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窯溝紀行

2021-02-24 盧氏老裁縫

我來盧氏已近十年,常聽同事談起瓦窯溝,都津津樂道那裡的山水如何的秀美,那裡的女子是如何的漂亮。於是常常勾起我的欲望,急於找時間去那裡看一看,以了卻我由來已久的心願。初春時節,乍暖還寒,一日單位通知我等幾個公差瓦窯溝,聞訊欣然成行。


「一路走來都是山,一路所見皆美景」。我們從縣城出發沿洛水西行,清明尚早,山色依舊青黛。一路上山勢蜿蜒,洛水如帶,在渾厚的黃土塬的臂膀裡,傍山依水的臥著些小村莊,紅牆藍瓦,庭院雞舍靜如佛子打坐。遠遠近近的是田埂,碧油油的麥田中幾個婦女彎腰鋤草,不是還有幾隻黑首白腹的烏鴉乎飛乎落。自淤泥河車子向南漸漸入山,樹漸漸多了起來,愈來愈密,花櫟樹的身影點綴在蒼松翠柏之間,車子飛快樹林向我們身後遊移。於是百草曼就在眼前了,「山路崎嶇,百草芳菲」名不虛傳,這便是百草亭的寫照。翻越百草曼時同行的人裡老賈興致最高興,對他來講此行是歸旅,對於家鄉他有太多的感觸,難怪這麼興致盎然!他向我講起少年時在家鄉度過的歲月,艱難的生活,勤奮的求學歷程。。。。。。我也不由得深受感染。翻過百草曼,老賈說:這便到了江南,是呀一山分兩水,可不是麼?南邊便是通達漢江鸛河流域。


車子在五裡川鎮停留片刻,我也下車稍事休息,這裡距瓦窯溝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畢竟是西南重鎮,地勢也變得開闊了許多,只是這裡的山全是大塊大塊裸露的青石,但顯得雄渾一體。可能是離瓦窯溝更近了的緣故,觸此情景我心裡似乎涼了很多。瓦窯溝真的那樣好麼?

車子又在盤山公路上向前行進了,據老賈說這是通向瓦窯溝的唯一通道,雖說是國道209線,但越向南行山似乎又高了許多,牛擔嶺的路在路事實出了名的險,但和老賈當年走出鄉關的路比起來的好了許多,但我還是覺得路很險。我坐在車窗東側,身下邊是深淵,我可以領略窗外的美景,一個個山頭奇峰突兀,峰巒交錯那峰巒如刀劈劍削,峰巒的頂部是成片的花櫟樹茂密如發,這峰巒就宛如威武的壯士。翻過牛擔嶺山勢又是一變,變得柔媚起來,明顯的嬌小了許多,層層疊疊,錯落有致,被那深淺不同的淡青色分隔成幾個明顯的層次。路平了。谷寬了,依稀看見幾處密集的村落掩映在一圈小山的環抱之中,溪流由一線而漸變漸寬,在朝陽的映射下,像一面面大大小小的鏡子,反射出斑駁的亮影,這小鎮便是瓦窯溝了。


瓦窯溝街,南北走向,地勢由北向南漸次降低。小鎮真的很小,但絕不會使你一眼看穿的。窄窄長長的街道彎彎曲曲綿延300餘米,商鋪雲集但顧客卻很稀疏,婦女們則悠閒的在正午暖暖的陽光下一邊做著針線活兒,一邊聊著家長裡短,聽到她們爽朗的笑聲,看著他們自足的神情,我這個外鄉人似乎也家常了許多。離吃飯尚早,我們顧不得乘車的勞頓,沿街下行作一番遊歷。正午的太陽依舊懶洋洋的照著,小鎮此刻變得寂靜了許多,那些聊家長裡短的婦女回去給一家老小做飯,煙囪,一個個的煙囪冒出縷縷青煙,繚繞著飯香的香味。俞往下走店鋪開的愈是稀落,街上幾乎看不到人。我們來到街的最南端,這裡因為沒有了房屋的阻擋,我聽到了那涓涓流水丁冬的聲響,這便是街後的那條河,不知道什麼名字,我們門就叫它「瓦窯溝河」,水呢,並不很大,但也素湍碧潭,映山成趣,河水裡小魚兒暢遊嬉戲。路旁的一個小山窩裡,我們見到了幾株松柏,許是朝陽的緣故,上面的迎春花長得十分茂盛,將半邊山體都遮得嚴嚴實實,一枝枝碧綠的枝條上綴滿了金黃的小花,小花密密的排列著,如一堵翠色長牆,又似一條巨大的瀑布傾瀉一山的鵝黃,花香四溢用在這裡最恰當不過了。我沿著老鄉修的臺階登上這一處佳境,密密的雜草叢裡有一株嬌羞的惠蘭朝我偷笑,儼然一個少女怯生生的眼神,這眼神煽動了我多情的心扉,我決定帶著她走出去住進我的小屋。


