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馬來西亞丹戎帕拉帕斯港

2020-12-25 中國港口網

丹戎帕拉帕斯港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貨櫃港口,它位於馬來西亞半島南端,靠近新加坡,是世界航運的咽喉。自然條件優越,河谷水深達15米以上,可供航運的河道長達12.6公裡,寬250米。丹戎帕拉帕斯港是馬士基在東南亞的貨櫃運輸和轉運業務的基地。除了馬士基,達飛航運和中遠海運等班輪公司也使用丹戎帕拉帕斯港的貨櫃轉運服務。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半島國家,面積33萬平方公裡,人口約3000萬。馬來西亞國境被中國南海分為兩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及位於加裡曼丹島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其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近年來,馬來西亞大力推行出口導向型經濟,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交通運輸方面,全國有良好的公路網,公路和鐵路主要幹線貫穿馬來半島南北;內河運輸不發達,海運80%以上依賴外航;航空業發達,民航主要由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和亞洲航空公司經營。


圖1 馬來西亞GDP(2008-2018)(單位:十億美元)

數據來源:World Bank

1)中馬雙邊貿易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8年1-9月,馬來西亞貨物進出口額為3464.6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9%。其中,出口1840.09億美元,同比增長15.8%;進口1624.57億美元,同比增長14.0%。貿易順差215.52億美元,同比增長31.2%。

表1 2018年1-9月馬來西亞對主要貿易夥伴出口額

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

表2 2018年1-9月馬來西亞對主要貿易夥伴進口額

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

馬來西亞是亞太經合組織的成員國之一,約七成的貨物貿易在亞太經合組織區域內進行。2018年1-9月馬來西亞對亞太經合組織出口1419.68億美元,增長15.8%,佔其出口總額的77.2%;自亞太經合組織進口1258.59億美元,增長13.4%,佔其進口總額的77.5%。在亞太經合組織區域內,馬來西亞的主要出口貿易夥伴是新加坡和中國,1-9月出口額為252.61億美元和252.28億美元,增長8.0%和19.2%,佔馬來西亞出口總額的13.7%和13.7%;主要進口來源地仍然是中國和新加坡,1-9月進口額為325.92億美元和190.28億美元,增長16.9%和23.1%,佔馬來西亞進口總額的20.1%和11.7%。在亞太經合組織區域外,馬來西亞最大的出口夥伴是印度,1-9月出口68.59億美元,增長12.3%,佔出口總額的3.7%;德國和印度是其主要的進口國,1-9月進口49.09億美元和46.32億美元,增長13.8%和1.8%,佔進口總額的3.0%和2.9%。

2018年1-9月,馬來西亞的前三大逆差來源國和地區依次為中國、中國臺灣、沙烏地阿拉伯,逆差分別為73.6億美元、59.2億美元、23.8億美元。順差主要來自中國香港、新加坡和美國,依次為109.5億美元、62.3億美元、47.7億美元。

分商品看,機電產品、礦產品和塑料橡膠是馬來西亞的前三大類出口商品,1-9月出口額分別為806.9億美元、292.7億美元和124.0億美元,分別增長19.6%、13.1%和14.0%,佔馬來西亞出口總額的43.9%、15.9%和6.7%。馬來西亞前三大類進口商品為機電產品、礦產品和賤金屬及製品,1-9月進口額為629.5億美元、246.1億美元和141.4億美元,分別增長11.0%、23.8%和18.7%,佔其進口總額的38.8%、15.2%和8.7%。

2018年1-9月,馬來西亞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578.2億美元,增長17.9%。其中,荷蘭對中國出口252.3億美元,增長19.2%,佔馬來西亞出口總額的13.7%,增加0.4個百分點;馬來西亞自中國進口325.9億美元,增長16.9%,佔馬來西亞進口總額的20.1%,增加0.4個百分點。馬來西亞與中國的貿易逆差73.6億美元,增長9.7%。截止到9月,中國成為馬來西亞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排名前三位的產品是機電產品、礦產品和塑料橡膠,1-9月出口額分別為113.2億美元、43.0億美元和27.8億美元,機電產品增長20.5%,食品、飲料和菸草增長礦產品下降0.9%,塑料橡膠增長18.7%,佔對中國出口總額的44.9%、17.0%和11.0%。 

