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航線,亞歐市場新選項?

2021-02-08 中國航務周刊



10月23日,中遠集團在永盛輪兩次穿越北極航行的基本港城市大連舉行北極東北航道商業價值和常態化運營研討會。


本次會議主題為「實踐與發展」,旨在通過總結「永盛」輪2013年首航北極、2015年「再航北極、雙向通行」項目的實踐經驗,持續推動北極東北航道常態化運營;同時持續拓展北極航運商業價值,為中歐、中俄海上貿易發展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的融化速度加快,夏季北極東北航道、西北航道海上通行成為了可能,由此帶來的商業開發和環境保護問題受到國際社會的持續關注。但是有專家認為,現在談這條航線還為時過早。


北極航線商用?

制約因素仍眾多




中遠「永盛」輪成功實現北極東北航線往返通航後,業界對這條連接亞歐大陸的新航線有頗多期待。不過關於北極航線的商業通航,目前還處於探索與嘗試階段,我國也只由中遠集團分別於2013年和2015年進行了兩次試航。因此對其商業化的前景,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這主要由於東北航線冰情的不確定性,以及較高的船舶租金和破冰護航費用,使得未來一段時間,商船在東北航線運營的總成本較高。但由於東北航線航行距離短,節省航行時間,在相同時間內可完成更多航次,因此在總收益方面還是具有明顯的經濟優勢。如果未來東北航線通航時間延長,則其經濟優勢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同時,隨著北極海冰的不斷融化,以及北極海域航行資料的不斷完善,北極海域的航行條件會逐漸改善,船舶也將隨著貿易往來的日漸頻繁,逐漸往大型化方向發展,航經東北航線的船舶單位運輸成本會隨之降低,經濟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北極航線要實現商業通航,另一個問題是北極航行環境的挑戰。北極地區的氣候、水文環境隨著年份、季節的不同,有著很大區別。即使同樣是夏季,溫和的夏季和炎熱的夏季對通航的影響也有很大不同。此外,能見度對通航環境也有明顯影響,而海面能見度又受多項因素影響。也就是說,北極航行屬於特殊水域航行,所受的影響和條件制約要遠遠多於傳統航線。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是,北極航線的運行還要考慮航運需求因素,即北極航線的貨流結構問題。通常意義上講,北極航線運輸有四種貨流,一是北極範圍內的貨流,二是通過北極範圍的過境貨流,三是北極範圍內輸出的貨流,四是北極範圍輸入的貨流。不管哪種貨流,目前來看,貨量還有待進一步開發。


現階段,還不存在一個完善的北極航線問題國際協調機制,該區域問題的協調主要依賴現有的國際法規和國際組織。此外,目前北極航線問題的法律制定、航線歸屬權、海權劃分爭議的解決等,都還沒有實質性進展。隨著冰區航行技術和國際社會對北極航線關注度的不斷提高,圍繞北極航線可能還會產生新的問題。


成為亞歐新航線?

只是一個選項


由於諸多現實問題,特別是北極極端環境的不可預知性,筆者認為,北極航線在短期內還只是商業通航的一個選項,並非極其必要的代替性航線。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其未來的發展前景早作規劃,未雨綢繆。


首先,北極東北航線將對我國沿海港口格局和產業分布產生深遠影響。我國高緯度的港口,如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等將會受益。低緯度港口,如廈門港、廣州港、深圳港等,則會受到衝擊。


還有學者暢想,如果全球氣溫升高到一定程度,北極航線得以全年正常通行,那麼靠近東北的圖們江出海口,將成為我國通往歐洲和北美東海岸的最佳出發點。目前已有學者考慮藉助運河打造圖們江出海口,以解決困擾我國東北地區的交通運輸和經濟發展問題。


北極航線一旦開通,這種想法很有可能成為現實。借運河出海的有利條件包括,東北地區河流眾多,水系發達;通過開通運河,可將東北水系連成交通運輸網;東北水系與俄羅斯遠東水系相連,通往北極航線。屆時,在我國經濟版圖中,圖們江出海口區域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的地位將被改寫。


而航運企業作為未來我國北極航線運輸的主要承擔者,更是要早做籌謀。


一方面,應考慮未來依託北極航線可能產生的大北極物流平臺對北極及周邊地區物流業的影響,抓緊制定自身北極航線經營戰略;另一方面,可加緊研發冰區航行船舶通信技術,培養掌握船舶冰區航行駕駛技術的專業船長,儲備可配置於冰區航行船舶的身體素質過硬、冰區航行知識紮實的專業船員等。


不管如何,北極航線是連接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橋梁,降低貿易成本,進而促進貿易往來,對我國未來經濟格局有著重要影響。


儘管有聲音認為,北極是北極國家的北極,非北極國家無權參與和討論北極權益問題。但事實上,北極及北極航線問題已上升為重要的國際問題,不應該以是否屬於北冰洋沿岸國家來決定一國是否擁有參與解決北極問題的權利。