午飯後短暫的修整,老賈就鼓動我陪他走走『瓦窯溝』,這裡講的瓦窯溝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瓦窯溝。這是街北面的一個小溝叉,沿小溪流來的方向我們慢溯,溪邊的農田裡栽種著一塊塊的油菜,只可惜不是花期,我看不見成群結隊的蜂蝶。但有幸在這裡聽到了桃花源裡雞犬相聞,看到了小橋流水的恬淡,當然還有枯藤老樹昏鴉的意境。農家房屋依山而建,大都是沒有院牆的開放式院落,和對面的青山綠水相映成趣,滿山都是櫟樹間雜有幾株水杉和松柏點綴其間,這就更顯出了山的嫵媚多姿。走入一家院落,滿架的香菇已經長出初春的第一茬希望。主人是一位三十幾歲的少婦,皮膚白裡透紅,見我們這外鄉人也不生分,主動和我們打招呼問好,聲調軟軟綿綿,如同著溪流裡的水,那般柔順。老賈告訴我們山裡人都很淳樸熱情,任你走進哪一家,主人都會熱情地招呼你,遞煙倒水,備茶弄飯,甚為殷勤。逢著吃飯的時候,一般都會留你在家裡吃飯的,大蒸饃,糝子飯,紅豆湯,漿水菜,這樣的飯菜恐怕是天下最養人的美食了,於是說得我嘴裡潮潮的。


夕陽西下,整個小鎮漸入暮色,山也越發的青黑,炊煙再一次升起,給早春傍晚的山色裡籠上了一層薄薄的霧,近處的小山便淹沒在這如仙似幻的境界裡了,此刻我們從山上下來,這一路尋來,我沒有尋到瓦窯溝歷史的印跡,卻見到了這般美妙的景致,夕陽的餘暉灑在了東邊那最遠的一層山尖上,這一刻遠山宛若仙女著淡黃的輕紗款款向我走來。這裡的夜晚寧靜便是主題,但是你也能在這靜謐的環境中偶爾聆聽到一兩聲或是鷓鴣的鳴叫,聽著怪嚇人。瓦窯溝給我印象深刻的東西實在太多,就拿拿不祥之鳥烏鴉來說,好多年我都沒有見過,但在這裡卻是成群結隊的,小溪裡流淌的是潔淨的清泉,老鄉地裡播種的是祖祖輩輩選育的當家品種,滿山遍野的是樹都是樹。可惜在這初春的時節裡我們只能看到滿山那淡淡的枯黃,我想像著滿綠的季節我穿行在這碧樹淨水的山間小路,我品嘗農家那可口的飯菜香。。。。。。


看了這麼多我未知其真諦,夜晚同老賈同室而眠,老賈又向我講起了他童年的經歷,他的老師,父母,兄弟以及他那苦澀的童年。我好像突然悟出了什麼,我愛她什麼呢?不就是這本真二字麼?這兩個字賦予瓦窯溝再恰當不過了,而我只是這仙境中的匆匆過客,沒有坐享其福的塵緣,我只能小住兩日,以後呢,誰知道何時會再來?但悄悄的瓦窯溝成了我精神的緣!

