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皮嫩肉沙面甜,白廟地瓜不愁賣
馬家白廟村口村民們擺攤售賣新鮮的地瓜芋頭。文/圖 半島客戶端記者 華敬方金秋十月,即墨鰲山衛馬家白廟的村民臉上都會堆滿收穫的喜悅,當地獨特的黃沙土壤培育出的「白廟地瓜」大量上市且十分搶手,不少地瓜還長在地裡,就已被預訂一空。據了解,今年「白廟地瓜」產量每畝6000斤左右,目前正是收穫期,預計到霜降時完成收穫。
-
即墨白廟地瓜,你吃過嗎?現在正豐收,大部分讓外地客商預訂了,不少...
即墨白廟地瓜,你吃過嗎?現在正豐收,大部分讓外地客商預訂了,不少青島市民慕名乘地鐵公交來「搶貨」金秋收穫季開欄語: 金秋收穫季,滿眼果蔬香。又到了一年的收穫季節,鄉村廣袤的田野上到處是一番豐收景象。
-
組圖:秋季逛青島即墨的白廟大集,芋頭和地瓜隨處可見
每逢農曆的四和九,是青島即墨白廟趕集的時間,今天是農曆的九號,下面就帶大家到白廟大集上看一看。白廟位於即墨鰲山衛街道的西部,周邊有馬家白廟、姜家白廟、李家白廟等幾個村莊,統稱為白廟。除了膠東集市的共性之外,秋季的即墨白廟大集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芋頭和地瓜是集上的主角。在集市上,賣芋頭和地瓜的攤位隨處可見。不少市民甚至從城區趕過來逛芋頭攤。
-
穆稜:八面通鎮四平村富硒地裡的「金疙瘩」喜獲豐收
穆稜:八面通鎮四平村富硒地裡的「金疙瘩」喜獲豐收 2020-09-30 2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地瓜放水裡就能長成這樣是要逆天麼?養護竅門是...
沒錯,你絕對沒看錯,這是哪個大神養的,這絕對不是綠蘿,這是地瓜,也叫紅薯,你長這樣,你媽媽還認識麼?我只想對這位大神表示膜拜,綠蘿能養成這樣,地瓜,花小妹兒表示第一次見到,趕緊去看看大神是咋養的,必須學會還有養成這樣的,估計一個星期都不用去菜市了地瓜放水裡就能長成這樣是要逆天麼?養護竅門是....言歸正傳,看看別人咋種的放地瓜的時候,你要仔細觀察,地瓜身上有很多小根須,根須朝向哪頭,哪頭就要放在水裡。
-
我們的白廟大芋頭
周邊有六個村落均以白廟二字為後綴起名,稱為白廟鄉,後因國家發展,撤鄉合併進鰲山衛鎮。 白廟鄉四面環山,山清水秀,其範圍內的土地屬砂質土壤,盛產小麥、玉米花生等,特別是芋頭、地瓜產量高,營養價值大。在青島及周邊地區久負盛名。
-
地瓜秧子是買來的,還是地瓜發芽長成的,這個秘密你不得不知道
地瓜秧子是買來的,還是地瓜發芽長成的,這個秘密你不得不知道北方的農村經常種麥茬地瓜,也就是收完小麥以後,就種地瓜。先去鎮上買地瓜秧,把地裡的土一壟一壟的壘得高高的,兩壟之間有空隙。如果種植春地瓜,一般在陽曆的四五月份。
-
金堆鄉下洋芋疙瘩
金堆鄉下洋芋疙瘩金堆鎮是渭南市華州區一個純山區鄉鎮。山高日照短,溫差大,耕地大部分是沙土地,是適宜於種植洋芋和玉米及各種雜糧作物,舊時,種植的洋芋當做著糧食充飢,吃的多了就得想法子改變吃法,在長期生活中摸索出多種吃法,大約有十多種加工的方法,洋芋疙瘩的作法是細作的一種,改變了洋芋原本的口感。加工好的洋芋疙瘩入口光滑,筋道,湯味濃香,稱得上是金堆鄉下特有的美食。
-
陳曉蓮:讓土裡長出「金疙瘩」,啥「疙瘩」?
陳曉蓮:讓土裡長出「金疙瘩」,啥「疙瘩」?眼下,正是金蟬卵枝越冬護理的關鍵時期,在棋盤鎮王徐村,金蟬養殖家庭農場產業基地,陳曉蓮正對卵枝逐個進行翻曬,今年金蟬市場價格在8毛-1.2元一隻,她的養殖場每晚出土2000-3000餘只,每根枝條上都是她來年的「金疙瘩」。
-
第二屆鰲山衛白廟芋頭文化節盛大開幕
10月 27日上午,即墨區第二屆鰲山衛白廟芋頭文化節,在姜家白廟大集廣場盛大開啟。在現場,記者看到白廟芋頭、地瓜、鰲山綠茶、大任粉條、特色海產品、紫薯手工掛麵等當地特色產品展示。前來擺攤的村民都在忙著招呼慕名前來的遊客。「我們家生產的掛麵是純手工製作,這個紫色的掛麵是用紫薯製成的,這邊不同顏色的掛麵是用秋葵、南瓜、菠菜等製作的。」來自馬家白廟的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
即墨白廟5000畝芋頭大豐收 香軟糯滑遠銷海外
首屆鰲山衛白廟芋頭文化節開啟青島新聞網11月5日訊(記者陳志偉通訊員劉耀澤 )今天,首屆鰲山衛白廟芋頭節在鰲山衛街道馬家白廟村舉行,個大肉白、香軟糯滑的白廟芋頭吸引了不少慕名前來的觀眾。在農特產品大集「年年有芋」上,不僅有白廟芋頭唱「主角」,白廟地瓜、鰲福綠茶、大任粉條、垛石魚片、鶴山柿子等特色產品也都悉數亮相;美食烹飪大賽更是「芋宴飄香」,芝士焗紅薯、飄香芋盒、紅燒芋頭五花肉等18道用芋頭製作的美食為大家呈現了一場美食盛宴;著名書法家現場題字,還有精彩的家庭芋頭接力比賽「年年有芋」等……本次鰲山衛白廟芋頭節活動依託鰲山衛特色產業,以文化節目演出、農特產品展示
-
迎豐收尋秋味:青島即墨白廟芋頭貴過蛋 有錢卻不賺?