我國應持續強調北極及北極航線問題的國際性特點,並聯合北極航線地緣延長線上的國家,以及其他與我們在北極航線問題上有共同利益的國家,共同維護北極航線的相關權利,爭取在北極航線上的利益。


詳盡閱讀請關注《中國航務周刊》1130期(10月28日出版)



相關焦點

  • 芬蘭航空擬開通挪威卑爾根和特羅姆瑟航線
    民航資源網2017年10月3日消息:2017年10月3日,芬蘭航空將於2018年5月開通赫爾辛基直達挪威卑爾根和特羅姆瑟的新航線,此次新航線的開闢將進一步豐富挪威地區連接亞洲地區的航線網絡。新航線將由挪威維德勒航空運營,機票銷售和市場部分由芬蘭航空負責,客艙服務將基於芬蘭航空商務與經濟的兩艙服務理念。
  • 俄在北極部署最強防空系統 保護俄北極航線安全
    俄制S-400防空飛彈系統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軍方開始在北極的新地島部署S-400防空飛彈系統。俄軍事專家稱,俄軍此舉是為了有效保護北極航線和俄羅斯在北極的經濟利益。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7日稱,俄北方艦隊新聞處處長瓦季姆·謝爾加上校表示,俄北方艦隊駐紮在北極新地島群島尤日內島上的防空飛彈團已全部換裝S-400防空系統。最新的防空系統大幅增加俄軍在北極地區的空中控制區域。該團的軍人已完成新系統操作培訓,做好投入戰鬥執勤的準備。   俄軍事觀察員弗拉基米爾·穆欣表示,由於種種原因,俄羅斯決定在北極地區換裝S-400防空系統。
  • 跨越北極三萬噸紙漿走「冰上絲綢之路」,北極航線首航青島港
    繞過馬六甲海峽、避開印度洋,穿越冰層覆蓋的北極,9月17日,滿載近3萬噸紙漿的天禧輪從芬蘭歷時近一個月順利抵達青島港開始接卸作業。這是山東港口集團今年迎來的首個穿越有「冰上絲綢之路」之稱的北極航線航次,至此山東港口徹底打通了東亞經北冰洋連接歐盟的藍色經濟通道。
  • 俄羅斯將在北極部署蘇-34戰機,覆蓋整個北海航線
    據《莫斯科時報》7月22日報導,俄羅斯正在加強其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以更好地保護其北海航線。隨著雷達、無線電電子設備、飛彈系統和其他先進武器的安裝部署,更多的軍事基礎設施已經在俄羅斯廣闊的北極海岸投入使用。
  • 北極航線開闢,俄羅斯會不會成為北極航線上的最大贏家?
    北極航線是來往於歐洲和亞洲或者北美洲之間的一條航線,它是經過北極的最近的一條航線,在海運上,它是指大部分航段位於俄羅斯北部的「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由於靠近北極外圍,所以被稱為北極航線。北極航線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對來往於美洲和亞洲的飛機飛行;第二,則是對沿航線的各個國家的輪船運輸。從第一點作用來看,並看不出北極航線對俄羅斯的好處,但從第二點上來看,對俄羅斯的優勢是展露無遺。先來說北極航線在飛機飛行上為何對俄羅斯影響不大。
  • 雪龍號破冰船首次穿越北冰洋 開闢北極新航線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7日,中國北極科考隊乘坐的「雪龍」號極地破冰船停靠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港。法新社說,這是「雪龍」號執行的第五次中國國家北極科考任務,卻是它首次停靠、也是中國科考隊首次正式訪問北極國家。
  • CMA CGM被授予「亞歐最佳航運公司」獎項
    文 |沃小弟整理 | 網際網路CMA CGM在2020年亞洲貨運,物流和供應鏈獎中被授予「亞歐最佳航運公司」CMA CGM被行業利益相關者,客戶和全球託運人評為亞歐貿易航線上的領先海洋承運人。CMA CGM昨晚在香港舉行的2020亞洲貨運,物流和供應鏈獎(AFLAS)中被授予「亞歐最佳航運公司」獎。
  • 北極航線:交通與環保之間的矛盾
    根據挪威Nord大學極地物流中心(Center for High North Logistics)的研究人員收集的數據,去年,船舶在北海航線上共航行了2694次。貿易由大宗商品生產商所推動,船舶主要往來於俄羅斯、中國和加拿大,通過北極航線輸送鐵礦石、石油、LNG和其他燃料。COVID-19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航運市場大幅放緩,但它未能阻止北極航線的交通量增長。
  • 雪龍號首航北極航線 開拓新通道航程縮三分之一
    雪龍號首航北極航線  中國船隻首次通過北極航線連接北太平洋與北大西洋海域  新京報訊 (記者崔卓佳)我國第五次北極科考隊近日抵達冰島附近海域開展研究工作,雪龍號科考船7月3日啟程,途經白令海、楚科奇海、北方海航道,並將於16日抵達冰島開展為期5天的訪問和調查活動。
  • 冰與火之歌:北極,不止於北極
    而「冰上絲綢之路」可視為「一帶一路」倡議在北極圈內的延伸,有可能縮短中國到歐洲的航線。本期「一帶一路」大型跨境採訪活動,我們的記者將帶你走讀北極。同時,整個北冰洋北極海域的海冰量處於歷年同期的最低水平,並可能再次創下年度新低。研究表明,至少在過去1500年間,北極冰層減少的程度和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而且這些趨勢與化石燃料燃燒導致的空氣中溫室氣體的增加直接相關。
