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舊藏《相宗絡索》|印本|全書|抄本_網易財經

2020-12-17 網易財經

高山杉

新版《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2011年1月)第十三冊,收有傳說為王夫之(1619-1692)所撰的一部講佛家唯識的小書《相宗絡索》。此書的編校一共使用了四種印本和一種寫校本。四種印本依次為民國十年(1921)衡陽文明印刷公司石印本,民國廿二年(1933)上海太平洋書店《船山遺書》本,民國廿三年(1934)至廿五年(1936)《船山學報》第六期至第十期連載本,以及1989年中華書局《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三卷第三冊選編本。寫校本為佛學家王恩洋(1897-1964)遺稿,1988年由任繼愈(1916-2009)轉給《船山全書》編委會,現存湖南圖書館。已故船山學專家、《全書》主編楊堅(1923-2010)在《〈相宗絡索〉編校後記》中說過:「文明本(按:即衡陽文明印刷公司本)為本書現存之最早印本(實亦本書之首次印本,視其猶早者唯有寫本,而迄今並無發現)。」

至今雖未發現《相宗絡索》早期寫本,但王孝魚(1900-1981)在其遺作《〈周易外傳〉擇要譯解》(《船山學報》1984年第1期)中曾經提到梁啓超藏有抄本一部:

梁任公先生曾給我們講過《中國歷史研究法》,我與先生之弟為中學大學同班同學,常到先生書齋進謁請教。有一次談到船山,先生說,他並不曾對船山著作仔細閱讀過,除了《讀通鑑論》和《永曆實錄》二書,而且還是由他好友譚嗣同的介紹才重視起船山來,但是人事紛擾,一直無暇專精,希望後起青年來彌補,並特別指示我,將來如能在此一方面用功,要注意船山在認識論上的獨到見解。先生還告訴我,他有一抄本的《相宗絡索》,也是船山所著,如願看時,可以借去,可惜我當時還未注意及此,機會錯過了。我以後比較能細心深入地研讀船山先生各種專門著作,不能不說與任公先生給予我的這一推動力大有關係。

