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廣東人家裡常備的8種湯料,祛溼健脾,別再說不會煲湯啦

2020-12-16 黑貓的廚房

早春,廣東人家裡常備的8種湯料,祛溼健脾,別再說不會煲湯啦

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

廣東人喜歡煲湯,毫無疑問,只要和吃的掛上鉤的,總能在飯桌上帶出許多話題。春天來了,春季雨水增多,溼氣偏重,家常湯料裡多以祛溼和健脾為主,對應廣東的氣候特點,家常湯更不能少,湯料要備齊,收藏好了這8種湯料,別再說自己不會煲湯啦!

第一種【新鮮土茯苓】

土茯苓,也叫紅土苓,它是百合科植物土茯苓根莖部位,外皮是深棕色,帶根須,不規則塊狀,有祛溼、解毒、利尿、通關節的作用。春天的時候,菜市場裡的新鮮土茯苓最多,土茯苓外皮較硬,食用時需要先把外皮削去,把土茯苓切成薄片。春季多用新鮮土茯苓煲湯、煮水、熬粥等,夏季多用曬乾的土茯苓。

第二種【幹木棉花】

木棉花,也叫紅棉,是嶺南一帶特色的花卉,也是廣州市的市花。紅木棉花自然掉落後,大家都喜歡把它們拾撿回家,晾曬乾後可以保存一季。幹木棉花有清熱、利溼氣、解毒,和胃的作用。

第三種【荷包豆】

荷包豆,因為形狀似荷包,鼓鼓的,外皮還有紅色的不規則的花紋。荷包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豆類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澱粉以及不飽和脂肪,有很好的健胃功效,另外,紅色豆類富含鐵元素,多吃荷包豆還能補血。荷包豆有祛溼的作用,同時能滋補脾腎。

第四種【赤小豆】

赤小豆,也叫赤豆,顏色與紅豆一樣,但是外形卻比紅豆細長。富含葉酸,產婦、孕婦都可食用,它常與紅豆混合在一起,同時也有利水消腫,利尿祛溼的作用。

第五種【薏米】

薏米,也叫薏仁米,白色,顆粒小,是春季常用的湯料豆類之一。薏米熱量特別低,去水腫,也常被大家用來和紅豆搭配,煮薏米紅豆水多喝能祛溼利尿的作用。

第六種【雲苓】

雲苓,也叫白茯苓,常寄生在松樹根上,許多人容易把它與土茯苓混淆,雲苓外皮和土茯苓有些相似,但切開後呈白色,曬乾為白色方塊狀,塊狀小,常與赤小豆搭配煲湯。雲苓味道較平和,對應心、肺、脾經,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同時也能祛溼排水利尿,煲湯時多用10-20克左右的分量為宜。

第七種【白扁豆】

白扁豆,是扁豆的成熟種子,淡白色,扁圓形,有豆腥味,蛋白質含量較高,脾胃虛的人群可經常食用白扁豆,它能健胃和氣,祛溼解暑,還可以用來製作成白豆沙餡兒。日常煲湯,常用20-30克左右的分量。

第八種【無花果乾】

無花果,把新鮮無花果曬成幹後保存。無花果有潤肺止咳的作用,而且味道清甜,常被加工成果脯、果乾等,曬乾的無花果乾個頭大小不一,會有微微發黑的顏色,沒經過特別燻制,普通晾曬乾的無花果乾大都是這樣的顏色,日常煲湯取2-3顆,增加湯的清甜味,同時還特別滋潤。

以上這8種湯料,廣東人家裡家家戶戶都備著,煲湯時按照食譜和需要配上適量,健康煲湯,營養健康!收藏好了,每天給家人做不一樣的湯水!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