截止2018年9月底,在馬來西亞的十大類進口商品中,中國出口的機電產品、賤金屬及製品和化工產品在馬市場中佔據優勢地位,進口額為159.1億美元、37.6億美元和24.2億美元,分別增長16.0%、23.8%和29.2%。另外,馬來西亞自中國進口的運輸設備的進口額增幅較多,增長35.9%。

表3 中馬雙邊貿易額(2012-2018年1-9月)

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

2)丹戎帕拉帕斯港

丹戎帕拉帕斯港是一個避風港,不受潮汐限制。當地的貨物轉移到主要工業園區後可通過馬來西亞—新加坡的2號高速公路及南北高速公路和全長31.5公裡的港口鐵路,與馬來西亞國家鐵路樞紐相連接。丹戎帕拉帕斯港屬於馬來西亞自由貿易區,港口有400英畝土地專門用於貨櫃貨物配送、物流鏈服務管理、貨物倉儲,是開展貨櫃拼箱業務、經營國際採購中心、地區物流配送中心與配送服務的理想地方。

丹戎帕拉帕斯港擁有14個泊位,總長5.04公裡的岸線,裝備有57輛超巴拿馬型吊車。這些吊車擁有雙起重機能力,能提高生產率。丹戎帕拉帕斯港目前每臺起重機平均每小時吊卸32次,泊位的橋吊效率達每小時最少吊卸100次。

丹戎帕拉帕斯港的貨櫃裝卸和港口經營管理全部採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網絡系統,該系統與港口各家用戶均有緊密聯繫。信息技術網絡系統隨時把港口經營所有信息與網絡通訊中心同步聯繫起來,提供即時自由流動信息服務,在班輪公司、貨代企業、船代企業、港口當局、海關、商檢、環衛、動植物檢疫等單位之間,提供無紙化信息傳遞,確保工作的高效率、高精度、高效益。


 圖2 丹戎帕拉帕斯港貨櫃吞吐量(2011-2018年前三季度)

數據來源:http://www.apamalaysia.com

圖3 丹戎帕拉帕斯港貨物吞吐量(2011-2018年前三季度)

數據來源:http://www.apamalaysia.com

馬來西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國家,也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更是共建「一帶一路」早期收穫最豐碩的國家之一。「一帶一路」為馬來西亞經濟帶來巨大的商機。「一帶一路」倡議將幫助馬來西亞開闢新市場、擴大本地產品和服務銷路及吸引外資。截至2017年6月,馬來西亞與中國在多個領域籤署的合作項目總金額已經超過1700億林吉特,這些項目包括馬中關丹產業園、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投資的數字自由貿易區等。其中,以中馬欽州產業園和馬中關丹產業園為代表的「兩國雙園」國際合作模式,開啟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產業合作的嶄新範式,也成為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探索和實踐。

 本文由「港口網www.chinaports.com」

特約上海海事大學  單丹蕾、周鑫、沙梅獨家提供

參考文獻:

