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改名「北馬其頓」,一段橫跨2000年的前塵往事

2020-12-18 新京報

▲資料圖。聯合國總部。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1月11日,聯合國正式成員國--馬其頓共和國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議會投票,表決通過將國名由「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 Macedonia)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

一、建國第一天,馬其頓就陷入「我叫什麼」的困惑

《論語·子路三》中,孔子的學生子路受「僱主」衛國國君委託,請教老師「將奚先」(治理國家什麼是最優先事項),孔子擲地有聲地表示「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認為堂堂一個國家,「名正言順」是第一位的當務之急。

然而作為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6個加盟共和國之一的馬其頓,似乎自建國第一天就陷入了「我到底叫什麼名字」的困惑。

儘管這個年輕的國家在獨立後不到兩年便獲準加入聯合國,但國名卻在聯合國「花名冊」上變了模樣--成為拗口冗長的「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

而在馬其頓共和國自家,大家仍繼續管自己叫「馬其頓共和國」。

如今有將近140個國家和眾多國際組織承認,馬其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在國名方面卻各叫各的——

133個國家和馬其頓自己,管這個國家叫「馬其頓共和國」;

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叫它「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或者簡稱之為"FYRM";

引人矚目的是,馬其頓的南鄰--希臘,在稱呼這個鄰國時儘量迴避「馬其頓」這個單詞,習慣於稱之曰「那個北邊的鄰國」、「那個國家」。

問題就出在希臘身上。

▲馬其頓首都斯科普裡老城夜景,瓦爾達爾河南岸的辛塔爾區是該市的中心。圖片來自 視覺中國。

二、 「虛胖帝國」走過的興衰路

說起「馬其頓」這個名字,熟悉世界歷史的人並不陌生--

在古代史上「希臘」並非一個統一國家的概念,而是一個地區、一種文化,或「一個世界」,在這個擁有相近文化的「世界」裡,有雅典、斯巴達、敘拉古、科林斯等大大小小的城邦國家。

馬其頓則是希臘「世界」中位於北方、以薩洛尼卡為中心的一個邦國。

希臘和波斯人開戰之初,馬其頓原本是波斯的附庸,但很快「倒戈」回到希臘人陣營中,並在公元前4世紀趁雅典、斯巴達兩個大國爭鬥兩敗俱傷而崛起。

一代英主亞歷山大大帝一度帶領這個王國席捲希臘,攻滅波斯,直抵尼羅河和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

但好景不長,這個「虛胖」的帝國「消化不良」:在亞歷山大死後分崩離析被「打回原形」:

留在本土的馬其頓王國在公元前2世紀被羅馬徵服,公元前146年成立了隸屬於羅馬帝國的「馬其頓省」,公元298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馬其頓隸屬於東羅馬(拜佔庭帝國),成為「馬其頓軍區」。

14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崛起,1453年消滅了拜佔庭帝國,整個「馬其頓軍區」被土耳其吞併、佔領達400多年之久。

19世紀奧斯曼衰落,巴爾幹半島的奧斯曼佔領區出現「復國運動」,塞爾維亞王國、希臘王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相繼獨立,而馬其頓卻成了個大大的尷尬。

▲1月11日,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後,馬其頓總理扎埃夫與議員擁抱慶祝。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三、「南斯拉夫馬其頓」更名為馬其頓讓希臘「很不爽」

原來在漫長歲月中,馬其頓成了個被戲稱為「沙拉拼盤」的複雜存在:古代馬其頓人都是希臘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卻分成了自稱「馬其頓人」但分屬希臘和斯拉夫文化的兩大塊。

而後者又分為認同保加利亞的「保加利亞斯拉夫馬其頓人」和認同南斯拉夫的「南斯拉夫馬其頓人」。昔日羅馬帝國的「馬其頓省」,則更分屬於希臘、塞爾維亞王國、阿爾巴尼亞和保加利亞四國。

在幾塊「馬其頓地區」中,「南斯拉夫馬其頓」原本是最溫和、民族意識最弱的,保加利亞馬其頓人曾多次「任性」,希臘馬其頓人更在二戰結束之初捲入希臘內戰,鬧出許多風波和爭議。

而「南斯拉夫馬其頓」卻在狄托死後的南斯拉夫內戰中置身事外,直到整個南斯拉夫分崩離析,才戀戀不捨、一步一回頭地獨立了。

這樣一來,希臘就不幹了:馬其頓在歷史上是我們希臘的概念啊,你獨立叫什麼不行,偏叫馬其頓?難道想挖我們牆角不成?

