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一千多年來壁畫的變化

2020-12-15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1、變色的問題

據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專家的調查分析,敦煌壁畫所用顏料中,紅色有:土紅、硃砂、鉛丹、密佗僧;綠色有:氯銅礦、石綠;白色主要為:滑石、硬石膏、石膏、白堊、高嶺石和雲母。現在我們看到的黑色,大部分可能是含鉛的顏料變色的結果,當然,古代壁畫中也同樣應用黑色顏料,所以,現存的壁畫顏色存在較複雜的情況,這些都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由於一部分顏料中包含了容易變色的成分,在一定溼度變化的條件下,就產生了變色,其中如某些紅色和白色顏料,經過千百年的時間,現在已變成黑色。

莫高窟第428窟中心柱東壁龕內變色壁畫
莫高窟第428窟中心柱南壁龕內變色壁畫
莫高窟第263窟北壁供養菩薩

莫高窟第263窟北壁供養菩薩復原(段文杰復原臨摹)

壁畫中的石青和石綠色、白色等顏料多為礦物質顏料,穩定性強,歷經一千多年還不變色。尤其是北朝時期的壁畫中,石綠和石青的純度很高,石青類顏料中較多地使用了青金石顏料,穩定性很好,因此歷經一千多年而不變色。而有些紅色和白色卻因為含鉛等物質,就會變黑。其它的顏料經過混合,特別容易變色,今天我們看到的不少壁畫都有較大程度的變色。而不同顏料變色的程度不同,也形成了壁畫變色情況的複雜性。從現存情況來看,古代壁畫中凡是用色較豐富,層次較多的壁畫,變色就比較嚴重,北魏壁畫、隋代壁畫以及唐代部分洞窟的壁畫就是如此。而用色較單純,混合色用得少,或者如唐代部分洞窟重視線描造型,用色較淡的壁畫,變色就相對較少,從而保存了相當部分未變色的壁畫。當然也有人為因素造成變色的,如第156窟壁畫煙燻造成的變色等。

2、褪色的問題

褪色的問題,過去很少有人研究。因為我們無法知道褪掉的顏色到底是什麼樣的。但是這種狀況在敦煌壁畫中是很普遍的。由於莫高窟地處沙漠戈壁,時時受到風沙的影響,風化會使壁畫顏料脫落、變淡。光線照射也是壁畫褪色的最主要原因,同一個洞窟,我們發現在光照較強的位置,壁畫往往就變淡,而在光線很難照射到的位置,壁畫相對來說保存的狀況要好一些。凡是露在洞窟外長期受陽光直接照射的壁畫,就變得很淡,甚至消失了。通過現代科技的測定,也可知光線對壁畫顏料的變色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當然,顏料本身也存在衰變的問題,在畫家所用的顏料中,也可能存在某些易用於揮發的顏料,畫在壁畫中一段時間後逐漸變淡乃至消失。

莫高窟第9窟供養人像(褪色情況)

莫高窟第9窟供養人像復原(史葦湘、歐陽琳 復原臨摹)

壁畫的變化除了以上兩個方面的原因外,還有很多因素,如今天在文物保護中稱為壁畫「病害」的,包括壁畫顏料層起甲;壁畫地仗層酥鹼、鹽化;地仗層空鼓、脫落;顏料層黴變、汙染;以及過去的香火和洞窟居住人造成的對壁畫的煙燻等等。各種各樣的病害都在改變著壁畫的面貌,使我們今天所見的壁畫已不是最初建造時代的原貌。因此,當我們面對古代壁畫時,如果不考慮它千百年來的變化情況,就會產生錯誤的認識,得出錯誤的結論。

