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老火車站建築圖紙現身 細膩得就像工筆畫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

圖一:徐國衛展示濟南老火車站圖紙。(趙曉林 攝)

圖二:濟南老火車站圖紙局部 (趙曉林 攝)

  記者今天在聚雅齋美術館採訪時,偶然得知其館長徐國衛收藏有一張濟南老火車站的建築圖紙,其中對於老火車站的主要建築都有非常細緻的描繪,於是記者對徐國衛進行了採訪。

  圖紙細膩得就像一幅工筆畫

  在記者的要求下,徐國衛很小心地拿出一張摺疊成16開大小的舊紙,他告訴記者,這就是濟南老火車站,也就是津浦鐵路濟南車站建築設計圖紙的曬藍圖。

  徐國衛小心翼翼地將圖紙打開,記者看到,這是一張已經顯舊的曬藍圖,因為時間久遠,摺疊過的地方摺痕很深,但完整且非常清晰。整張圖紙寬95釐米,縱64釐米,因為是曬藍圖,所以圖樣的筆畫很細,圖上的建築從整體到細部都描繪得非常精細。

  圖紙上顯示的是濟南老火車站建築群的正面設計圖樣,鐘樓、候車大廳、售票大廳及其輔助用房都有,尤其是右側的鐘樓和候車室非常顯眼,鐘樓的大鐘、圓頂、窗戶和候車大廳的門、窗、立柱等都一一呈現,就連窗戶上和立柱上的裝飾線條也都非常清晰,筆畫雖然很細,但勾勒得非常清楚,細膩得就像是一幅工筆畫。

  徐國衛告訴記者,這張津浦鐵路濟南車站建築設計圖紙是他多年前很偶然得到的,其後便一直珍藏著,沒有對外公開過。圖上標註的文字很多,但都是德文,所以具體意思不得而知,只能看出比例尺為1:100。從整張圖紙的描繪和紙張的情況看,這張圖應該是當時濟南老火車站建設的設計圖紙,而這樣的曬藍圖當時應該會製作多份,但數量也不會超過5、6張。現在還沒有發現濟南老火車站設計圖紙原件,所以這應該是除了原圖紙以外最珍貴的濟南老火車站設計圖紙了。而且,現在國內外還沒有發現同樣的圖紙,所以,這張圖紙的珍貴程度難以估計。

  如有需要可以提供作參考

  在圖紙的右下方還有兩個籤名,因為不懂德文,徐國衛和記者都無法判斷其中是否有濟南老火車站設計者赫爾曼·菲舍爾(HermannFischer)的籤名,如果有,那麼這張圖紙的價值自然更大了。

  徐國衛說,濟南老火車站是濟南人心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但她已經失去了。他非常關注有關濟南老火車站的信息,也對前些時候傳出的復建這座德式老火車站一事進行了了解。他認為,目前的技術力量應該沒問題,但復建的老火車站的選址、用料等一系列問題需要極為慎重,不能想建就建,如果建起來走了樣,還不如不建。徐國衛表示,如果有關部門在復建時有需要,他可以提供這張設計圖紙作參考,目的就是希望能讓這座曾經是濟南近代建築代表的老火車站能再現於世,讓濟南人乃至於全世界的人都能再睹其芳容。

  連結

  濟南老火車站

  濟南老火車站由德國建築大師赫爾曼·菲舍爾(HermannFischer)設計,中國人建造,始建於1908年,191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這是一組具有濃鬱的巴洛克風格的哥特建築群,塔形鐘樓、圓形屋頂、拱形門窗、高大的臺階、花邊牆壁,宛如童話般精巧別致的「積木」。

  車站以南立面為正面,入口砌以寬大的石臺階,與門前孔武有力的柱廊形成了勻稱、協調的沉實風格,傳遞給旅人一種篤實、穩重的良好感覺。入門後為候車大廳(後來改作售票廳),平面方形,拱頂高約13米,上覆雙坡瓦屋面。南北兩牆上嵌以寬大的拱形高窗,鑲彩色玻璃。在候車大廳之東突出一個低矮的綠色球型穹頂,是當年的售票室所在。火車站的西部是一排三層(包括屋頂層在內)的輔助用房,閣樓山牆舒緩的曲形線條連綿起伏,與候車大廳的穹頂和拱窗互為呼應,從整體上散發出一種穩重而流暢的氣息。立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候車大廳與輔助用房之間高高聳起的一座高達32米的圓柱形鐘樓,是濟南老火車站的構圖中心,堪稱為全部設計中的點睛之筆。

  濟南火車站不論是群體的組合,還是建築個體的造型,乃至精美的細部,都堪稱20世紀初世界上優秀的交通建築,是當時中國可與歐洲著名火車站相媲美的建築作品,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也佔有著重要的地位。

