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耗費40億元,修建出一座「水橋」,中間通船不通車

2020-12-13 果果家裡事

橋梁在我們生活可是最常見的,特別是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描寫的就是江南景色。其中橋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不僅連接兩邊道路,也大大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節省了人們在趕路時花費的時間。而中國在搭建橋梁這方面,算得上是比較拔尖的,至今也有不少令人矚目的作品。比如世界第一長橋丹昆特大橋、港珠澳大橋、矮寨特大懸索橋等等。

這些都是舉世聞名的造橋工程,然而在國外也有許多出名的大橋,它們風格奇特,承載著不同的意義和作用。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認識的馬格德堡水橋,這座橋位於德國,它連接著德國兩條最重要的運河。相信不少人在聽到名字的時候就應該發現了,沒錯,這條橋梁不是傳統意義的石橋,它是一座水橋。橋面上並不是石板鋪就的,反而是一條波光粼粼的河道。

然而想建造這座橋也並不簡單,早在1919年,德國就計劃著在此處建造一座大橋。但是直到10年後,這座橋才開始動工,其中戰爭不斷,導致這座橋更是拖延至60年後才再度開工。建造的時候更是花費了整整6年的時間,以及5億歐元,將近40億人民幣,這才真正將這座水橋建造完成。當然,前期投入這麼多,這座水橋帶來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觀的。

由於連接的兩條運河是德國最重要的運輸運河,等這座橋梁開通後,往返距離直接縮短了12公裡,當地的貨運量都增長了6倍不止。這樣看來,建造這樣一座水橋還是非常值得的。而且這座橋也不僅是船可以行駛,人們也能在上面享受到不一樣的風光。

沒錯,在橋的最外圍兩側,人們修建了人行道,這樣不止是開放了航運,甚至還可以促進一下當地的旅遊事業,畢竟世界上可沒有第二座規模這麼龐大的水橋。當地人也非常喜歡,飯後在這座橋上散散步,近距離感受船的航行。

