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肥西將出現一座世界級「水橋」 跨越江淮運河

2020-12-13 騰訊網

不久的將來

一座可以行船、過水世界級「水橋」

有望呈現在合肥城西南

規模有望成為目前全球之最

近日,從建設部門獲悉,引江濟淮工程肥西段有了最新進展,令人矚目的淠河總乾渠渡槽工程近期計劃招標建設,淠河總乾渠是六安和合肥兩座城市的重要供水源渠道。

挑 戰

建設過水又過船的" 水中天橋"

▲渡槽水橋正面日景效果圖

作為合肥市區主要供水渠道之一,淠河總乾渠渡槽設計流量為150立方米每秒,最大水深需達到5.45m,僅渡槽中水的自重就相當於166個汽車車道的均布荷載大小,且遠期規劃為VI級航道,能通行100噸級船舶。而渡槽橋梁下的江淮運河航道等級為限制性Ⅱ級航道,能通行2000噸級貨船

▲渡槽水橋側面日景效果圖

根據要求,在江淮分水嶺北側,淠河總乾渠中水體和船舶需要上跨頂寬280m的江淮運河,且不能平面交叉,只能立體跨越。渡槽橋按100年大橋標準設計,而且橋上為城市飲用水,需要確保橋上供水在養護和檢修期間不斷流。

▲德國馬格德堡水橋日夜景效果圖

因此,設計面臨著荷載集度大、水體荷載可變、止水及防滲等多重技術難題。據了解,此類跨度、過水渡槽結構國內沒有先例,國外參考實例也非常少,著名的德國馬格德堡橋就是典型

▲淠河總乾渠渡槽橋日景效果圖

為保證總乾渠的通水不中斷,規劃將總乾渠截彎取直優先建設一座可過水的渡槽天橋,這樣就能把總乾渠之水引到渡槽中,以形成總乾渠與引江濟淮渠兩個河道的立體交叉,然後可進行引江濟淮工程的大規模施工。由於兩個河道高差達30m左右, 需要打造一座獨特的水橋,除了過水,還要滿足未來航運的要求。

進 展

一批新工程即將開工

據了解,引江濟淮工程在肥西縣境內線路總長60公裡,其中合分線段長15.4公裡,江淮溝通段44.6公裡派河段長28.8公裡,高店鄉段長15.8公裡),工程涉及六個鄉鎮、三個園區、50個村(社區)。按照計劃,淠河總乾渠渡槽工程位於高店鄉,全長350米,寬32米,規模居世界之最,總投資14.0億元,該標段有望年內招標。

▲渡槽橋地理位置圖

此外,還有一批新工程即將開工。

?其中,江淮溝通J002-2標段(金寨南路橋~寧西鐵路橋段),長11.35公裡,總投資12.81億元,計劃工期44個月,該標段已經完成施工招標即將開工;

?杭埠河渡槽工程位於三河鎮,全長570米,寬64米,總投資6.0億元,計劃11月招標。

引江濟淮第一批市政橋梁工程涉及巢湖路橋、翡翠路橋、文山路橋和創新大道橋等,總投資約16億元。目前,4座橋梁主體工程施工圖設計全部完成,已完成監理招標,預計12月施工單位進場,工期30 個月。

