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老火車站建築圖紙現身 珍貴程度難以估計(圖)

2020-12-16 齊魯網

  鐘樓、候車大廳、售票大廳及輔助用房描繪細緻

  珍藏者表示,復建時如需要可以提供作參考

圖一:徐國衛展示濟南老火車站圖紙 (趙曉林 攝)

圖二:濟南老火車站圖紙局部(趙曉林 攝)

  本報9月19日訊(記者 趙曉林)記者今天在聚雅齋美術館採訪時,偶然得知其館長徐國衛收藏有一張濟南老火車站的建築圖紙,其中對於老火車站的主要建築都有非常細緻的描繪,於是記者對徐國衛進行了採訪。

  圖紙細膩得就像一幅工筆畫

  在記者的要求下,徐國衛很小心地拿出一張摺疊成16開大小的舊紙,他告訴記者,這就是濟南老火車站,也就是津浦鐵路濟南車站建築設計圖紙的曬藍圖。

  徐國衛小心翼翼地將圖紙打開,記者看到,這是一張已經顯舊的曬藍圖,因為時間久遠,摺疊過的地方摺痕很深,但完整且非常清晰。整張圖紙寬95釐米,縱64釐米,因為是曬藍圖,所以圖樣的筆畫很細,圖上的建築從整體到細部都描繪得非常精細。

  圖紙上顯示的是濟南老火車站建築群的正面設計圖樣,鐘樓、候車大廳、售票大廳及其輔助用房都有,尤其是右側的鐘樓和候車室非常顯眼,鐘樓的大鐘、圓頂、窗戶和候車大廳的門、窗、立柱等都一一呈現,就連窗戶上和立柱上的裝飾線條也都非常清晰,筆畫雖然很細,但勾勒得非常清楚,細膩得就像是一幅工筆畫。

  徐國衛告訴記者,這張津浦鐵路濟南車站建築設計圖紙是他多年前很偶然得到的,其後便一直珍藏著,沒有對外公開過。圖上標註的文字很多,但都是德文,所以具體意思不得而知,只能看出比例尺為1:100。從整張圖紙的描繪和紙張的情況看,這張圖應該是當時濟南老火車站建設的設計圖紙,而這樣的曬藍圖當時應該會製作多份,但數量也不會超過5、6張。現在還沒有發現濟南老火車站設計圖紙原件,所以這應該是除了原圖紙以外最珍貴的濟南老火車站設計圖紙了。而且,現在國內外還沒有發現同樣的圖紙,所以,這張圖紙的珍貴程度難以估計。

  如有需要可以提供作參考

  在圖紙的右下方還有兩個籤名,因為不懂德文,徐國衛和記者都無法判斷其中是否有濟南老火車站設計者赫爾曼·菲舍爾(HermannFischer)的籤名,如果有,那麼這張圖紙的價值自然更大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

