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窯溝記憶

2021-02-24 往事餘味

       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我的童年伴隨著瓦窯溝淙淙的溪流在腦海的深處常常浮現。      瓦窯溝珍藏了兒時諸多回憶,和瓦窯溝碎瓦片一樣,塵封在回憶裡的滄海桑田,記憶之門一旦觸發,瞬間在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個夏天。秋天、故鄉的牛、溝口的小水潭.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村,作為農民子女,從小就放牛、打豬草、餵養牲口小小年齡,早已習以為常。八九歲的我就成了放牛倌。承擔起我家兩頭耕牛的飼養,瓦窯溝成了牛羊用餐之地,更是我們這些泥孩子的玩耍樂園。      瓦窯溝作為上西溝中的一個偏溝,溝不大,窄而長,溝口常年伴隨著一股溪流譁譁流淌。這股溪流不知流淌了幾千年,典型特點就是一年四季「清泉石上流」,由於水流長時間衝刷青石板,上面形成一個溝壑,向下就有一丈來高的落差,小溪、瀑布,清幽清新,爆發山洪的時候就成為一條壯觀的巨龍,平時只能聽見水流譁譁作響,瀑布下面自然形成一個水潭。    記憶中水潭裡生長著許多野魚、螃蟹之類,但是由於後來雨水越來越少了,潭的面積縮水了,潭裡沉積淤泥長出水芹菜、水蒿等植物。這就是瓦窯溝的溝口了,也是兒時的記憶之門。 

     夏天的後晌,吃過午飯,牛羊成群,一擁而上,踏進瓦窯溝,牛羊踩踏起漫天的灰塵,伴隨著泥頭氣息在空中散發。我們緊跟其後,用枝條在牛羊身上鞭打,空中飛舞著蒼蠅、牛虻等吸血蚊蟲一併帶進瓦窯溝的溝溝堖堖。選水草豐茂之地,牛羊自動散開,各自尋找自己喜歡的口味,撒歡地啃吃著。牛犢緊跟其後,生怕掉隊,老牛吃著水草時不時回頭,空中「哞哞」叫兩聲,召喚小牛不要遠離母親視線。小牛卻很淘氣,和孩子一樣,來回歡跳、有時竟然臥倒草叢中,稀裡糊塗睡著了。急壞了母牛,尤其是新做母親不久的母牛,警惕性很高,一旦找不到小牛犢蹤跡,就像家長丟了小孩一樣,滿坡架嶺尋找。動物和人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它們要表達的意思我們人類不明白罷了﹗      待安置好這些牛羊之後,我們這些野孩子也盡情撒起了歡子。在河裡改水道,修水打磨、捉螃蟹、捉蜓蜓、捉蝴蝶,這些玩樂項目不亞於現在小朋友玩的遊戲。

     最難忘的就是下河捉螃蟹,瓦窯溝水草豐茂,河裡無魚、無蝦,就是螃蟹多。螃蟹有兩種,一種是紅螃蟹個小,顯得特別漂亮,有時你用手動它,它會舉起兩個鋒利鉗子,試探著夾你的手,同時使勁瞪大眼睛,威嚇你。    看來一隻手明顯不夠用來捉它,我就一隻手在前面誘惑它,另一隻手從後面一把掐住幾隻後腿,任憑螃蟹在空中舉起鉗子,也無濟於事,乖乖的繳械投降。還有比較機靈的螃蟹,一邊和你反抗,一邊趁你不注意,橫著溜進深水潭的巨石下面逃之夭夭了。灰色螃蟹就沒有紅螃蟹那麼機靈,憑藉著體型巨大的緣故,總想和你死磕到底,幾次採用誘惑的方法,都不能有效制服它。當它舉起巨鉗向你廝殺,空中擺出和你叫陣架勢時,就和那三國猛人張翼德似的,嘴裡還不停吐著唾液,好像在和你罵戰「我是燕人張翼德,誰敢和我決一死戰....。」幾個回合下來,我那幾個小夥伴,手指頭鮮血直流,都有退縮之意,今天看來碰到的是螃蟹中的巨無霸、戰鬥機,幾經輪番上陣後,趁它們麻痺大意之時,一個手從後面一把抓住,這樣四蹄朝天終歸被我降服了。     我們那能放過這些螃蟹,那時還不知道螃蟹能吃,否則不是紅燒、就是清燉、或者下油鍋給炸了,早就成了美餐了。現在想想好不後悔,大閘蟹多貴啊,尤其蟹黃是多麼的美味。    我們一般只是為了捉弄螃蟹取樂子,抓來的螃蟹前後用水草綁住腿,相互幾十個螃蟹連接在一起,然後扔進水潭裡,看它們如何掙扎。螃蟹失去自由,一個向東,一個向西,達不成共識,水中動彈不得,常常惹得我們哈哈大笑。第二天去看仍然還在水中掙扎著,有聰明的螃蟹用另一隻鉗子剪斷水草,逃得無影無蹤。幾天過後幾隻剩餘螃蟹活活餓死在水裡,屍體腐爛成為其它生物的美餐了。    這樣玩幾次就覺得捉螃蟹失去了新鮮,於是,又重新尋找新的樂子,譬如聒噪的知了、偷吃麥粒的麻雀、張牙舞爪的蜘蛛.     童年的歡樂就像強盜一樣建立在對各種小生物的蹂躪之中,沒人勸誡我們,也沒人教導我們,時間大把的荒蕪,野蠻瘋狂的滋長,新鮮的歡樂總是稍縱即逝,我們快樂著、又失望著、心底長滿了渴望的荒草.