船山學研究者大概都看過這篇文章,但可惜都沒去追蹤一下梁藏抄本的下落,《船山全書》編委會也忽視了這一點。在《梁氏飲冰室藏書目錄》(影印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子部釋家類」,著錄有一冊「衡陽圖書館石印本」的《相宗絡索》(第280頁),我想它可能就是梁啓超對王孝魚提過的那個所謂「抄本」。此書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索書號136734),是印本,絕非抄本(見右圖),而且文字與《船山全書》使用的諸本都不相同。它與衡陽文明印刷公司本(《全書》本《相宗絡索》最主要的底本)有什麼關係值得深究,而楊堅提出的「文明本為本書現存之最早印本(實亦本書之首次印本)」一說也不是沒有商榷的餘地。就我能檢索到的,國內的船山學研究者似乎從未使用過國圖的這個梁藏本,這同船山佛學思想研究一直不是熱點大概有些關係。任繼愈在擔任國家圖書館館長期間(1987年至2005年),雖然於1988年協助《船山全書》編委會找到王恩洋的寫校本,對船山學研究立下很大功勞,可惜未能做足摸清家底的工夫,沒注意到自己眼皮子底下還有一部《全書》未能使用的《相宗絡索》印本。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梁啓超和餘紹宋飲冰室談藝為歡
    由於餘紹宋曾是梁啓超的老部下,且與梁啓超在治學上十分投機,因此寄居津門時,是飲冰室的常客。二人在這裡曾有許多生動有趣的交流,涉及到傳統文化的許多層面。餘紹宋堪稱梁啓超晚年的知音。  餘紹宋(1883—1949),字越園、樾園。他是浙江龍遊人,生於廣州。這是因為其曾祖宦遊嶺南,任連州知州。餘氏家學源遠流長,上溯七代,俱善書畫,家藏頗富。
  • 古籍|藏書印作偽的類型與辨別方法
    故家所藏,頗罹兵劫。猶聞京師書估以五百金售宋人李璧《雁湖集》,醴陵文氏所藏,海內孤本也。貴池劉某以番餅四百圓得汲古舊藏宋本《孔子家語》,縣人袁思亮以三千金購宋牧仲、翁潭溪所校殘宋本《施注蘇詩》」。 因著藏書家的這種嗜舊心理,書賈自然設法迎合。沒有舊本的偽裝舊本,不全的舊本湊成全本,較好的本子更要錦上添花,所以名家印鑑多多準備,想蓋哪個用哪個。
  • 梁啓超晚年的佛學研究——李喜所
    梁啓超認為,如果沒有道安為代表的一批佛學理論家和實踐家,佛學就不會在兩晉家喻戶曉。他明確指出:「使我佛教而失一道安,能否蔚為大國,吾蓋不敢言!……佛教之有安,殆如歷朝創業期,得一名相然後開國規模具也。破除俗姓,以釋為氏,發揮四海兄弟之真精神者,安也;制定僧尼軌範,垂為定式,通行全國者,安也;舊譯諸經,散漫莫紀,安裒集抉擇,創編經錄,自是佛教界始有目錄之學。
  • 《四庫全書》入藏文淵閣 時隔83年故宮再現「書閣合一」
    莊文斌 攝   中新網南京8月9日電 (記者 崔佳明)83年前即1933年,《四庫全書》因躲避戰火運離故宮文淵閣。83年後,由揚州市政府捐贈的原大原樣原色《四庫全書》再度入藏故宮,文淵閣終現「書閣合一」。8月9日上午,「影印文津閣本《四庫全書》捐贈儀式」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
  • 四庫全書今安在?鎮江文宗閣的前世今生
    文宗閣經嘉慶、道光兩朝,歷時74年,藏書甚豐,以庋藏抄本《四庫全書》和《欽定古今圖書集成》而聞名海內外。本文系「方志江蘇」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和微信群,媒體及公眾號轉載煩請獲得授權清朝初期,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提倡儒學和漢族傳統文化,淡化知識分子的反清意識。
  • 夏劍欽:王孝魚與《船山全書》
    《船山全書》的編校完成,是一項歷史連續性事業的完成,凝聚了自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由船山之子王敔刊行湘西草堂本始,近三百年來歷代學人的心血和成果,其中尤以先賢鄧顯鶴、曾國藩、劉毓崧的提倡、搜集、整理,上世紀四十、五十、六十年代馬宗霍、周調陽、王孝魚三先生和八十、九十年代楊堅同志等的校勘、標點之功為最著。
  • 那些年所看過200本周易、風水堪輿、奇門遁甲、六壬六爻秘籍
    測法用本陳繼儒《選擇地理秘竅》陳希夷龍圖序註解+玄空秘指註(抄本)醜錦巾經地理直指例大六壬隔山照大六壬開雲觀月經大六壬神應經PS修好的清晰的>家傳天星秘本江湖殘絕命籍輯逸(八冊合集全)江西高安民間傷科跌打書手抄本蔣大鴻+歸厚錄+杜薇之藏本下蔣大鴻+歸厚錄+杜薇之藏本中蔣大鴻真傳陽宅天·地·人卷合訂本金志安
  • 西學知識的會通與譯傳 ——從《礦冶全書》到《坤輿格致》
    有時兩種文化並不能完全對應得上,尤其西方近代科學、文藝復興之後科技新概念、新理論,中國傳統的知識結構裡並沒有能與之相對應的部分,這時候就會產生一些新的解釋,比如們大家都知道明代徐光啟和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合作翻譯了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德的數學著作《原本》,取名為《幾何原本》,「幾何」就是他們創造的詞彙。
  • 許超傑丨《四庫全書》提要文本系統例說
    而自乾隆六十年(1795)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正式刊行以還,《四庫》學成為文獻學研究中頗為重要的一個專門領域,成果頗豐。就《四庫》提要而言,除正式結集而成的《四庫全書總目》這一最終彙編本外,各閣書前提要以及《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等各階段稿本、抄本的不斷發現與刊行,為我們研究《四庫》提要奠定了堅實的文獻基礎。