來源:敦煌研究院,摘自趙聲良《表像與真實——探索敦煌壁畫之原貌》

相關焦點

  • 「敦煌的女兒」樊錦詩談莫高窟保護與壁畫修復
    敦煌人又採取了什麼措施,來搶救和補救莫高窟內脆弱的壁畫和泥塑?在以下摘選的內容中,樊錦詩從專業角度談及莫高窟保存面臨的問題,以及敦煌研究院為保護文物作出的努力。樊錦詩:保護就是和時間賽跑口述 | 樊錦詩 撰寫 | 顧春芳莫高窟保存面臨的風險莫高窟綿延千年,地處戈壁沙漠腹地,氣候乾燥,雨量稀少,洞窟內微環境相對穩定,壁畫和彩塑所用礦物顏料性質穩定不易變化,歷史上鮮有災難性戰事和社會動蕩
  • 佛教藝術瑰寶—敦煌莫高窟壁畫
    敦煌莫高窟是我國古代美術的重要寶藏之一。敦煌縣在今甘肅省西北角,在漢、唐時代是一繁盛的城市。其繁盛起來的原因是和它的地理位置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分不開的。莫高窟是敦煌城東南約二十公裡地方的鳴沙山巖壁上的四百九十二個洞的總稱。敦煌西南西千佛洞的十九個洞窟和安西萬佛峽的二十九個洞窟,都是莫高窟藝術的分支。
  • 敦煌莫高窟壁畫飛天的意義
    敦煌莫高窟壁畫飛天的意義 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提及敦煌,人們就會自然想到神奇的飛天。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上,隨處可見漫天翩翩起舞的飛天。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豔麗的色彩,飛動的線條呈獻給人們一個優美而空靈的想像世界。其中飛天的形象集中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製作手法和風格特徵。由於其中蘊含的宗教內容,使飛天構圖裝飾性的形式多樣,並出現了很多的突破。就形式風格而言,飛天的構圖形式主要有四種:即裝飾性構圖、動與靜的節奏性構圖,主觀透視構圖和滿而有序的構圖。
  • 敦煌莫高窟為什麼要限流?壁畫守護者:壁畫也要「休息」呀
    公元366年,樂僔和尚在敦煌開鑿了第一個洞窟至今,莫高窟已佇立了千百年。時間的流淌,帶去了無數的工匠、畫師的智慧和技藝,塑造了敦煌莫高窟的輝煌,也帶去了風沙的侵蝕和人為的「傷疤」。保護敦煌壁畫,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武發思和他的團隊就是這場賽跑中的一員,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行動,努力讓這份全人類共同的遺產歷久彌新。
  • 敦煌莫高窟的盛唐壁畫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化城喻品 盛唐唯獨遠在西北、處於荒漠深處的敦煌莫高窟,卻能較為完整地保存了81個盛唐石窟。若以每窟東、西、南、北、頂五個壁畫計算,大約保留了盛唐丹青近四百壁,約佔莫高窟壁畫總數的六分之一。暫且不談它燦爛多彩的內容,僅觀數量,如此龐大豐富的煌煌巨製,也會令人產生難以抑制的激動與驚訝。這些珍貴的壁畫藝術,雖經歷了一千二百八十多年風沙的磨蝕、陽光的曝曬、戰火的摧殘,至今尚金碧耀眼、粉墨逼人,一派盛唐氣象,動人心弦。
  • 【莫高寶藏】佛教藝術瑰寶—敦煌莫高窟壁畫
    【莫高寶藏】佛教藝術瑰寶—敦煌莫高窟壁畫 2020-12-1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慶出遊目的地推薦:敦煌月牙泉、莫高窟、飛天女神壁畫
    敦煌,一個出名了兩千年的城市,一個只有19萬人的縣級市。雖處大漠,但是在國內,幾乎無人不知。敦煌莫高窟、月牙泉、鳴沙山、飛天女神壁畫……,哪一樣都是名聲在外。
  • 都是莫高窟,為何敦煌莫高窟人滿為患,中原莫高窟卻無人問津
    談到莫高窟,我想大家都不知道,莫高窟在國內的知名度很高,所以似乎在小學課本裡就有它的身影,對於一個對莫高窟略知一二的人來說,應該知道,莫高窟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甚至對於全世界來說,莫高窟也很重要,莫煌一般指敦煌。
  • 敦煌莫高窟,精美壁畫的文化延長
    一位古老的士兵在傳說中的莫高窟尋求救贖。建於公元366年,又稱「千佛洞」,這就是敦煌莫高窟。其中還有一個迷人的故事。對於這個偏僻的聖所,我們一直認為的是一個神聖的奇蹟,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許多人都在朝聖,用自己的眼睛來表達敬意和見證它的輝煌。
  • 莫高窟經典壁畫「九色鹿」穿越千年演繹敦煌文化
    圖為動畫片《九色鹿》取材的莫高窟第257窟壁畫《鹿王本生》。 敦煌研究院供圖 攝中新網蘭州9月20日電 (記者 馮志軍)第三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之「絕色敦煌之夜」活動,以九色鹿為靈感的海報於19日發布,承載童年滿滿回憶的九色鹿再次走進大眾視野。幾天後,穿越千年歷史的莫高窟經典壁畫九色鹿,將融合傳統元素與現代表現手法,通過歌曲、服飾等載體演繹敦煌文化。
