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2020-12-12 福州新聞網

13日,臺灣海峽通道暨金門通橋專題研討會在福州召開,與會兩岸專家學者圍繞臺海通道工程建設模式和經濟效益以及福州至馬祖、廈門至金門的通橋方案等議題展開交流研討,分享研究成果。

廈金大橋初步方案路線示意圖 陳娟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大陸有關方面已全面展開榕馬大橋和廈金大橋的前期研究論證工作。兩岸有識之士就此建言獻策,促進儘早通橋,是為了造福兩岸同胞。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

「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10月23日,是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的日子。截至23日,超過1400萬人次經過港珠澳大橋往來粵港澳三地,經大橋收費站總車流突破150萬車次。港珠澳大橋——這座「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境基礎設施,正在三地居民的工作、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通道與紐帶作用。

人們不禁把目光投向了海峽兩岸

何時才能實現從大陸坐車去臺灣呢?

其實,早在1998年,專家們首次在廈門就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等問題進行探討、論證,提出了三條「線路」,即北線、中線和南線。北線方案為福清-平潭島-臺灣新竹,長約122公裡,最受專家們青睞!

平潭至新竹的北線方案備受青睞

目前還屬於探討中的臺灣海峽通道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峽通道。由於平潭至新竹的北線海峽寬度最窄、線路最短,海洋地質、水文條件較好,地震影響較小,該方案頗受專家青睞。

事實上,國家一直在考慮把內陸跟海峽連接起來。京臺高速是根據國家規劃,「建設北京至臺灣(臺北)」的高鐵高速公路兩用路線,是首都北京到臺灣臺北的高速客運專線,2015年底,北京到福州的高速鐵路已經通車。

根據設計,福州至臺北的部分將由福州段預留的通道引出,計劃從福建平潭島通過海底隧道經臺灣桃園通向臺北。2020年,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將修通,屆時承載兩岸同胞期待的連接大陸與臺灣的臺灣海峽高速通道的建設呼之欲出。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構想圖(圖自新華網)

「選擇北線方案進行臺灣海峽隧道的建設,我們已經進行了多次分析了。一是距離最短,最經濟;二是北線受地震影響最少;三是離臺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臺北最近。」臺灣榮工工程公司原土木處處長廖銘洋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是說道。

廖銘洋表示,臺灣海峽隧道的建設,是我們兩岸炎黃子孫的一次聯結。兩岸目前航通、港通,而路通正可以通過臺灣海峽隧道的建設實現。

多名政協委員聯名呼籲儘快啟動

「現在面臨兩種抉擇:一是等待兩岸統一後,再實施平潭通向桃園轉至臺北段海陸工程;二是先行啟動平潭至海峽西段通道與人工島工程。」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認為,實施第二套方案,兩岸地理、心理的距離都更近了,待兩岸統一時再續建通向臺北的東段工程就更快了。

於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吳志明聯合呂培榕、曹暉、蔡金釵、陳建華、江爾雄、馬國湘、楊培君等多名全國政協委員一起向全國政協遞交了《關於儘快啟動京臺高速海峽西段建設的建議》的提案。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構想圖(視頻截圖)

《提案》稱,現在加快修通京臺高鐵海峽通道西段工程時機已經基本成熟,同時也列出具體理由:比如港珠澳大橋和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建設的經驗累積,每兩年專家學者共同舉辦的海底隧道建設論壇成果,已為工程建設提供專業論證和技術儲備,技術、資金上都沒有障礙;堅持「九二共識」,加強兩岸經貿合作已成主流民意,加快修建海峽通道也將呼應臺灣人民對兩岸和平發展的訴求。

提案建議,中央政府適時提前啟動臺灣海峽通道西段工程和人工島項目建設,既符合中央對平潭綜合實驗區「一島兩窗三區」的戰略發展定位,有利於平潭兩岸人民共同生活家園的建設,更好促進兩岸深度融合。

臺灣海峽隧道

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北線方案:

福清-平潭島-臺灣新竹線,長約 122 公裡,該線由福清半島小山東-平潭娘宮跨海橋梁及平潭島至臺灣新竹海底隧道組成。歷史上,在該路線尚未有超過7級的大地震,現今地震活動性一般,僅5級左右中等地震,頻度較低。

為此,專家認為,北線地質穩定,線路最短,臺灣海峽隧道方案以平潭與新竹間的線路最具科學合理性、工程可行性。

中線方案:

(1)莆田笏石-南日島-臺灣苗粟,長約128公裡,雖歷史上無超過7級大地震,但一般有5-6級中強地震,現今地震頻度略高。

(2)泉州惠安崇武-臺中彰化,長約127公裡,這一地帶由於臺灣山脈的阻擋,颱風比較少,泉州灣在明朝1604年大地震以來已經是400多年的低活躍,地質也比較穩定,水深在40-70米左右,橋隧都很好。

