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有個「大醬村」

2020-12-14 東方財富網

江原道,位於韓國東北部,是韓國首屈一指的旅遊區。旌善郡坐落於太白山脈之間,空氣清新,自古文人士子多隱居於此,因而這裡傳承著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大醬湯是韓國菜中代表之一,更是韓國女人的必備手藝。在韓國有很多製作大醬的地方,江原道旌善郡大醬村即是其中之一。

旌善郡大醬村與大提琴藝術家共同經營,利用當地原生材料採用韓國傳統手藝製作養生食品的方式製造大醬,既符合現代人的養生學,還可以讓遊客親臨原初生活狀態下的大醬村,傳承民俗文化特色。

大醬村開發綠茶冥想體驗、赤腳漫步樹林及美味健康的大醬拌飯系列養生產品,以此增加遊客體驗性,同時滿足養生需求。當然,遊客的核心體驗還是和女主人一起製作大醬,體驗最傳統的手藝。這種場景化的營銷,也讓大醬村馳名全韓國。

除此之外,大醬村還特意準備了以三千個大醬缸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會,通過創意開發,將普通的鄉村升級為遊客靜聽大提琴演奏的最佳場所。

大醬村發展鄉村旅遊的經驗借鑑:

1、大醬村抓住遊客好奇心,以「奇」為突破口,與大提琴家共同經營是創意的奇特。開展三千個大醬缸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會,是實踐的奇特,再者將韓國泡菜、大醬拌飯為核心招牌突出鄉土氣息也是鄉村旅遊發展的靈魂。

2、傳統文化結合現代人生活方式進行產品體系創新開發,是鄉村旅遊和田園綜合體做出特色化的有力選擇和最佳方式。

(文章來源:山西農民報)