[1]中國商務部網站

[2]航運交易公報

[3] http://www.apamalaysia.com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海外港口系列二——越南VS馬來西亞,這幾個港口你認識...
    港口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節點,港口行業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有著獨特優勢。相關閱讀:「一帶一路」視野中的越南海防港海防港是越南北方商港,主要由三個港區組成,也是越南的四大海軍基地之一。相關閱讀:「一帶一路」視野中的馬來西亞巴生港巴生港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東北部,是馬來西亞最大、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東南亞第二大港。巴生港口約65%的貨物為中轉貨物,約35%的貨物則來自於本地市場。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馬來西亞巴生港
    巴生港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東北部,馬來半島西海岸,在巴生市西南方約6公裡,距首都吉隆坡約40公裡。它鄰近的大巴生谷是馬來西亞的商業和工業中心以及人口最多的地區,在該國的經濟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半島國家,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面積33萬平方公裡,人口約3000萬。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泰國曼谷港
    在上述產品上,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等是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表3 中泰雙邊貿易額(2012-2018)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2)曼谷港曼谷港由泰國港務局負責管理和運營,海運航線可達中、日、美、歐和新加坡等地區和國家。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越南胡志明港
    胡志明港胡志明港,又稱西貢港,位於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之東北,西貢河下遊西岸,是越南南方最大港口,萬噸遠洋輪可入港裝卸。胡志明目前有三個碼頭:新港(NEW PORT)、國際港(VICT PORT)和泰萊港(CAT LAI PORT)。2018年胡志明港貨櫃吞吐量為633萬TEU,比上年增長6.8%,世界排名第26位。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英國費力克斯託港
    費利克斯託港是英國最大的貨櫃鐵路樞紐,在所有英國港口中服務範圍最廣、頻率最頻繁。2015年的費力克斯託港鐵路吞吐量達到新的紀錄,通過鐵路共處理910000TEU,平均每周定期完成17000TEU。費力克斯託港的鐵路疏運量約佔英國港口總吞吐量的27%。
  • 【獨家】 「一帶一路」視野中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
    瓜達爾港是一個地處阿拉伯海的瓜達爾俾路支省的國際深水港,在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中佔據重要地位以及深遠的戰略意義,緊扼從非歐大陸經紅海、荷姆茲海峽和波斯灣前往太平洋亞洲東部的多條重要航線的節點,被看作為「一帶一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特殊紐帶。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斯裡蘭卡科倫坡港
    近年來,斯裡蘭卡政府致力於打造以創新、出口、創業為中心的經濟體,擬將科倫坡打造成為立於杜拜和新加坡之間的印度洋上的國際金融中心;積極參與中國「一帶一路」、「絲路基金」等合作,拓展其與印度、新加坡等國的貿易往來。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
    柬埔寨的主要海港是西哈努克港,內河港包括金邊港、磅湛港和磅清揚港等。金邊港位於巴薩克河,湄公河和洞里薩河的交界處,貨物運到金邊需要依賴越南三角洲地區的湄公河,是唯一能夠在雨季停泊8000噸船,在旱季停泊5000噸船的內河港口。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越南海防港
    海防港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約21~27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700mm,屬半日潮港,平均潮高:高潮為2.6m,低潮為0.42m。海防港主要出口貨物有鐵、煤、大米、玉米、水泥、黑色及有色金屬礦砂,進口貨物主要有機械及紡織品等。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港
    該港的外貿吞吐量佔印尼進口商品的50%以上,主要貿易對象為日本、美國及新加坡等國。雅加達港目前有4個碼頭,分別為UTC1(JICT)、UTC2、UTC3和NPCT1。雅加達1號碼頭(UTC1),即雅加達國際貨櫃碼頭(JICT)位於雅加達丹戎不碌,是印尼最大的貨櫃港口。由印尼國家港口集團與和記黃埔港口集團合資建造並擁有。