大家還知道哪些奇特的橋梁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德國耗資39億建造一座「水橋」,卻不讓汽車使用,這是為何?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能看到的橋梁,都是讓車輛或者行人通過的,而這一座位於德國的橋梁它可不同,這座橋它卻不讓汽車在上面行走,這是為何呢?原來這座橋就是馬格德堡大橋,這座橋存在是為了服務船隻的,因為這座水橋連接著德國重要的水上航線。
  • 德國的馬格德堡水橋,耗時6年花費5億歐元,建成後不通汽車
    這座橋就在德國位於易北河之上的人和船同行的橋,橋的名字叫馬格德堡水橋,這座橋得益於德國人突破思維定式的奇想。站在遠處向橋那裡一看,橋面上是河流的樣子,橋底下也還是河的樣子,真是十分的並不多見,因為易北河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很多東西都要通過這裡運輸出去,所以非常的繁忙。
  • 「身世「坎坷的橋,耗費5億歐元,從構思到建設完畢花了84年
    而橋梁在修建的時候也更加注重美觀,在追求實用性的同時也注重美觀性,但如果想要足夠吸引人,大橋本身就要有足夠多的特殊之處。橋梁修建完畢之後一般都是人和汽車可以通行,高級一點的還可以容納火車一起,那麼你見過能夠讓船隻通行的橋梁嗎?我國江蘇淮安就曾經花了3年時間建造亞洲最大水上立交,而在德國就有一座水上立交與它同年同月完工,但是從構思到建設完畢花了84年,算是世界上「身世」最坎坷的橋了。
  • 德國馬格德堡的「水橋」(組圖)
    3月16日,在德國馬格德堡,兩艘貨輪行駛在「水橋」上。在德國馬格德堡有一座「水橋」,它連接了易北河—哈弗爾河運河和中部運河,溝通了德國東西部的水路交通。最令人稱奇的是這座「水橋」橫跨在易北河之上,橋上的水道和橋下的易北河可以同時駛過大型船隻。橫跨易北河的「水橋」的構想始於上世紀30年代,但由於種種原因直到2003年才最終建成,建成後使得在這兩條運河間行駛的船隻可以不必藉助船閘並繞道易北河,直接通航縮短了12公裡的航程。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 德國馬格德堡「水橋」(組圖)
    3月16日,在德國馬格德堡,兩艘貨輪行駛在「水橋」上。在德國馬格德堡有一座「水橋」,它連接了易北河—哈弗爾河運河和中部運河,溝通了德國東西部的水路交通。最令人稱奇的是這座「水橋」橫跨在易北河之上,橋上的水道和橋下的易北河可以同時駛過大型船隻。
  • 肥西將出現一座世界級「水橋」 跨越江淮運河
    不久的將來 一座可以行船、過水的世界級「水橋」 有望呈現在合肥城西南 規模有望成為目前全球之最
  • 世界級「水橋」今天在肥西合龍!
    鋼渡槽採用68米+110米+68米的三跨鋼結構桁架式梁拱組合設計,主跨跨度達到110米,比目前世界著名的德國馬格德堡水橋還要長3.8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通水通航鋼結構渡槽。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乾渠作為合肥和六安兩市的重要供水源渠道,它比引江濟淮航道高出30多米。
  • 德國馬格德堡水橋:連接兩條運河,橋上可以通船
    在德國的馬格德堡市,有一座可以通船的超現實「水橋」建築。這座奇特的水橋建成於2003年,全長918米,連接易北-哈維爾運河與米德蘭運河兩條重要河道,直通德國魯爾工業區。德國工程師們連通兩條水道的最初構思,早在1919年即已提出,後來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時期的德國分裂的影響,這個項目被擱置了。德國統一後直到1997年才開始建造,耗資5億歐元,歷時6年建成,建成後將柏林的內陸港與萊茵河沿岸港口連接在一起。隨著水橋的投入使用,船隻航行時間大大縮短。
  • 德國「非常神奇」的橋,船在橋上遊,車在水下走,建這座橋很困難
    今天要說的這座橋位於德國。它是一座水橋。當地人稱其為跨河通道,馬格德堡。這座橋連接該國兩條非常重要的運河。易北河_哈維爾運河和米德蘭運河,所以聽起來像是一條連接的通道,這座橋的功能也和我們平時看到的不一樣。我們平時看到的橋是供行人和車輛通過的。這座橋除了這個功能外,最重要的是讓船通行。在建這座橋的時候,其實建橋的想法受到了很大的批評。
  • 歐洲最特殊的橋:船在橋上走,水在橋上流,不足一公裡卻耗資5億
    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隨著科技的發展,橋也不一定建在水上,還有立交橋這種為了防止交通擁堵而建的橋。但總得來說,橋還是供人和車通行的,但在德國卻有一座橋,船可以在橋上通行。這就是位於德國的馬格德堡水橋,德國人也稱其為跨河水道,是一座渡槽,連接著德國兩條重要的航運運河,易北河和米德蘭運河,並直通德國的工業重鎮,是德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在建橋之前,船要從易北河繞進另一條運河,並且要通過兩次水閘,經常要費時費力的卸貨重裝。兩側水橋建成之後,運河之間的船舶不需要再繞行。
  • 世界級「水橋」將驚豔合肥西郊 建成後可行船走車
