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線上的第一道險關:折多山

2020-12-18 琳時出發TravelLin

折多山位於四川省甘孜州境內,最高海拔4298米,被譽為康巴第一關,在當地流傳著一句話,叫「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可見折多山有多麼的高和難以穿越。

同時,折多山也有重要的地理意義,它是川藏線上最主要的交通隘口。「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折多山的西面是高原隆起地帶,有雅礱江,右邊是高山峽谷地帶,有大渡河,折多山以東是山區,以西是青藏高原的東部,真正的藏區。而且「折多」的另一個體現是,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稱得上是九曲十八彎了,真的是折很多。

折多山海拔最高的地方是折多山埡口,這裡是一處以冰川為主要特色的「溯源侵蝕」形成的埡口。據說在距今1萬多年以前的末次冰期時,折多山大部分山體都曾經被冰雪所覆蓋,一些冰川的冰舌還下伸到了海拔3000米附近的山谷中。而當地質歷史進入到大約距今1萬2千年左右的時候,地球氣候突然進入一個持續高溫的階段,折多山上的積雪也不斷融化,山谷冰川快速消融,一些來不及流走的冰川融水就滯留在了一些湖泊中,留下了很多冰磧堆積物。

不管你是多麼專業的徒步愛好者,像要翻越這座海拔4298米的康巴第一關——折多山,都不會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當你沿著山間蜿蜒的盤山公路一步步登上去的時候,看到沿途的風景,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的時候,總會鼓舞著你不斷向海拔最高處進發。不過在這過程中,你的確會因為高原反應幾次體力不支,但是當你最終登山山頂看到山頂那飄逸的雲海、茫茫的雪山的時候,你會為你的堅持感到自豪的,會覺得沿途遇到的所有困難都是值得的。

