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曉晟)最近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數據,備受手機玩家關注:
今年第一季度的智慧型手機當中,有20%的智慧型手機配備了4顆攝像頭,平均算下來每部手機的攝像頭數量達到了3.5個,創下了歷年來的新高。有人開玩笑說,照這麼下去,未來的手機攝像頭也許會變成昆蟲的複眼那樣,都是鏡頭。玩笑歸玩笑,業內人士則認為,公眾對於手機拍照攝像性能需求的不斷提升,帶動了手機鏡頭產業鏈的水漲船高。
「四眼」手機很「吃香」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報告顯示,在今年第一季度的智慧型手機當中,有20%的智慧型手機配備了4顆攝像頭。OPPO、小米、華為以及三星等廠商四攝手機出貨量甚至達到了6000萬部。而最誇張的並不是這幾個行業領頭羊,在所有手機廠商當中,Realme才是最激進的那一個,四攝手機的出貨量佔到了整個品牌的2/3以上。
此外,在今年的智慧型手機中,平均算下來每部手機的攝像頭數量達到了3.5個,創下了歷年來的新高。這主要是因為中高端產品對於四攝像頭需求的增長。從所有手機廠商來看,OPPO出貨的四攝手機在市場中佔比25.3%;小米為21.5%;三星達到了20.9%;而出貨量最大的華為以15.3%的佔比排名第四。可見四攝已經是目前智慧型手機最主流的配置了。
有行業內人士指出,搭載越來越多攝像頭實際上也是手機廠商的無奈之舉。因為現在大家對於手機拍照攝像性能需求的不斷提升,但是手機畢竟不是相機,更不是單反。手機厚度一旦確定,就無法在攝像頭上增加可變光圈來調節拍攝的距離,要追求高畫質,手機集成的相機就必須適當增大感光幅面。但只要畫幅加大,鏡頭也就必須隨之增大。而變焦鏡頭本身就難以做到極小,再考慮手機感光幅面的加大,就更加難以做大,所以手機製造商就採用多個攝像頭拍照,然後將照片進行疊加互補,增加清晰度。這個原理和眼睛看東西一樣,兩隻眼睛同時看,才能準確估算出距離。此外,彩色和景深攝像頭的搭配外,其實還有其他搭配,比如,廣角與長焦攝像頭放一起,拍照角度更廣且拍攝距離更遠。
從這個角度來看,三攝像頭或者四攝像頭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配了!
鏡頭產業鏈水漲船高
需求多了,自然使得手機攝像頭產業鏈水漲船高。
給手機安攝像頭是20年前開始的,2000年6月夏普首先開始在手機上裝 載攝像頭,開啟了移動端的光學市場;iPhone4首發手機前置攝像頭並且攝像頭的體積得到了縮減;之後前置攝像頭的規格也在不斷升級;2017年雙攝爆發式增長,如今3D建模等功能正在加速導入,未來手機攝像頭將會繼續導入AR等功能,此外,以手機攝像頭為代表的手機光學在自動駕駛、虛擬實境、工業等領域也將取得新的突破。
對於產業鏈而言,機構未來智庫的報告指出,給出手機攝像頭出貨敏感性分析:2020/2021/2022,悲觀預測,手機攝像頭出貨量增速為0.73%、34.40%、15.55%,中性預測,手機攝像頭出貨量增速為9.89%、23.20%、15.55%,樂觀預測,手機攝像頭出貨量增速為 19.04%、13.72%、15.55%。就算今年碰上最壞的情況,出貨增速也能實現增長。
此外,包含廣角、長焦、微距等多種特殊功能的攝像頭已成為發展趨勢,將有效提升手機攝像頭的「含金量」。除手機端外,車載領域、醫學領域、安防等領域對攝像頭的需求也日益提升,也將帶來額外的市場空間。
不過,今年的新冠疫情也對手機攝像頭行業造成一定衝擊。2月,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各大攝像頭模組公司復工時間推遲,影響了當月的出貨;3月,雖然廠商們已全面復工,但是由攝像頭廠商中大部分廠商部分直接人員無法到崗,也因為此影響了產能輸出。但是隨著疫情向全球擴散,攝像頭供應鏈端的問題也開始凸顯。3月中下旬,有消息稱三星已在砍國內一家濾光片廠商的訂單。進入4月份,市場再次傳出砍單的消息,因此不少廠商們對今年的攝像頭市場也頗為擔憂,由於不確定性,他們對後期的訂單量也心存疑惑。
行業景氣度將延續
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全球智慧型手機後置雙攝及多攝(三攝及以上)的滲透率呈現持續上升趨勢。預計至2024年,後置雙攝及多攝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合計將達到98.0%。平均單部智慧型手機所搭載的攝像頭數量預計將以年均7.3%的增長率上升至2024 年的4.9顆。另有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全球攝像頭模組市場規模預計2024年將達到457億美元。
從趨勢上看
智慧型手機搭載的攝像頭數未來還是有一定的增長空間,這也將是手機攝像頭產業景氣度會延續下去的最大保證。
領益智造認為
從長期來看,5G換機潮及科技的進步將推動消費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疫情等原因可能使得短期需求出現一定的遞延或壓抑,行業前景依舊光明。國元證券認為,即使手機銷量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手機攝像頭這個領域的需求依然增長迅猛,產業鏈相關公司將持續受益。
另一方面
國內攝像頭模組份額主要集中在舜宇光學、歐菲光、丘鈦科技等龍頭公司,旺盛的市場需求帶動著部分廠商積極擴產。手機品牌集中趨勢帶動產業鏈,手機攝像頭模組向一線龍頭廠商集中,競爭格局逐漸優化。
未來,移動智能終端將圍繞AR進行革命性創新。從生物感知到虛擬實境,從人臉識別到3D建模,帶來產業端升級和用戶體驗優化,前置人臉識別+後置虛擬實境功能可能成為手機的下一個形態。手機實現虛擬實境同樣需要使用3D攝像頭模組,進一步推動手機光學產業鏈的升級,其中巨大的商家將等待各大廠商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