  • 試論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山水圖像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 莫高窟第217窟 盛唐 敦煌壁畫是佛教壁畫,其題材主要依據佛教經文繪製塑像、經變、故事畫等。雖然壁畫中的山水圖式研究只是敦煌壁畫藝術中極小的一個部分,但對於中國民間山水畫的發展卻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且,像敦煌壁畫這樣從北魏開始直到元代1 000多年間的十分豐富的山水風景圖,在世上是絕無僅有的。本文就以研究山水圖像為主,對各時期的山水圖像進行考察,在敦煌石窟開鑿的三個階段中,分別取其中的一個典型石窟來對每個時期山水圖像的特徵進行闡述。
  • 明明都是莫高窟,為何敦煌莫高窟人滿為患,中原莫高窟卻無人問津
    可是看了題目的朋友會覺得奇怪,「明明都是莫高窟,為什麼敦煌莫高窟那麼擁擠,中原莫高窟卻沒有人,」難道除了敦煌莫高窟還有別的莫高窟嗎?放心,讓我們來介紹一下敦煌莫高窟。第一,敦煌莫高窟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即大家口中所說的千佛洞,據了解,這座所謂的「天佛洞」建於前十六國時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洞內泥塑、壁畫等都是由幾十代人共同努力而成。
  • 敦煌莫高窟,中國藝術的瑰寶,融匯了中國古代壁畫的精髓
    那麼甘肅一行就能讓你去見識到敦煌莫高窟的靈魂所在。敦煌肯定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個羈絆,從樓蘭的駱駝到霍去病你給的一去不復返,都為敦煌這個名字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讓人們忍不住去掀開它的神秘面紗,這片極富神話色彩的西域之光,似乎與佛光並存與世長存。
  • 香港「敦煌迷」組樂團傳播莫高窟壁畫古樂
    許麗麗 攝中新社蘭州9月20日電 題:香港「敦煌迷」組樂團傳播莫高窟壁畫古樂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夜幕降臨,圓月懸空的敦煌莫高窟遊人漸散,一群身著「潮服」的香港年輕音樂家手持琵琶、笙、古箏等古樂器演奏出的一曲曲古樂,透過涼風習習的九層樓直撲香港「敦煌迷」紀文鳳。
  • 敦煌莫高窟壁畫,被堪稱為百科全書,牆壁上的博物館
    敦煌在甘肅省西北角,地接西域,是我國較早接觸佛教的地方。兩千多年前已經是中國和西方各國商業往來和文化交流的要道。敦煌莫高窟是綜合藝術。洞窟建築因功能不同而採用多種形制;洞窟內的主體是動人的彩塑;燦爛的壁畫布滿全窟,三者互相呼應,交相輝映。
  • 《山海經》的神獸,很多都出現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藏得很深
    《山海經》的神獸,很多都出現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藏得很深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這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正好莫高窟最開始是建立於16國時期,並且經過多個朝代的擴建,這才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藝術群體
  • 敦煌莫高窟上的壁畫有著怎樣的歷史?
    敦煌莫高窟是我國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石窟,莫高窟不僅是表面上的石窟,其實還是一個巨大的壁畫走廊。莫高窟是古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於世。
  • 敦煌壁畫中的秘密
    請100年前的莫蘭迪到莫高窟來臨摹學習一趟,解讀關於敦煌莫高窟顏色背後的秘密。 此後一千多年間,僧侶與能工巧匠在這裡極盡藝術之能事,將莫高窟塑造成一座沙漠中的美術館。 而巖彩畫,正是古人留在莫高窟的珍寶。
  • 莫高窟標誌–敦煌飛天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也可以說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蹟。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其數量之多,是全世界和中國佛教石窟寺廟中,保存飛天最多的石窟。敦煌飛天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一直延續和發展著。
  • 蘭州各界人士參觀敦煌莫高窟壁畫復原唐卡長卷項目
    12月12日,蘭州各界代表人士受邀前往天祝藏族自治縣甘肅扎西多傑唐卡藝術研究院,參觀敦煌莫高窟壁畫巨幅唐卡長卷復原項目。受前輩們復原並臨摹莫高窟壁畫的啟發,扎西多傑決定組成專業團隊,完成與莫高窟數相等的735米敦煌莫高窟壁畫巨幅唐卡長卷。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歷經歲月,仍然色澤豔麗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