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為媒 盧氏·瓦窯溝首屆杜鵑花節在瓦窯溝鄉龍首山莊舉行

2020-12-06 河南故事

歲歲杜鵑花嬌豔,收官之年格外鮮。4月21日,盧氏·瓦窯溝首屆杜鵑花節在瓦窯溝鄉龍首山莊啟動。盧氏縣委副書記李衛林,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史鎖茹,縣委常委、副縣長李興東,縣政協副主席衛軍強出席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史鎖茹主持。

盛開的杜鵑花將龍首山莊裝點的美麗而浪漫。李衛林在啟動儀式上致辭說,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完成「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我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的關鍵驗收年。舉辦首屆杜鵑花節,以花為媒誠邀四海之賓,以節會友廣聚八方之客。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將盧氏及瓦窯溝的自然風光、厚重文化及特有的旅遊風貌展示出來,將綠色健康的農副產品推介出去,讓更多朋友走進盧氏、認識盧氏、投資盧氏,助力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推進「文旅大發展」戰略目標,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隨後,瓦窯溝鄉負責人了介紹了該鄉地域特色及旅遊資源開發情況,優秀鄉賢代表作了發言。

在宣布首屆杜鵑花節開幕後,李衛林和李興東共同為紅二十五軍長徵線路紅軍驛站揭牌,大家一起參觀了龍首山莊紅色教育體驗基地,感悟紅色文化,接受革命精神洗禮。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有花中西施之美譽,堪稱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盧氏縣南部鄉鎮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是杜鵑花繁茂生長的樂土,今年瓦窯溝鄉的杜鵑花開的格外鮮豔,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賞花遊玩。來自洛陽的攝影愛好者薛國平在接受採訪時說,「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確實和想像中的一樣美麗,是無法形容的美,不虛此行。明年不但要來,還要號召親朋好友都來看一看,共同感受盧氏的美。」

當天,盧氏縣文聯組織縣作家協會、舞蹈家協會、攝影家協會及書畫家協會共40餘人到此採風創作。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桂田在採訪中說,「剛從山上下來,今年的杜鵑花開的非常燦爛,比以往任何年份都漂亮。我們還參觀了紅色教育展廳,回去以後,要用好手中的筆,切實將我縣的紅色文化和綠色資源宣傳好,講好盧氏故事。」

據悉,此次活動由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瓦窯溝鄉政府、龍首山莊共同舉辦,旨在打造我縣「杜鵑花節」品牌,以旅遊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相關焦點

