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溼氣重,廣東人都愛用這些樹根煲湯,健脾祛溼,皮膚也不癢了

2020-12-15 味谷的廚房

前兩天去菜市場,我注意到一個老奶奶在小地攤裡賣類似樹根一樣的食材,其實一般比較懂煲湯的人一眼能看出來,那是新鮮出土的土茯苓和牛大力,土茯苓7塊錢,牛大力比較貴點,1小根就要10來塊錢。別看這東西長得跟樹根沒什麼差別,它們可是山裡常見的中草藥材,具有藥食同源的特性,氣味甘香,尤其適合用於食療入湯之用。於是我趁著新鮮各買了一根土茯苓和牛大力回家煲一鍋老火湯,湯煲出來後根本沒有藥的味道,卻有一股清香味。春天的廣東比較潮溼,常喝這牛大力土茯苓湯有利祛溼利尿,身上常長溼疹,溼氣重,痰多的人,喝這個湯也很好,皮膚也不癢了。

土茯苓是南方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藥,具有清熱解毒,除溼通關節等功效,特別適合脾虛溼盛的人,對瘡毒、風溼關節炎、筋骨酸痛等有奇效。

牛大力,又名山蓮藕,野生湯料之一,也是一種常用的山草藥,客家人經常用來煲湯。功效正如其名字,可以強筋活絡、養腎補虛,適用於血氣不旺,風溼骨痛,經常咳嗽患有急慢性支氣管炎及吸菸人士。

【材料】:土茯苓 1根、牛大力 1根、豬骨 400克、姜 2片、鹽 適量

【做法】:1、鍋裡裝適量水,放入豬骨頭焯水,去掉血水的腥味,煮出浮沫後撈起備用;

2、將土茯苓與牛大力洗乾淨後砍成片,這個真的要考驗臂力,因為這兩藥材都很堅硬,最後買時讓賣家切好,乾貨就不用;(新鮮的土茯苓切開後會氧化變紅,這屬正常想像)

3、將焯水的豬骨放進湯鍋裡,放入兩片姜;

4、放入切好的土茯苓片和牛大力;

5、倒入適量的清水,蓋好鍋蓋,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

6、關火放入適量鹽調味;

湯汁鮮甜,回味,春夏之交去溼健脾的最佳選擇。

【小提示】:

