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藥可不能亂吃!
近日,有新聞報導來自長沙的李女士,10年裡服用30多種減肥藥導致肺動脈高壓,心臟是常人的3倍。(詳情請見10年濫服30多種減肥藥,不治療活不過3年……)
吃減肥藥還能吃成肺動脈高壓?小編不由得想一探究竟。
翻遍各種文獻後,發現有研究表明,部分服用含食慾抑制劑成分的減肥產品的人群罹患肺動脈高壓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1]。
食慾抑制劑是到底是什麼藥呢?接下來我們扒一扒這個減肥「利器」。
「食慾抑制劑」是何方神聖?
在各類微商的廣告中,食慾抑制劑被稱為減肥最有用的成分。吃了它,就不會想吃別的東西。
它實際上是通過影響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在下丘腦的釋放與再攝取,興奮下丘腦飽食中樞,產生飽食感[2],從而能明顯降低食慾、減輕體重。
通俗地說,它的作用是——欺騙大家的神經中樞「已經吃飽了」。
此類藥物包括西布曲明、芬氟拉明及其衍生物等[3]。
肺動脈高壓是指肺血管壓力升高超過一定數值的異常狀態。肺部血流循環性系統運作失常,就會嚴重累及心臟供血,甚至還可導致右心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4]。
有研究表明,食慾抑制劑可能與肺動脈高壓有難以撇清的聯繫。
當長期服用各種不明成分減肥藥時,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氣急、呼吸困難、浮腫等,就要警惕是不是肺血管已經遇上麻煩了[5]。
食慾抑制劑為什麼導致肺動脈高壓?
食慾抑制劑會破壞肺血管內的一種5-羥色胺轉運系統,導致血管增生,可能會引起肺血管細胞生長失控,從而促進肺動脈高壓的發展[4]。
一項由法國、比利時、英國和荷蘭4個國家參與的前瞻性多中心對照研究結果發現,曾服用過食慾抑制劑(主要是芬氟拉明及其衍生物)者發生肺動脈高壓的相對危險性增加6.3倍,且和服用時長密切相關(服用3個月以下相對危險性為1.8,而服用3個月以上,相對危險性可增至23.1倍)[5-6]。
由於食慾抑制劑類減肥藥物容易產生成癮性和依賴性,還有嚴重的副作用,因此這類藥物如氨苯唑啉、芬氟拉明及其衍生物以及西布曲明相繼被要求禁止生產及銷售[2-3]。
世界衛生組織在1998明確將這類食慾抑制劑列為肺動脈高壓的重要危險因素[2]。
你吃的減肥藥安全嗎?
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但市售的五花八門的減肥保健食品中仍能檢測出非法添加的藥物,其中食慾抑制劑西布曲明是目前最常見的非法添加減肥藥物[3]。
除了非法添加的食慾抑制劑外,減肥產品製作者還可能悄悄加入脂肪吸收抑制劑(如奧利司他、利莫那班)、能量消耗劑(如麻黃鹼、偽麻黃鹼、茶鹼、甲基苯丙胺)、利尿劑(如呋塞米、布美他尼)、及輕瀉劑(如酚酞)等成分[3]。
有些減肥產品的成分列表中沒有列出這些成分,所以就安全嗎?NO!
雖說眼見為實,然而看不見的並非表示不存在。黑心商家的暗箱操作有時讓單純的想要減肥的愛美人士防不勝防:
那我買有國家保健品標誌的,批准上市的,應該問題吧?
國內研究者曾對六個批次的保健產品進行檢測,其中五種產品中檢出西布曲明[8]。
有研究對減肥保健品市場上售賣的減肥咖啡、減肥茶、減肥膠囊、蘋果醋咀嚼片、減肥蛋白素等不同類型的20種減肥保健食品進行了分析測定,其中11種樣品中含有西布曲明[10]。
有人想,那我找代購買國外的,安全無添加的,總可以了吧?
某國外研究小組對 188 種減肥產品進行了檢測,有62個產品檢出非法添加藥物,共涉及9種藥物,其中西布曲明的檢出率最高[7]。
國外另一群研究員對160種標榜100%純植物成分的減肥產品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 56%的產品含有藥物成分,其中43例檢出了西布曲明,9例檢出酚酞,12例含有西地那非,4份樣品含有氟西汀,1例含有奧利司他。另外有23例樣品含有2種或以上藥物成分[9]。
就算是代購圈裡宣稱無添加、絕對安全的產品,依然有50%以上機率含有非法添加的藥物。
亂花漸欲迷人眼,面對各種花裡胡哨的減肥藥,愛美人士可要擦亮眼睛,辨明真相,不然非但交了智商稅,還把身體狀況搞得一團糟,得不償失啊!
參考文獻:
[1]Weir EK,Reeve HL,Johnson G,et a1. A role for potassium channels in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platelets in the etiology of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J].Chest,1998,114(Suppl):200s-204s.
[2]吳豔,荊志成.食慾抑制劑與肺動脈高壓[J]中華醫學雜誌,2005,85(40):2877-2879
[3]王愛華,任昕昕,琚妍妍,等. 減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學藥物現狀及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刑事技術,2019,44(6):530-534
[4]孫雪林,李牧,胡欣. 藥源性動脈型肺動脈高壓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學雜誌,2019,54(3):170-174
[5]吳丹辰, 程春燕,荊志成. 食慾抑制劑和藥物誘導的肺動脈高壓[J]. 世界臨床藥物,2013,34(5):266-270
[6]Abenheim L,Moride Y,Brenot F,et a.Appetite-suppressant drugs and the risk of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ternational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Study Group.[J].N Engl J Med. 1996,335(9):609-616.
[7]Kim HJ, Lee JH, Park HJ, et al. Monitoring of 29 wt-loss compounds in foods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by LC-MS/MS[J]. Food Additives & Contaminants-Part A;Chemistry, Analysis, Control, Exposure & Risk Assessment, 2014, 31(5): 777-783.
[8]Li Y, Zhang H, Hu J, et al. A GC-EI-MS-MS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even adulterants in slimming functional foods[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ic Science, 2012, 50(10): 928–933.
[9]Rabab H, Gaetan A, Nathalie M, et al. Proton NMR for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adulterants in 160 herbal food supplements marketed for weight los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2016, 124: 34-47.
[10]馬微,彭濤,朱明達,等.加速溶劑萃取一高效液相色譜一串聯質譜法同時測定減肥保健食品中11種食慾抑制劑[J]. 分析化學,2009,37(11):1583-1589
本文首發: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本文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左成淳
責任編輯: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