希臘這麼想也不完全是過度敏感:在那亂鬨鬨的年月裡,的確有勢力提出過「大馬其頓主義」,甚至新的「馬其頓共和國」也一度使用了「大馬其頓主義者」的標誌--維吉納太陽旗,即有十六道金色光芒的太陽紅旗。

按照相聲的說法,希臘那邊才是「正根兒」,因此聯合國什麼的都得給點面子,於是才會有FYRM這個奇怪彆扭的「學名」。

馬其頓共和國羽毛未豐,只得能忍則忍,在1995年把國旗改成了現在的樣子(國旗上的太陽從原來的十六道金色光芒改為八道,這樣就不是「大馬其頓象徵」了)。但希臘仍不依不饒,非逼著馬其頓改名不可。

▲2018年6月,馬其頓和希臘就馬其頓改名一事達成協議後,馬其頓民眾舉行大規模集會 抗議政府就更換國名向希臘「妥協」。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四、委曲求全改名不過是為了加入歐盟

對於希臘的咄咄逼人,馬其頓國內主要右翼政黨、國內第一大黨「內部革命組織-民族統一民主黨」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

2018年初,希臘、馬其頓兩國政府在討價還價後「各退一步」:希臘方面放棄一直堅持的、要馬其頓改國名為「上馬其頓共和國」主張;馬其頓方面則同意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2018年6月,兩國籤署普雷斯帕湖協議,推動馬其頓更名公投;9月30日公投結果揭曉,儘管91%的有效票數支持更改國名,但投票率卻只有可憐的37%,遠低於公投最低有效標準(50%),迫使馬其頓政府謀求國會修憲更改過名。

