,迎來了60多位臺灣同胞親送北港朝天宮媽祖分靈福山天后宮,是廣東省境內接奉的首個臺灣媽祖分靈,開啟了以「分靈文化」為主題的聯結大門,海峽兩岸專家學者200人歡聚一堂舉行了「兩岸媽祖文化論壇」。而鹿港天后宮此行,也把分靈安坐在碣石烏坭天后宮,樂得烏坭天后宮理事長卓孝普率兩岸信眾共同舉行三獻禮之後,興高採烈地連呼「喜事,喜事」。

世界四大宗教活動,臺灣的「媽祖繞境」名列其中。頭天,這支充滿寶島民間特色的哨角隊、鑼鼓隊、轎班領隊、千裡眼順風耳將軍隊,就給烏坭天后宮周邊村莊的群眾做了表演;尤為值得讚許的是,他們在清晨5時許開步,趕10多公裡的路程參與了「玄武山廟會」。來自臺灣的民間藝術表演隊伍首次入境陸豐的,遠道帶來的民藝異彩紛呈,為「玄武山廟會」添上錦繡一頁。

一支規模宏大的廟會隊伍從寺門出發巡境布安,共有16個村社區和單位組成近4000人參加的98個民藝項目,域內萬人空巷,超40萬人來自四面八方民眾聚集在巡遊街道觀賞,無論是站立高樓大廈遠眺的,或是爬上人字梯年青人、坐著輪椅的老者近看的,無不歡欣喜悅。一位久居香港林姓大爺現場感慨,「佛祖公慶典,又逢臺灣媽祖到碣石,我帶著一家4代人兩日前就早早回家來等了!」

碣石歷來是海防重鎮,自宋代起已在此設防保疆,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設立碣石衛,與著名的天津衛、瀋陽衛等齊名為全國36衛之一。古衛城因歷史眾多原因,天南地北的中華民族文化元素匯聚,「玄武山廟會」可見一斑。年輕的溫姓慶典工作人員介紹道,碣石至少有35000戶家家高掛紅燈籠,寓意深遠。而在冬日裡處處蔥蘢的元山寺,竹蔑編制工藝精湛的大紅燈籠,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碣石深厚民間文化底蘊一展無遺,「飄色」「八音」「高景」「彩車」「扇舞」「扛大旗」「擔花籃」「踩高蹺」「竹馬戲」「舞龍燈」「舞魚燈」「雙龍共舞」「五色獅舞」「潮州大鑼鼓」 ……

哇!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碣石果然名不虛傳,約定俗成延續至今的這一屆「玄武山廟會」,以嶄新的風貌豐富的內涵,給海內外遊客帶來全新的感覺。

鹿港天后宮張偉東主委說,共同的媽祖情緣讓他們此行有種「如歸」之感。「中華媽祖情 兩岸一家親」,媽祖文化已成為兩岸民眾共同的價值訴求和精神追求。時光流逝,抹不掉民族印記;海峽天塹,隔不斷骨肉親情!骨肉相連,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在座談會上攜手歡唱《你是我的兄弟》之歌,溢表共有的心聲,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讓兩岸同胞繼續開創和平安寧生活,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共享美好未來,共襄民族復興偉業,共享民族強盛榮耀!

(林保虔)