  (趙曉林)

來源:濟南日報

 

責任編輯:楊馥戎

相關焦點

  • 濟南老火車站建築圖紙現身 珍貴程度難以估計(圖)
    圖二:濟南老火車站圖紙局部(趙曉林 攝)  本報9月19日訊(記者 趙曉林)記者今天在聚雅齋美術館採訪時,偶然得知其館長徐國衛收藏有一張濟南老火車站的建築圖紙,其中對於老火車站的主要建築都有非常細緻的描繪,於是記者對徐國衛進行了採訪
  • 濟南的傷痛老濟南火車站,曾經亞洲第一現已拆除
    老濟南火車站建成於1911年,曾是亞洲第一大火車站,由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費舍爾設計,德國日耳曼建築風格。網絡上傳播老濟南火車站是世界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火車站,小編覺得這兩種風格的元素都有一些存在,鐘塔是典型的日耳曼建築風格,售票處確實有哥德式風格尖頂跟拱形門設計,設計風格有點異議。
  • 濟南有個「重建」老火車站的手藝人 老伴急了才吃飯
    籌劃20多年,精心雕刻近3年,64歲的退休工人金志明終於用刻刀「重建」起濟南老火車站,實現了多年以來的夙願。夕陽西下的傍晚,老金喜歡靜靜地看著眼前的「老火車站」。此時,他會想起年輕時在火車站旁邊的磚廠裡做工的歲月,以及每天坐慢吞吞的蒸汽機車上下班的情景。「我對它很有感情,可惜沒了。」1992年,被譽為「遠東第一站的」濟南老火車站被拆除,金志明覺得很遺憾。
  • 為什麼拆除老濟南火車站?它曾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
    被拆除的老濟南火車站,曾是世界上唯一哥德式建築風格,到底多美濟南上上輩的人肯定是見過老濟南火車站的,它曾經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也曾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火車站,由著名德國設計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登上清華
  • 濟南67歲老電影院將獲新生引關注 老圖紙揭示其「出生」過程
    據資料顯示,濟南明星電影院前身是小廣寒電影院,於1904年至1906年興建,1949年停業。1950年由魏天佑等經營,取名明星電影院。1953年公私合營,1955年遷至緯十二路重建。很多50歲以上的「老濟南」,對上世紀50年代建造的四座老電影院和劇院再熟悉不過了——山東劇院、中國電影院、光明電影院、明星電影院。
  • 讓人懷念的濟南老火車站
    濟南老火車站位於濟南市經一路北側,是由德國建築師赫爾曼·菲舍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設計建造,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於1992年拆除,曾登上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的建築類教科書。在建築界,凡提到鐵路站點設計,沒有人不知道濟南老火車站,比起過去的北京前門老火車站或上海老火車站,濟南老火車站也是略勝一籌
  • 為何濟南老火車站被拆除,青島老火車站卻能保留至今?真相在這裡
    為何濟南老火車站被拆除,青島老火車站卻能保留至今?真相在這裡提到濟南老好火車站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它在建成之後,一度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火車站之一,在當時也是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火車站,但由於城市的發展,人口流動的增長,濟南老火車站最終還是因為不堪重負而走向了被拆除的命運,很多濟南人或者說山東人都表示不能理解,這樣一個見證了老濟南90多年滄桑歷史的老候車站就這樣被拆除了,難道就沒有辦法讓它保留下來嗎?
  • 為何要拆除老濟南火車站?它可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德式風格建築
    為何拆除老濟南火車站?它可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德式風格建築,更見證了百年歷史老濟南火車站,是19世紀末由德國著名的建築大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其西德的哥德式建築風格,帶著宗教的神秘感和神聖感,而且它在當時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火車站。
  • 濟南老火車站,痛了時光的美麗和遺憾
    濟南老火車站:曾經亞洲最大的火車站,1992年被拆除,現在又後悔了  今天的濟南火車站,建築面積120000平方米,規模在全國排不進前20。  歐洲歷史上流行最廣、最具民俗性的巴洛克建築風格在濟南老火車站這座小小建築中也有多處體現:鐘樓立面的螺旋長窗、售票廳門楣上方的拱形大窗、屋頂瓦面下簷開出的三角形和半圓形上下交錯的小天窗等,既為建築物增添了曲線美,又增加了室內的光濟南老火車站(拍攝時間不詳)亮度。
  • 他用鋼筆畫記錄老濟南建築