    王金力:商州人,網名:草上飛,哈爾濱市呼蘭區作協會員,商洛市青年作家協會會員,喜歡文學,閒來之餘用文字抒情發聲、記錄生活點滴。作品有詩歌、散文、古體詩、小小說等,發表於巨筆雕龍、曬丹鳳、往事餘味、在商洛、搜狐、美篇等網絡平臺。

徵稿啟事 

1、徵稿:行業故事、心情隨筆、身邊感慨、親身經歷,只為記錄美好生活點滴。

2、來稿要求:個人原創,詩歌、散文、小說、隨筆等,體裁不限,連同個人簡介,以word附件形式發送至郵箱:2390075602@qq.com. 投稿可關注往事餘味後,發送對話框,也可加編輯微信13891419871.

3、稿酬說明:來稿一經錄用,在推送後,所有打賞歸原創作者所有。

閱讀,是心靈的旅行

閱讀可以經歷千百種人生

歡閱讀的朋友們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往事餘味

這裡有纏綿的音樂

貼心的文字

在喧鬧城市的一隅

靜靜滌濯靈魂的塵埃

沏一盞芽色的清茶

你我對坐

在各自忙碌而孤獨的世界裡

在此

片刻

交會

編輯:葉子

聲明:美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輕點右下角『在看』讓往事餘味更好看

相關焦點

  • 王金力‖瓦窯溝
    瓦窯溝地處西溝的一個偏溝,名字的由來是,離溝口半裡地的地方過去有個瓦窯,就是燒制磚瓦的窯,僅由此得名罷了。
  • 瓦窯溝紀行
    我來盧氏已近十年,常聽同事談起瓦窯溝,都津津樂道那裡的山水如何的秀美,那裡的女子是如何的漂亮。車子在五裡川鎮停留片刻,我也下車稍事休息,這裡距瓦窯溝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畢竟是西南重鎮,地勢也變得開闊了許多,只是這裡的山全是大塊大塊裸露的青石,但顯得雄渾一體。
  • 以花為媒 盧氏·瓦窯溝首屆杜鵑花節在瓦窯溝鄉龍首山莊舉行
    4月21日,盧氏·瓦窯溝首屆杜鵑花節在瓦窯溝鄉龍首山莊啟動。盧氏縣委副書記李衛林,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史鎖茹,縣委常委、副縣長李興東,縣政協副主席衛軍強出席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史鎖茹主持。盛開的杜鵑花將龍首山莊裝點的美麗而浪漫。
  • 盧氏瓦窯溝驚現「楚長城」 ? --------石馬古寨探險記
    當然,目前,對盧氏縣瓦窯溝鄉境內石馬古寨的「楚長城」的判斷和認定,還只是基於我們個人的感官認識和判斷。
  • 西寧「北關七一小區、金牛小區、玉帶橋、瓦窯溝,整個被封」?
    廣大市民朋友:當前正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關鍵期,卻有人傳出「北關七一小區、金牛小區、玉帶橋、瓦窯溝,整個被封」的傳言,這種惡意傳播的行為對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一定影響。
  • 揭秘清代第一官窯——海城皇瓦窯前世今生
    原標題:揭秘清代第一官窯——海城皇瓦窯前世今生   為皇宮帝陵燒琉璃瓦每塊一兩銀子▲皇瓦窯有「昭陵」字樣的琉璃磚瓦  皇瓦窯,位於遼寧省海城析木鎮缸窯嶺村北山半坳皇瓦窯溝內,據《清史稿》記載,該窯始建於後金天命6年(1621年),停燒於清末(1911年),歷時290年,是清代我國東北地區唯一為「一宮三陵」(瀋陽故宮、昭陵、福陵及撫順永陵)提供琉璃構件的官窯。有清代第一官窯之稱,也是東北唯一一座官窯。