相關焦點

  • 陸豐:「鹿港烏面媽」元山寺喜會佛祖公
    陸豐:「鹿港烏面媽」元山寺喜會佛祖公鹿港媽祖11月29日,瀕臨大海的粵東重鎮陸豐碣石鎮風和日麗,元山寺內外人山人海
  • 碣石玄武山的靈驗之處(附佛祖籤詩詳解)
    已獲作者走走天堂授權陸豐碣石鎮玄武山元山寺是粵東地區甚至海內外一處名勝古蹟,它是一座以「保外鄉」享譽海內外的古寺,潮汕人普遍流傳「玄武山佛祖顯潮州」,每年大年初四,大批的潮汕香客慕名而來,到玄武山求一直佛祖靈籤以解知一年的運勢
  • 玄武山佛祖籤詩詳解,他的靈驗之處在於…
    陸豐碣石鎮玄武山元山寺是粵東地區甚至海內外一處名勝古蹟,它是一座以「保外鄉」享譽海內外的古寺,潮汕人普遍流傳「玄武山佛祖顯潮州」,每年大年初四,大批的潮汕香客慕名而來,到玄武山求一直佛祖靈籤以解知一年的運勢。
  • 臺中彰華縣鹿港鎮鹿港天后宮
    臺中彰華縣鹿港鎮鹿港天后宮 pt.fjsen.com 2008-04-24 13:16   來源:東南新聞網     該宮於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由旅居鹿港的福建興化籍人捐資興建,又名「興化媽祖宮」。目前的廟貌是1936年重建的,建造的師傅技術都很好,因此廟殿 造的師傅技術都很好,因此廟殿規模宏偉,富麗堂皇,與臺南市的大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新港的奉天宮並稱為「四大媽祖」。廟前的廣場上,有一座巨大牌坊,入內有山門、龍柱、石壁和石楣,刻畫精緻,都以歷史故事為背景,是不可多得的藝術雕刻。
  • 媽祖文化聯袂紅色文化 海陸豐致力民間文化發展
    8月31日,在廣東陸豐市福山媽祖旅遊區,海豐、陸豐兩地媽祖人喜相聚,共敘兄弟友誼,追溯悠久的歷史,暢談紅色文化和媽祖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的積極作用,促進革命老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創立的著名的革命根據地。海豐、陸豐源遠流長舊時同屬一縣,「農民運動大王」彭湃烈士的故鄉,全國著名的老蘇區。大革命時期彭湃領導的海陸豐農民運動,開創了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它在中國革命史和中共黨史上頗具分量。
  • 【媽祖】鹿港天后宮——傳承創新
    從與臺灣蕃薯藤網站結合,讓民眾在網絡點燈、舉辦千人湄洲進香謁祖,兩岸媽祖巡安繞境,分靈聖母到江蘇崑山慧聚天后宮等,每一活動他都能在傳承中創新,使鹿港天后宮一再創造高峰。天后宮於2007年底,入選臺灣觀光 主管部門評選的「臺灣十大景點」排行榜。此榜中唯有鹿港天后宮一家是以臺北「淡水」、高雄「愛河」、日月潭、臺北101大樓等特色景觀,可見鹿港天后宮深受遊客的喜愛與支持。
  • 【媽祖文化】辛丑年陸豐福山媽祖首座聖像分靈
    「我榮幸在此和眾人同沐媽祖靈光,將致力敬奉媽祖的民俗傳家傳業,把媽祖的文化傳揚於來自省內外公司的員工之中」,媽祖敬仰者林景照懷揣分靈媽祖、分靈證書欣喜地說。林先生祖輩敬仰聖母,自己多年在外經營知名品牌飲料公司生意,長期樂做善事,事業發展家庭幸福,此次擇日專程返鄉恭請媽祖,感恩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他表示深得媽祖文化育人內化的感悟,稱「慈愛善為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媽祖文化已經融入了公司的企業精神。」
  • 臺灣「烏面媽」今天到和平,迎駕隊伍浩浩蕩蕩……
    這次活動,是繼去年湄洲媽祖金身巡安潮陽和平之后又一盛事,旨在發揮媽祖文化積極作用,推動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增進兩岸同胞的血脈聯繫,共同譜寫兩岸和平發展的美好願景。為了恭迎臺灣北港朝天宮「烏面媽」」在2018年10月2日 農曆(八月二十三日)分靈和平下宮天后古廟。
  • 廣東陸豐正字戲劇《媽祖》汕尾亮相 傳播媽祖文化
    廣東汕尾陸豐市正字戲精品劇《媽祖》上演。謝坂升 攝陸豐正字戲素有南戲遺響、戲劇「活化石」之稱,《劉文龍》一劇曾獲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陸豐正字戲傳承保護中心負責人黃壯營介紹說,《媽祖》一劇是由導演彭美英老師、副導演郭秉新老師打造,劇中男女主演、作曲、司鼓等重要角色全部由正字戲新秀擔綱,比如女主角「林默娘」和「媽祖」的飾演者鍾曉琳等正茁壯成長。在排演現場,來自汕尾城區的戲迷張大爺說:「媽祖是我們汕尾的海神,看了正字戲《媽祖》,我為媽祖捨身救民的大愛感動,演員的演技用我們汕尾話來說是「隆隆金」的,沒得說。」
  • 在臺灣的媽祖廟