相關焦點

  • 世界級「水橋」今天在肥西合龍!
    為了保障淠河總乾渠的通水不中斷,工程設計一座「水橋」,讓它通過「水橋」從引江濟淮運河上空跨過,從而形成一座「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渡槽水橋正面效果圖。鋼渡槽採用全焊接變桁高桁架式梁拱組合結構。全鋼結構,強度大、承載力強,同時可以減輕地基承載力。淠河不同季節水位變化大,拱形設計可以有效解決水位變化問題。
  • 「共舞長三角 魅力新蜀山」|世界級江淮運河催生「運河新城」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3日下午,「共舞長三角 魅力新蜀山」長三角主流媒體採訪團來到位於合肥小廟鎮的運河新城,作為蜀山區推進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六大片區」之一,運河新城定位為世界級生態運河、G60科創走廊策源地、合肥創新引領核、綠色轉型發展新高地。
  • 一座世界級「水橋」即將在安徽誕生
    一座世界級「水橋」即將在安徽誕生 2020-10-27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級「水橋」將驚豔合肥西郊 建成後可行船走車
    據介紹,該工程在國內前所未有,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度通水通航鋼結構渡槽。10月28日,隨著一臺260噸重的履帶吊將重達72噸的鋼梁穩穩地架設在支架上,渡槽鋼梁安裝序幕正式拉開。記者現場看到,渡槽的第二塊鋼梁也已架好,下方16座支架組成方陣,正等待下一塊鋼梁。早在鋼梁安裝施工前,120根渡槽樁基已全部施工完成。
  • 一座世界級「水橋」即將在安徽誕生
    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乾渠鋼渡槽位於江淮分水嶺北側。作為合肥和六安兩市的重要供水源渠道,它比引江濟淮航道高出30多米。為了保障淠河總乾渠的通水不中斷,工程設計一座「水橋」,讓它通過「水橋」從引江濟淮運河上空跨過,從而形成一座「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觀。
  • 德國馬格德堡水橋:連接兩條運河,橋上可以通船
    在德國的馬格德堡市,有一座可以通船的超現實「水橋」建築。這座奇特的水橋建成於2003年,全長918米,連接易北-哈維爾運河與米德蘭運河兩條重要河道,直通德國魯爾工業區。德國統一後直到1997年才開始建造,耗資5億歐元,歷時6年建成,建成後將柏林的內陸港與萊茵河沿岸港口連接在一起。隨著水橋的投入使用,船隻航行時間大大縮短。
  • 德國馬格德堡的「水橋」(組圖)
    3月16日,在德國馬格德堡,兩艘貨輪行駛在「水橋」上。在德國馬格德堡有一座「水橋」,它連接了易北河—哈弗爾河運河和中部運河,溝通了德國東西部的水路交通。最令人稱奇的是這座「水橋」橫跨在易北河之上,橋上的水道和橋下的易北河可以同時駛過大型船隻。橫跨易北河的「水橋」的構想始於上世紀30年代,但由於種種原因直到2003年才最終建成,建成後使得在這兩條運河間行駛的船隻可以不必藉助船閘並繞道易北河,直接通航縮短了12公裡的航程。新華社記者馬寧攝
  • 德國馬格德堡「水橋」(組圖)
    3月16日,在德國馬格德堡,兩艘貨輪行駛在「水橋」上。在德國馬格德堡有一座「水橋」,它連接了易北河—哈弗爾河運河和中部運河,溝通了德國東西部的水路交通。最令人稱奇的是這座「水橋」橫跨在易北河之上,橋上的水道和橋下的易北河可以同時駛過大型船隻。
  • 尋找江淮運河古遺蹟
    時間跨過千年,雖然早已變成了農田,但還能明顯看到江淮運河的河道。可以肯定的是,那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水面寬有十餘米,海拔最高的鳳凰墩據說是當年用來指揮的高臺。 在江淮運河旁是靜靜流淌著的淠史杭水利工程渠道,滁河乾渠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看起來,江淮運河可比這還要壯闊得多。」 江淮運河大體平直,隨著地面地形變化可分為明顯的兩段。
  • 運河八章——獨家揭秘安徽「一號工程」背後的故事
    >多角度、多層次、立體化深度剖析引江濟淮工程追夢幾代安徽水利人矢志不渝運河往事——曹操夢斷將軍嶺提起江淮運河情結,一位年過耄耋的國內知名老水利專家至今感慨萬端。他就是81歲的郝朝德,一位常年在自家客廳中掛著一幅標明江淮水系的安徽地圖,時不時臨圖沉思的他曾任安徽省水利廳廳長。「江淮運河的開鑿,是歷史的選擇也是時勢的必然!你們看,流入巢湖的南淝河與流入淮河的東淝河,正好位於合肥西北的江淮分水嶺兩側;在肥西將軍嶺一帶,兩河只是一嶺之隔。
  • 德國耗費40億元,修建出一座「水橋」,中間通船不通車