  • 美利達自行車太原瓦窯街俱樂部定於2018年8月26日,(周日)騎遊清徐縣馬鳴山(白石溝)活動公告
    美利達自行車太原瓦窯街俱樂部定於2018年8月26日,(周日)騎遊清徐縣馬鳴山(白石溝)!俱樂部有後勤保障車全程跟蹤,讓您無憂騎行!報名截止時間:2018年8月25日下午15點前.集合時間:2018年8月26日早7點半集合.8點出發.
  • 羅王軍:一位善講瓦窯故事的「最美社區導遊」
    「三瓦窯有我們一代人的記憶。我們肯定支持講好瓦窯故事的社區導遊羅王軍。」在2020首屆「發現最美」桂溪活動中,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三瓦窯社區最美社區導遊羅王軍獲得不少居民的點讚。現年38歲的羅王軍作為新一代創新派的社區書記,既是當地公園社區的總規劃師,也是宣講好瓦窯故事的第一導遊。
  • 節前搭瓦窯 歡樂迎中秋
    中秋夜燒瓦窯是潮州傳統民俗,目前,不少鄉村都已搭起高高的瓦窯,準備在中秋夜用火紅的窯火歡慶佳節。在金石鎮辜厝村這座祠堂前,一座高8米、直徑3米的瓦窯已經搭建完成,一塊塊磚頭層層疊起,錯落有致。瓦窯裡面塞滿木柴,等待中秋之夜盡情燃燒。
  • 三河瓦窯磚家一族
    臺灣三河瓦窯位於大樹鄉,是我國瓷磚產業最為發達的地區,大部分窯址始建於至三河瓦窯始建於大樹鄉瓦窯產業已成為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來源。隨著經濟轉型,傳統的瓦窯產業逐漸衰落,大樹鄉的瓦窯也被關停,僅剩三河瓦窯支撐。
  • 記憶中的安寧溝(唐正花)
    那是一條東南至西北走向的溝,人們的院子坐落在向陽的東北的半坡上,家家戶戶,有高有低,小時候爸爸告訴我,這種布局就叫「碗架板」,一家的房頂和另一家的院子齊平,特別有趣,一家去另一家浪門子,還要彎彎曲曲地走一個或幾個「Z」形或「S」形的陡坡。因為只有幾十戶人家,大家盤踞的莊子都很大,一家離另一家不近,溝底的田地也是有高有低,依勢修壟同樣是「碗架板」格局。
  • 參觀天台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重溫紅色歷程
    隨後,天台縣委確定在歡岙瓦窯建立會議舊址,2000年7月命名瓦窯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規劃建設紀念館、烈士紀念碑及路、橋等基礎設施。2014年12月30日,歡岙瓦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名為天台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五位先烈後人:自籌千餘元建紀念館現如今,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已初具規模,參觀者和敬仰烈士的人們也越來越多。
  • 瀾滄江瓦窯碼頭至霽虹橋航線開航
    本報訊 10月27日,「滄江8號」遊船開航儀式在隆陽區瓦窯鎮瓦窯碼頭舉行。伴隨著「暢遊瀾滄江起航」的指令,「滄江8號」遊船汽笛長鳴,禮炮聲響徹山窪,瓦窯碼頭至霽虹橋航線正式開通。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第一批200名遊客有序登船,開啟了「滄江8號」在瓦窯碼頭的首航之旅。「滄江8號」遊船載客量為200人,共分3層,1層配備音響娛樂設施,2層設有豪華雅座包廂、棋牌包廂,3層為自由觀光平臺,配有茶座。