關注更多老裁縫家紡新品會詳情,請關注盧氏老裁縫,你可以掃描二維碼


一店:南街口向南10米,電話:0398-7876776 13030381778

二店:藥城向東100米,電話:1571645759 15039879787

覺得好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王金力‖瓦窯溝
    瓦窯溝地處西溝的一個偏溝,名字的由來是,離溝口半裡地的地方過去有個瓦窯,就是燒制磚瓦的窯,僅由此得名罷了。
  • 瓦窯溝記憶
    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我的童年伴隨著瓦窯溝淙淙的溪流在腦海的深處常常浮現。
  • 以花為媒 盧氏·瓦窯溝首屆杜鵑花節在瓦窯溝鄉龍首山莊舉行
    4月21日,盧氏·瓦窯溝首屆杜鵑花節在瓦窯溝鄉龍首山莊啟動。盧氏縣委副書記李衛林,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史鎖茹,縣委常委、副縣長李興東,縣政協副主席衛軍強出席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史鎖茹主持。盛開的杜鵑花將龍首山莊裝點的美麗而浪漫。
  • 盧氏瓦窯溝驚現「楚長城」 ? --------石馬古寨探險記
    當然,目前,對盧氏縣瓦窯溝鄉境內石馬古寨的「楚長城」的判斷和認定,還只是基於我們個人的感官認識和判斷。
  • 西寧「北關七一小區、金牛小區、玉帶橋、瓦窯溝,整個被封」?
    廣大市民朋友:當前正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關鍵期,卻有人傳出「北關七一小區、金牛小區、玉帶橋、瓦窯溝,整個被封」的傳言,這種惡意傳播的行為對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一定影響。
  • 揭秘清代第一官窯——海城皇瓦窯前世今生
    原標題:揭秘清代第一官窯——海城皇瓦窯前世今生   為皇宮帝陵燒琉璃瓦每塊一兩銀子▲皇瓦窯有「昭陵」字樣的琉璃磚瓦  皇瓦窯,位於遼寧省海城析木鎮缸窯嶺村北山半坳皇瓦窯溝內,據《清史稿》記載,該窯始建於後金天命6年(1621年),停燒於清末(1911年),歷時290年,是清代我國東北地區唯一為「一宮三陵」(瀋陽故宮、昭陵、福陵及撫順永陵)提供琉璃構件的官窯。有清代第一官窯之稱,也是東北唯一一座官窯。
  • 美利達自行車太原瓦窯街俱樂部定於2018年8月26日,(周日)騎遊清徐縣馬鳴山(白石溝)活動公告
    美利達自行車太原瓦窯街俱樂部定於2018年8月26日,(周日)騎遊清徐縣馬鳴山(白石溝)!俱樂部有後勤保障車全程跟蹤,讓您無憂騎行!報名截止時間:2018年8月25日下午15點前.集合時間:2018年8月26日早7點半集合.8點出發.
  • 節前搭瓦窯 歡樂迎中秋
    中秋夜燒瓦窯是潮州傳統民俗,目前,不少鄉村都已搭起高高的瓦窯,準備在中秋夜用火紅的窯火歡慶佳節。在金石鎮辜厝村這座祠堂前,一座高8米、直徑3米的瓦窯已經搭建完成,一塊塊磚頭層層疊起,錯落有致。瓦窯裡面塞滿木柴,等待中秋之夜盡情燃燒。
  • 三河瓦窯磚家一族
    臺灣三河瓦窯位於大樹鄉,是我國瓷磚產業最為發達的地區,大部分窯址始建於至三河瓦窯始建於大樹鄉瓦窯產業已成為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來源。隨著經濟轉型,傳統的瓦窯產業逐漸衰落,大樹鄉的瓦窯也被關停,僅剩三河瓦窯支撐。
  • 《卡車溝紀行》李德全
    其實這條溝裡並無城堡,而是由大小石門、石牆以及峽谷組成的天然石城。這條溝原是洮州至迭州的古道,是連接迭部和卓尼相互往來的主要交通要道。鄉政府及其附屬機關就坐落在達子多村。順溝繼續前行不遠,就到了郭乍溝,是省級紫果雲杉自然保護區。這裡山大溝深,森林茂密,處處流泉淙淙,處處花香鳥語,處處是珍稀物種。尤其是這裡的藍馬雞,成群結隊,數不勝數。
  • 參觀天台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重溫紅色歷程