相關焦點

  • 濟南老火車站建築圖紙現身 細膩得就像工筆畫
    圖一:徐國衛展示濟南老火車站圖紙。(趙曉林 攝)圖二:濟南老火車站圖紙局部 (趙曉林 攝)  記者今天在聚雅齋美術館採訪時,偶然得知其館長徐國衛收藏有一張濟南老火車站的建築圖紙,其中對於老火車站的主要建築都有非常細緻的描繪,於是記者對徐國衛進行了採訪。
  • 濟南67歲老電影院將獲新生引關注 老圖紙揭示其「出生」過程
    也就是說,這三座最能代表濟南電影業的老電影院已經完全喪失了原有功能。僅存的明星電影院坐西朝東,面積為1280平方米,是座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宮殿式建築,2015年6月被列為「山東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記者為此特別採訪了山東意匠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劉奎。為什麼要找劉奎呢?因為他收藏著一套珍貴的《濟南明星劇院工程設計圖》。在劉奎辦公室,記者看到了這套《濟南明星劇院工程設計圖》。這套設計圖共75張,摺疊後為8開,封面是白色硬紙殼,上面用毛筆書寫了「一九五四年明星影劇院建築圖紙」,裡面都是曬藍圖紙。
  • 濟南的傷痛老濟南火車站,曾經亞洲第一現已拆除
    老濟南火車站建成於1911年,曾是亞洲第一大火車站,由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費舍爾設計,德國日耳曼建築風格。網絡上傳播老濟南火車站是世界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火車站,小編覺得這兩種風格的元素都有一些存在,鐘塔是典型的日耳曼建築風格,售票處確實有哥德式風格尖頂跟拱形門設計,設計風格有點異議。
  • 濟南「老火車站」或重現舊貌 蒸汽火車頭已落戶山建大(圖)
    濟南老火車站身影或在校園重現  在火車頭東側豎立著山建大「鐵路工業與建築展示基地」項目的施工圖,上面寫著「項目包含機車車廂、站臺和德式車站建築三部分,一期工程由建設型蒸汽機車、八節綠皮車廂、六米寬展臺以及小型站前廣場組成。」
  • 北京、濟南、南昌,這些老火車站為什麼沒了?
    北京、濟南、南昌,這些老火車站為什麼沒了?一些珍貴的歷史車站卻遺憾地被呆版、單調毫無特色新建站房所取代了,再也找不到人們記憶裡的樣子1992年夏天,本該被夏日的陽光與熱情擁抱的濟南卻因一組建築的拆除而陷入了滿城的惋惜與傷感的之中這被拆除的,便是濟南老火車站的站房濟南老火車站的站房始建於1908
  • 老濟南火車站,被拆除的歷史地標,究竟多驚豔?讓人不忍提起的痛
    老濟南火車站,承載了太多老濟南人的記憶。它曾經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也曾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火車站。作為一處享譽世界的地標,它曾經登上過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建築類教科書。二戰後,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將老濟南火車站列為「遠東第一站」。
  • 為何濟南老火車站被拆除,青島老火車站卻能保留至今?真相在這裡
    為何濟南老火車站被拆除,青島老火車站卻能保留至今?真相在這裡提到濟南老好火車站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它在建成之後,一度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火車站之一,在當時也是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火車站,但由於城市的發展,人口流動的增長,濟南老火車站最終還是因為不堪重負而走向了被拆除的命運,很多濟南人或者說山東人都表示不能理解,這樣一個見證了老濟南90多年滄桑歷史的老候車站就這樣被拆除了,難道就沒有辦法讓它保留下來嗎?
  • 為什麼拆除老濟南火車站?它曾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
    被拆除的老濟南火車站,曾是世界上唯一哥德式建築風格,到底多美濟南上上輩的人肯定是見過老濟南火車站的,它曾經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也曾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火車站,由著名德國設計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登上清華
  • 老照片:1980年代拆除前的濟南老火車站,曾是全亞洲最美的火車站
    濟南老火車站,始建於1908年,是由德國建築大師赫爾曼·費舍爾設計的。與1912年建成投入使用。濟南老火車站是一座典型的德國哥德式建築,建築風格協調、勻實、篤實、穩重,外觀上美輪美奐,曾被譽為是亞洲最大、最美的火車站。下面的一組照片是30多年前的1980年代,濟南老火車站違背拆除前的照片。
  • 濟南有個「重建」老火車站的手藝人 老伴急了才吃飯
    1968年,16歲的金志明開始學習做木工,18歲時到濟南火車站附近的磚廠燒鍋爐。與老火車站相伴10年後,金志明離開磚廠轉入位於党家莊附近的某軍工廠工作。1992年,老火車站被拆除。割捨不斷對「老夥計」的思念,金志明決定用學木工時留下的刻刀「復原」老火車站。籌劃20載,廢寢忘食雕刻近3年後,以紅木為材料的老火車站模型終於完工,而他的老花鏡度數也增加了不少。
