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晉祠,枉到太原」,難老泉位列「三絕」,如今噴湧著自來水

2020-10-16 懶遊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山西行。山西行從大同開始,經平遙、祁縣和太谷,最後到了太原。「不到晉祠,枉到太原」,聽說過嗎?

驚喜於目前山西旅遊的優惠政策,陝西各大景區景點咋工作日裡實行門票免費,但需提前預約。粗略算了下,此次山西行僅門票就少花了近千元。從太原火車站到晉祠,有多條公交線路,非常方便,就是車程要1個半小時,往返就是三個小時,加上遊覽時間,大半天就過去了。晉祠古建的外圍是新建的晉祠公園,風景優美,但我只是匆匆而過。

這裡才是真正的晉祠古建入口。晉祠,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後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后邑姜後而建。這樣介紹,是不是一臉懵?來個簡單的,看過《封神榜》吧,這位唐叔虞是周武王姬發的兒子,這下對上號了吧。

進門後,導遊會把大家集中在這方亭子前,進行精彩的講解。晉祠歷史非常悠久。相傳,西周初年成王姬誦封其胞弟虞為古代國開國諸侯,虞施政有方,國富民強。為祭祀他,虞後人在這裡建祠堂,稱「晉祠」。 現在晉祠的建築,除主殿聖母殿和「魚沼飛梁」是北宋遺物外,其餘都建於金,明和清代期間。

晉祠中的「三寶」不可錯過,聖母殿、魚沼飛梁和獻殿是晉祠三寶,本圖就是聖母殿全景,這是晉祠中的主殿,是為唐叔虞的母親邑姜而建,建於北宋天聖年間(1023年—1032年),重建於1102年(宋崇寧元年),聖母殿是現存宋代建築的代表作。這裡也是遊人合影留念的首選之地。

在晉祠中,還有「三絕」,它們是周柏、宋代彩塑以及難老泉。在聖母殿的南面,有一座水母樓和難老泉亭,而這個難老泉是晉祠「三絕」之一。

水母樓位於難老泉亭西面,與聖母殿相鄰,俗稱梳妝樓,又稱水晶宮,水母樓是奉祀晉源水神的祠堂,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兩重樓閣、重簷歇山頂,上下兩層都有迴廊。

樓下石洞三窟,中間一窟設一尊銅鑄水母像,端坐於甕形座位之上。樓上坐西向東設一神龕供奉水母。關於水母還有一個「柳氏坐甕,飲馬抽鞭」的民間傳說,據傳水母姓柳,生性賢良,嫁到晉祠。婆婆十分刁蠻,每日讓她到遠方去挑水。一日,柳女挑水歸來途中,遇一騎馬人要借水飲馬,柳女欣然應允。那人送給柳女一條金絲馬鞭,並告她馬鞭放在甕中,只要輕輕向上一提,水即滿甕。從此柳女免去了挑水之苦,而且鄉鄰也不用翻山越嶺去挑水了。

但這引起了婆婆的不快,一天她趁柳氏回娘家,想把馬鞭藏起來,可馬鞭剛一提出水甕,滔滔大水頃刻湧上,轉眼間淹了整個村莊。柳氏從娘家來不及把頭梳完急忙趕來,把一草墊扔在甕上,不顧一切地往上一坐,大水頓時變小,只剩下一股泉水從坐下溢出,這便是晉水源頭—難老泉。這尊銅像正是依照這一傳說塑造的,這尊水母像端坐於甕形蓮花座上,水母儀容端莊,體態豐腴,極富神採。

難老泉亭創建於北齊天保(公元550—559年),八角攢尖頂。晉水的主要源頭難老泉水從亭下石洞中滾滾流出,常年不息,晝夜不舍,故北齊時期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為名,稱難老泉。

難老泉亭中大家圍著觀看的,就是難老泉,深井下的泉水一直在噴湧著。難老泉水出自斷層巖,常年水溫保持在 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曾灌溉著附近數萬畝稻田。