相關焦點

  • 318川藏線必經之路,康巴第一關,折多山雪景風光如畫
    318川藏線必經之路之一的折多山被稱為「康巴第一關」,因為二郎山隧道貫通後,少了一次翻越二郎山的機會,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線上的第一座具有挑戰性的高山。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過了折多山後才算是進入真正意義上的藏區。折多山的盤山公路是九曲十八彎,但沿途的車很多,不用擔心路面結太多的冰。在這裡穿過了4298米的埡口後一路下行就進入了高原地區,也是著名的攝影家的天堂新都橋。
  • 折多山:橫亙在川藏線上的第一道門檻
    自川藏南線進藏,折多山,則是第一道門檻。詢問酒店工作人員得知,這是經過折多山之後的高反症狀,正常人都會出現,他建議我去附近藥店買些葡萄糖讓小孩喝,說會有效緩解症狀。果然,待小孩喝下葡萄糖之後,好了許多,全家人一起吃了晚餐後,又到附近的藏村遊玩。其間,大家的高反症狀都緩解很多。
  • 318川藏線的康巴第一關,景好彎多,被稱為「翻死人的折多山」
    但無論採用哪種方式走川藏線,折多山是一定會經過的,折多山位於四川省甘孜州境內,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關,也就是說,過了折多山,就進入真正的康巴藏區了。從康定出發一路沿著川藏線開,很快就可以進入折多山了,這裡有一個川藏第一關祈願牆
  • 折多山:國道318靚麗風景線,川藏線高海拔觀景臺
    有一段最美的川藏線路段堪稱世界觀景公裡,一路上都是美景。國道318線最美川藏段路線的第一站就是康定市境內的折多山了,這是一處免費觀景的平臺,可以在山頂上欣賞曲折環繞高山的景觀。康定市折多山的名字大概就是因為這座海拔4298米的觀景臺上看整個川藏線是曲曲折折的盤山公路的緣故而命名得來的吧?
  • 曾經的第一險關,現在穿過隧道立馬從平原變高原「萊摩旅西藏十」
    單人摩旅西藏(十)現在說川藏第一險關我們首先可能會想到的是折多山,但要知道曾經二郎山川藏線的危險程度可謂是讓人聞風喪膽。當年築路軍人們不畏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用生命換來了這條重要的運輸通道。不時前方的大貨車突然出現在彎道上,讓人有種膽戰心驚的感覺,時刻提醒著自己彎道減速慢行,安全才是第一。
  • 川藏線上慢慢消失的13個埡口……
    至此川藏線上在四川段內僅剩折多山沒有開通隧道,其餘路段都將貫通隧道,據說從新都橋至海子山僅需要5個小時的路程。川藏線上的最美的13個埡口二郎山埡口海拔:3600多米這是千裡川藏線上的第一道咽喉險關,許多驢友喜歡在翻越二郎山埡口之後回頭看,因為此刻你若回頭,你會發現,無論地貌、氣候還是人文,通通奇妙地似乎都變成了另一種境界。
  • 康巴第一關折多山
    這是去年9月份的時候經過折多山拍的照片,去的時候雲霧繚繞,當時走的雅康高速,方便很多了很多隧道都不用翻山了,。折多山被稱為「康巴第一關」,二郎山隧道貫通後,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線上的第一座具有挑戰性的高山。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過了這裡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藏區。這裡的盤山公路是名副其實的「九曲十八彎」遇到下坡路段一定要減速慢行,避免發生意外。
  • 翻越川藏第一關折多山,來到一個來了就會愛上的城市,成都
    折多山曾是318國道從成都進入西藏需要翻越的第二座大山,隨著第一座大山——二郎山隧道的貫通,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線上的第一座必須要翻越並具有挑戰性的高山,因此有「川藏第一關」之稱。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以東是山區,以西則是青藏高原的東部。
  • 自駕遊川藏線2100公裡,要翻越14座大山,你了解詳嗎?
    二郎山,有三個第一,千裡318國道上的第一道咽喉險關,被人們稱為「險關」;318川藏線上需要翻越的第一座高山;318川藏線海拔最低的一座山。特點:高山中海拔較低的山,但是山路難行,加上易起大霧,所以仍然具一定的挑戰性。但是,二郎山隨地的開通,你自駕遊不再上山。5分鐘就過去了,沒有危險。
  • 川藏線最新夏季攻略—第1天:成都—瀘定—康定—新都橋—雅江
    從成都出發有兩條高速,一條是京昆高速G5線另一條是成溫邛高速S8線,路況都不錯,限速都在120KM,然後到了新店互通匯入雅康高速,然後再穿越川藏線上的第一座隧道>穿越了二郎山隧道,天氣立刻由灰濛濛的天氣變得晴空萬裡,可以說二郎山就是四川盆地與川西高原的分水嶺,也是川藏公路上的第一道咽喉險關
  • 雀兒山隧道正式通車,川藏線上又一埡口即將消失!這是壞事嗎?
    川藏北線上最險要的埡口,海拔達到6168米,被稱為「川藏第一險、全線鬼門關」,從此暢通無阻!川藏線上,那些美麗的埡口!二郎山埡口:神秘川藏的天塹古道埡口海拔:3600多米這是千裡川藏線上的第一道咽喉險關,一曲「二呀麼二郎山,高呀麼高萬丈」的築路歌讓二郎山在中國家喻戶曉。
  • 康巴第一關折多山口一山相隔兩個季節,川藏線第一個我震驚的美景
    今天慢隊友們決定只到15km外的折多塘村,因為折多塘後即是川藏線上第一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山——折多山,它是川藏線上大部分驢友們心中敬畏的存在。如果不是一塊大石頭上刻著折多塘村四個字,我們也不敢相信這個奇貌不揚的小村落也是川藏線上的地標之一。折多塘村,海拔3222米,道路是泥土地,車轍裡藏著一窪窪泥水,環視四周,房子橫七豎八的都沒幾間,或許地方大房子分散在各處我們看不到吧。實在想不出它有什麼過人之處。時間還很早,我們決定繼續向前直接去63km外的新都橋。由於路線一下增加了63km,我們都開始加緊速度向前。
  • 折多山上的月亮
    進藏第二站:折多山是一個充滿靈魂的地方,在這裡,難忘落日餘暉,月朗風清,邂逅醉美風景…! 途徑康定情歌故裡,第一站來到海拔3200米的折多糖觀景臺,印入眼帘的一幅美麗壯觀的圖景撲面而來。遠方,依稀可見的雪山突兀在層層疊疊的雲霧之山,風很大,經幡、風馬旗呼呼作響。可惜,那後面的雪山不知道是什麼名字。折多糖貌似是一個村的名字。
  • 9歲女孩隨父騎行川藏線 翻越折多山後因大雨返回:明年再來!
    原標題:9歲女孩隨父騎行川藏線 翻越折多山後因大雨返回:明年再來!   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 攝影報導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0天,600多公裡,騎行川藏線,從內江市威遠縣出發,經過成都、雅安沿318國道騎行,目的地——拉薩。
  • 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真的是一波三折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有一個傳說,那就是「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折多山中的「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翻譯成漢語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確實是九曲十八彎,來回盤繞就像"多"字一樣,拐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聽到折多山的名字,你就會大概知道這座山是多麼蜿蜒曲折和一波三折了!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埡口海拔4298米,與康定市的海拔落差達1800米,是川藏線上第一個需要翻越的高山埡口,因此有「康巴第一關」之稱!
  • 正能量|為康定「折多山精神」點讚
    折多山位於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境內,埡口海拔4298m。 是國道318線通往西藏的必經之道,也稱進藏第一關。站在山頂上,可以眺望到"蜀山之王"貢嘎山,山巒疊嶂,白雪皚皚。自從二郎山隧道貫通,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線上的第一座具有挑戰性的高山,穿過埡口後一路下行就進入了攝影天堂新都橋,折多山埡口也成為了從四川盆地到川西高原、從農耕區到牧區的氣候、景觀、民族重要分界線和眾多遊客的打卡之處。
  • ...康定:西出折多山「第一村」 欲打造川藏線上的小橋流水人家
    沿318國道西行,翻過折多山後,遊客遇見的第一個村莊就是水橋村。全村90戶388人,其中貧困戶20戶66人。依託自然風光和區位優勢,水橋村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旅遊、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打造川藏線的「水鄉風景線」,做大旅遊產業帶動居民脫貧增收,去年實現人均收入11980元。水橋村門牌樓不遠處,就是水橋遊客服務中心。
  • 川藏線第一座海拔4000米高山折多山!人生第一次高原反應如何應對
    康定-折多山-新都橋 單程 77公裡 折多山海拔4298米西出折多,折真多川藏線上,共有14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山,而折多山,就是入藏第一座!海拔高度4298米,折多山,這座山的名字在藏語中,原本就是彎曲的意思,寫成漢語就是"折多"二字。
  • 川藏線需要挑戰的第一座高山
    折多山與康定的海拔落差接近1800多米,自從二郎山隧道開通以來,這裡便是川藏線需要挑戰的第一座高山,同時也是漢藏文化的分界嶺。「折多」不管在藏語語境中,還是在漢語中,都是彎曲,當地人說: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 「康巴第一關」開「關門」,G318線折多山隧道建設進展全在這兒!
    康巴傳媒(記者 謝臣仁 文/圖)「嚇死人的二郎山,累死人的折多山」折多山道路曲折「十八彎」是川藏線上第一個需要翻越的高山埡口成為甘孜地區「關內」「關外」的分界標誌因此有「康巴第一關」之稱山高路難行折多山成為川藏線「瓶頸」也制約著我州經濟社會發展