1、買不到新鮮土茯苓與和大力,可以去藥店裡買幹藥材。

2、因為牛大力性寒,所以煲這湯一定要放薑片。

相關焦點

  • 南方潮溼多雨,我家最愛用這些樹根煲湯,清甜回甘,不懂喝可惜了
    春季的3月和4月是一年中溼氣比較重的季節,特別是南方地區,春雨連綿,非常容易出現溼氣比較重的情況,到處都是溼漉漉的,潮溼的天氣也容易讓人不舒服,身體都感覺重重的,整身睏倦、心浮氣躁和胃口不好,這個時候就需要除溼氣了。不妨多喝祛溼健脾的湯水調理調理,這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很有幫助的。
  • 小暑將至天氣熱,廣東人多用這樹根煲湯,祛溼解暑,全家都能喝!
    小暑屬於長夏,暑氣亦比較重,此時飲食養生需注意清熱、解暑、祛溼。我家夏天常用雞骨草煲雞湯,有清熱祛溼的效果。經常熬夜或吃煎炒或油炸食品上火時煲點雞骨草湯水一家大小都可以飲用。雞骨草是廣東人喜歡拿來煲湯的草藥之一,具有清熱利溼、益胃健脾的功效,不懂的人一看雞骨草以為是一紮樹根來的,擔心煲出來的湯會苦很難喝,其實雞骨草有獨特的藥材香氣,微苦,搭配肉類和其他食材可以起到調和的作用,用雞骨草煲湯,加上赤小豆和薏米這兩食材,祛溼效果更佳,再放了蜜棗讓這款湯水清火之餘還添滋潤。
  • 溼氣重的人,身體會提醒你!常喝祛溼茶,排出溼氣,一身輕鬆
    體內溼氣重的人,因為不疼不癢的,所以平時自己不留心也沒辦法發現,溼氣雖然說不疼不癢,也是有一些明顯的表現得,如果你能夠及時發現,或許能夠儘早採取措施將體內的溼氣排出以外,避免一些身體問題出現。溼氣重的人,身體會有哪些表現?
  • 溼氣重?煲湯時加入這『兩種』食材,一星期喝兩次,輕鬆祛溼
    南方地區溼氣比較重的季節一般是春夏這兩個季節,特別是3-4月份,綿綿的春雨下個不停,到處都是溼漉漉的加上溼氣比較重,總感覺頭重腳輕,身體睏倦心浮氣躁提不起精神,讓人渾身不舒服,這樣的情況多半是體內溼氣所引起,可以多喝祛溼湯水調理,在煲湯時加入這『兩種』藥材,一星期喝兩次
  • 廣東靚湯有N種,我家獨愛這一種,健脾祛溼身體棒
    五月初的天氣,悶熱,溼焗,身體經常覺得體內溼氣重,脾胃消化不好,沒食慾;外表皮膚膩膩的,非常不舒服。這種天氣,我家最愛煲一種健脾祛溼湯來調理身體,這種湯就是土茯苓花生眉豆薏米雞爪湯。這個湯是廣東地方傳統名菜。土茯苓花生眉豆薏米雞爪湯不僅湯鮮味美,最重要的是它有健脾祛溼的功效,對腳氣病,大人小孩脾胃虛弱而導致的胃口不開,有較好的輔助作用。花生眉豆經過長時間熬製,變得粉粉爛爛的全融在湯中,雞爪也變得肉爛酥滑,入口即化,非常好吃。
  • 雞肉這個部位煲湯最好,廣東人叫祛溼湯,健脾胃,祛暑
    雞爪別只會紅燒,用它煲湯清香甘甜,祛溼、祛暑、健脾、夏天要多喝。這種湯,廣東人叫祛溼祛暑湯,全家老少都愛喝。適合廣東這種潮溼悶熱的天氣。都說廣東人喜歡喝湯,喝湯已經成為了一種飲食文化。煲湯會根據季節天氣,選擇適合家人調料的湯料煲湯。
  • 抵禦南方溼熱,最適合喝健脾祛溼湯,煲湯的時候加上它,奶香濃鬱
    天氣說變就變,時晴時雨,溼熱空氣溼度大,是我們南方春末的特點。這種氣候條件下,就非常容易出現感冒、溼氣重,嗜睡沒精神等症狀,成天久坐,缺乏鍛鍊的上班族們更是明顯。以,今天就和大家來分享一款非常適合春季4月飲用的養生靚湯——五指毛桃花生雞腳湯!
  • 抵禦南方溼熱,最適合喝這健脾祛溼湯
    在廣東,每年最潮溼的就是梅雨季節,也就是3、4、5三個月份。每年的3、4、5月份來自北方的冷峰和來自南方的暖峰兩者力量相當形成準靜止峰面,形成了人們所說的「梅雨」,因為長期下雨或陰天,造成潮溼環境。這種環境造成人體內溼氣重,精神不好,胃口不好,作為廣東人都會煲健脾祛溼湯喝,健脾祛溼湯的功效是健脾胃、祛溼邪。
  • 溼氣重看臉色就知道,每天喝這茶,祛溼健脾,潤養皮膚,臉色光亮
    我們都知道身上溼氣重,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也比較嚴重,雖然也有詳細的一些解說來對症溼氣的表現,但我們可以通過身體上的兩種情況能簡單地做出判別,一個是脾胃虛弱身體虛胖,另一個是很明顯地覺得自己懶洋洋的不想動,至於臉上長痘痘、肘關節、手背出水泡那就不用說,肯定是溼氣重,溼氣重的人身體會出現各種異常
  • 廣東:人在廣東已經煲湯十年之廣東人為啥這麼愛喝湯?
    廣東煲湯。圖源——視覺中國上面這句話正是對廣東煲湯文化最好的寫照。廣東人愛喝湯的具體表現就在於只要不是無毒的動植物,他們都可以用來煲湯。廣東如此盛行煲湯文化,這在全國都是屬於罕見的。這就讓人不禁納悶起來,廣東人咋這麼熱衷於煲湯呢?其實主要就是兩點:環境和歷史。
  • 溼氣重的人,把五種食材煮一煮,健脾胃袪溼氣,隔三差五喝一回
    俗話說:十人九溼。春季溼氣重,尤其是南方,近日更是陰雨綿綿,大家又開始關注祛溼的話題了。如果您也有溼氣重的困擾,不妨花5分鐘學習一道祛溼名方。溼氣重的人,把五種食材煮一煮,健脾胃袪溼氣,隔三差五喝一回。
  • 早春,廣東人家裡常備的8種湯料,祛溼健脾,別再說不會煲湯啦
    早春,廣東人家裡常備的8種湯料,祛溼健脾,別再說不會煲湯啦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廣東人喜歡煲湯,毫無疑問,只要和吃的掛上鉤的,總能在飯桌上帶出許多話題。春天來了,春季雨水增多,溼氣偏重,家常湯料裡多以祛溼和健脾為主,對應廣東的氣候特點,家常湯更不能少,湯料要備齊,收藏好了這8種湯料,別再說自己不會煲湯啦!