在「內部革命組織-民族統一民主黨」集體退出聯合政府和抵制投票的背景下,1月11日馬其頓國會驚險萬狀地以81票贊成、29票棄權通過更名修憲案。

在120個議席的馬其頓國會,修憲案通過的最低票數是80票,更名修憲案的贊成票僅比這個「門檻」多出一票而已。

馬其頓人之所以一忍再忍,說到底是為了加入歐盟、北約,尤其是歐盟,以便「搭車享福」,不再做守在豪宅邊要飯吃的「歐洲乞丐」。

所以,儘管馬其頓人(其實是「前南斯拉夫馬其頓人」)不服不忿,但他們中大多數仍然抱著「只要能加入歐盟忍就忍了吧」的心態,滿懷委屈地投下了修憲更名的贊成票。

好吧,從今往後我們不要叫那個巴爾幹半島上的內陸國「馬其頓共和國」,而要與時俱進地稱呼其「北馬其頓共和國」,並祝他們心想事成了。

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 王言虎 校對 王心

相關焦點

  • 馬其頓改名「北馬其頓」,一段橫跨2000年的前塵往事 | 京釀館
    Macedonia)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但好景不長,這個「虛胖」的帝國「消化不良」:在亞歷山大死後分崩離析被「打回原形」:留在本土的馬其頓王國在公元前2世紀被羅馬徵服,公元前146年成立了隸屬於羅馬帝國的「馬其頓省」,公元298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馬其頓隸屬於東羅馬(拜佔庭帝國),成為「馬其頓軍區」。
  • 北馬其頓!爭了27年的馬其頓與希臘終就國名談妥
    人民網6月13日電 (姚麗娟) 馬其頓近日就改國名一事與希臘達成一致。按計劃,馬其頓的正式國名將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兩國持續27年的國名之爭終於告一段落。 國名爭議 一個國名,為何讓馬其頓和希臘爭吵了27年?
  • 馬其頓通過國名憲法修正案 國名改為「北馬其頓」
    已於今年6月商定更正國名的東南歐國家馬其頓,日前通過國名憲法修正案,最遲將於明年1月起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據義大利歐聯通訊社、英國《衛報》等多家媒體近日報導,當地時間19日,馬其頓就國名更改舉行議會修憲投票,以超過國會三分之二的票數通過法案,更名為「北馬其頓」,為正式加入北約和歐盟鋪平了道路。
  • 希臘將支持「北馬其頓」加入歐盟、北約
    圖/視覺中國希臘議會通過馬其頓改名協議;北約方面稱「意義重大」,「期待未來的北馬其頓共和國加入北約」爭議●希臘方面認為「馬其頓」這一國名暗示它對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區域有領土要求●使用「馬其頓」國名有覬覦希臘2000餘年歷史文化遺產之嫌
  • 馬其頓將改名「北馬其頓共和國」,為加入歐盟和北約開闢道路
    馬其頓奧赫裡德湖畔。視覺中國 資料馬其頓總理扎埃夫12日在特別記者會上表示,該國的憲法國名將是「北馬其頓共和國」。扎埃夫12日與希臘總理齊普拉斯舉行了電話會談。據希臘政府的消息人士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透露,雙方就馬其頓的憲法國名達成協議,這為馬其頓加入歐盟和北約開闢了道路。他說,已決定採用「北馬其頓共和國」這個名稱。扎埃夫補充說,相關條約還有待馬其頓和希臘籤字,然後經兩國議會批准,並需對憲法做出相應修訂。他指出,秋天還將就新名稱舉行全民公投。
  • 北馬其頓奧赫裡德市文化印象
    奧赫裡德市位於北馬其頓西南部、奧赫裡德湖東岸,距離首都斯科普裡市約170公裡,隔湖與阿爾巴尼亞相連,人口大約4.2萬,為北馬其頓第七大城市。這裡有湖光山色、碧水白雲、森林野趣、歷史古蹟,被譽為「北馬其頓皇冠上的寶石」「巴爾幹明珠」。1979年,奧赫裡德古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980年,奧赫裡德湖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一、歷史悠久的城市。
  • 小國馬其頓的改名事件,為何牽動歐洲神經?
    編者按:9月30日,馬其頓共和國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為了加入歐盟和北約而接受此前與希臘達成的協議,將國名變更為「北馬其頓共和國」。正當人們期待這場持續了27年的爭端終於走向握手言和時,公投結果傳來:雖然超過90%的投票者都選擇了同意國名變更,但投票率卻只在35%左右。
  • 北馬其頓國家概況
    因希臘反對北馬其頓使用憲法國名,1993年4月7日,北馬其頓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暫時國名加入聯合國。2018年6月12日,北馬其頓、希臘兩國總理宣布就國名問題達成協議。2019年2月12日,北馬其頓政府宣布正式更改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政 治】 2016年12月11日,北馬其頓舉行提前議會大選,獲勝的內部革命組織民族統一民主黨未能成功組閣。
  • 萬裡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馬其頓」
    馬其頓共和國要改名「北馬其頓」了。2018年6月17日,馬其頓共和國與希臘正式籤署協議,未來馬其頓共和國將使用「北馬其頓共和國」的名稱,雙方就國名爭端問題達成一致。2019年1月11日,馬其頓共和國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議會投票,表決通過將國名由「馬其頓共和國」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 馬其頓雄獅,橫跨三大洲的帝國之王