相關焦點

  • 韓國郊區的真實模樣:村內都是低矮平房,家家必備大醬泡菜!
    韓國郊區的真實模樣:村內都是低矮平房,家家必備大醬泡菜!韓國在以前,也算得上是受中國遊客歡迎的國家之一,因為當初韓劇的影響,這個國家會在一些國人看來,既發達又浪漫。雖然現在每年去韓國的中國遊客漸漸減少了,但事實上它仍是一個發達國家。
  • 教你用萬能的韓國大醬做美食
    ,風乾三五天,然後用稻草等將大醬坯系好,懸掛在房梁上,晾曬40天左右,取下來,再一層醬坯、一層稻草擺放在溫度、溼度適宜之處,使其自然發酵,發酵的韓國大醬脂肪含量少,熱量低,用來做大醬湯多食易有飽腹感。所以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跟韓國大醬息息相關了。本周二21:20《你是我的菜》主題就是——萬能美食配搭怎麼可以少了韓國大醬? 第一道料理—海鮮大醬湯海鮮大醬湯,是韓國日常餐桌必不可少的傳統菜品。
  • 韓國大醬湯是韓國特色料理,大醬的脂肪含量少,熱量低
    韓國大醬湯是韓國特色料理,韓式大醬湯有熱湯、涼湯兩種。醬是韓國人最愛的調味料,大醬可用來做大醬湯。大醬是由黃豆經過特殊工藝加工而成,大醬的脂肪含量少,熱量低,用來做大醬湯多食易有飽腹感。韓式大醬湯有熱湯、涼湯兩種。涼湯是用大醬調成湯,再放入黃瓜絲、辣椒醬、蔥花等作料而成。
  • 韓國大醬「申遺」遭非議,中國東北首先「炸鍋」
    最近,一則韓國有關部門計劃為「大醬」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不脛而走,韓國民眾舉國贊同,然而卻在中國東北引起「炸鍋」。大醬源自中國,濃香中帶著淡淡的臭味,東北痴迷已久,韓國憑什麼拿去「申遺」?那麼,大醬到底源自哪裡?韓國有沒有資格拿去「申遺」?
  • 東北菜的靈魂是什麼:大醬!大醬!大醬!
    醬,已經深入到東北日常的方方面面《鄉村愛情》中就曾有一幕,劉能被燙傷了腳,鄉村醫生小瀋陽看出的藥方竟然是用大醬塗腳——很多東北小夥伴都有類似的成長經歷,遇到磕碰、燙傷、蜇傷,大人們往往就一句:▍為什麼東北人這麼愛吃大醬?東北人如此熱愛大醬,與他們生活的環境密不可分。中國古代各地雖然都有豆類生產,但是由於大豆產量低,又對土壤的肥力要求高,所以在中原地區一直不是主要的農作物。
  • 天氣轉涼,10分鐘搞定韓國大醬螃蟹湯,風味不同,吃著暖胃又暖心
    天氣轉涼,10分鐘搞定韓國大醬螃蟹湯,風味不同,吃著暖胃又暖心每一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餐食文化,喜歡韓劇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韓國美食一直都有一種特殊的魔力,尤其是對愛看韓劇的人們來說,韓劇中的美食更是無法抗拒。
  • 入鄉隨俗,韓國的泡菜和大醬你還習慣嗎?
    有大白菜泡菜,大蘿蔔泡菜,韓國特有的小蘿蔔泡菜,蘿蔔泡菜,蘿蔔大丁泡菜,湯汁兒泡菜,冰涼清爽可口的「冬致味」蘿蔔湯泡菜,大蔥泡菜,苦泡菜等。 除此而外,還有各個季節將青蒜、蘿蔔、嫩紫蘇葉等各種時令蔬菜利用醬油或鹽醃製的醬和魚蝦類經發酵而成的魚蝦醬等,因此可以說韓國是地地道道的發酵食品的王國。
  • 韓國大醬為何如此誘人?一起去原產地找答案→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在本屆進博會上,來自韓國的參展商帶來了具有韓國特色的食品——大醬,希望讓中國的消費者了解韓國的醬文化。作為韓國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調料,大醬可以用來做湯,也可以用來拌菜,那麼它是怎樣被釀造出來的呢?
  • 韓國帥廚師準備用人參做料理,鹹素媛婆婆卻配著大醬當蘿蔔吃了
    韓國帥廚師準備用人參做料理,鹹素媛婆婆卻配著大醬當蘿蔔吃了!人參在我們中國人的心目當中地位絕對是很高的,在古裝劇中它是起死回生的神藥,據說還能日行千裡,在現在都市劇裡邊,人參是討好上級或者丈母娘老丈人的絕佳禮物。人參的功效不用多做介紹,從它的價格上就可以看出來。
  • 中國婆婆獨創「人參蘸大醬」,驚呆韓國廚師!用這樣1句話評價!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最新的韓綜動態,在最新一期的韓綜《妻子的味道》中,中國婆婆為學韓國料理,鹹素媛特地為婆婆請來了韓國著名的廚師,並且獲得韓國廚師大賽的冠軍,也是一名新起之秀,崔光鎬。有望成為白鍾元的後繼人。
  • 韓國人民每天喝的大醬湯,有怎樣的歷史和傳承?你了解多少?