  • 河南盧氏:「首屆杜鵑花節」開幕 漫山杜鵑惹人醉
    4月21日,「盧氏·瓦窯溝·首屆杜鵑花節」在龍首山莊開幕。三門峽市直及盧氏縣幫扶瓦窯溝鄉的有關單位、部分行業部門負責人,盧氏縣攝影家協會、作家協會、書畫家協會、舞蹈家協會部分會員,有關新聞媒體記者和熱心群眾共500餘人參加開幕活動。
  • 盧氏瓦窯溝驚現「楚長城」 ? --------石馬古寨探險記
    當然,目前,對盧氏縣瓦窯溝鄉境內石馬古寨的「楚長城」的判斷和認定,還只是基於我們個人的感官認識和判斷。
  • 河南盧氏:這個地方漫山遍野紅杜鵑
    四月春光無限好,最是杜鵑花飄香。春末夏初,看杜鵑花一直是不錯的選擇。最近,盧氏西南山的杜鵑花開了,藍天下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團錦蔟,紅豔似火,漫步在杜鵑花叢中,著實令人賞心悅目,如果您心動了,趕緊行動吧,滿山的杜鵑花,都在等著您呢。
  • 瓦窯溝紀行
    我來盧氏已近十年,常聽同事談起瓦窯溝,都津津樂道那裡的山水如何的秀美,那裡的女子是如何的漂亮。車子在五裡川鎮停留片刻,我也下車稍事休息,這裡距瓦窯溝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畢竟是西南重鎮,地勢也變得開闊了許多,只是這裡的山全是大塊大塊裸露的青石,但顯得雄渾一體。
  • 王金力‖瓦窯溝
    瓦窯溝地處西溝的一個偏溝,名字的由來是,離溝口半裡地的地方過去有個瓦窯,就是燒制磚瓦的窯,僅由此得名罷了。
  • 瓦窯溝記憶
    瓦窯溝珍藏了兒時諸多回憶,和瓦窯溝碎瓦片一樣,塵封在回憶裡的滄海桑田,記憶之門一旦觸發,瞬間在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個夏天。秋天、故鄉的牛、溝口的小水潭.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村,作為農民子女,從小就放牛、打豬草、餵養牲口小小年齡,早已習以為常。八九歲的我就成了放牛倌。承擔起我家兩頭耕牛的飼養,瓦窯溝成了牛羊用餐之地,更是我們這些泥孩子的玩耍樂園。
  • 盧氏「國慶+中秋」假期旅遊攻略,一起來盧氏get!
    龍首山莊位於盧氏縣瓦窯溝鄉耿家店村,是集民俗收藏展覽、民俗文化傳承、文學藝術交流、特色餐飲服務、鄉村旅遊開發等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文化經營服務單位,現有民俗博物館、文藝創作室、書畫展覽廳、鄉村食味坊、會議室、民宿客房、文化廣場等場所。
  • 河南盧氏:觀美景、品美食、住民宿
    為全面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展示盧氏脫貧攻堅、鄉村旅遊發展以及各鄉鎮農特產品和文創產業成果,打造鄉村文化節會旅遊品牌,真正讓盧氏鄉村旅遊「紅起來」、民宿尋根「熱起來」、美食文化「火起來」、特色商品「亮起來」!由田間到舌尖,一道道鄉村美食,傳遞的是一絲一縷的鄉愁和對家的思念。原生態原料、原生態的美食,色、香、味、形俱佳的70餘道美食……等著您的品鑑和推介!
  • 西寧「北關七一小區、金牛小區、玉帶橋、瓦窯溝,整個被封」?
    廣大市民朋友:當前正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關鍵期,卻有人傳出「北關七一小區、金牛小區、玉帶橋、瓦窯溝,整個被封」的傳言,這種惡意傳播的行為對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一定影響。
  • 首屆魯山縣杜鵑花節開幕啦
    4月18日上午,首屆魯山縣杜鵑花節開幕式在四棵樹鄉平溝村舉行。
  • 節前搭瓦窯 歡樂迎中秋
    中秋夜燒瓦窯是潮州傳統民俗,目前,不少鄉村都已搭起高高的瓦窯,準備在中秋夜用火紅的窯火歡慶佳節。在金石鎮辜厝村這座祠堂前,一座高8米、直徑3米的瓦窯已經搭建完成,一塊塊磚頭層層疊起,錯落有致。瓦窯裡面塞滿木柴,等待中秋之夜盡情燃燒。
  • 2013首屆光霧山杜鵑花節將於4月1日舉行