    濟南老火車站也稱 「津浦鐵路濟南站」,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弗舍爾設計的一座典型的德國風格日耳曼式車站建築。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登上清華、同濟的建築類教科書,並曾被戰後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列為遠東第一站。「我當時特別不理解,這麼美的建築,為什麼要拆掉重建。」
  • 北京、濟南、南昌,這些老火車站為什麼沒了?
    北京、濟南、南昌,這些老火車站為什麼沒了?一些珍貴的歷史車站卻遺憾地被呆版、單調毫無特色新建站房所取代了,再也找不到人們記憶裡的樣子1992年夏天,本該被夏日的陽光與熱情擁抱的濟南卻因一組建築的拆除而陷入了滿城的惋惜與傷感的之中這被拆除的,便是濟南老火車站的站房濟南老火車站的站房始建於1908
  • 老照片:1980年代拆除前的濟南老火車站,曾是全亞洲最美的火車站
    濟南老火車站,始建於1908年,是由德國建築大師赫爾曼·費舍爾設計的。與1912年建成投入使用。濟南老火車站是一座典型的德國哥德式建築,建築風格協調、勻實、篤實、穩重,外觀上美輪美奐,曾被譽為是亞洲最大、最美的火車站。下面的一組照片是30多年前的1980年代,濟南老火車站違背拆除前的照片。
  • 老濟南火車站,被拆除的歷史地標,究竟多驚豔?讓人不忍提起的痛
    老濟南火車站,承載了太多老濟南人的記憶。它曾經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也曾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火車站。作為一處享譽世界的地標,它曾經登上過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建築類教科書。二戰後,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將老濟南火車站列為「遠東第一站」。
  • 《遠東旅行》的遠東第一站:濟南老火車站,是老濟南人記憶中的痛
    #90後旅行#《遠東旅行》的遠東第一站:濟南老火車站,是老濟南人記憶中的痛很多人都喜歡旅遊,旅遊自然就會選擇乘坐火車了,其實,在我們各地都是有火車站的,這樣在火車站級能去各個地方了,因為有了火車站,是一點也不耽誤我們行程。
  • 濟南「老火車站」或重現舊貌 蒸汽火車頭已落戶山建大(圖)
    山建大設計研究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中的「德式車站建築」就是3棟小樓,以連廊相連,西端設塔樓,設計時借鑑了一些原濟南老火車站的部分設計元素,「因為濟南老火車站的體量是相當大的,我們這個火車站的體量沒有那麼大,所以並不能完全按照老火車站設計,只能截取老火車站的一些代表性的符號展現,比如塔樓等。」
  • 藏在濟南大山裡的德國造百年老火車站
    張夏火車站,地處京滬線中段K518+200M處,是濟南鐵路局濟南車務段管轄的一個四等中間站。車站始建於1911年,站舍風格是典型的德國哥德式建築特色,到目前為止已有百年歷史。大眾網記者 王長坤 攝    大眾網濟南8月6日訊 在許多濟南人的心中,被拆掉的老火車站是一個「永遠的痛」。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世界上唯一的哥德式建築群落,被評為遠東第一站。1992年,這座聞名世界的老火車站卻被無情的拆除了。不過,在濟南長清的山中,還藏著一個德國造的百年老站——張夏站火車站。
  • 大神教你如何製作細膩高檔的工筆畫人物
    細膩高檔?工筆畫人物?真的假的聽起來覺得還不錯不過就不知道靠譜不靠譜畢竟集這三者於一身的必定不像小五月我這樣的「凡人」啊1.何許人也?工筆畫人物工筆畫亦稱「細筆畫」它屬中國畫技法類別的一種整體上屬於工整細緻一類畫法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工筆白描、工筆淡彩工筆重彩和沒骨工筆從表現內容上又可分為:山水、花鳥、人物
  • 遠東第一火車站,濟南人最深的傷疤,為什麼濟南人反對重建
    在一聲聲「咚咚」裡,老火車站陪伴了濟南人80年。老火車站是殖民歷史的象徵?1990年,鐵道部領導來濟南視察。濟南鐵路局局長趁機向領導提出重建火車站的想法。因為隨著經濟發展,人員流動性大,老火車站已經超出了它本身的負荷能力。
  • 從消失的濟南老火車站,看沒文化有多可怕。現在後悔,晚了
    拆除了亞洲最大的火車站,現在後悔了!從消失的濟南老火車站,看沒文化有多可怕。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它曾被戰後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列為「到遠東最值得看的第一站」。它曾是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的建築類教科書上的範例。
  • 是誰拆除了老濟南站,現在後悔了吧
    它們共同見證了濟南這座享譽中外的「泉城」在中國近代史中的滄桑歲月。濟南老火車站就是指「津浦鐵路濟南站」,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車站建築。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世界上唯一的哥德式建築群落,登上清華、同濟的建築類教科書,並曾被戰後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列為遠東第一站。是我國一處享譽世界的著名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