    大家好,這裡是「朕在說美食」,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韓國人民每天喝的大醬湯,有怎樣的歷史和傳承?你了解多少?民以食為天。中國雖然是美食大國,但我們中國吃貨對外國的食物也有很高的追求。比如,在韓國,有一款美食的文化流傳了很遠很長,這便是出了名的「韓國大醬」。韓國大醬是韓國傳承已久的調味料之一,因為醬的甜美味道和濃鬱的香味,所以韓國大醬成了大醬湯的基本調料!它也可以用於很多的菜品,同時也能感覺到味道上的不同。一開始,醬是以醬油開始的,醬曲是製作大醬的主要原料,醬曲和醬油混合一起後作為調料。
  • 慢燜美學=韓國大醬+「燜」字訣(文末福利)
    湯汁入口,稍加品嘗,一股極有熱感,又極富濃鬱香味的口味口感會油然而生。醬 韓國料理有三寶:泡菜、大醬和醬缸。韓國的飲食以自然為本,而韓國的大醬已延續了數千年,蘊含著久遠的傳統歷史。
  • 東北的蘸大醬製作方法
    東北大醬的做法,這次整個的做醬過程都拍了圖片,也用文字詳細整理了做法,想自己做東北大醬的朋友可以先存著,到了再次做醬的日子可以自己試試~~東北大醬的味道類似於韓國做醬湯用的醬味道,不能理解,因為鮮族人在東北的很多,時間長了和漢族以及東北的各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都有些交叉
  • 一部韓國懸疑片《大醬》:一碗大醬湯讓警察抓住了在逃5年的罪犯
    人們在熱烈討論金鐘邱為何有此遺願的同時,他被捕的那家餐館一時洛陽紙貴。人們都想知道是什麼神奇的大醬湯讓殺人犯如此留戀。報社記者崔友真為了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新聞去了那家小店,他發現大醬湯並沒有想像的那樣神奇。店主大嬸告訴崔友真,那晚金鐘邱喝的大醬湯並不是自己做的,而是一個叫張慧進的女孩子。
  • 農家大醬的做法
    這個沒確切時間,地區、季節、溫度溼度的不同,大醬製作成熟的時間不一樣。這麼說吧:一、什麼是大醬大醬是醬的一種。北方叫大醬,南方叫豆瓣醬,中間叫黃豆醬。江淮地區就是,叫黃豆醬,也是用黃豆做的,不用其他材料做。但是在北方就不這樣單純,有黃豆和麵粉兩種材料,麵粉比例大,黃豆還要搗碎,不像黃河以南,黃豆都囫圇個。
  • 這是一個關於大醬的故事,有人可能想大醬跟愛情有什麼故事呢
    這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 有人可能想大醬跟愛情有什麼故事呢?請聽我慢慢說來。有一個殺人狂,他被抓捕的時候,是因為在吃一碗大醬入了迷。警察抓到他的時候,他說他的夢想是想要再吃一碗大醬湯。他的這一舉動確實是讓人覺得有點奇怪呀,那麼於是一個新聞做新聞的人呢。
  • 東北菜的靈魂,就是這濃濃的大醬味兒
    ▲餐桌上的很多菜,東北人都能用它來蘸大醬1926年,黑龍江的《雙城縣誌》稱:「又有豆醬,為家家四時必需之物。」早年間,東北農村人家,幾乎每家院子裡都會有一口醬缸。▲醬,已經深入到東北日常的方方面面《鄉村愛情》中就曾有一幕,劉能被燙傷了腳,鄉村醫生小瀋陽看出的藥方竟然是用大醬塗腳——很多東北小夥伴都有類似的成長經歷,遇到磕碰、燙傷、蜇傷,大人們往往就一句:「抹點大醬就好了
  • 韓國料理:不變招數,醬拌萬物
    常年黏糊的韓食世界裡,大醬的存在感同樣不容小覷。這個由黃豆發酵而成的糊狀物體,走鹹的路線,被譽為韓式料理之母,江湖地位和泡菜有得一拼。大醬原意是「稠醬」,濃鬱是它的標誌性特點。氣味之刺激,連韓國自己的美食評論家都揶揄,「有臭豆腐內味」。挖一口淺嘗,克制的笑容浮上臉。為了在韓國友人面前保持體面,你只能唱一句,「淚有點甜,有點鹹」。
  • 東北大醬的正確做法
    去過東北的都知道,蘸醬菜裡的那碟貌似有點醜味的大醬,其實不用擔心,那是發酵之後的味道,吃起來可是很香哦。東北農家幾乎家家都要有自己的大醬,在舊時候,大醬和鹹菜伴隨著走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有了它,即使沒有菜,照樣能吃得飽飽的,要不東北咋口重呢?和吃這個有直接關係,大醬是怎麼做的呢?
  • 東北大醬和日本納豆有什麼樣的聯繫和不同?
    東北大醬和日本納豆之間應該是有一些聯繫的(加工方式和「血統」上),不同點也再明顯不過了吧?不過呢,這兩樣倒是真有共同點。第一、兩種食品都起源自中國,納豆這個吃法從唐以前就有,直到鑑真東渡時帶到日本,不知大家現在為何叫它日本納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