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美倫:資本市場創新改革要把握好市場需求與監管要求之間的平衡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於2020年12月20日在深圳舉辦。

會議以「雙循環新格局與資本市場新徵程」為主題,廣泛邀請政府與監管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及業界領袖展開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分享真知灼見、展望前沿趨勢。在此盛會上,金融界作為合作媒體全程報導,為投資者帶來最及時的監管思考以及業界聲音。

在名為「資本市場三十年回顧與展望」的高峰對話環節,香港交易所董事會主席、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史美倫表示,資本市場主要的功能是資源配置,在資本和投資者之間建立適當的平臺。香港在過去不斷地在探索,市場發展很快,感覺現有的體制或者上市條例有的太苛刻、應該要改善或者市場上有一些什麼新的產品,香港在過去幾年不斷在探索。當然,市場需求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被監管者接受的,監管者要考慮的是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以及制度上的安排和投資者的保護,這些都是要跟市場的需求來平衡的。

過去25年來,最大的一個改革是2018年引進了「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權的要求來自於新經濟公司。很多新經濟的公司有同股不同權的架構,在香港當時不承認也不能接受,也不敢去同股一定要同權,延伸產生出了很大的爭議,我們通過了好幾個月的研究,到市場上得到了各方面的認同,得到了政府和證監會的支持,引進了一系列的創新改革,以引進新經濟公司的同股不同權,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可以上來。

在此之前所有上市公司一定要有三年盈利的要求,這兩個都是應了市場的變化、市場的需求,可是我們也不是一下子就接受了,還是要參考各方面的經驗。當然,同股不同權在美國接受很早,可是我們感覺他們的體制對投資者不是有一個完美的保護。引進了這幾個方面的改進創新的同時也有保護投資者成分也加入進去。

過去兩年已經看到這方面的創新,可以說是創新、改革,也得到了很好的成果。

短短兩年之內,香港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的中心,一些矽谷人士對我們講香港現在是他們可以考慮去的中心。說這些表明了改革是需要的,改革不一定要聽市場的需求,也要平衡監管方面的要求,這樣改革政策的推出在市場上還能穩定下來。