    為進一步提升光霧山自然生態旅遊資源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快打造西部一流的觀光旅遊和國際山地運動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實現以節拓市場,以節促發展。2013首屆南江縣光霧山杜鵑花節將於4月1日華麗啟幕,並擬通過以後的連續舉辦,使之成為繼光霧山紅葉節之後,又一個以杜鵑花為媒,集旅遊推介、精品展示、文化交流、商貿活動和旅遊體驗為一體的重要節慶品牌。 據悉,**風景名勝區四川光霧山地處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川陝蘇區的中心,是一片紅色的土地,而且由於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宜人的生態環境,成為世人追求時尚、回歸自然的觀光休閒度假旅遊勝地。
  • 三河瓦窯磚家一族
    臺灣三河瓦窯位於大樹鄉,是我國瓷磚產業最為發達的地區,大部分窯址始建於至三河瓦窯始建於大樹鄉瓦窯產業已成為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來源。隨著經濟轉型,傳統的瓦窯產業逐漸衰落,大樹鄉的瓦窯也被關停,僅剩三河瓦窯支撐。
  • 揭秘清代第一官窯——海城皇瓦窯前世今生
    原標題:揭秘清代第一官窯——海城皇瓦窯前世今生   為皇宮帝陵燒琉璃瓦每塊一兩銀子▲皇瓦窯有「昭陵」字樣的琉璃磚瓦  皇瓦窯,位於遼寧省海城析木鎮缸窯嶺村北山半坳皇瓦窯溝內,據《清史稿》記載,該窯始建於後金天命6年(1621年),停燒於清末(1911年),歷時290年,是清代我國東北地區唯一為「一宮三陵」(瀋陽故宮、昭陵、福陵及撫順永陵)提供琉璃構件的官窯。有清代第一官窯之稱,也是東北唯一一座官窯。
  • 美利達自行車太原瓦窯街俱樂部定於2018年8月26日,(周日)騎遊清徐縣馬鳴山(白石溝)活動公告
    美利達自行車太原瓦窯街俱樂部定於2018年8月26日,(周日)騎遊清徐縣馬鳴山(白石溝)!俱樂部有後勤保障車全程跟蹤,讓您無憂騎行!報名截止時間:2018年8月25日下午15點前.集合時間:2018年8月26日早7點半集合.8點出發.
  • 2020首屆中國(慶元)灰樹花節暨第五屆龍頭山杜鵑花節...
    竹海杜鵑花 美景正當時   素有「中國灰樹花之鄉」美譽的黃田鎮   今年首次舉辦——   2020首屆中國(慶元)灰樹花節暨   第五屆龍頭山杜鵑花節   即將於4月30日舉行   本次辦節將舉辦哪些精彩的活動?
  • 瀾滄江瓦窯碼頭至霽虹橋航線開航
    本報訊 10月27日,「滄江8號」遊船開航儀式在隆陽區瓦窯鎮瓦窯碼頭舉行。伴隨著「暢遊瀾滄江起航」的指令,「滄江8號」遊船汽笛長鳴,禮炮聲響徹山窪,瓦窯碼頭至霽虹橋航線正式開通。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第一批200名遊客有序登船,開啟了「滄江8號」在瓦窯碼頭的首航之旅。「滄江8號」遊船載客量為200人,共分3層,1層配備音響娛樂設施,2層設有豪華雅座包廂、棋牌包廂,3層為自由觀光平臺,配有茶座。
  • 盧氏旅遊攻略
    今天是來盧氏最悠閒得一天,早上六點起床,從東明鎮盧氏職專出發,沿解放路一路向西,折向龍山路(相當三門峽的崤山路,政府機關、學校等都在此路),在北關清真一條街喝碗牛肉湯、一碗姜麵條,一路走到龍山路盡頭黑馬村,走小路進入西關建材市場,走伏牛路右轉進入西沙河路,到洛神公園,出來走濱河路(以壩帶路)
  • 河南寶豐:「以花為媒」助力鄉村旅遊
    3月26日,河南省寶豐縣在當地龍王溝鄉村振興示範區舉辦首屆油菜花鄉村旅遊節,近萬畝油菜花競相綻放,花香四溢,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遊玩賞花。近年來,寶豐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以花為媒」,積極推進鄉村美化、亮化,依託農業資源,加快鄉村旅遊的融合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村增美、農民增收。
  • 羅王軍:一位善講瓦窯故事的「最美社區導遊」
    「三瓦窯有我們一代人的記憶。我們肯定支持講好瓦窯故事的社區導遊羅王軍。」在2020首屆「發現最美」桂溪活動中,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三瓦窯社區最美社區導遊羅王軍獲得不少居民的點讚。現年38歲的羅王軍作為新一代創新派的社區書記,既是當地公園社區的總規劃師,也是宣講好瓦窯故事的第一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