相關焦點

  • 雞肉這個部位煲湯最好,廣東人叫祛溼湯,健脾胃,祛暑
    雞爪別只會紅燒,用它煲湯清香甘甜,祛溼、祛暑、健脾、夏天要多喝。這種湯,廣東人叫祛溼祛暑湯,全家老少都愛喝。適合廣東這種潮溼悶熱的天氣。都說廣東人喜歡喝湯,喝湯已經成為了一種飲食文化。煲湯會根據季節天氣,選擇適合家人調料的湯料煲湯。
  • 秋天,廣東人家裡常備這8種湯料,收藏了每天給家人煲不一樣的湯
    作為廣東人,一頓飯的飯桌上有一鍋湯是最正常不過的了,親戚朋友來家裡做客,最喜歡的也是那一碗老火湯,不管是飯前還是飯後。廣東水土和氣候環境的影響,我們喜歡煲湯,一年四季,家裡冰箱準備的湯料可不少,這兩年有不少北方朋友也開始學習各種燉湯煲湯,強體質,改變飲食習慣,各有各好處。
  • 5月,除了冬瓜湯,廣東人也很喜歡煲這湯,清熱祛溼,一鍋喝光光
    南方的天氣最近都很多變,連著幾天暴雨,出行不便,也增加了一些溼氣,北方的朋友說,成天聽你們廣東人說祛溼健脾,夏天這麼熱也要祛溼嗎?其實廣東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等原因,所以廣東人才喜歡煲湯,溼氣是因為雨水多天氣潮溼以及水土原因,吃進肚子裡的食物被吸收,如果不喝湯祛溼一下,體內的溼氣增多,就容易出現口臭、舌苔厚、長痘這些情況。廣東人夏季除了清熱解暑湯,也會煲祛溼湯,但和春天的祛溼湯相比還是有區別的。
  • 南方溼氣重,廣東人都愛用這些樹根煲湯,健脾祛溼,皮膚也不癢了
    前兩天去菜市場,我注意到一個老奶奶在小地攤裡賣類似樹根一樣的食材,其實一般比較懂煲湯的人一眼能看出來,那是新鮮出土的土茯苓和牛大力,土茯苓7塊錢,牛大力比較貴點,1小根就要10來塊錢。別看這東西長得跟樹根沒什麼差別,它們可是山裡常見的中草藥材,具有藥食同源的特性,氣味甘香,尤其適合用於食療入湯之用。於是我趁著新鮮各買了一根土茯苓和牛大力回家煲一鍋老火湯,湯煲出來後根本沒有藥的味道,卻有一股清香味。春天的廣東比較潮溼,常喝這牛大力土茯苓湯有利祛溼利尿,身上常長溼疹,溼氣重,痰多的人,喝這個湯也很好,皮膚也不癢了。
  • 春季潮溼,廣東人常用這種花煲湯,雨水過後一碗湯,老少身體倍棒
    今天是雨水,24節氣裡的第二個節氣,今天氣溫比昨天明顯略低,看了看小區裡,突然發現木棉花依然在枝頭上開滿了,再仔細留意一下,過兩天地上就會掉不少落下的木棉花,廣東人春天裡的湯料--木棉花湯應季而生。木棉花,是廣州市的市花,樹幹高大,在春季雨水增多空氣漸潮溼的時候,木棉花爭相開放,紅紅的一朵朵地掛滿枝頭。
  • 分享7種廣東人煲湯常備食材,80後媽媽學煲廣東湯,家人都受益
    廣東人喝湯,分季節、分時令、分食材與搭配,並不是排骨胡蘿蔔骨頭湯一個做法走完四季,只要你去過廣東菜市場,你都會發現有一些雜貨店和湯料店分布在各大菜市場裡,四季所用到的所有煲湯的食材,全都能在湯料店裡找到,品種多達數百種。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你喜歡喝湯,喜歡廣東湯,就應該去湯料店裡轉一轉,保準能買到一周湯料不重樣的食材。
  • 春天多吃這8種豆子,祛溼健脾,收藏好了每天搭配換著做給家人吃