  • 香港至倫敦:香港航空將進軍亞歐最大航線市場
    香港航空正努力擴張遠程航線  今年8月接收首架空客A350後,香港航空應該會利用該機型來將香港至倫敦航線打造成為公司的旗艦航線。香港航空近幾年來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目前正由區域航空公司轉型為遠程航空公司,該公司同時還是亞洲地區(中國大陸以外)唯一一家新加入遠程航空公司之列的非低成本航空公司。
  • 中芬商談北極海底鋪光纜:中國或獲得進北極新入口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 美媒稱,中國與芬蘭商談在北極海底鋪設一條通訊光纜,可能給予中國一個新的切入點,來重塑氣候變暖下北極地區的開發版圖。據彭博新聞社12月14日報導,包括中國工信部和中國電信集團在內的多方,討論跨越北極圈建設一條1.05萬公裡的光纜。
  • 新亞歐大陸橋激發亞歐腹地國家經濟活力
    汪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新亞歐大陸橋是一條從中國東部城市連雲港到荷蘭鹿特丹港的國際化鐵路交通幹線,全長10900公裡,輻射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交通便利化程度而言,新亞歐大陸橋將環太平洋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連接起來,比北線大陸橋減少3000公裡運距,比繞道印度洋和蘇伊士運河的水運距離縮短了1萬公裡,運費節約20%,時間減少一半。
  • 龍工籍「亞歐博覽會」平臺力拓西北•亞歐市場
    9月1~5日,由國家商務部、中宣部、外交部、科技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29家單位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烏魯木齊隆重舉行;其規模之大、規格之高,為歷屆「烏洽會」之最。
  • 香港至倫敦:香港航空將進軍亞歐之間最大航線市場
    香港航空正努力擴張遠程航線  今年8月接收首架空客A350後,香港航空應該會利用該機型來將香港至倫敦航線打造成為公司的旗艦航線。香港航空近幾年來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目前正由區域航空公司轉型為遠程航空公司,該公司同時還是亞洲地區(中國大陸以外)唯一一家新加入遠程航空公司之列的非低成本航空公司。
  • 伊比利亞航空擬開通亞洲新航線
    雖然飛行的起點或終點在西班牙,但是華人大部分不會選擇西班牙本國的伊比利亞航空,而是選價格更優、線路更近的其他航空公司承運航線。不過,7月5日,伊比利亞航空貿易部經理Marco Sansavini表示,伊比利亞航空公司正在考慮開通飛往亞洲的新航線,屆時,相信能為華人的出行創造更多線路選擇。
  • 春節讀書|氣候變化讓寒冷北極成為下一個全球熱點?
    其中,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別介紹了北歐國家北極地區、俄羅斯北極地區、北美國家北極地區經濟發展態勢、產業結構及人口發展趨勢;第五章探討了北極地區油氣資源開發及其對北極區域經濟、全球油氣市場、中國能源安全的影響和作用;第六章至第八章探討了北極開發的若干關鍵問題,主要是空間經濟效率、原住民社會發展以及原住民社區的生態和環境影響等;第九章探討了中國企業參與北極開發的機遇、潛力等。
  • 開放北極航線的好處
    民用客機利用北極航線飛行,往來北美與亞洲的定期航班,已經由過去理論研究及試驗,向實用性階段前進。最近,俄羅斯民航總局和加拿大民航導航公司,公布了一項「北極航線飛行的技術和經濟效益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書,裡面詳細從多個方面分析、論證其技術可行性和巨大的經濟價值評估。
  • 助力亞歐博覽會 南航波音738首飛疆內航線
    民航資源網2013年8月20日消息:為助力第三屆中國—亞歐國際博覽會,9月1日起,南航新疆分公司全新引進的波音737-800機型將首次開始執行疆內航班。  據了解,南航新疆分公司第五架全新波音737-800型飛機將於8月底抵達烏魯木齊。
  • 全球最大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正式交付
    當天,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在摩爾曼斯克出席了「北極」號的交付儀式。他表示,破冰船船隊的組建大力開發了北海航線(NSR)的運輸潛力,俄羅斯破冰船船隊的發展增加了亞歐國際貿易通過北極走廊的興趣,而且使俄羅斯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北極走廊佔有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