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不同,魚窩所在位置不同,四季野釣選釣點,離不開這三趨要點

2021-01-08 釣魚技巧

釣魚時選擇好的釣位,對收穫有極大的幫助,在野釣中不同位置魚密度相差巨大,而魚所在位置往往跟季節有關,因為季節氣候的不同,魚的習性相差巨大,自然魚窩所在位置會有較大差異。但是無論如何,在野釣中選擇釣點都會根據魚類的習性進行推測,魚類的習性往往就離不開逐溫、逐氧、逐食這三個特點。所以一年四季怎麼找魚窩,其實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一、春季

春季萬物速度,餓了一個冬天的魚兒復甦之後開始尋找食物,此時對食物完全不挑剔,進食量大進食範圍廣,除了快速補充體力也開始為繁殖做準備。在春季釣魚時,早春跟寒冬時節並沒有區別,但是驚蟄開始魚情會好很多。春季氣溫不高,水中溶氧不會因為低氣壓而不足,所以往往不太需要考慮溶氧。仲春開始氣溫適宜,食物豐富的淺水也不會讓魚不適應。所以在春季釣魚時,食物分布基本就是魚窩所在的位置。春季有釣淺灘的說法,一是因為淺水升溫快,二是因為淺水中才有食物。但是釣淺灘要注意,選擇水草淺灘或者坡一類深淺交界的淺灘。

二、夏季

夏季高溫,魚兒的進食主要集中在早晚,因為只有早晚淺水水溫才比較適宜,中午前後不適合魚生存,除了水溫因素以外還有光線強度的因素,畢竟淡水魚都是比較懼怕強光的。所以夏季釣魚在時間上主要是釣兩頭,或者乾脆夜釣。夏季是魚類最活躍的季節,進食時間段,但是進食量很大,所以在早晚魚異常好釣,並且凡是魚道都容易釣到魚,比如鏵尖、寬變窄、大小水面相連之處。高溫、常有低氣壓也導致了水中經常缺氧,所以出入水口、下風口等位置是夏季釣魚的必爭之地,這樣的地方水溫涼爽、食物豐富、溶氧充足。或者選擇背陰的位置,或者是釣深水,這樣的位置水溫稍微涼爽一些。所以夏季釣魚在魚窩的選擇上,逐溫、逐氧、逐食三個特點都需要考慮到。

三、秋季

秋季是魚增肥的季節,魚兒需要大量的進食增加體重,準備過冬,所以秋季魚還是非常好釣的。秋季多高氣壓天氣,也比較多颳風天,水中缺氧的情況相對夏季會有極大改善,所以溶氧情況往往不會放在第一位上。此時秋高氣爽,溫度也是一年中比較適宜的時候,幾乎滿足任何魚類的最佳覓食水溫。所以秋季釣魚,在選擇魚窩上也是以食物分布作為最重要的因素。求釣邊,本質就是食物分布。除此之外,水草區域,出入水口、鏵尖、寬變窄,在秋季也是極好的釣位。秋季也是夜釣的好時候,夜釣中一定要注意離岸距離不能太遠,因為魚的覓食不會距離岸邊太遠,主要是在淺水或者不深不淺的水中。

四、冬季

冬季是一年中氣溫最低的時候,水中溶氧跟氣壓有關,跟水溫有關,所以低溫季節就算氣壓低,水中也不會缺氧。再加上冬季的低溫導致了魚活性不足,對溶氧需求不高。所以冬季釣魚,主要是根據不同區域的溫度有差別,來選擇魚窩。向陽的區域水溫高,水底有暗草的地方水溫高,水中有障礙物的地方水溫高,水底有坑的淺中深水溫高,所以冬季釣魚在尋找魚窩上比較直接簡單,哪裡水溫高就釣哪裡。至於釣深水還是淺水,主要是看氣溫的高低,因為深水水溫最低也能到4度,當氣溫不到10度,這時候基本就是釣深居多了。

選擇釣位主要就是利用魚類的三趨特點,如果主釣某種魚類,往往還需要把這種魚類的喜好放在其中。比如釣鯉魚,鯉魚喜好軟底區域,水質渾濁的地方。比如釣鯽魚,鯽魚喜歡水草和雜亂之處。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相關焦點