相關焦點

  • 尚福林:穩預期培養市場生態 發揮好資本市場樞紐作用
    來源:券商中國從1990年草創到如今的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中國資本市場走過了不同尋常的三十年曆程。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漸進革新,也是一次「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勇敢嘗試。站在新發展階段的歷史關口上,如何看待當前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機遇?如何平衡好市場和改革之間的關係?如何看待資管行業的發展前景?
  • 監管大年,全球資本市場「被迫」變局和重塑!中國怎麼...
    但從長遠來看,有利於引導各方更加關注創新,更加注重主業,更加強調合規,更加遵從監管,在符合監管的前提下開展創新,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係,這是有利於金融市場和整個金融業的長期健康發展的。」王軍說。
  • ...一周內兩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對資本市場有27...
    比如,提及宏觀政策時說要求「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會議還兩度提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種種表述都透露出明年經濟穩增長的決心。此外,在宏觀政策基調上,會議提出,「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 王一鳴:改革創新是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之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貫穿著改革創新主旋律。過去一年我國應對複雜局面、實現良好開局,靠的是改革創新;今年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仍然要靠改革創新。只有堅持不懈推進改革創新,才能不斷激發市場活力,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動力。 2013年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靠的是改革創新 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
  • 號角聲聲 資本市場改革再出發
    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各類債券5.69萬億元,同比增長45%;併購重組交易金額達2.58萬億元,同比增長38%。   取得這些成績,既依賴於國家經濟、金融發展大背景,也有賴於相關決策部門針對實體經濟實際需求,對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作出的改革和完善。
  • 多層次資本市場走過全面質效改革元年
    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仍需進一步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直接融資的包容性。證監會主要負責人撰文指出,形成適應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差異化融資需求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服務的普惠性,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關鍵。改革沒有完成時。
  • 「一行兩會一局」齊發聲 金融開放、金融監管、資本市場後續還有...
    堅決打擊危害金融穩定的「偽創新」「亂創新」行為    曹宇表示,要處理好加強監管與支持創新的關係。銀保監會要利用好、發展好這一基本經驗,以機構監管為核心,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為抓手,以市場準入、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為軸線,強化金融機構資本監管、流動性監管和償付能力監管,實現對法人機構的多維度、深層次、全周期監管。
  •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推動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 不...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朱寶琛金融市場與資本市場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怎麼做?新基建投資、消費升級、外貿優勢的保持如何進行政策引導?新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網際網路+監管」會怎麼樣?人民幣國際化未來會怎麼走?另一方面,在資本市場進行相應的金融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放寬銀行、證券、保險業的市場準入,推動企業國際化融資。同時,不斷優化投資者結構,加強監管以遏制短期投機套利行為,使國內金融監管和防風險預案機制更為完善,降低潛在金融風險。其次是對外兼顧區域經濟合作與資本開放,推進「走出去」。
  • 中保投資董事長任春生:當前是監管政策引導加大資本市場投資的絕佳...
    第一個要素是資本市場一系列重要基礎改革措施的出臺。 科創板、註冊制等系列措施出臺以來,對解決「卡脖子」難題的核心技術以及具有良好成長性的源頭技術創新企業降低了融資門檻,提供了更完善的資本平臺支持,也體現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改革與創新 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道路上...
    「而立之年」的中國資本市場走過了怎樣的路程?有哪些振奮人心的改革與創新?三十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朝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探索與創新中逐步成長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
  • 史美倫:香港與內地市場的發展不是零和遊戲 未來合作空間廣闊
    現在做的非常不錯,雖然體制不一樣,但要求基本上都一樣,對投資者的保護做的非常健全。「同股不同權」改革與創新資本形成實踐資本市場主要的功能是資源配置,在資本和投資者之間建立適當的平臺。香港在過去不斷地在探索,市場發展很快,現有的體制或者上市條例有些過於苛刻,應該要改善,還有市場上有一些新的產品,我們沒有及時回應過來,這些香港在過去幾年都不斷在探索。
  • 資本市場改革手冊(2020年版)
    (一)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資本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蓬勃朝氣邁向新徵程」。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直言「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2019年9月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召開第七次專題會議提及「要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增強資本市場的活力、韌性和服務能力,使其真正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 【特別策劃】資本市場在改革與開放中發展壯大
    數據顯示,截至10月中旬,開市以來科創板上市公司超過180家,IPO融資金額佔同期A股的一半,有力推動了要素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科創板正成為中國科創企業首選上市地,未盈利、特殊股權架構等新經濟企業通過科創板首次登陸了A股市場。  科創板通過「增量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機制,而創業板市場則通過「存量改革」彌補了資本市場體系中間層次的不足。
  • 資本市場又一座「彩虹橋」裝點一新
    807家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佔比分別高達90%和70%,不斷推動創新經濟向更大範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發展。但也應該清楚地看到,創業板難以包容日新月異的新經濟發展需求,部分基礎性制度亟待完善,改革迫在眉睫。這不僅事關資本市場自身的長遠健康發展,也和中國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
  • 從改革試驗田到世界第二,中國資本市場未來怎麼樣?
    對於資源配置,我們有一個基本目標就是要增加直接投資的比重。一個好的資本市場需具備兩個要素:一是有大量的理智、清醒、理性的投資者;二是有值得投資的,有願景、能創造價值的好公司。你不能指望每個股東都那麼理智,也不能指望每一家公司都是好的,但是,一個股市的主體必須要將這兩種要素結合在一起,才可以實現健康發展。未來開啟資本市場「內循環」?
  • 港交所掌門人李小加的香港資本市場改革之旅
    李小加這位香港金融界傳奇的改革先鋒將於31日退任港交所行政總裁職務。11年來,作為港交所歷史上首位擁有內地背景的行政總裁,他帶領港交所通過多次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實現互聯互通,港交所近10次摘得全球新股集資冠軍,港交所由地區交易所成功轉型成為全球領先的交易所,增強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 富國基金: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理念 支持資本市場改革
    富國基金: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理念 全力支持資本市場改革——論公募基金在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中的定位與方向9月10日,證監會召開全年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研究布置了針對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十二條重點任務。
  • 香港資本市場:內地和國際市場「超級聯繫人」
    站在內地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關口,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用「史無前例」這個詞形容了6月1日在香港召開的「新時代香港資本市場再出發」研討會。與會人士認為,改革開放中,香港與內地實現了雙贏。在未來的進一步開放中,香港「超級聯繫人」的作用將愈發凸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必將越來越鞏固。
  • 一周內兩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對資本...
    比如,提及宏觀政策時說要求「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會議還兩度提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種種表述都透露出明年經濟穩增長的決心。此外,在宏觀政策基調上,會議提出,「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 深交所:重點改革任務漸次落地 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
    創新始於技術,成於資本。30年來,深交所始終以服務創新創業為己任,與國家創新發展戰略深度融合,構建了以服務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創業企業為主體的多層次市場體系,主要指標位居世界前列。8月24日,在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儀式上,劉鶴副總理明確要求把深交所塑造成為「優質的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的交易所」,為深交所改革發展明確了新目標,規劃了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