    前336年夏天,父親在女兒的婚宴上遇刺身亡,20歲的亞歷山大繼承了王位。當時國家內憂外患:內有宮廷的爭權奪利及北方各部族的暴動;外有希臘和馬其頓人民的起義。亞歷山大顯示了高超的政治手段,他平定了內亂,鎮壓了希臘城邦的起義,消除了北方的騷亂,穩定了對國內和希臘的統治。 前334年春天,亞歷山大率軍東徵。
  • 馬其頓與希臘籤署協議 正式更改國名為"北馬其頓"
    海外網6月17日電 本周,一個叫做馬其頓的國家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因為它要改國名。而原因是除了這個馬其頓之外,在希臘還有一個地區也叫馬其頓。正因為所謂的「重名」問題,兩國一直紛爭不斷。據新華社英文網及香港「東網」17日消息,馬其頓與希臘於17日籤署協議,正式改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馬其頓與希臘的國名紛爭已持續27年,希臘認為,馬其頓的國名暗示馬其頓對希臘北部馬其頓省存在領土要求,要求馬其頓更改國名。此前有消息稱,馬其頓總理扎埃夫12日宣布,馬其頓和希臘就國名問題達成協議,馬其頓國名將更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 初識北馬其頓
    錢 虹  從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驅車135公裡,抵達馬其頓。
  • 馬其頓正式更名「北馬其頓共和國」
    中新社北京2月14日電 綜合消息:馬其頓媒體13日消息稱,馬其頓政府當地時間12日晚發表聲明宣布,自當天起馬其頓正式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聲明稱,實施北馬其頓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的條件已經滿足。憲法修正案將產生一系列義務,相關措施與決定將在政府部門後續發表的公報中提出。
  • 「北馬其頓」與希臘之爭,只因這個歐洲最偉大的古代英雄
    2019年1月12日,馬其頓國會通過決議,將國名更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只為平息多年來與鄰國希臘的爭端,為本國加入歐盟和北約鋪平道路。
  • 塞薩洛尼基,曾經的馬其頓王國之都
    希臘為何逼迫馬其頓改名為「北馬其頓」?(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環球情報員)       2019年1月12日,位於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共和國為了平息與希臘長達20多年的國名之爭,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希臘議會1月25日批准了希臘政府和馬其頓政府就國名問題達成的協議。       但一些希臘人似乎並不買帳。希臘國防部長乾脆宣布辭職並退出聯合政府,聲稱政府如果就國名問題達成協議是一種可恥的背叛。
  • 馬其頓將改名平息一場奇葩爭議:斯拉夫人在古希臘土地上用希臘名字...
    馬其頓將改名平息一場奇葩爭議:斯拉夫人在古希臘土地上用希臘名字當國名  黃琨 • 2018-06-13 10:54:17
  • 節日丨北馬其頓:從地跨歐亞非帝國到巴爾幹半島上的「彈丸之地」
    最終以馬其頓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才結束。他最終創建了疆域遼闊、橫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書寫下馬其頓的光輝歷史。保加利亞帝國的沙皇塞穆爾甚至將首都遷至馬其頓地區的奧赫裡德,至此,馬其頓地區成為保加利亞帝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段歷史直接影響了馬其頓地區的民族組成、宗教語言和文化。直至20世紀二戰之前,馬其頓地區的斯拉夫居民仍使用保加利亞語,認同保加利亞民族身份。
  • 馬其頓帝國
    亞里斯多德便是大名鼎鼎的亞歷山大的家庭老師。伯裡克利開創了雅典輝煌璀璨的三十年,無論是經濟與文化都得到長足的發展,伯裡克利執政後期,斯巴達與雅典矛盾激化。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與斯巴達各自拉上幾乎全希臘的城邦組成兩大聯盟相互撕殺。
  • 北馬其頓-保加利亞之爭與歷史修正主義
    2020年12月11日保加利亞總理博裡科·鮑裡索夫與馬其頓總理佐蘭·扎耶夫於2017年8月1日在斯科普裡舉行的保加利亞與馬其頓籤署協議儀式上握手2004年,北馬其頓是南斯拉夫後第一個獲得加入歐盟候選資格的國家之一。但是16年後,該國尚未與歐盟展開直接對話。
  • 保加利亞對北馬其頓入歐說不:希臘同意了,為何保加利亞不同意?
    北馬其頓1991年從前南斯拉夫獨立出來後,極力爭取加入各類國際組織,為此兩度更改國名。為什麼改了兩次國名,北馬其頓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歸屬」?背後有什麼樣的歷史、地理、人文因素呢?今天,一起來說說北馬其頓改國名以及歷史、語言方面的爭議。01北馬其頓兩次更改國名為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