通過無人機,我們更是發現,這裡隨著平緩山坡錯落起伏的田裡,芋頭只佔到一小部分,分散點綴在玉米、地瓜、花生等經濟作物中間,這樣的景象讓記者一度以為走錯了地方,還沒有走到白廟芋頭的核心產區,直到見到馬家白廟村黨支部委員、一品田園地瓜芋頭專業合作社理事馬文濤,和正在收穫芋頭的合作社社員朱仁波,他們才為我們解了惑。
-
600多年種植歷史的即墨鰲山衛白廟芋頭豐收 周日辦文化節
有著600多年種植歷史的即墨鰲山衛白廟芋頭眼下開始收穫,本周末,2019年第三屆即墨鰲山衛白廟芋頭文化節即將開幕。 本屆鰲山衛白廟芋頭文化節將於13日在姜家白廟村(白廟農產品市場)開幕,活動期間,民間歌舞、曲藝表演、魔術表演等節目讓遊客近距離體驗鰲山農家「芋」文化,現場還將舉辦「2019年第三屆鰲山衛白廟芋頭文化節
-
迎豐收尋秋味丨這裡的地瓜顏值、口感都在線,剛刨出來就被訂走
半島全媒體記者 華敬方9月22日是中國農民豐收節,也是即墨區鰲山衛街道南邱家白廟村村民們一年中最忙碌也是最喜悅的時刻——頭批地瓜開始收穫了。南邱家白廟建村已有600餘年歷史,全村共有耕地1000餘畝,366戶居民基本全部種植地瓜。
-
即墨白廟芋頭喜獲豐收 身價倍增遠銷海外市場
日前,記者在馬家白廟村看到,村民們三五成群,忙著在田間地頭收穫芋頭,白廟芋頭優良的品質使得身價倍增,最遠賣到了日本和美國。 600年種植成就品牌 「今年我們村5000多畝芋頭大豐收。 」站在自家芋頭田地裡,馬家白廟村村民馬文濱高興地說,「雨水充沛,芋頭個大,味道更好。 」產自即墨鰲山衛街道西部山區的白廟芋頭種植歷史可追溯到600年前。
-
首屆鰲山衛白廟芋頭節開啟 "全芋宴"讓人味蕾大開
5日上午,首屆即墨鰲山衛白廟芋頭文化節開啟,現場芋頭題字、遊戲互動比賽、白廟芋頭美食烹飪大賽以及鰲山衛農特產品展示大集等,讓人們品嘗了回家的味道。 飄香可口的芋頭菜品,吸引著人們圍觀拍照。 5日上午,首屆即墨鰲山衛白廟芋頭文化節在馬家白廟村盛大開啟。
-
華州區金堆農家美食——洋芋疙瘩
金堆農家美食——洋芋疙瘩金堆鎮是渭南市華州區一個純山區鄉鎮。村民居住生活在嶺南海拔1000米至1600米之間各個川道裡。舊時,種植的洋芋當做著糧食充飢,吃的多了就得想法子改變吃法,在長期生活中摸索出多種吃法,大約有十多種加工的方法,洋芋疙瘩的作法是細作的一種,改變了洋芋原本的口感。加工好的洋芋疙瘩入口光滑,筋道,湯味濃香,稱得上是金堆鄉下特有的美食。
-
即墨:2019年第三屆即墨鰲山衛白廟芋頭文化節邀您來嘗鮮
消費日報網青島訊「年年有芋 古衛飄香」2019年第三屆即墨鰲山衛白廟芋頭文化節將於10月13日在姜家白廟村(白廟農產品市場)隆重開幕。,為白廟芋頭文化節添加文化因子。
-
古衛鰲山譜新曲 即墨白廟芋頭領唱鄉村振興富民增收戲
,「光知道白廟芋頭好吃出名,不少外地人都喜歡過來買回去吃,沒想到還能辦個芋頭文化節。依靠芋頭致富增收,對絕大數淳樸本分的白廟農民來說,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 「組織舉辦芋頭文化節,其的目就是因地制宜,培育扶持,不僅要讓白廟芋頭成為人們餐桌上一道營養豐富的美食,更要藉助芋頭文化的傳播,唱響以白廟芋頭為主要特色的系列農副產品品牌,加快農業產業化轉型升級,助推鄉村振興。」鰲山衛街道政府一位相關工作人員如是說。
-
即墨白廟芋頭豐收 600年種植史今年賣出豬肉價
據了解,白廟芋頭個大肉白、品質優良,不僅成為青島、即墨各大飯店的招牌菜餚,而且已經走出國門,遠銷日本、美國等市場。 備受市民青睞足不出村日賣千斤 起伏的群山,層層疊疊的樹林,或大或小的山嶺「沙窩」裡是一片片芋頭地。在馬家白廟村,不少村民將剛剛收穫的芋頭、地瓜擺在路邊銷售,不時有開車路過的市民停車,選購一些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