    隨後,天台縣委確定在歡岙瓦窯建立會議舊址,2000年7月命名瓦窯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規劃建設紀念館、烈士紀念碑及路、橋等基礎設施。2014年12月30日,歡岙瓦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名為天台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五位先烈後人:自籌千餘元建紀念館現如今,瓦窯革命歷史紀念館已初具規模,參觀者和敬仰烈士的人們也越來越多。
  • 瀾滄江瓦窯碼頭至霽虹橋航線開航
    本報訊 10月27日,「滄江8號」遊船開航儀式在隆陽區瓦窯鎮瓦窯碼頭舉行。伴隨著「暢遊瀾滄江起航」的指令,「滄江8號」遊船汽笛長鳴,禮炮聲響徹山窪,瓦窯碼頭至霽虹橋航線正式開通。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第一批200名遊客有序登船,開啟了「滄江8號」在瓦窯碼頭的首航之旅。「滄江8號」遊船載客量為200人,共分3層,1層配備音響娛樂設施,2層設有豪華雅座包廂、棋牌包廂,3層為自由觀光平臺,配有茶座。
  • 寧鄉縣南田坪鄉率先拆除小瓦窯三家
    寧鄉縣南田坪鄉率先拆除小瓦窯三家 來源:紅網 作者:範婷 編輯:高芹 2014-06-27 16:51:15
  • 原神紀行武器選哪個 原神紀行武器強度分析
    原神紀行武器選哪個?很多小夥伴可能還不清楚遊戲中的紀行武器選什麼好吧,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原神紀行武器強度評價,快來看一下吧。 首先是優秀的暴擊副詞條,這是紀行武器被吹爆的核心原因之一,不必多做解釋。 而從黑劍的技能上來說,也是可以說的上五星級別的技能。 黑劍的技能其實有兩個: 第一個是普攻和重擊造成傷害提升20%(滿精煉40%),這對任何單手劍主C都是巨大的提升,而且沒有任何限制條件,只要帶上就一直常駐。
  • 請首選瓦窯小鎮!
    本次帶給大家的桂林景點便是瓦窯小鎮。瓦窯小鎮是一個4A級的文化旅遊景點,它坐落於桂林城南,麒麟山腳下。瓦窯小鎮之所以叫瓦窯,是因為瓦窯在古代是專門為靖江王府等燒制磚瓦的,故得名——瓦窯。據了解,桂林市瓦窯鎮18日正式開業。計劃成為麒麟山腳下的《麒麟匠園》風景區。
  • 《原神》捕風紀行活動玩法攻略
    原神捕風紀行活動怎麼玩?捕風紀行現已開啟,有些小夥伴還不知道這次活動的具體玩法。玩家們可以解鎖珍珠紀行或珍珠之歌更可獲得糾纏之緣與指定4星武器。那麼這個活動怎麼玩呢?來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原神捕風紀行活動怎麼玩?捕風紀行現已開啟,有些小夥伴還不知道這次活動的具體玩法。
  • 川西紀行:甘孜縣到德格馬尼幹戈途中
    川西紀行:甘孜縣到德格馬尼幹戈途中川西紀行:甘孜縣到德格馬尼幹戈途中>川西紀行:甘孜縣到德格馬尼幹戈途中川西紀行:甘孜縣到德格馬尼幹戈途中川西紀行:甘孜縣到德格馬尼幹戈途中
  • 原神紀行寶匣哪個武器好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原神中紀行寶匣的武器推薦,在開通了紀行之後玩家們紀行等級達到25級就能從紀行寶匣裡選擇一把武器,很多玩家不清楚應該選擇什麼好,這裡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感興趣的玩家。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原神中紀行寶匣的武器推薦,在開通了紀行之後玩家們紀行等級達到
  • 羅王軍:一位善講瓦窯故事的「最美社區導遊」
    「三瓦窯有我們一代人的記憶。我們肯定支持講好瓦窯故事的社區導遊羅王軍。」在2020首屆「發現最美」桂溪活動中,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三瓦窯社區最美社區導遊羅王軍獲得不少居民的點讚。現年38歲的羅王軍作為新一代創新派的社區書記,既是當地公園社區的總規劃師,也是宣講好瓦窯故事的第一導遊。
  • 邂逅瓦窯小鎮!】一座讀懂桂林人文歷史的魅力小鎮!
    桂林山水無時無刻不蘊藏著蓄勢待發的魅力和內涵,一座讀懂桂林瓦窯人文千年恢弘歷史的小鎮就這麼騰空而起:瓦窯小鎮!她雖是後起之秀,那可是有出處的,而非憑空杜撰哦! 顧名思義,桂林瓦窯,坐落於桂林城南,灕江之畔,地勢開闊,土質上乘,水路縱橫。自唐以來,便是著名的「桂州窯」原產地,興盛一時,瓦窯即得名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