    它們都是春天裡的寶,健脾助消化,怎麼搭配都好吃,春天要多吃春天,不知不覺已過大半,但是依然不能忽略春季飲食要注意的地方,南方這幾天趕上陰雨潮溼的季節,忽而狂風大雨,忽而升溫變熱,空氣也變得潮溼,朋友嘲笑說,北方恨不得要加溼天天開著,而我們這還得抽溼
  • 80後廣東媽媽常煲的祛溼湯,別只會用薏米,這4種食材簡單實用
    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有那麼一句話「你永遠不知道廣東人有多喜歡煲湯,也永遠不知道廣東人為了煲湯到底有多努力。」廣東人煲湯,說起湯料和食材的搭配,一本書都說不完,尤其是在老一輩或者傳統老廣師奶的眼裡,大家最常提到的就是「下火」和「祛溼」。其實,從飲食習慣來看,四川人天天吃辣椒火鍋,並不見得容易上火,歸根到底,都是水土還有天氣、地理環境氣候等因素。
  • 廣東靚湯有N種,我家獨愛這一種,健脾祛溼身體棒
    這種天氣,我家最愛煲一種健脾祛溼湯來調理身體,這種湯就是土茯苓花生眉豆薏米雞爪湯。這個湯是廣東地方傳統名菜。土茯苓花生眉豆薏米雞爪湯不僅湯鮮味美,最重要的是它有健脾祛溼的功效,對腳氣病,大人小孩脾胃虛弱而導致的胃口不開,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 學會這碗「穀雨祛溼湯」,一周煲上兩、三回,祛溼健脾又能抑肝火
    在廣東的節氣氣候裡,春季是潮溼多雨的季節,在春末夏初交接之際更是,早晚有溫差,天氣漸回暖,溼度增大,稍不注意,溼氣侵入體內肌肉和關節,所以我們的飲食從開春的時候就強調要「祛溼」。祛溼的方法有許多,但最簡單的莫過於餐桌上媽媽用心準備的那一碗「祛溼湯」。廣東人餐前飯後愛喝湯,因為和飲食習慣有關係。
  • 為什麼廣東人煲的湯特別好喝?煲湯技巧和煲湯的常用的湯料有哪些
    為什麼廣東人喜歡煲湯?說到湯,走遍全國,在選料、功夫上各有千秋,但真正掌握好用料的得當、拿捏好火候的精準,還是要數廣東老火湯。到過廣東的人都知道,這裡的老火湯很有特色;走進本地人家,你會發現這甲的女子個個都能拿出煲湯的絕活。
  • 清熱解毒、健脾祛溼 推薦雞骨草橫脷祛溼湯
    原標題:雞骨草橫脷祛溼湯 推薦: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 主要功效:清熱解毒、健脾祛溼。 推薦人群:適用於面部油膩,口乾苦、口氣大,大便黏滯不暢,食欲不振等人群以及作為夏季溼熱保健湯水。
  • 煲湯這件事,廣東人是學習的典範
    煲湯這件小事,在冬天格外增色,天寒地凍取暖,心煩燥熱降火。王爾德呼喚,生活吧!過屬於你的奇妙的生活!點滴都別浪費。---說到喝湯,廣東人就是學習的典範,不信你翻他朋友圈。就比如最普遍的雞肉吧,松子參片煲雞、花菇燉雞、鐵觀音燉雞、竹蓀燉雞、吧啦吧啦的椰子燉雞,光一個椰子煲雞,蔥姜蒜根本派不上用場,椰子水倒入滾開的鍋中,慢燉椰香味就夠了。
  • 廣東靚湯,五指毛桃還能這麼搭配煲湯,清熱解毒,口氣沒了腰身細