南線方案:

廈門-金門-澎湖-嘉義,長約174公裡,也有5-6級地震,而且長度長。

相關焦點

  •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兩岸有識之士就此建言獻策,促進儘早通橋,是為了造福兩岸同胞。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10月23日,是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的日子。根據設計,福州至臺北的部分將由福州段預留的通道引出,計劃從福建平潭島通過海底隧道經臺灣桃園通向臺北。2020年,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將修通,屆時承載兩岸同胞期待的連接大陸與臺灣的臺灣海峽高速通道的建設呼之欲出。
  • 「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13日,臺灣海峽通道暨金門通橋專題研討會在福州召開,與會兩岸專家學者圍繞臺海通道工程建設模式和經濟效益以及福州至馬祖、廈門至金門的通橋方案等議題展開交流研討,分享研究成果。廈金大橋初步方案路線示意圖 陳娟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大陸有關方面已全面展開榕馬大橋和廈金大橋的前期研究論證工作。
  • 泉州惠安崇武-臺中彰化,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廈金大橋初步方案路線示意圖 陳娟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大陸有關方面已全面展開榕馬大橋和廈金大橋的前期研究論證工作。兩岸有識之士就此建言獻策,促進儘早通橋,是為了造福兩岸同胞。
  • 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至臺灣
    N本報記者 關永輝  本報訊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到臺灣新竹,這是建造臺灣海峽隧道最經濟、可能的方案。昨日,「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多數專家在對比了「南、北、中」三條線路後下了這樣的結論。
  • 看看有你家嗎?請提前做好準備!
    兩岸有識之士就此建言獻策,促進儘早通橋,是為了造福兩岸同胞。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10月23日,是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的日子。根據設計,福州至臺北的部分將由福州段預留的通道引出,計劃從福建平潭島通過海底隧道經臺灣桃園通向臺北。2020年,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將修通,屆時承載兩岸同胞期待的連接大陸與臺灣的臺灣海峽高速通道的建設呼之欲出。
  • 福建風雲丨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正式通航 臺灣海峽大橋還會遠嗎?
    氣象環境:平潭海峽號稱中國的「百慕達」,一年有8-9個月的時間刮著6級以上的大風,平均一年要經過3,4次的颱風正面影響。因此留給造橋團隊的施工時間是少之又少。海底環境:海峽的大風帶動海流的湧動,而海流的湧動則帶走了海底鬆散的巖層和泥沙,留下的都是堅硬的光板巖。這樣的海底環境,給橋墩的建設造成了巨大的挑戰。
  • 多名委員提案:啟動福建平潭至臺灣海底隧道建設
    來源:澎湃新聞「如果修建好平潭到臺灣的海底隧道工程,我想兩岸人民無論地理和心理上的距離就更近了,另外對少部分的『臺獨』分子也是一種震懾。」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對記者稱。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吳志明聯合呂培榕、曹暉、蔡金釵、陳建華、江爾雄、馬國湘、楊培君等多名全國政協委員,擬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聯名提交《關於儘快啟動京臺高速鐵路海峽西段建設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建議國家加快北京至臺灣高速鐵路海峽通道西段的建設,打通平潭到臺灣本島的海底隧道,把海峽兩岸連接起來,為兩岸人民深度融合創造條件。
  • 平潭規劃海底隧道直通臺灣新竹
  • 多名委員提案:啟動平潭至臺灣海底隧道建設,加強兩岸融合
    「如果修建好平潭到臺灣的海底隧道工程,我想兩岸人民無論地理和心理上的距離就更近了,另外對少部分的『臺獨』分子也是一種震懾。」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
  • 中國工程院院士稱未來可能建臺灣海峽海底隧道
    核心提示:海底隧道修建技術國際研討會上,工程院院士王夢恕把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列入未來可能會建設的海底隧道之一。他說,廈金臺之間建海底隧道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中新網11月8日電 海底隧道修建技術國際研討會日前在廈門舉行。
  • 臺灣海峽隧道
    前四屆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已設計出北、中、南三種方案,即:北線從福建平潭到臺灣新竹,中線從福建莆田到臺灣中部,南線從廈門經金門、澎湖列島到達臺灣嘉義。據《海峽都市報》消息,從福建平潭島挖海底隧道到臺灣新竹,這是建造臺灣海峽隧道最經濟、最有可能的方案。
  • 【平潭海底隧道第二波】海底真空隧道列車時速達2000公裡,院士呼籲國家立項支持平潭到南海鄉等地方作為實驗建設
