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我的童年伴隨著瓦窯溝淙淙的溪流在腦海的深處常常浮現。 瓦窯溝珍藏了兒時諸多回憶,和瓦窯溝碎瓦片一樣,塵封在回憶裡的滄海桑田,記憶之門一旦觸發,瞬間在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個夏天。秋天、故鄉的牛、溝口的小水潭.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村,作為農民子女,從小就放牛、打豬草、餵養牲口小小年齡,早已習以為常。八九歲的我就成了放牛倌。承擔起我家兩頭耕牛的飼養,瓦窯溝成了牛羊用餐之地,更是我們這些泥孩子的玩耍樂園。 瓦窯溝作為上西溝中的一個偏溝,溝不大,窄而長,溝口常年伴隨著一股溪流譁譁流淌。這股溪流不知流淌了幾千年,典型特點就是一年四季「清泉石上流」,由於水流長時間衝刷青石板,上面形成一個溝壑,向下就有一丈來高的落差,小溪、瀑布,清幽清新,爆發山洪的時候就成為一條壯觀的巨龍,平時只能聽見水流譁譁作響,瀑布下面自然形成一個水潭。 記憶中水潭裡生長著許多野魚、螃蟹之類,但是由於後來雨水越來越少了,潭的面積縮水了,潭裡沉積淤泥長出水芹菜、水蒿等植物。這就是瓦窯溝的溝口了,也是兒時的記憶之門。
夏天的後晌,吃過午飯,牛羊成群,一擁而上,踏進瓦窯溝,牛羊踩踏起漫天的灰塵,伴隨著泥頭氣息在空中散發。我們緊跟其後,用枝條在牛羊身上鞭打,空中飛舞著蒼蠅、牛虻等吸血蚊蟲一併帶進瓦窯溝的溝溝堖堖。選水草豐茂之地,牛羊自動散開,各自尋找自己喜歡的口味,撒歡地啃吃著。牛犢緊跟其後,生怕掉隊,老牛吃著水草時不時回頭,空中「哞哞」叫兩聲,召喚小牛不要遠離母親視線。小牛卻很淘氣,和孩子一樣,來回歡跳、有時竟然臥倒草叢中,稀裡糊塗睡著了。急壞了母牛,尤其是新做母親不久的母牛,警惕性很高,一旦找不到小牛犢蹤跡,就像家長丟了小孩一樣,滿坡架嶺尋找。動物和人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它們要表達的意思我們人類不明白罷了﹗ 待安置好這些牛羊之後,我們這些野孩子也盡情撒起了歡子。在河裡改水道,修水打磨、捉螃蟹、捉蜓蜓、捉蝴蝶,這些玩樂項目不亞於現在小朋友玩的遊戲。
最難忘的就是下河捉螃蟹,瓦窯溝水草豐茂,河裡無魚、無蝦,就是螃蟹多。螃蟹有兩種,一種是紅螃蟹個小,顯得特別漂亮,有時你用手動它,它會舉起兩個鋒利鉗子,試探著夾你的手,同時使勁瞪大眼睛,威嚇你。 看來一隻手明顯不夠用來捉它,我就一隻手在前面誘惑它,另一隻手從後面一把掐住幾隻後腿,任憑螃蟹在空中舉起鉗子,也無濟於事,乖乖的繳械投降。還有比較機靈的螃蟹,一邊和你反抗,一邊趁你不注意,橫著溜進深水潭的巨石下面逃之夭夭了。灰色螃蟹就沒有紅螃蟹那麼機靈,憑藉著體型巨大的緣故,總想和你死磕到底,幾次採用誘惑的方法,都不能有效制服它。當它舉起巨鉗向你廝殺,空中擺出和你叫陣架勢時,就和那三國猛人張翼德似的,嘴裡還不停吐著唾液,好像在和你罵戰「我是燕人張翼德,誰敢和我決一死戰....。」幾個回合下來,我那幾個小夥伴,手指頭鮮血直流,都有退縮之意,今天看來碰到的是螃蟹中的巨無霸、戰鬥機,幾經輪番上陣後,趁它們麻痺大意之時,一個手從後面一把抓住,這樣四蹄朝天終歸被我降服了。 我們那能放過這些螃蟹,那時還不知道螃蟹能吃,否則不是紅燒、就是清燉、或者下油鍋給炸了,早就成了美餐了。現在想想好不後悔,大閘蟹多貴啊,尤其蟹黃是多麼的美味。 我們一般只是為了捉弄螃蟹取樂子,抓來的螃蟹前後用水草綁住腿,相互幾十個螃蟹連接在一起,然後扔進水潭裡,看它們如何掙扎。螃蟹失去自由,一個向東,一個向西,達不成共識,水中動彈不得,常常惹得我們哈哈大笑。第二天去看仍然還在水中掙扎著,有聰明的螃蟹用另一隻鉗子剪斷水草,逃得無影無蹤。幾天過後幾隻剩餘螃蟹活活餓死在水裡,屍體腐爛成為其它生物的美餐了。 這樣玩幾次就覺得捉螃蟹失去了新鮮,於是,又重新尋找新的樂子,譬如聒噪的知了、偷吃麥粒的麻雀、張牙舞爪的蜘蛛. 童年的歡樂就像強盜一樣建立在對各種小生物的蹂躪之中,沒人勸誡我們,也沒人教導我們,時間大把的荒蕪,野蠻瘋狂的滋長,新鮮的歡樂總是稍縱即逝,我們快樂著、又失望著、心底長滿了渴望的荒草.
王金力:商州人,網名:草上飛,哈爾濱市呼蘭區作協會員,商洛市青年作家協會會員,喜歡文學,閒來之餘用文字抒情發聲、記錄生活點滴。作品有詩歌、散文、古體詩、小小說等,發表於巨筆雕龍、曬丹鳳、往事餘味、在商洛、搜狐、美篇等網絡平臺。徵稿啟事
1、徵稿:行業故事、心情隨筆、身邊感慨、親身經歷,只為記錄美好生活點滴。
2、來稿要求:個人原創,詩歌、散文、小說、隨筆等,體裁不限,連同個人簡介,以word附件形式發送至郵箱:2390075602@qq.com. 投稿可關注往事餘味後,發送對話框,也可加編輯微信13891419871.
3、稿酬說明:來稿一經錄用,在推送後,所有打賞歸原創作者所有。
閱讀,是心靈的旅行
閱讀可以經歷千百種人生
歡閱讀的朋友們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往事餘味
這裡有纏綿的音樂
貼心的文字
在喧鬧城市的一隅
靜靜滌濯靈魂的塵埃
沏一盞芽色的清茶
你我對坐
在各自忙碌而孤獨的世界裡
在此
片刻
交會
編輯:葉子
聲明:美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輕點右下角『在看』讓往事餘味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