    炎炎夏日,外出一身汗溼透衣衫,尤其是廣東的夏天,走在大街上仿佛能把人烤熟一般,熱,是高溫的熱,同時還有溼熱。因為廣東的地理位置原因,所以外地人經常會聽到我們說煲祛溼湯,喝下火的涼茶。但其實只要你真正接觸過廣東人你就會發現,其實我們也不是天天煲湯天天喝涼茶,煲湯喝涼茶也是有針對性的。比如炎熱的夏天,偶爾喝一杯五花茶敗敗火,火氣可能是虛火,喝涼茶能把體內的熱氣排出來,我們也會偶爾煲一鍋祛溼湯,要知道天氣炎熱,莫名其妙會隨著天氣炎熱變得脾氣暴躁,所以隔三差五地用一鍋老火湯,能去除內心的煩躁更能去去火氣。
  • 老廣東教你煲湯,搭配兩種常見的藥材,祛溼健脾有奇效,清香甘甜
    老廣東教你煲湯,搭配兩種常見的藥材,祛溼健脾有奇效,清香甘甜。土茯苓與牛大力有一次我跟桐桐在小區的公園裡玩耍,遇見鄰居一大媽。剩下的藥材,我拿去曬乾,下次煲湯用。3、衝洗乾淨豬骨頭。4、適量水燒開,焯一下豬骨頭,然後撈出洗乾淨。5、鍋裡裝適量水,放入豬骨頭。
  • 春天溼氣大,學會用五指毛桃煲湯4種搭配,祛溼清熱,清新不油膩
    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五指毛桃屬桑科植物,並不是桃,廣泛分布粵東梅州客家地區為主的山上,自然生長於深山幽谷中,因其葉子長得像五指,而且葉片長有細毛,果實成熟時像毛桃而得名。煲湯味道類似椰子的香氣,清熱祛溼健脾胃,深受大家喜愛。
  • 這個老火靚湯在廣東火了幾十年,清熱祛溼又安神,炎夏因它而清涼
    清涼補老火湯滋陰潤燥,清熱祛溼,還有降火安神的功效。特別適合廣東這邊溼熱的夏天,對口乾、煩躁、四肢睏乏等症狀功效顯著。清補涼只是一個統稱,一般可選用的藥材將近10種,可根據自己需要的藥效,搭配不同的藥材,功效也因此會有所差別。
  • 煲湯,廣東人一輩子的白月光
    益母草本來是一種婦科聖藥,但在潮汕,人們吃它的嫩苗,把它當蔬菜來種。潮汕人只在早上喝豬血湯,覺得養血,到下午晚上就不會再吃。廣府人擅長燉湯、煲湯。所謂「煲三燉四」,中途決不開蓋加水,決不破壞湯的原味。出於節約,師奶們不會丟棄食材,還會變著花樣做「湯渣菜」。一桌菜以湯水為核心,食材反而成了陪襯。▲ 蔡瀾說,老火湯是廣府人家春節最獨特的印記。因為要花很長時間來製作,這就是很好的心意。在廣東人心裡,講究清新的滾湯,醇厚的老火湯也罷,都有真材實料的愛意。
  • 廣東人煲湯為啥好喝?小訣竅都在這兒了,最適合秋天進補!
    那就是為什麼廣東人煲的湯這麼好喝,有什麼技巧在裡面?其實廣東人煲湯,講究的是食材新鮮和火候控制,有些食材不易煲久,所以下食材的時候,要抓住時間與火候,不要圖省事,一鍋亂燉。而一年四季裡,每個季節煲的湯也是不同的,今天小果兒就教大家一道最適合秋冬喝的靚湯,湯裡特意加了眉豆,還能提升海帶湯健脾祛溼的效果。
  • 廣東人必備的廣東靚湯喝過嗎?各種營養各種滋補,關鍵是做法簡單
    小編發現最近的一段時間裡,廣東的天氣總是比較潮溼,整天下雨下不停地面也都是溼漉漉的,窗口門邊到處都是水,弄得整個人全身都不舒服。小夥伴們知道嗎?現在這個春季正是一年中溼氣最重的時候呢,這個時候我們就該祛祛溼氣啦!廣東人最喜歡祛溼的做法就是煲靚湯啦,那麼這個季節究竟煲什麼湯水最合適呢?小編特地準備為小夥伴們推薦六款養生湯,能祛除溼氣的同時,健脾養肝又護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