  • 教你做一道健脾祛溼的靚湯:淮山木棉花湯
    原標題:淮山木棉花湯   推薦: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   主要功效:健脾祛溼   推薦人群:溼氣重出現頭重身困、腹部脹滿、大便溏洩等不適者。   材料:幹木棉花4朵,淮山2條,白扁豆30g,帶肉豬骨400g,陳皮10g,生薑數片(3~4人量)   烹調方法:幹木棉花及白扁豆、陳皮洗淨後浸泡,淮山去皮切塊備用;排骨切塊洗淨焯水,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鍋內,加入清水1000ml,大火煮沸後,改用中火煲約6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 春夏換季,這湯要常吃,健脾祛溼,清熱解暑,去除體內溼氣一身輕
    每到春夏換季的時候,也是溼氣最重的時候,這個季節我們當地人在飲食上就會特別講究,「健脾祛溼,清熱解暑」的食療吃法。體內溼氣是我們用肉眼不能直觀的看見的,但是人體體內溼氣重的話,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每到夏季除了要注意防暑以外,祛溼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當地人祛溼的方法也有不少,但煲湯喝是最為家常的做法,也是食療法。
  • 老廣東教你煲湯,搭配兩種常見的藥材,祛溼健脾有奇效,清香甘甜
    老廣東教你煲湯,搭配兩種常見的藥材,祛溼健脾有奇效,清香甘甜。她的攤位有兩堆帶著泥巴的樹根?其實一般比較懂煲湯的人一眼能看出來,那是新鮮出土的土茯苓和牛大力。這兩種都是好東西,新鮮貨更是可遇不可求。好不容易遇上了,必定得買多一點。趁著新鮮煲一鍋老火靚湯,剩下的可以切薄片曬乾,現在夏天太陽這麼猛烈,一兩天就可以曬得透透的。然後密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想什麼時候來一碗,隨時拿出來煲。
  • 溼氣重怎麼辦?5款祛溼潤肺靚湯煲起來...
    溼氣重怎麼辦?5款祛溼潤肺靚湯煲起來......,有不少街坊都覺得溼氣重、渾身不適。在廣東,祛溼養肺怎麼辦?阿媽肯定會說:煲湯啦!霸王花豬骨湯 霸王花與豬肉煲湯能止氣痛,理痰火咳嗽,對肺熱咳嗽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 溼氣重的症狀有哪些 溼氣重吃它有祛溼功效
    溼氣是中醫的一種說法,中醫認為,溼氣每個人都有,一旦溼氣過多,就會發生病症,溼氣的來源是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食肉等,那麼請問溼氣重的症狀有哪些?溼氣重吃什麼食物好?溼氣重怎麼辦?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溼氣重怎麼辦1、運動溼氣重的人要適當的運動,因為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一般跑步、遊泳、瑜伽都是可以的。
  • 廣東人愛喝的五指毛桃雞湯,健脾祛溼增強免疫力,大人小孩都愛喝
    我是懶豬,炎熱的夏天人特別容易犯困,人比較容易有溼氣,今天給大家分享廣東人經常煲的五指毛桃靈芝雞湯,五指毛桃根不溫不燥,性味平和,它不僅僅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也是廣東人喜愛的傳統煲湯材料,以根入湯,有益氣補虛,壯筋活絡、健脾祛溼等功效,靈芝可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免疫力,兩者一起搭配煲湯特別適合,學會可以多煲給家人喝哦,現在看看懶豬是怎麼做的吧!
  • 5月,除了冬瓜湯,廣東人也很喜歡煲這湯,清熱祛溼,一鍋喝光光
    南方的天氣最近都很多變,連著幾天暴雨,出行不便,也增加了一些溼氣,北方的朋友說,成天聽你們廣東人說祛溼健脾,夏天這麼熱也要祛溼嗎?其實廣東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等原因,所以廣東人才喜歡煲湯,溼氣是因為雨水多天氣潮溼以及水土原因,吃進肚子裡的食物被吸收,如果不喝湯祛溼一下,體內的溼氣增多,就容易出現口臭、舌苔厚、長痘這些情況。廣東人夏季除了清熱解暑湯,也會煲祛溼湯,但和春天的祛溼湯相比還是有區別的。
  • 春天多吃這8種豆子,祛溼健脾,收藏好了每天搭配換著做給家人吃
    南北氣候不一樣,所以在這個季節,許多人都喜歡用各種豆子做菜/煲湯,祛溼健脾都是從日常飲食中滲透的。今天就給大傢伙說說,春天要多吃哪些健脾祛溼的豆子,而這些豆子的作用分別是哪些,希望讓大家對春季祛溼這樣的話題有個更準確的認識,針對自己個人體質,多吃豆類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