難老泉亭下有個分水橋,橋上有座小白塔。關於分水橋的傳說,就有點「悲壯」了。山西自古缺水,在一千多年前,這條小溪附近有兩個村莊,一個叫南村,一個叫北村。為了爭搶水源,兩個村莊時有爭鬥。為了平息爭端,縣太爺想出了一個「餿」主意。他在溪水前的壩上打了九個洞,又在一個滾燙的油鍋裡扔進去9枚銅錢,兩個村莊各派一人去油鍋裡撈銅錢,誰撈出幾枚銅錢,誰的村子就能得到幾孔溪水。北村一個17歲的小夥子挺身而出,跳進油鍋撈出了7個銅錢,自己卻被燙傷致死。縣官因此把七個出水孔判給了北村。

北村的老百姓為了紀念那個捨生忘死的小夥子,在溪中建起一座小白塔,把小夥子的白骨埋在了白塔下面。

稍顯枯燥的晉祠遊覽,在這裡變得生動起來,遊人們終於有了「互動」的機會。據說這裡的泉水可以去病消災,遊人紛紛走到下面接水祈福。

泉水中的塑像是降龍羅漢,有人都會去摸一下羅漢的頭頂,羅漢的頭頂也因此變得如此光滑。

這麼熱火朝天的場面,卻被我身旁的導遊狠狠地「潑了一瓢涼水」,導遊介紹說,這裡泉眼流出都是自來水,上面難老泉亭中深井裡噴湧的水,也是自來水和水泵的效果。早在27年前,也就是1993年,老泉就因為地下水位下降而斷流了。看來,擁擠不堪的遊人,浪費感情了。