    人稱為海峽女神的媽祖,自宋代以後百姓對她的賢德極其崇敬,立廟奉祀。隨之歷代帝皇逐步敕封為「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在碧波環繞的臺灣島,隨處可見媽祖廟,計有四百多座之多。這裡介紹一些比較著名的媽祖廟,從中可知媽祖在臺灣人民心中的地位。
  • 陸豐玄武山佛祖51支靈籤詳解!建議收藏!
    玄武山佛祖靈聲遠播,各地遊客慕名而至,但人們不單單只是來朝拜,很多都是為了求籤問卜而來,因為在民間流傳著一句話「玄武山佛祖籤詩最準」。..     玄武山佛祖籤詩原有50首,為五言絕句。傳說來自湖北武當山,乃宋末一寒士邱宏山所撰寫。邱宏山未得志之前,在武當山紫宵宮山寺以抄寫經文謀食。
  • 彰化鹿港:玻璃媽祖廟,一件宏偉的玻璃作品
    ——羅大佑《鹿港小鎮》聽過這首歌的人不知億萬,但到過鹿港小鎮的人卻寥寥。跟著媽祖逛臺灣,11月6日半島記者有幸跟隨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來到鹿港小鎮,來到了羅大佑歌裡那個地方。11月4日~11月8日,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此次赴臺同臺灣媽祖聯誼會進行文化交流,拜訪了十間宮廟,與此同時還將青島特色的王哥莊大饅頭、嶗山茶等帶到臺灣,推介青島城市形象。其實在歷史上,鹿港絕非小鎮,它曾是臺灣第二大經濟城市。滄海桑田也只是白駒過隙,這裡的鹿港小鎮已經不是曾經的鹿港小鎮,也不是羅大佑歌裡的那個地方。
  • 鹿港天后宮中有很多牌匾,其中有三塊牌匾,一般人不知是什麼意思
    鹿港天后宮聞名天下。對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人們來說,鹿港天后宮更是必去的地方。建築精緻,香火鼎盛,門頭掛有許多牌匾,其中有三塊牌匾,一般人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張志軍委託代表向鹿港天后宮贈送漆器媽祖
    張志軍委託代表向鹿港天后宮贈送漆器媽祖>/5) "← →"翻頁 6月28日,崑山慧聚媽祖回娘家暨向臺灣鹿港天后宮贈送漆器媽祖活動在臺灣彰化鹿港天后宮隆重舉行
  •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小吃,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丨好食真我臺灣行
    在當地,保留著漁村的風俗和美食,媽祖更是最深的信仰。我們抵達鹿港老街的時候,正好趕上盛大的「請媽祖回娘家」的儀式。一組組樂隊和神像走過,虔誠的香客捧著各樣大大小小的媽祖神像。這個在羅大佑歌中出現過的「媽祖廟」,可不是一般的媽祖廟——又稱鹿港天后宮,建於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在臺灣媽祖廟中地位極高。
  • 羅大佑《鹿港小鎮》裡提到的廟,臺灣媽祖廟之冠,媽祖像來自福建
    鹿港天后宮於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由移居鹿港的福建興化籍人捐資興建,又名「興化媽祖宮」。目前的廟貌是1936年重建的,建造的師傅技術都很好,因此廟殿規模宏偉,富麗堂皇,與臺南市的大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新港的奉天宮並稱為「四大媽祖」。《鹿港小鎮》那句」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中提到的媽祖廟,其實是鹿港天后宮。
  • 圖:鹿港天后宮開基媽祖重回大陸謁祖
    圖:鹿港天后宮開基媽祖重回大陸謁祖 2008年09月05日 18: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九月五日中午,臺灣鹿港天后宮進香團的三百多名媽祖信眾由金門分兩批乘船抵達泉州石井對臺客運碼頭,進行為期五天的謁祖進香活動。 這是鹿港天后宮開基媽祖一百九十一年後重回大陸謁祖。
  • 【媽祖】鹿港天后宮——建築藝術
    感謝您關注中華媽祖!科技視角、人文情懷、大愛精神。我們致力於傳播媽祖精神,促進媽祖文化交流。
  • 探訪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尋找媽祖廟後的小雜貨店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來到鹿港,最想去的不是知名景點,而是媽祖廟後的那家小「雜貨店」。當然,鹿港並不是羅大佑的家鄉,我也並非真的要去尋歌裡唱的那家店,而是想去看看真實的鹿港小鎮。
  • 臺灣媽祖廟——鹿港天后宮
    目前天后宮保存二張日治時期所拍攝的照片,為同治十三年重修時,鹿港天后宮的廟貌。當時天后宮的建築規模為三進二院的格局,分別為三川殿、正殿及後殿。三川殿採三開間建築,兩旁有八字牆,八字牆為大正四年,由鹿港土水師「圓仔炎師」(蔡添炎)所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