  • 寧鄉縣南田坪鄉率先拆除小瓦窯三家
    寧鄉縣南田坪鄉率先拆除小瓦窯三家 來源:紅網 作者:範婷 編輯:高芹 2014-06-27 16:51:15
  • 請首選瓦窯小鎮!
    本次帶給大家的桂林景點便是瓦窯小鎮。瓦窯小鎮是一個4A級的文化旅遊景點,它坐落於桂林城南,麒麟山腳下。瓦窯小鎮之所以叫瓦窯,是因為瓦窯在古代是專門為靖江王府等燒制磚瓦的,故得名——瓦窯。據了解,桂林市瓦窯鎮18日正式開業。計劃成為麒麟山腳下的《麒麟匠園》風景區。
  • 十堰老虎溝人行橋拆除重建 曾承載三代人的記憶
    日前,記者從茅箭區百二河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協調指揮部獲悉,按照百二河生態修復工程整體規劃,老虎溝人行橋於7月1日開始拆除重建,施工期間,老虎溝人行橋進行封閉管理。新橋預計在今年年底建設完工,建成後,將成為集休閒、出行、觀賞等為一體的橋梁。
  • 邂逅瓦窯小鎮!】一座讀懂桂林人文歷史的魅力小鎮!
    桂林山水無時無刻不蘊藏著蓄勢待發的魅力和內涵,一座讀懂桂林瓦窯人文千年恢弘歷史的小鎮就這麼騰空而起:瓦窯小鎮!她雖是後起之秀,那可是有出處的,而非憑空杜撰哦! 顧名思義,桂林瓦窯,坐落於桂林城南,灕江之畔,地勢開闊,土質上乘,水路縱橫。自唐以來,便是著名的「桂州窯」原產地,興盛一時,瓦窯即得名於此。
  • 潮州中秋夜「燒瓦窯」最全地點,你都有去看嗎?
    燒瓦窯最全地點鸛巢瓦窯 地點:龍湖鎮鸛巢一村園內社洪巷瓦窯>地點:楓溪區湖廈村祠堂前義橋瓦窯 地點:鳳塘鎮義橋村義東宅廳前 大埕瓦窯地點:鳳塘鎮大埕村紅旗瓦窯浮洋鎮深洋村去年中秋節該村就有燒瓦窯活動,瓦窯直徑2.8米、高8.8米,隨著一捆捆稻草不斷加入窯中,柴火在瓦窯裡熊熊燃燒,放出紅豔豔的火光,將整個瓦窯照得通亮,讓現場觀眾直呼過癮
  • 汨羅古培8家利用廢鞋燒瓦的瓦窯被責令停產整改
    紅網汨羅站11月12日訊 前段,市環保局連續多次接到群眾舉報稱:古培鎮境內有多家利用廢鞋燒制青瓦的瓦窯,焚燒時產生大量刺鼻氣體讓人難以忍受。11月8日,市政協副主席、市再生資源行業環保整治小組常務副組長何秀偉率由市再生資源行業環保整治辦、環保局、公安局、古培鎮政府的執法人員組成專項整治行動組,來到古培鎮萬福村和明月村,責令8家違規生產的瓦窯停產並限期整改到位,對違規證據確鑿的窯主進行1萬元行政處罰。  上午,筆者隨行動組一走進古培鎮萬福村六組,就有一股濃烈的焚燒塑膠的臭味撲面而來。樹林中隱約可見一個個冒著黑煙的低矮煙囪。
  • 臺灣高雄大樹舊鐵橋溼地公園與三合瓦窯,承載鐵道記憶的鐵路橋
    導語:臺灣高雄大樹舊鐵橋溼地公園與三合瓦窯,承載鐵道記憶的鐵路橋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舊鐵橋溼地公園,那座承載記憶轉捩點的舊鐵橋依然迷人。從高雄捷運大東站搭乘上了臺灣好行大樹祈福線,買了一日券五十元,一路往佛光山前進,第一站我們來到了位於大樹區的舊鐵橋溼地公園。臺二十一線從林園區出發一路上到高雄那瑪夏區,沿途有許多小小的秘境供人探索放鬆,而舊鐵橋溼地公園是其中的重點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