相關焦點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皇家園林,不到晉祠,枉到太原。
    【山西行】太原市的第二天皇家園林晉祠。太原有這麼一句話「不到晉祠,枉來太原」。前為晉祠公園,後為晉祠,昨天下午就到,一大早天亮就到,面積太大了,不幾個小時,走不完。作為皇家園林面積可謂之大,歷史文化沉澱之多,就不一一道來,晉祠有三寶,三絕。
  • 太原親子遊 跟著課文遊晉祠 品晉祠三絕、晉祠三寶、晉祠三匾
    語文課本中經典篇目,梁衡的《美麗的晉祠》一文,我想是許多人美麗的回憶,當然我也因此文對晉祠神往已久,更何況有此一說:「不來晉祠,枉到太原」,既到太原,第一站必然是要到晉祠的。晉祠中軸線是晉祠的主體,晉祠三絕、三寶、三匾,除三絕之一難老泉在南部線外,其實皆在中軸線,古建築結構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除此外,有名泉、名木,小橋流水等,太美了,要多在中軸線細緻地品味晉祠文化!入目處處可見古老蒼勁的古樹,由於是冬天,樹葉落盡,你看那樹幹勁直,樹皮皺裂,虯枝盤曲,分外顯出蒼勁的風骨。
  • 劃重點,遊覽晉祠最不能錯過的「三寶」和「三絕」
    晉祠是太原名氣最大的旅遊景區,「不到晉祠,枉到太原。」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晉祠看看,晉祠裡最不能錯過的是晉祠三絕、晉祠三寶(三大古建築)。三絕是指:一絕「宋彩塑侍女像」,二絕「古柏齊年」,三絕「難老泉」;三寶是指:獻殿、魚沼飛梁、聖母殿。晉祠大門建於1964年,為歇山頂混凝土磚石結構。
  • 三絕,三寶,太原晉祠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宗祠園林,值得細細品味
    晉陽古城在北宋年間被毀掉了,但晉祠卻幾近完整地留下來,經過各朝代的修繕,逐步形成了今天的規模。晉祠是山西源頭,到山西旅行的必遊景點,「到太原不去參觀晉祠,猶如外國友人到北京未去遊覽紫禁城 。」它不但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宗祠園林建築群,還是宗祠祭祀建築與自然山水完美結合的典範,祠內的「三絕」,「三寶」更是值得人們細細品味。
  • 山西素有「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之稱,不到晉祠,枉到太原
    我這次到太原旅行所聞所見就深深的感受到了這句經典的「山西的文物都在地上。」既然被稱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相信每一個山西人,中國人,都為擁有山西的古代文化歷史而自豪。
  • 千裡來尋故地,2014年山西出行回顧之太原晉祠
    當年的行程是:太原——忻州——大同——太谷——太原第一站 南京飛太原,遊晉祠南京飛太原,航程距離差不多近一千公裡,用時要2個小時。而當年南京直達太原的火車,一般都從山東、石家莊過去,且時間比較長,要十多個小時。現在有高鐵了,也要近7個小時。
  • 山西太原好風光,看晉祠三絕周柏侍女難老泉,真漲知識
    山西旅行的第一站,我們到太原市郊的晉祠,來看一看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的宗祠。晉祠公園大門山西,簡稱晉,晉的由來,要追溯到西周時期。周成王姬誦封胞弟姬虞於唐,史稱唐叔虞。聖母殿等精華部分成立晉祠博物館,必須購票才可進入參觀。晉祠博物館裡最有看點的景點有:周柏、聖母及侍女像、難老泉,被稱為「晉祠三絕」。
  • 當年連梁思成和林徽因都對晉祠嘆為觀止
    如果在山西選擇一個古建去了解的話晉祠肯定是必選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三晉之勝,全在晉祠」素有「不到晉祠,枉到太原」的說法。在晉祠下車後,首先到達的是晉祠公園,這是一個免費的公園,環境不錯,可隨意看看。步行約10分鐘,穿過公園便可到達晉祠的主體區域。景區內,晉祠「三寶」(獻殿、魚沼飛梁、聖母殿)和「三絕」(周柏、難老泉、泥塑彩繪人像)是每一個來到晉祠的人都不可錯過的景觀。
  • 山西太原旅遊指南,必看景點!
    金祠太原西南懸甕山麓,為晉王祠古剎。根據史書記載,姬虞封為唐,稱為唐叔虞。虞建於北魏時期。為紀念周武王的次子姬虞,後世將其稱為晉祠。北魏以後,北齊、隋、唐,子貢繼位,因臨晉水,改國號為晉。由於宋、元、明、清各代先後擴建或改建晉祠,最終形成今天的規模。晉祠被譽為「不到晉祠,枉到太原」,可見晉祠在太原文化中的地位。晉祠是集園林、雕塑、壁畫、碑刻和祭祀古代建築藝術於一體的歷史文化遺產,可以稱得上是一處具有唐太宗遺風的「御碑」,也是一處「晉祠之銘」的延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心等。
  • 太原聯通美眉推廣5G網絡,直播遊覽晉祠博物館
    2020年11月9日上午,太原聯通美眉推廣5G網絡,直播遊覽晉祠博物館,從博物館門口開始,一路向前首先經過從晉祠博物館兒一進門兒開始,沿著博物館兒中軸線一路向前,首先經過三晉名泉和水鏡臺,在金人臺前負責解說的美眉詳細介紹晉祠鐵人的故事,在對越牌坊前詳細介紹了這座牌坊的故事並且和直播觀眾互動
  • 太原晉祠,每年百萬遊客,門票80,最有希望成為太原第一個5A景區