    目前,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已完成了舟山海底真空隧道初步方案研究。項目負責人賀維國說,普陀海底真空隧道將採用盾構加水下橋技術建造。如果建成,將是國內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10公裡,也是世界首座水下真空隧道。其挑戰主要是快速、標準化海底隧道修建技術、真空隧道的防滲技術、真空隧道真空的實現及結構設計技術、實現隧道內列車高速運行,隧道的不均勻沉降控制標準等。
  • 2023年之前建成平潭到臺灣海底隧道 | 近日,中國科學家達成共識 | 臺灣島內炸開熱議!九成民眾認為是好事
    圖為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進行電力檢修。(來源:中時電子報)  海外網8月8日電 「大陸擬建臺灣海峽海底鐵路隧道」,臺媒近日以此為題進行報導,這一話題再次引發島內輿論熱議。臺媒稱,這項工程若建設完成,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長度是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3倍有餘。對此,馬英九辦公室前副秘書長羅智強發起「對臺灣是好事還是壞事?」
  • 高鐵跨越臺灣海峽,先填兩座人工島?
    最近披露的「十三五」規劃草案,赫然出現了要「建設北京至臺北高鐵」的提法,讓全國人民猝不及防。而北京至臺北的高速公路,也就是納入國家規劃多年的G3,也「趁機」再次被提上日程。福建平潭綜合試驗區黨工委書記張兆民在兩會期間放出風聲,說京臺高速技術上已經沒有問題。 高鐵跨越臺灣海峽,中國真的做好準備了嗎?人類改變地球面貌的能力究竟達到了什麼水平?
  • 世界最長跨海公鐵大橋重大進展,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拉開大幕!
    因為,這一段要跨過臺灣海峽。臺灣海峽地圖要建成京臺高鐵,必須建成臺灣海峽大通道。這將是一個超越高港珠澳大橋的超級工程,也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宏偉的超級跨海工程。這項超級跨海工程也已經有了初步方案。目前,這個工程最優方案是一座海底隧道,全長125公裡,投資5000億,從福建平潭直通臺灣桃園。未來,「復興號」將通過海峽隧道抵達我國臺灣省的各大城市。
  • 臺灣海峽建海底隧道可行嗎?
    海底隧道想像圖我們可以看看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是日本本州青森地區和北海道函館地區之間津輕海峽挖通的一條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經過12年的施工,1983年1月27日,青函隧道的先導坑道打通。
  • 平潭機場都要建了!高速通到臺灣還有多遠?張兆民:海底隧道技術方面沒問題了,關鍵看...
    自1998年起, 兩岸專家學者先後設計出北、 中、 南三種方案, 即北線從福建平潭到臺灣新竹, 中線從福建莆田到臺灣中部, 南線從廈門經金門、 澎湖列島到達臺灣嘉義。      有關專家認為, 從平潭挖海底隧道到新竹, 是建造臺灣海峽隧道最經濟、 最有可能的方案。         研討會上, 各位專家紛紛就北線方案提出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
  •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引發島內熱議 臺網友九成叫好
    臺媒: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達成共識臺灣《旺報》7日報導稱,大陸曾提出連接兩岸的「臺灣海峽海底隧道」構想,大陸科學家近日對這條未來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在設計上達成共識。不過報導也提到,有輿論預測稱此項目恐怕在短期內難以迅速展開,原因是臺灣內部可能會反對該隧道的建設;尤其是在建設海底隧道的過程中,大陸計劃建造人工島向隧道內部提供氧氣,這一計劃可能「會對臺灣造成壓力」。報導稱,海底隧道設計圖已經於去年繪製完成,大陸學術界、隧道建設企業、專家等為本次隧道設計提供了全力支持。據報導,「臺灣海峽海底隧道」方案其實早在近20年之前就開始研究討論。
  •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圖繪製完成?臺網友九成叫好
    的投票,臺灣網友反應呈現一邊倒,高達九成網友認為「絕對是好事」。圖為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進行電力檢修臺媒: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達成共識臺灣《旺報》7日報導稱,大陸曾提出連接兩岸的「臺灣海峽海底隧道」構想,大陸科學家近日對這條未來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在設計上達成共識。
  •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圖繪製完成?臺網友九成叫好
    (來源:中時電子報)臺媒: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達成共識臺灣《旺報》7日報導稱,大陸曾提出連接兩岸的「臺灣海峽海底隧道」構想,大陸科學家近日對這條未來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在設計上達成共識。據報導,「臺灣海峽海底隧道」方案其實早在近20年之前就開始研究討論。20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王夢恕也在海底隧道修建技術國際研討會上,把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列入未來可能會建設的國內海底隧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