    談及渡槽建設之初衷,施工方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證淠河總乾渠通水不中斷,引江濟淮施工採取截彎取直,優先建設一座渡槽,施工前,渠水通過渡槽過流,從引江濟淮運河凌空而過,由此,淠河總乾渠渡槽有了「水橋」之名。令人大開眼界的是,「水橋」不僅可通水,還能通船行車。施工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淠河總乾渠渡槽上跨頂寬280米的江淮運河,未來橋面可通行100噸船舶,橋下運河能通行2000噸船舶。
  • 德國想不明白:中國為何要花1269億,造一座無法通車的橋
    難得的小長假,不知道大家都有去什麼地方遊玩?不過即使假期結束,我們也還是要多多走出家門去感受外面不一樣的世界,緩解工作緊張的壓力。不知道該去哪裡或者是還沒有想好去哪裡的小夥伴們,就讓小編和大家一起,從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中,看看這個世界不一樣的一面,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節目。
  • 全球三大「奇葩」橋:船在橋上跑,橋在水下面,還有一座要跳著走!
    而如今,在德國、荷蘭和法國,分別有一座奇怪的橋:一座船在橋上跑、一座橋在水下面,還有一座橋要跳著走。這三座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人和船一起走德國曾經有一個偉大的計劃,要修一座橋,將易北河-哈維爾運河和馬格德堡附近的米德蘭運河連接起來。隨著二戰的爆發,德國被分裂為東德和西德,此計劃擱淺。
  • 合肥引江濟淮工程創全國首例:航道之上建水橋 船上有船
    這一全國首例、世界最大跨度通水通航鋼結構渡槽,預計將於11月中旬全橋合龍,明年3月底有望實現通水,形成一座「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觀。全國首座「水橋」提前兩月實現半幅合龍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乾渠鋼渡槽位於江淮分水嶺北側。作為合肥和六安兩市的重要供水源渠道,它比引江濟淮航道高出30多米。
  • 重慶正修建一座大橋:耗資43億,2022年通車,這地區有福了
    這不,重慶就正在修建一座大橋,總投資超過了43億元,預計2022年就能夠通車,這一座大橋便是白居寺長江大橋,是以一條連接大渡口區與巴南區的跨長江大橋,項目全長為3.5公裡。等到修建完成之後,這座大橋對於重慶主城區的交通有著重要的意義。
  • 我國在沙漠挖出一座水庫,面積約30平方公裡,耗費40年才建成
    讓我們一起看看,今天老陳帶大家看一下我國在沙漠挖出一座水庫,面積約30平方公裡,耗費40年才建成。這個建在沙漠中的水庫就是我們的紅崖山水庫,它是目前世界上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因為地處河西走廊,在發展上值得大家關注,雖然地理位置比較偏遠,這裡也有兩個沙漠環繞,但正是因為這個地理位置,水庫的建設更加重要,這個水庫位於兩個沙漠中,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更多的生存希望,它是當地的一個中型蓄水工程,當時修建時經歷了許多困難。
  • 我國最奇特的大橋,總投資耗費九十億元,上層高速下層馬路
    浙江省這幾年發展得很好,說到浙江省最發達的城市,相信很多人會立刻想到浙江省會城市杭州,事實上,除了杭州,浙江省近年來也湧現出了一些黑馬城市,比如溫州,近年來以其自身不斷發展的勢頭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今天我們介紹一下,總投資90億,上層高速,下層被譽為中國最奇特的橋梁,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國最奇特的大橋
  • 蘭州這個看起來經濟實力不強的二線城市,為何耗費巨資修建地鐵?
    又由於我國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有很大的差別,這就使得每個城市的經濟實力和發展狀況都大不相同。所以在我國的城市體系裡,就有著非常完善的等級劃分制度,除了北、上、廣、深這些特大城市基本上不會變動等級之外,很多時候大家都能看到一座城市的經過發展,它的劃分常常會發生變動。
  • 一座水壩八公裡長耗費40億美元
    歷史上,西海水閘修建於上世紀80年代,前後五年時間一共花費了40億美元,其長度大約在8公裡左右。身為一座攔海大壩,西海水閘在朝鮮是一個讓當地人引以為豪的工程,為什麼要耗巨資修建這個水閘呢?說起來是這麼回事。朝鮮著名的河流也有不少,其中排名第五的就是大同江。這條江水發源於狼林山脈慈江道,沿途哺育了不少地區百姓,最終匯入黃海,也就是當地所稱的西海。
  • 福建耗費15億元,打造「七色彩虹」世外桃源,關鍵是門票不收費!
    跟著橘子一起去看看窗外的風景吧~福建是重要的沿海省份,經濟發展非常迅速,處在中國的東南方向,是與世界世界交流往來的重要窗口,總體的面積大概有二十幾萬平方公裡,整體的地形地貌主要以河谷跟盆地為主,擁有很長的海岸線,海岸侵蝕地貌明顯,大家對福建的大海印象一定很深刻吧,據說福建人出街如果不是特別重要的場合都是穿拖鞋的,大家去的時候也可以感受一下濃厚的拖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