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徐國衛展示濟南老火車站圖紙。(趙曉林 攝)
圖二:濟南老火車站圖紙局部 (趙曉林 攝)
記者今天在聚雅齋美術館採訪時,偶然得知其館長徐國衛收藏有一張濟南老火車站的建築圖紙,其中對於老火車站的主要建築都有非常細緻的描繪,於是記者對徐國衛進行了採訪。
圖紙細膩得就像一幅工筆畫
在記者的要求下,徐國衛很小心地拿出一張摺疊成16開大小的舊紙,他告訴記者,這就是濟南老火車站,也就是津浦鐵路濟南車站建築設計圖紙的曬藍圖。
徐國衛小心翼翼地將圖紙打開,記者看到,這是一張已經顯舊的曬藍圖,因為時間久遠,摺疊過的地方摺痕很深,但完整且非常清晰。整張圖紙寬95釐米,縱64釐米,因為是曬藍圖,所以圖樣的筆畫很細,圖上的建築從整體到細部都描繪得非常精細。
圖紙上顯示的是濟南老火車站建築群的正面設計圖樣,鐘樓、候車大廳、售票大廳及其輔助用房都有,尤其是右側的鐘樓和候車室非常顯眼,鐘樓的大鐘、圓頂、窗戶和候車大廳的門、窗、立柱等都一一呈現,就連窗戶上和立柱上的裝飾線條也都非常清晰,筆畫雖然很細,但勾勒得非常清楚,細膩得就像是一幅工筆畫。
徐國衛告訴記者,這張津浦鐵路濟南車站建築設計圖紙是他多年前很偶然得到的,其後便一直珍藏著,沒有對外公開過。圖上標註的文字很多,但都是德文,所以具體意思不得而知,只能看出比例尺為1:100。從整張圖紙的描繪和紙張的情況看,這張圖應該是當時濟南老火車站建設的設計圖紙,而這樣的曬藍圖當時應該會製作多份,但數量也不會超過5、6張。現在還沒有發現濟南老火車站設計圖紙原件,所以這應該是除了原圖紙以外最珍貴的濟南老火車站設計圖紙了。而且,現在國內外還沒有發現同樣的圖紙,所以,這張圖紙的珍貴程度難以估計。
如有需要可以提供作參考
在圖紙的右下方還有兩個籤名,因為不懂德文,徐國衛和記者都無法判斷其中是否有濟南老火車站設計者赫爾曼·菲舍爾(HermannFischer)的籤名,如果有,那麼這張圖紙的價值自然更大了。
徐國衛說,濟南老火車站是濟南人心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但她已經失去了。他非常關注有關濟南老火車站的信息,也對前些時候傳出的復建這座德式老火車站一事進行了了解。他認為,目前的技術力量應該沒問題,但復建的老火車站的選址、用料等一系列問題需要極為慎重,不能想建就建,如果建起來走了樣,還不如不建。徐國衛表示,如果有關部門在復建時有需要,他可以提供這張設計圖紙作參考,目的就是希望能讓這座曾經是濟南近代建築代表的老火車站能再現於世,讓濟南人乃至於全世界的人都能再睹其芳容。
連結
濟南老火車站
濟南老火車站由德國建築大師赫爾曼·菲舍爾(HermannFischer)設計,中國人建造,始建於1908年,191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這是一組具有濃鬱的巴洛克風格的哥特建築群,塔形鐘樓、圓形屋頂、拱形門窗、高大的臺階、花邊牆壁,宛如童話般精巧別致的「積木」。
車站以南立面為正面,入口砌以寬大的石臺階,與門前孔武有力的柱廊形成了勻稱、協調的沉實風格,傳遞給旅人一種篤實、穩重的良好感覺。入門後為候車大廳(後來改作售票廳),平面方形,拱頂高約13米,上覆雙坡瓦屋面。南北兩牆上嵌以寬大的拱形高窗,鑲彩色玻璃。在候車大廳之東突出一個低矮的綠色球型穹頂,是當年的售票室所在。火車站的西部是一排三層(包括屋頂層在內)的輔助用房,閣樓山牆舒緩的曲形線條連綿起伏,與候車大廳的穹頂和拱窗互為呼應,從整體上散發出一種穩重而流暢的氣息。立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候車大廳與輔助用房之間高高聳起的一座高達32米的圓柱形鐘樓,是濟南老火車站的構圖中心,堪稱為全部設計中的點睛之筆。
濟南火車站不論是群體的組合,還是建築個體的造型,乃至精美的細部,都堪稱20世紀初世界上優秀的交通建築,是當時中國可與歐洲著名火車站相媲美的建築作品,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也佔有著重要的地位。
(趙曉林)
來源:濟南日報
責任編輯:楊馥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