  • 從廣西北部灣到馬來西亞關丹港 「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北海鐵山港區視察首次提出「向海經濟」理念,並號召大家在「一帶一路」大框架下推動大開放大開發,在聽取廣西在 「一帶一路」建設情況匯報時,習總書記特別詢問了馬來西亞關丹港、汶萊摩拉港的投資情況。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巴基斯坦喀拉蚩港
    製造業是巴基斯坦經濟支柱,紡織業是巴基斯坦工業中最重要的行業,其次為食品加工業,近年來工程、機械、電子、汽車、化工等行業也逐步發展。此外喀拉蚩港還有4艘駁船,方便碼頭間的運輸。目前,港口的開放式貨物存儲區約為450,824平方米,有棚的貨物存儲區約為101,403平方米。該港還建立了100,000平方米的煤場,並根據要求增加了新區域。「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是中巴經濟走廊,這是中巴雙方於2015年4月20日啟動的雙邊項目。項目總價值估計為620億美元,其中包括基礎設施、鐵路和能源項目。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俄羅斯聖彼得堡港
    該港擁有貨櫃碼頭、幹散貨與件雜貨碼頭、液體散貨碼頭、滾裝碼頭、郵輪碼頭以及鐵路、多式聯運等設施。聖彼得堡港是一個現代化的港口,為客戶和用戶提供世界標準水平的全方位船舶維護和供應、轉運和運輸服務。聖彼得堡港聖彼得堡港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最大港口,也是俄羅斯國際貿易的重要中轉站。港口全天24小時作業,港區全年通航。2019年貨櫃吞吐量222萬TEU,增長3.2%。
  • 專訪馬來西亞巴生港主席江作漢:期待與中國就「一帶一路」開展四...
    由於馬來西亞等多個東協國家都處於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沿線,一帶一路也成為近日馬來西亞的熱點話題。以貨櫃碼頭吞吐量計,馬來西亞最大港口巴生港排名東協第二位,僅次於新加坡港,全球排名第12位。巴生港港務局主席是曾任馬來西亞交通部長的馬來西亞華人江作漢。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荷蘭阿姆斯特丹港
    阿姆斯特丹港位於荷蘭西部沿海的北海運河上,西有16海裡的北海運河通海,西北至英國利思港370海裡,西南至提爾伯裡港186海裡,至加來港154海裡、東北至漢堡270海裡,是荷蘭的第二大海港。同時,阿姆斯特丹市是荷蘭的第一大城市,是荷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日照港:「一帶一路」視野下的新格局
    日照因港立市,因海而興。  作為我國沿海的主要港口,「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日照港素有「兩港通四海,一橋系歐亞」的美譽。今年以來,在我市「一個目標、三個導向、五大戰略」總體發展思路的引導下,日照港在攻堅克難中銳意進取,在改革創新中發展提升,港口轉型升級取得系列新突破。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南非德班港
    除上述產品外,塑料橡膠、鞋靴等輕工產品和家具玩具等也為南非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大類商品(HS類),在南非自中國進口總額中所佔比重分別為4.9%、4.3%和4%。圖7 中南非雙邊貿易額(2013-2019年第一季度)(單位:百萬美元)(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南非德班港2016年,德班港貨櫃吞吐量較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荷蘭鹿特丹港
    在福布斯「2018年最佳商業國家」排名中,荷蘭位列第三。 圖3 鹿特丹港幹散貨和液體貨吞吐量數據來源:www.smu-cemil.com「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給鹿特丹港注入新的活力。該港是500多條航線的船籍港或停靠港,通往全球1000多個港口,其25%的貨櫃吞吐量來自中國。Euromax貨櫃碼頭是最先進的無人操作裝卸碼頭,年裝卸量約700萬標準箱。碼頭連接鐵路,為貨物往來歐洲內陸腹地提供了理想選擇。同時,中歐班列也給昔日的「海上馬車夫」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16年11月,成都-蒂爾堡-鹿特丹鐵路班列正式啟動。
  • 東南亞新興國際樞紐港—頭頓港
    VUNGTAU頭頓港(或稱CAIMEP蓋梅港),越南第一大深水港,位於巴地頭頓省,處於胡志明市南部80公裡,靠近Cai Mep-Thi Vai河河口處, 目前2M跨太平洋航線均在此靠泊。屬於越南政府整體海港系統總建設規劃的5號港口區,靠近國際航線,港口自然水深可停泊重噸位船舶,每年淤塞情況輕微,鮮少需要疏浚。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摩洛哥丹吉爾地中海港
    中摩雙邊貿易據摩洛哥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2019年1-9月,中摩雙邊貨物進出口總額為41.0億美元,較去年同比增長0.7%。圖7 中摩雙邊貿易額(2013-2019年前三季度)(單位:百萬美元)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丹吉爾地中海港自2018年起,丹吉爾地中海港便已成為非洲第一大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