  • 有底拍第403期:孫用舊藏第四期:民國文史書暨籤贈本、毛邊本專場(6月27日·周三晚結束)
    【403-32】德詩漢譯(應時選譯·浙江印刷公司1914年版·德漢雙語)【403-33】孫用批校本《波蘭的故事》(育珂摩耳等著·鍾憲民譯·正中書局1934年初版)【403-34】第三帝國的兵士(霍爾發斯著·黎烈文譯·改進出版社1943年版·29開)【403-35】從一個人看一個新世界(巴比塞著·徐懋庸譯·大陸書社1936年版·插圖本·伍律寧舊藏
  • 四庫全書全套影印本入藏南圖 共3.6多萬冊(圖)
    南京圖書館歷史文獻部主任陳立說,南圖這次入藏的影印本,完全以文津閣原本為例,原大原色原樣影印出版,還原了文津閣版《四庫全書》的原有特色。那3.6萬多冊是個什麼概念?一天讀一冊,要讀100年!  而走廊通道便是專藏室閱覽區,通道上掛著關於《四庫全書》「前世今生」的介紹。靠牆邊的一側,擺放著影印本的樣本書,專門供讀者翻閱,讓大家「解解饞」。
  • 【保利拍賣2020秋拍】倬庵藏印:「松筠庵」裡的交契往事
    此組「倬庵藏印」,材質、雕刻、篆刻俱佳,又屬名人舊藏或自用印,甚為難得。 備註:附邵章舊藏並題印函套:海鹽張受之為張石舟作印,受之印刻椒山諫草未也,伯炯志。 尺寸:3.2x3.2cm,高7.3cm。 來源:邵章舊藏,北京翰海1997年秋拍LOT1433。
  • 中國藏學圖書館所藏《大藏經》版本簡介
    可見此事之全部完成,仍須相當時日。二、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圖書館所藏大藏經1、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藏文)  由鈴木林學術財團西藏大藏經研究會於日本昭和三十年(1955)到昭和三十三年(1958)編輯出版,共150冊,16開。全書裝幀精美、大方實用,以大字燙金,金印圖案,書頭鍍金,咖啡色書面包黑皮書角,構成了全書裝幀的獨特風格。
  • 【大象視界】大名鼎鼎的京都本願寺舊藏的中國漆器
    1263年,親鸞以90歲高齡在京都圓寂,1272年,親鸞上人的女兒將親鸞的遺體遷至東山大谷,亀山天皇賜名為「本願寺」。至今,本願寺院中藏有親鸞聖人的骨灰及其畫像。本願寺從13世紀下半葉創立至今,已經經歷了24代當主(在日本,和尚是可以娶妻生子的,所以本願寺的當主就是世襲的)。
  • 「性冷淡」的無印良品酒店,藏著怎樣的焦慮與野心? || 快報 · 焦點
    1月18日,全球首個無印良品酒店MUJI HOTEL正式在深圳深業上城開業。這是無印良品第一次推出店鋪、餐廳、酒店的三合一項目:2-3樓為無印良品旗艦店和餐堂,4-6樓則容納了79間客房,價格從950元-2500元不等。 作為日本品牌,首家酒店卻在中國落地,這其中有著無印良品的焦慮,也藏著它的野心。
  • 安徽博物館藏許承堯舊藏明清人物畫
    【明】 丁南羽 羅漢渡海圖明無款《豐南仁義寺舊藏十八應真像》2 件,紙本,設色,縱 170、橫 86 釐米。繪十八羅漢表情各異,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勾畫細膩,設色明豔。後漸江亦時居此,故寺中所藏多名跡。餘昔於此寺得應真像二幅,較此略小,角有南羽名、字、印,顏色、筆致皆與此同。此二幅無印章,疑歲久屢裝被損,然確是南羽畫派,且神採甚佳,非出南羽即出左幹,固無疑也。惜已殘損,乃求佳手重裝,並略補之。庚辰冬初,疑翁許承堯題於滌玄草堂,時年六十有七。」鈐「芚父所得」朱文、「疑盦」朱文二印。
  • 藝叢專題丨上海博物館存秦康祥舊藏文物概述
    另外,彥衝還為他人集有五種印譜,即《古笏廬印譜》(錢衡成)、《吝飛館印留》(吳澤)、《喬大壯印蛻》(喬曾劬)、《蕙風宧遺印》(況周頤)、《大庵印譜》(易孺)。1932年,彥衝拜謁印壇前輩葉銘,葉以增補《廣印人傳》一事相託。此後,彥衝又開始了匯集印人傳記資料之舉,與同人合作完成《印人匯傳》,記載3000餘人。
  • 日本高山寺舊藏宋版《辨非集》價值淺析
    本次拍賣會的第一場為「古籍善本專場」,將推出高山寺舊藏宋版《辨非集》,這是一部極富學術價值與文物價值的珍貴佛教典籍,值得引起學術界和收藏界的重視。 此經在高山寺秘藏600餘年,明治時期始出山門,為《大日本校訂縮刻大藏經》的編者著名佛教學家島田蕃根收藏,卷端「吐佛」一印即為其藏章。此後,據佛教文物收藏家松田福一郎《不空庵常住古鈔舊槧錄》記載,知此經曾落入漢學家、藏書家寺田望南之手,最後才由松田氏收藏,鈐「不空庵文庫」朱印。大正元年(1912),日本學者據所攝高山寺本《辨非集》照片,將之整理收入《卍續藏經》,成為該書宋以來唯一的整理本。
  • 藏天下|《四庫全書》在貴州的歲月——古籍版本專家毛春翔保護...
    文瀾閣《四庫全書》(簡稱「庫書」)是乾隆期間編纂抄寫的七閣《四庫全書》「南三閣」之一。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文瀾閣《四庫全書》的安全受到極大的威脅,在經歷轉藏浙江富陽、建德、龍泉後,又輾轉遷徙,於1938年4月到達貴州省貴陽市,由貴州省立圖書館(即今天的貴州省圖書館)保管。
  • 「幽絢精舍——楊宗翰先生舊藏」亮相華藝國際2018春季拍賣會
    因此,我們特別設立「幽絢精舍—楊宗翰先生舊藏專場」,透過這些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價值的藏品,我們可以較為直觀地感受到上個世紀文人學者的收藏品位與精神追求。 本專場拍品包含多枚楊宗翰先生的自用印,均為與其共同發起「四宜社」的著名篆刻家壽石工所刻,這些印章材質多為壽山石,印文有「幽絢」「幽絢精舍」「宗翰之印」「伯屏」等,在保存其藏品的錦盒上,也常見壽石工的題記,可見二人的深厚交情,比如本場拍賣中的「磨盡思王才八鬥」御墨經王廉生、周退舟、楊宗翰遞藏,錦盒之內便有壽石工的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