    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認識的馬格德堡水橋,這座橋位於德國,它連接著德國兩條最重要的運河。相信不少人在聽到名字的時候就應該發現了,沒錯,這條橋梁不是傳統意義的石橋,它是一座水橋。橋面上並不是石板鋪就的,反而是一條波光粼粼的河道。然而想建造這座橋也並不簡單,早在1919年,德國就計劃著在此處建造一座大橋。
  • 中國投912億建超級大運河,南北跨越千裡,能通行2000噸級大貨輪
    總輸水路線高達723公裡的引江濟淮工程,將長江和淮河兩大水系連接起來,總共跨越安徽境內12個市和河南境內兩個市,目的是為了開拓南北之間的水路交通網絡,解決沿地缺水地區的乾旱以及長江和淮河的航運問題,惠及人口高達4132萬。引江濟淮工程總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建設,其為引江濟巢,巢就是巢湖,江淮溝通和江水北送三大段。但說起引江濟淮不得不又提及江淮大運河工程。
  • 合肥曾有一條曹操運河 就是將軍嶺的古江淮運河
    旎迤7000米的「合肥之源」,把將軍嶺、曹操河、雞鳴壩、鳳凰墩等歷史遺蹟串聯起來,並以生態的形式,活性地連接起東淝河和南淝河的源頭,為今人再現了古江淮運河,即曹操運河遺址的景觀全貌。現在看來,大禹「高處鑿通」的治水思想,肯定也啟示並直接促成了江淮水系溝通的工程。關於這一點,我們不難從典籍中尋到蛛絲馬跡:《史記·河渠書》載,「於楚,西方則通渠漢水、雲夢;東方則通(鴻)溝江淮之間。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此處的「楚國東方通(鴻)溝江淮之間」的水利工程應該指的就是將軍嶺的古江淮運河。
  • 為了更好造福江淮人民——寫在引江濟淮工程亳州段通水之際
    新華社合肥7月3日電題:為了更好造福江淮人民——寫在引江濟淮工程亳州段通水之際新華社記者陳尚營、胡璐、馬姝瑞江淮一線牽。繼三峽、南水北調之後的又一大水利工程,引江濟淮安徽亳州供水段日前試機成功。這標誌著引江濟淮工程局部已開始發揮效益,困擾皖北平原和豫東地區的缺水問題,將有望逐步解決。作為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跨流域綜合性重大水資源配置的引江濟淮工程,正逐步從夢想變為現實,這將進一步完善我國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網格局,更好造福江淮人民,為沿線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勃勃生機。
  • 江淮運河,一曲曠世「水調歌」 ——寫在引江濟淮工程開工三周年之際
    它就是正在建設的南北向水運大通道——江淮運河。2019年12月底,引江濟淮工程正式開工將滿3周年,孜孜以求並為之奮鬥的人們,怎不感到三生有幸!他們迫不及待,忍不住暢想一幕童話般的情景——江淮運河通水那天,長江裡一朵浪花萌發了去巢湖的夢想。到了安徽樅陽縣鱘魚鎮引江樞紐處,它上「跨」3.6米後隨波進入菜子湖。
  • 世界最大跨度「水橋」順利合龍
    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乾渠鋼渡槽位於江淮分水嶺北側,淠河總乾渠作為合肥和六安兩座城市的重要供水渠道,比引江濟淮航道高出30多米,渠水只能通過架設傳統的渡槽過流,從引江濟淮運河上凌空而過,在這裡就形成了一座「河上有河」可通水行船的「水橋」。
  • 引江濟淮寧西上行線跨江淮運河大橋 系杆拱順利合龍
    引江濟淮寧西上行線跨江淮運河大橋系杆拱順利合龍11月27日上午8時許,隨著最後一節拱肋拼裝完成,引江濟淮寧西上行線跨江淮運河大橋1~128米系杆拱順利合龍。引江濟淮寧西上行線跨江淮運河大橋系杆拱跨越即將建成的江淮運河,為運河通水通航提供保障。
  • 世界級「水橋」正式合龍
    引江濟淮合肥建管處副處長曹紅武介紹,因為引江濟淮的渠道流經合肥時,與淠史杭灌區的淠河總乾渠相交,為保證合肥市的重要供水渠道不中斷,所以將原淠河總乾渠裁彎取直建設一座可過水通航的渡槽天橋,引江濟淮渠道將「下穿」淠河總乾渠。 那什麼是渡槽?「就像合肥的五裡墩立交橋一樣,只不過立交橋走的是車,而渡槽走的是水。」
  • 世界最大跨度「水橋」合龍 引江濟淮工程將現「河上有河」
    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合肥建管處處長王同如說,經過科學論證,渠水只能通過架設傳統的渡槽過流,從引江濟淮運河「跨過」,形成一座「河上有河」可通水行船的「水橋」。據介紹,淠河總乾渠鋼渡槽工程自2019年10月28日開始首件安裝以來,參建單位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今年嚴重汛情的不利影響,合龍時間比計劃工期提前近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