  • 讓人懷念的濟南老火車站
    濟南老火車站位於濟南市經一路北側,是由德國建築師赫爾曼·菲舍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設計建造,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於1992年拆除,曾登上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的建築類教科書。在建築界,凡提到鐵路站點設計,沒有人不知道濟南老火車站,比起過去的北京前門老火車站或上海老火車站,濟南老火車站也是略勝一籌
  • 為何要拆除老濟南火車站?它可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德式風格建築
    為何拆除老濟南火車站?它可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德式風格建築,更見證了百年歷史老濟南火車站,是19世紀末由德國著名的建築大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其西德的哥德式建築風格,帶著宗教的神秘感和神聖感,而且它在當時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火車站。
  • 濟南老火車站,痛了時光的美麗和遺憾
    濟南老火車站:曾經亞洲最大的火車站,1992年被拆除,現在又後悔了  今天的濟南火車站,建築面積120000平方米,規模在全國排不進前20。  歐洲歷史上流行最廣、最具民俗性的巴洛克建築風格在濟南老火車站這座小小建築中也有多處體現:鐘樓立面的螺旋長窗、售票廳門楣上方的拱形大窗、屋頂瓦面下簷開出的三角形和半圓形上下交錯的小天窗等,既為建築物增添了曲線美,又增加了室內的光濟南老火車站(拍攝時間不詳)亮度。
  • 《遠東旅行》的遠東第一站:濟南老火車站,是老濟南人記憶中的痛
    #90後旅行#《遠東旅行》的遠東第一站:濟南老火車站,是老濟南人記憶中的痛很多人都喜歡旅遊,旅遊自然就會選擇乘坐火車了,其實,在我們各地都是有火車站的,這樣在火車站級能去各個地方了,因為有了火車站,是一點也不耽誤我們行程。
  • 從消失的濟南老火車站,看沒文化有多可怕。現在後悔,晚了
    拆除了亞洲最大的火車站,現在後悔了!從消失的濟南老火車站,看沒文化有多可怕。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它曾被戰後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列為「到遠東最值得看的第一站」。它曾是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的建築類教科書上的範例。
  • 他用鋼筆畫記錄老濟南建築
    濟南老火車站也稱 「津浦鐵路濟南站」,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弗舍爾設計的一座典型的德國風格日耳曼式車站建築。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登上清華、同濟的建築類教科書,並曾被戰後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列為遠東第一站。「我當時特別不理解,這麼美的建築,為什麼要拆掉重建。」
  • 藏在濟南大山裡的德國造百年老火車站
    張夏火車站,地處京滬線中段K518+200M處,是濟南鐵路局濟南車務段管轄的一個四等中間站。車站始建於1911年,站舍風格是典型的德國哥德式建築特色,到目前為止已有百年歷史。大眾網記者 王長坤 攝    大眾網濟南8月6日訊 在許多濟南人的心中,被拆掉的老火車站是一個「永遠的痛」。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世界上唯一的哥德式建築群落,被評為遠東第一站。1992年,這座聞名世界的老火車站卻被無情的拆除了。不過,在濟南長清的山中,還藏著一個德國造的百年老站——張夏站火車站。
  • 濟南這家企業110歲了,和它同時建的濟南老火車站,28年前已被拆
    濟南段屬於德國人建。 1910年的時候,德國在濟南一個叫大槐樹莊的地方建了個修火車機車的廠,後來叫濟南機器廠,這就是這個廠的最初起源。由於廠址在槐樹莊,還建在棵一老槐樹附近,所以也叫津浦鐵路大槐樹機廠。
  • 都江堰景區損失難以估計 「二王廟」無大礙(圖)
    都江堰景區損失難以估計  舉世聞名的都江堰青城山世界自然文化遺址(包括都江堰與青城山兩部分)中的青城後山距離汶川大地震的震中不足10公裡,該景區內的文物遭遇到毀滅性的損壞。  景區內的二王廟、青城山老君閣是景區內受損最為嚴重的兩處極具價值的歷史文化文物。二王廟依山而建,高低落差達到63米,連貫建築群在地震中遭到「慘烈」的破壞,如系樓完全坍塌,二殿倒塌,一殿出現傾斜。但是東漢年間修建的李冰塑像在本次大地震中毫髮未損,它代表了都江堰人百折不撓的精神。
  • 建築圖紙看不懂?圖紙符號、圖例清單,助你秒懂建築施工圖!
    建築圖紙怎麼看?圖中的符號代表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想要知道。如論不論是大工程或者小建築都會有圖紙,因為圖紙標註著施工說必備的材料、數據以及造型等。今天小編就簡單介紹一下建築施工圖怎麼看?一、識圖方法1、一般的項目建築都會有規劃方案的審批文件,我們從這裡可以了解整個項目工程。2、圖紙目錄:跟書本上的目錄一樣,這裡是方面我們查找所需的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