  • 野釣選釣點沒那麼難,按照這些規律選釣點,魚會在這些位置扎堆!
    自然水域中魚兒分布極為不均勻,有的地方有魚,有的地方就是沒魚,所以選擇一個靠譜的釣點對野釣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好釣點,無一不是地形特殊的地方。對於釣魚人來說,根據地形選擇合適的釣點,是基本功,也是漁獲拉開差距的地方。如何選擇釣點,相信多數釣友都有心得。匯總下民間關於選擇釣點的一些說法,供各位釣友參考。
  • 野釣,如何找到魚窩?
    ,由於水廣魚稀,水底環境複雜,如何找到魚的藏身位置,成為野釣成敗的關鍵因素。在不同的外界環境影響下,魚兒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性,在水中尋找適合自己棲息、覓食的區域,這就是魚窩。我們在野釣時,如果能找到魚窩,那麼釣到魚就很簡單了。
  • 春釣大板鯽,選擇釣點還有這麼多講究,這可是連竿上魚的關鍵!
    春季氣候適宜,外出野釣享受青山綠水之間,非常的愜意。野釣的樂趣也就在這裡,看看風景釣釣魚,收穫多少無所謂,關鍵是到水邊「晃一晃」,如果能多釣幾條大鯽魚,那就更好了,畢竟春季是釣大鯽魚的最好季節。春季大鯽魚比較活躍,選擇一個好釣點對野釣來說有決定性的作用。
  • 補窩未必有魚,野釣碰到這3種情況別補窩,補得越多虧得越多
    夏季溫度高魚吃得多而且小魚鬧窩也比較瘋狂,你多打點窩沒啥事,就算目標魚不來小雜魚也能幫著消耗一部分。冬天水冷魚吃得少,加上小魚又不多,所以補窩是個很講究的事。我的解決辦法是:如果釣點附近人不多,馬上找個地方打個窩子,然後先不要立刻搬過去,最起碼等半小時以上,一般建議一小時。在這段時間內,你可以在原釣位再努把力,要麼稍微開點商品餌快速抽個三四十竿,如果一小時都毫無動靜,別守了直接搬!
  • 釣魚技巧:浮漂的形狀不同,有不同的用途!選對浮漂,才能釣好魚
    從漂身的角度來說,對於休閒野釣來說最為指的注意的就是浮漂的翻身速度,通常來說短粗的浮漂翻身速度更快,細長的浮漂翻身速度更慢。夏秋季節釣大魚為主,小魚比較多,浮漂就需要注意翻身速度。冬季一般是用細長身浮漂,不追求翻身速度,追求的是浮漂的上下行阻力更小。所以短粗的漂身上下行比較慢,凡是翻身快,更適合用來釣浮、釣行程、釣翻身,等幾種比較特殊的釣法。
  • 打大窩才能釣到大魚?野釣高人極力反駁,剛看完就察覺多數人被坑
    其實「釣大魚打大窩」並沒有錯,錯的只是,在不了解魚情的情況下而胡亂打窩。眾所周知,釣魚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在不同的魚情,不同的季節,甚至在不同的環境中作釣,投放窩料的方式也不一樣。所以在自然水域中,並不是「打大窩才能釣到大魚」,就比如碰到以下這3種情況,就應該事先了解:所釣目標魚種和水底下的狀況,然後再決定用什麼方式來誘魚。
  • 寒冬季節野釣鯽魚,只需記住3個字,下竿不久就中魚
    寒冬季節野釣鯽魚,只需記住3個字,下竿不久就中魚寒風凜冽中堅持釣魚的人,一定是老釣友,而且釣魚癮不小。找「找」,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就是尋找魚窩,冬季野釣找魚比打窩更重要。冬季魚兒也很怕冷,不願意多活動,也不願意到處遊動,一般喜歡固定待在某一個小區域中活動,半冬眠狀態,沒有食物吃的時候就冬眠,有食物吃的時候就變得活躍起來了。
  • 水庫、小河野釣選釣位思路與技巧
    求經驗,野河作釣如何選擇釣位?用什麼餌料?昨天晚上打的窩,今天上午十點去的又補了窩,釣到一點鐘,就一條小鯽、兩條白條。用藍鯽釣的,口很多,就是不上魚,技術有限,估計是小魚多,但裡面草魚、烏青、鯿魚、鯉魚、鯽魚都有,小草魚多,就是釣不到。
  • 採用穀子釣法,水庫野釣如何打窩?
    不能確定魚窩位置時,需要多打窩當我們無法準確判斷,到底該把窩子打在哪裡時,可採用多點打窩法,提高上魚的機會。注意這個「點」的含義,一個是指不同的地理位置,一個是指不同的特點。不同的位置,是指在一個釣場打窩時,要在幾個位置分別打窩。這就是野釣中常說的「多窩走釣」中的「多窩」,並且各個窩之間的相對距離要足夠的遠,不能靠得太近,一般相隔20米以上,否則你可能在兩個窩中釣的是同一群魚,反而把魚分散了。
  • 魚諺「要想釣得多,必得先打窩」我教你打什麼窩,怎麼打?
    其又分為打單窩、雙窩、三窩、多窩等形式。抽窩我多用於浮釣、生口魚、快魚、競技混養。其又分為抽雙平行窩、抽三角窩兩種形式。用打窩器打窩釣友們都十分熟悉了,重點說說魚竿抽窩:我多採用抽雙平行窩(釣鯽),兩窩相距20公分,釣點為兩窩正中,此法在釣浮魚、生口魚、快魚時很少出現亂口現象。
  • 冬季在自然水域釣鯽魚,老釣友選好釣位有三招,野釣連杆上魚不難