    太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山西省省會城市,在城市分級名單中,位列二線城市。一方面太原人口446.19萬,還沒有西安市的一半。另外太原GDP是4028.51億元。兩個城市的旅遊業發展,差距較大,太原2019年接待海內外遊客9655.3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171.83億元。而西安接待遊客30110.43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是3146.05億元。由此可見,太原和西安兩座城市,旅遊業實力相差懸殊。這究竟是為什麼?太原截止現在,沒有一個國家5A景點,大名鼎鼎的晉祠,都不是。
  • 山西太原晉祠及聖母殿
    晉祠在太原市西南懸甕山下晉水發源處。始建於北魏,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子燮因晉水更國號,後人因以命祠名。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唐叔虞祠,即今晉祠。祠內貞觀寶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寫的御碑《晉祠之銘並序》。還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於聖母殿左側,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至今生機勃勃,鬱鬱蔥蔥,與長流不息的難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在晉祠中軸線最後邊,魚沼前是聖母殿,後有危峰,雄偉壯觀。
  • 山西第四站太原吃住行玩全攻略,免費景點大全 全國行-山西-太原
    首先是太原現在免費的景點:晉祠博物館、中國煤炭博物館、蒙山大佛景區、碑林公園、採薇莊園、華辰農耕園、三晉奇石博物館正文開始一、住宿:我推薦五一廣場附近,價格90-150/間,離火車站不遠,市中心位置,方便,公交能到大部分的景點,有些步行就能到達二、景點
  • 遊太原晉祠,尋張氏先祖
    太原 ,簡稱並,別名,并州。是 中國 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風景名勝眾多,歷史文化悠久。要說的那是多了去了。咱們就大概的說說自己看到的,自己喜歡的。到了 太原 ,晉祠那是肯定要看看。晉祠博物館位於 山西 省 太原市 晉源區晉祠鎮,是一處蜚聲中外的風景名勝區。
  • 「晉地寶藏·山西博物館之旅」走進晉祠博物館 揭開國寶《花嚴石經...
    三晉之盛,在於晉陽;晉陽之盛,在於晉祠。晉祠,位於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向有「不到晉祠,枉到太原」之說。11月22日,「晉地寶藏·山西博物館之旅」第13站走進晉祠博物館,面向廣大網友進行了新一輪的直播。截至記者發稿時,觀看人次為93萬。
  • 太原吃住行玩全攻略,免費景點大全 全國行-山西-太原
    首先是太原現在免費的景點:晉祠博物館、中國煤炭博物館、蒙山大佛景區、碑林公園、採薇莊園、華辰農耕園、三晉奇石博物館正文開始一、住宿:我推薦五一廣場附近,價格90-150/間,離火車站不遠,市中心位置,方便,公交能到大部分的景點,有些步行就能到達
  • 山西晉祠,一處讓人進去就不想出來的景區
    所以,如果不是對古建築及山西歷史有很深研究的話,到晉祠遊覽也只是走馬觀花地看個熱鬧而已,而小編也基本屬於此列。但感覺即便看熱鬧,也應該去仔細看看被專家稱為晉祠的「三寶」、「三絕」及「三匾」。「三絕」中的難老泉。
  • 5元錢的太原晉祠遊,大爺大媽是絕對主力,單眼相機是標配
    接著分享我的山西行,本次旅行的最後一站來到太原,到太原如果只能去一個地方,那當然是非晉祠莫屬。我和每個初次來晉祠的遊人一樣,到這裡瞬間激動起來,其實,這裡是建在晉祠古建築門前的晉祠公園。途中排隊入門,並不是驗票口,而是檢查健康碼的地方。
  • 山西旅遊到太原,晉祠的秋色令人陶醉,簡直太美了
    於是,我做了攻略,在到達太原前對晉祠作了一番了解。於是知道了晉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園林建築群,現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築百餘座。進入晉祠前,我頭腦裡對山西公園的秋天景色有著預設的景象,雖然我不知這預設從何而來。比如有破舊的亭子,掉了色的樓臺,地上的灰塵、枯黃的樹葉會隨風捲起,這有點像鬱達夫在《故都的秋》裡描述的那樣,"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但是,進入晉祠後,完全打破了我頭腦中固定的景象。陽光毫不吝嗇地照耀著。
  • 景區說之晉祠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後而建。其中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由於這座殿堂修築得十分富麗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員都要到聖母殿來獻祭祈雨,這座殿堂就成了晉祠的主體建築,而原來的唐叔虞祠倒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了。聖母殿的殿身四面都有圍廊,前廊深兩間,是我國古建築中現存最早的帶圍廊的宮殿。殿寬七間,深六間。殿頂用黃綠色的琉璃瓦剪邊。殿內供奉著四十三尊彩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