    現在正值初冬季節,在自然水域作釣鯽魚 ,釣友也想釣到鯽魚並不難,但你要想釣得多那就不簡單了。初冬季節野釣鯽魚,釣魚人都知道,野釣的資源最重要,沒有好資源想要釣得好並不簡單。冬季在自然水域作釣鯽魚,在很多釣魚人看來,無非是尋找好的釣位,打好窩料選對餌,用合適釣具就可以釣好,釣魚的道理說起頭頭是道,但你要他真的去釣,大多數人都釣不幾條魚,到底如何才能在冬季釣獲更多的鯽魚呢?初冬季節在自然水域作釣,釣位的選擇相當重要,由於自然水域的魚密度小,這給釣魚人帶來比較大的難度。
  • 水庫釣鯉魚餌料配方和選點技巧
    在水庫釣鯉魚窩料,餌料都很關鍵,鯉魚雖然是雜食性魚類,對食物不是很挑剔,但因季節不同,鯉魚對食物的需求也不相同,窩料,餌料以粗飼料為主,精料為輔;以穀物清香為主,酒香甜味為輔;一、自製野釣大鯉魚窩料配方(酒香老玉米+麝香大米窩料,小雞飼料混合窩料)酒香老玉米窩料做法:取5斤老玉米,泡發1天,加入1斤紅糖熬煮30分鐘,撈乾濾盡水分,加入1斤白酒泡製2天即可。
  • 野釣鯽魚全攻略,釣鯽魚用多大線組魚鉤?不同季節用什麼餌料?
    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集而行,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分布也比較廣泛,全國各地水域均有;大多數野釣的釣友都喜歡釣鯽魚,今天聊聊怎麼釣野生鯽魚。也有釣友喜歡用3.6-3.9的短杆,用短杆的前提最好是岸邊的水深足夠或者有水草等雜魚可以藏魚。線組:野釣鯽魚一般用0.8-1.2的主線,0.4-0.6的子線,釣鯽魚魚鉤推薦用袖鉤,345號袖都可以,具體根據魚個體大小調整。也可以使用伊豆鉤,鉤條略粗,可以大小兼顧。
  • 釣大魚釣小魚各有套路,野釣這樣釣才能做到小魚爆盆、大魚爆護
    因為野釣十之八九釣的都是小魚,所以大多數釣友的配備總是以適合小魚為主的裝備,這樣一旦遇上大魚不是鉤小而脫鉤,就是線細而斷線跑魚,所以往往煮熟的鴨子也飛了,望魚興嘆,抱憾而歸。那麼如何避免這種尷尬局面,筆者認為我們雖然是野釣,但是開釣之前做好計劃,確定目標魚還是非常必要的。
  • 野釣鯽魚的釣點、釣餌、釣組選擇
    深秋之後便是釣鯽魚的黃金季節了,探討深秋釣鯽魚的文章多之又多,但是為了廣大釣友,我們再來複習一下吧。深秋季節,不管是釣點,釣餌,還是釣法,都會給魚獲帶來不小的影響,特別是野釣。下面我再來分析下吧。一、 釣點的選擇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居而行,擇食而居。
  • 滑魚難釣?這樣做試試看!
    相信很多釣友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採用傳統釣法釣滑魚的技巧。       傳統釣法無論是調水位還是調漂換窩等,都很方便,也很靈敏,並且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比較小,幾乎所有的水塘中都能夠用,並且在水草茂盛的地方,只要有碗口大小的自然草洞都可下釣。因此,釣滑魚,傳統釣法相較於其它釣法是有一定優勢的。
  • 冬天釣鯽魚打窩技巧,尋找魚窩和續窩
    一直在說,今天還是簡單的繼續來聊一聊,打窩,說來簡單,但是有時候也不簡單,打窩,在水域廣闊的野釣中能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打窩通常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預先打窩,另一種是即時打窩。預先打窩一般是在開始垂釣前的1-3天在選好的固定點位,根據水域大小,投放足夠數量的餌料。
  • 冬天怎樣能釣到鯽魚?冬釣鯽魚怎樣選釣位?冬釣鯽魚找魚窩的方法
    在冬季釣魚時,受到天氣低溫的影響,垂釣難度要比其他季節高出許多。冬釣時,餌料難以聚魚,即使有魚,魚口也不會很好。冬季裡魚口最好的魚類就是鯽魚了,但是如果找不到鯽魚的魚窩,也很難釣到鯽魚,天氣一冷,鯽魚就會在水底某個位置聚集,抱團取暖,不再大範圍活動。
  • 【釣魚技巧】看圖選釣點,這些位置都是藏魚的地方
    野釣對於釣位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釣點的選擇是否得當直接影響漁獲。自然水域中魚相對稀少,而且絕對不均衡分布,有的地方有魚,有的地方就是沒魚。過了清明就算到了晚春了,距離立夏還有大概一個月時間,這段時間是釣魚的黃金季節。
  • 冬天野釣不知釣位怎麼選,找這三個地方就對了
    最近這兩天咱們主要探討了冬釣鯽魚的用餌問題,雖然沒人能保證全國各地都百分百好用,但是能讓大多數釣友有所收穫,也是值得的。而今天,我們就從實釣的角度出發,說說冬天野釣鯽魚怎麼找魚窩、選釣位,希望能對部分釣友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